1. Premiere输出设置中关键帧间隔越大质量越好还是越小质量越好
关键帧间隔越大 I帧越少 体积越小画质越差 但压缩率越高
关键帧间隔越小 I帧越多 体积越大画质越好 但压缩率越低
IPPPPP结构是对IIIIIIIIIIIII结构的压缩体现 IBBPBBPBBP结构是对IPPPPP结构的进一步画质与压缩率的改良体现 P只预测前面的帧 B前后预测
现在H265又一步改良成IBBBrBPBBrBP 进一步提高压缩率
关键帧长短只会严重的对两方面有影响
1:严重影响到你输出视频的2次编辑 间距越大就越无法精准的无损剪切 间距越小2次编辑越方便 但压缩率有影响 这里你不要理解为B帧省码率 而是应该理解为I帧占码率
2: 在对输出成品播放时 关键帧间距越大 也就是BP帧越多 解码压力越大 体现为CPU过载时播放会出现视觉卡顿 甚至画面块移位
同时快进指针定位距离也越大 比如你拖动进度条想直接跳到5分钟位置 则可能定位到了7分钟位置 因为这里无论剪辑还是播放都是以I帧位置决定的 关键帧间距越大则I帧越少 关键帧间距越短则I帧越多
出版物通常GOP组是按视频帧率设定的 比如24帧电影 它的规范设定就是48 Field (24 frames) 也就是说关键帧间距一般为视频的帧率 素材交付一般为全I帧 面世成品一般按片源风格不同1-4个B帧设定 比如动漫都是高B帧 真人电影大多低B帧
而像X264X265的默认一般是500Field(250frames)目的也就是为了减少I帧数量提高压缩率 因为你要知道有时一组镜头的长度远大于24帧 在编码时加入repeat-headers指令即可最大限度的在每组镜头切换时插入一个I帧
这里顺带提下B帧的设定 最大的压缩率其实是4个B帧 约50% 其次到8个B帧 约75% 只提高了25% 到16个B帧是 可能只有约80%了 提高仅30% 压缩比相对8仅多5% 所以超过8基本就没有压缩率可言了 也就是说最安全科学的B帧是4 最大的压缩率科学是8
关于GOP长短或者说关键帧长短再通俗解释下 比如现在拍摄一组视频是这样 我打开门 进入房间 打开灯 转身做下 拿出手机 点开手机
那么正确科学的GOP应该是 I我打开门 I进入房间 I打开灯 I转身做下 I拿出手机 I点开手机
I与I之间都是连贯的过渡动作 I帧都是起始点 也可以理解成时间戳 那么你不管剪辑还是播放 都很容易就可以定位到起始
如果这时需要压缩率就可能变成
I我打开门 进入房间 I打开灯 转身做下 I拿出手机 点开手机
I我打开门进入房间打开灯I转身做下拿出手机点开手机
甚至。。。。。。
我打I开门 进入房间 打开I灯 转身做下 拿I出手机 点开手I机
看明白了没?
2. pr关键帧距离设置为多少
pr关键帧距离一般设置为75或90,设置为75或90区别就是,75的高清,但是内存大,90的比75的画质低,但是内存小。
关键帧距离就是会告诉编码器有关重新评估视频图像,以及将完整帧或关键帧录制到文件中的频率。去除会减少片段的品质。
3. 急,求助PR转场问题!!!
premiere里都自带一些转场,一般用黑屏过渡或者叠加过渡。两个视频中间重叠的转场时间要足够。多预览修改调整就可以
1、打开pr,在“项目”面板空白处右击鼠标,导入两段视频
将视频拖到v1轨道上
Pr制作位移转场
2、在“项目面板”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新建项目”-“调整图层”
弹出窗口点击“确定”
Pr制作位移转场
Pr制作位移转场
3、将调整图层拖到v2轨道上,放于两段视频中间,作为转场素材
修改调整图层到合适长度
Pr制作位移转场
4、在“效果”面板搜索栏输入“位移”,将其拖到调整图层上
(“视频效果”-“扭曲”-“位移”)
Pr制作位移转场
5、选中调整图层,在其“效果控件”面板中找到“位移”,
时间标尺移到调整图层开始处,打开“将中心移位至”前面的“动画图标”,设立开始关键帧,数值不变
Pr制作位移转场
Pr制作位移转场
6、将时间标尺移到调整图层结尾处,修改数值为负原值(即在原数值前加一个减号),建立结尾关键帧
Pr制作位移转场
7、基本效果完成,修改“与原始图像混合”数值为30%(可自定)
(注意,转场时间不宜过长,即两个关键帧距离不宜太远)
(上传受限,图片代替*-*)
Pr制作位移转场
Pr制作位移转场
8、可以给位移转场添加一个放大转场效果,加强效果(具体操作点击链接查看)
0Pr制作放大转场效果
Pr制作位移转场
Pr制作位移转场
4. 关键帧间隔是什么设置多大合适
一帧就是视频中的一个画面。视频编码是按“组”进行的,每一组也叫一个GOP,GOP与GOP之间是没有联系的,编码关系只在GOP中间产生。每一个GOP组都从一个关键帧开始。
关键帧是一辐完整的画面,GOP中间的那些帧都是不完整的,需要由关键帧、前面的帧或者也包括后面的帧一起,运算后得到。
对于普通视频文件,加大GOP长度有利于减小体积;从原理上可知,GOP长度也不能过大,太大则会导致GOP后部帧的画面失真。一般建议GOP长度在250帧以下为宜。
由于PAL制式每秒有25帧(N制为30帧),如果是用于实时视频,如电视、网上视频等,GOP长度应在15至25之间。这样可以在一秒内完成视频快进或回退。
5. Pr效果2-无缝超级转场
这个效果就是在不同场景之间那种瞬间的突然切换
首先,素材箱新建“调整图层”,把这个素材拖入时间轴上的两个片段之间
然后在素材箱中选中“效果”选项卡,找到“风格化”-“复制”
把该效果拖到下层调整图层中,如下显示
然后在左上角加工区,把“计数”选项改为3
然后对下面那个图层再拖一个“镜像”的效果,然后选中右上角加工区中的“镜像”选项卡,ctrl+c ctrl+v,复制三次,
也就是总共有4个“镜像”效果
接着在加工区对这些效果进行参数设置
这里的参数应该不是一定的,应当是根据画面自己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微调
接下来对上面那层的调整图层进行处理
这样子就完美了!!(注意这里转场效果好不好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在那四个镜像位置能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我们本案例中的效果!!)
上面我们这个超级无缝转场是 缩小到新的场景
如果我们现在想要的是从变大到新的场景的话,只需要:
6. pr里的帧是什么
认识关键帧动画
帧 Frame 指的是单幅影像画面,一帧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一格。
任何动画要表现运动或变化,前后至少要给出两个不同的关键状态,称之为 关键帧 Keyframe 。而中间状态的变化和衔接,则是由计算机通过特定的插值 Interpolation方法自动创建完成,称之为“过渡帧”或“中间帧”。这种创建动画的方式称之为“关键帧动画”或“补间动画”。
操作关键帧
通过效果控件面板创建关键帧,并对不同的关键帧设置好属性参数,就可在关键帧之间产生过渡动画。
通常,两个关键帧之间,间隔越大,过渡时间越久。反之,过渡越快。
添加或移除关键帧的方法请参考下图。
可以对设置好的关键帧进行框选或点选。按住 Shift 键可多选,或者在属性名称上单击,可选中该属性的所有关键帧。
可在关键帧标志上右击选择复制(Ctrl/Cmd + C)、粘贴(Ctrl/Cmd + V)、清除(删除,Delete)、全选(Ctrl/Cmd + A)或者选择插值算法,也可直接移动一个或多个关键帧标志。
固定效果控件
效果控件面板中有三个效果控件:运动、不透明度和时间重映射, 是所有对象都有的基本效果,故称之为“固定 Fixed Effects 效果”或“固有 Intrinsic Effects效果”。
音频剪辑的固定效果也有三个:音量、声道音量和声像器。
提示:如果不设置关键帧而只调参数,则是对剪辑的整体调整。
运动 Motion控件
分为位置、缩放、旋转、锚点及防闪烁滤镜等属性。
提示:本效果可使用“视频效果/变换”来代替大部分功能。物体在运动时通常会有缓出、缓入等自然特性,还有动感模糊等视觉感受。“ 变换 ”效果控件可以方便地实现动感模糊的效果。
位置、缩放、旋转及锚点等属性都可以直接在节目面板中调整。方法是:单击“运动”或其下面的属性名称栏(带变形图标)。或者,使用选择工具双击节目面板,画面中出现边框线后即可调整。
提示:边角定位、裁剪、镜像、变换以及旋转扭曲等视频效果都支持这样操作。
1、 位置 Position
位置属性能够实现剪辑在节目面板中的移动。
两个值分别表示剪辑的 锚点 在 序列坐标系 上的 X、Y 值。
序列坐标系
提示:序列坐标系以节目面板画面的左上角为原点,请看上图。
因此,如果 X、Y 值均为 0,则表示锚点在节目面板画面左上角原点处。如果 X 值为 0,Y 值不变,则仅显示一半画面。
2、 缩放 Scale
缩放效果常用在视频过渡上,也常用于实现局部特写等效果。
值为 100,表示原大小,即 100%。
-- 等比缩放 Uniform Scale:默认勾选。 若取消勾选,则可分别进行水平拉伸(宽度)和垂直拉伸(高度),不过这样易造成画面变形。
补充:更改剪辑画面大小的方法
(1)使用运动控件或矢量运动控件下的缩放属性。
(2)在时间轴面板的剪辑上右击,选择“ 缩放为帧大小 ”。与“ 设为帧大小 ”不同的是,前者通常会使用较低的分辨率对图像重新采样。
“设为帧大小”实质上改变的是运动控件中的缩放属性,使剪辑大小与序列大小保持一致。
可在“首选项/媒体/默认媒体缩放”中设置采用哪一种默认缩放。
3、 旋转 Rotation
旋转效果能增加运动感,适用于视频或字幕的旋转。
按住 Shift 键,以 10° 为单位旋转,按住 Ctrl/Cmd 键以 0.1° 为单位旋转。
提示:位置、缩放、旋转都是空间属性。在默认状态下,关键帧之间是以线性方式过渡的。若要让过渡更加平滑或者生动,需在关键帧上右击选择不同的插值方式。
4、 锚点 Anchor Point
锚点是位置、缩放及旋转等属性的控制原点。
移动锚点:按住 Ctrl/Cmd 键移动锚点可自动对齐。
锚点的坐标是基于 原剪辑坐标系 。即使剪辑被移动、缩放,它始终以原剪辑的左上角为原点,且保持原剪辑的长、宽相对不变。
比如,序列画面为 1920 x 1080,原剪辑也是 1920 x 1080,现将剪辑缩小一半并置于左下角,将锚点移至序列画面的右上角,则此时的锚点坐标是:(3840,-1080)。
原剪辑坐标系
提示:
直接移动锚点会同时改变位置属性和锚点属性的 X、Y 值。
但若仅改变锚点属性的坐标值,剪辑画面会在节目面板上发生移动,才能保证位置属性的坐标值不变,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不同坐标系上的。
5、 防闪烁滤镜 Anti-flicker Filter
当转换隔行扫描视频或者缩小高分辨率素材时,可减轻画面细节(如,细线、锐利边缘、产生摩尔纹的平行线等)的闪烁问题。
要注意的是,随着其强度的增加,将消除更多的闪烁,但图像也会变淡。
不透明度 Opacity控件
包括了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两个选项,还有三个蒙版绘制工具。
提示:有关蒙版绘制工具请参阅《 》。
1、 不透明度 Opacity
不透明度就是剪辑显示的多少,数值越小,剪辑就越透明。
提示:本效果可使用 “键控/ Alpha 调整”来代替。
通过设置不透明度关键帧,可以实现剪辑在序列中的显示或消失、渐隐渐现等动画效果。常用于创建淡入淡出等转场效果。
2、 混合模式 Blend Mode
设置剪辑与下面轨道的剪辑的混合方式,跟 Ps 中的图层混合模式类似。
混合模式分为普通模式组、变暗模式组、变亮模式组、对比模式组、比较模式组和颜色模式组等 6 个组。
提示:相乘模式对应于 Ps 中的正片叠底。
时间重映射 Time Remapping控件
所谓时间重映射,就是将录制速率映射成回放速率,比如加快、减慢、倒放,甚至是定格。
它与使用“比率拉伸工具”、“速度/持续时间”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设置渐变过渡,控制上更简单直观。
请参阅《》。
属性变化控制
描述属性从 A 关键帧到 B 关键帧的变换方式通常被称入“插值方法”。默认情况下,属性变化是线性的、匀速的。
Pr 提供了两种控制变化的方法: 关键帧插值 和 速度曲线 。
速度曲线在效果控件面板右侧的迷你时间轴里调整。
关键帧插值通常在关键帧上右键菜单中选择。 关键帧插值分为临时插值(时间插值)和空间插值两大类。
请参阅《》。
在时间轴面板上处理关键帧
使用关键帧创建动画时,可以在效果控件面板或时间轴面板中查看并编辑关键帧。有时,使用 时间轴面板 设置关键帧,可以更直观、更方便。
1、在时间轴面板中编辑关键帧,适用于只具有一维数值参数的属性,如不透明度、音频级别等。而效果控件面板则更适合于二维或多维数值的设置,如位置、缩放或旋转等。
2、在时间轴面板中,关键帧数值的变换,会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因此,可以直观分析属性值随时间变换的趋势。
提示:先按鼠标左键,再按 Ctrl/Cmd 键可进行精细调整。
3、效果控件面板可以同时显示多个属性的关键帧;而时间轴面板可以同时显示多个轨道多个剪辑的关键帧,但一般每个轨道只能显示一种属性。
“有钱的捧个钱场,好看的点下在看”
7. 用pr做视频~想给两段视频中间弄个转场过度、但是那个过度特效就是不能放在两段影片中间、只能放在一段
2018版的:
有个对齐方式可以选择起点切入,中心点切入,终点切入,你要选中心点切入啊。
虽然这是好几年前的坟题了,但应该还有新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发生过渡效果拖到视频里只能放在片头片尾而不能放在视频之间这种情况的话,先把过渡效果拖到你想要的地方,这时就算效果不在视频之间,
在上一段末或者下一段初都没关系,此时点击你刚放进去的小方块,在编辑布局中左上角会出现这个过渡效果的控件,在对齐那个下拉选项中选择中心切入就可以让过渡效果放在两段视频中间了。
8. pr视频帧大小多少合适
一般来说24或者30就够了,现在也比较流行60帧,不过好像国内只有b站支持60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