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视塔的介绍是什么
电视塔介绍:
电视塔是用于广播电视发射传播的建筑。为了使播送的范围大,电视塔越建越高,已成为现代最高的建筑物。电视塔的位置一般设在市区范围内,经常成为城市中最高的建筑,也是城市中的最高点,外形也是千姿百态。
广州塔:600m,中国广州。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468m,中国上海。
天津广播电视塔:415.2m,中国天津。
中央广播电视塔:405m,中国北京。

著名电视塔介绍
1、中央广播电视塔:
中央电视塔由栈桥广场、退台环廊、塔基、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组成。
塔的造型别致,祈年殿式的重檐形式塔座;从地面升高到223米处,筒径半径向外挑出10米,形成一宫灯形的塔楼。
这样的高塔在国外一般采用钢结构,要耗费数目惊人的钢材。
为了提高塔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中央电视塔采取的是混凝土整体浇注法,能达到抵抗九级地震的要求。
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主体为多筒结构,由3根斜撑、3根立柱及广场、塔座、下球体、5个小球体、上球体、太空舱、发射天线桅杆等构成,主体结构高350米,总高468米,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
(1)塔座: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主体塔座直径158.4米,共3层,中心部分直径为60米,为电视塔的大堂和电梯厅。
(2)塔身: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有下、上、顶三个球体结构。下球体为预应力混凝土壳体,直径50米,中心标高93米,共有4层,有室内游乐场,下球变配电间等设施。
上球体为悬挂结构,直径45米,中心标高272.5米,共有9层,分别为公用设备层、调频机房、冷却设备层、发射机房、空中KTV包房、旋转餐厅、瞭望平台、微波机房、上球变配电间;顶球体为太空厅,中心标高342米,球体直径16米,共有4层,分别为是电梯机房、会议厅、观光层、管道层。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3个垂直筒体由5道横梁加以联结,组成5个小球体,每个直径约12米,设计为高空旅馆。
❷ 广州塔详细资料大全
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暱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东京晴空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广州塔塔身168~334.4米处设有“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处设有旋转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塔身顶部450~454米处设有摩天轮,是世界最高摩天轮。天线桅杆455~485米处设有“极速云霄”速降游乐项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天线桅杆488米处设有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是世界最高的户外观景平台,超越了杜拜哈利法塔的442米室外观景平台,以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447米的“天空之盖蚂缓”的高度。
广州塔隶属广州城投集团,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2009年9月竣工,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10月1日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4D和3D动感影院,中西美食,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
2018年春节花城广场 灯光音乐会 于2月13日至3月2日每晚举办,每半小时以 广州塔 为中心,珠江两岸和新中轴线夜景为背景,联动花城广场现场音乐上演大型城市灯光表演,打造节日视觉盛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广州塔
- 外文名 :Canton Tower
- 别称 :小蛮腰,海心塔,广州新电视塔胡橘
- 建筑高度 :600米
- 竣工时间 :2009年9月28日
- 开业时间 :2010年10月1日
- 地理位置 :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222号
- 建筑设计 :荷兰信基建筑事务所
- 设计人 :马克·海默尔、芭芭拉·库伊特
-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开放时间 :9:00-23:00
- 娱乐项目 :摩天轮、极速云霄、空中云梯等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门票预订,景点美图,景区热度指数,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景观设施,旋转餐厅,488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摩天轮,蜘蛛侠栈道,极速云霄,科普游览厅,功能介绍,观光功能,发射功能,展示功能,娱乐功能,塔基部分,周边地区,旅游信息,票务,交通,纪念品,建筑设计,布局,面积,塔高,体型,塔身,建筑特点,所获荣誉,建设意义,
名称由来
广州城市天际线 中文名为“广州塔”。世界大多数电视塔均以地名命名,广州电视塔也需要使用地名命名,因为有海外调查资料显示在纯粹的老外中,对中国城市的了解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对广州比较陌生,时常不知广州在中国何处。因此,广州电视塔的命名不仅是命名的问题,应该承载向全世界传播“广州”概念的要素。 英文名为“Canton Tower”。英文名不用“Guangzhou Tower”是因为“Guangzhou”这个名称在西文语境中比较陌裤物团生,发音也比较别扭。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历史中,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起点,广州被世人所认识的英文名称一直是“Canton”。“Canton”既指广州,也指广东,广东话、广州人、广东人在英文中都是“Cantonese”。
历史沿革
广州城市天际线 2003年12月15日广州市 *** 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广州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本项目“由市建委牵头负责,广州电视台配合”,正式启动了广州新电视塔建设工程。 2004年广州塔进行全球设计竞标,中标方案:建筑设计高度450米,中部扭转形成“纤纤细腰”的椭圆形。随着高度的盘旋升高直径却逐渐减小,不同楼层的功能分布是根据其所在的气候区而命题。 2005年11月25日,广州塔正式动工兴建。 2006年4月6日,广州塔基坑工程验收完成,开始施工总承包开标。 2006年4月25日,广州塔开始主体桩基础工程施工。 2008年8月27日,广州塔454米的主塔体完成封顶,超过中信广场成为广州最高建筑。 广州塔全部施工任务计画在2009年底完成,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并承担广州亚运会的转播任务。 广州塔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广州塔已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10月1日起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 2017年2月28日,广州塔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70972.OC,成为广州旅游景区行业首家挂牌企业。
地理位置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广州塔北临40米宽的滨江路和滨江绿化步行带:南临40米宽的双塔路,东西两侧分别为30米宽的艺苑东、西路。
景观设施
广州日出 旋转餐厅
广州塔餐厅位于广州塔106层,423米高的璇玑地中海自助餐厅是世界最高的旋转餐厅,可容纳130~150人就餐,已于2014年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验证,被评为“建筑物中最高的旋转餐厅。餐厅为椭圆形环状设计,约100分钟旋转一圈,恰好以一个就餐时间段作为旋转周期,保证所有位置的宾客都能全方位欣赏广州绚丽的美景。其中建有四家餐厅,分别为E区106/F璇玑地中海自助餐厅(世界最高旋转餐厅)、105/F卢特斯法国旋转餐厅、103~103A月娇轩中餐厅和-1/F筷子荟餐厅。
488户外摄影观景平台
“云霄488”户外摄影观景平台于2013年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高户外观景平台”荣誉。“云霄488”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是游客登塔观光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位于广州塔天线桅杆位置的488米处,超越了杜拜哈利法塔的442米室外观景平台,以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447米的“天空之盖”的高度。该平台共177平方米,能一次性容纳20余人。
摩天轮
广州塔摩天轮位于广州塔塔顶450~454米处,是世界最高的摩天轮。与一般竖立的摩天轮不同,广州塔摩天轮不是悬挂在轨道上,而是沿着倾斜的轨道运转。运行一周约为20分钟,游客能够从各个角度观赏广州市容。摩天轮共由16个观光球舱组成,联动回转,临边而置,观光球舱每个直径3.2米,可容纳4~6名乘客。
蜘蛛侠栈道
广州塔蜘蛛侠栈道位于广州塔168米~334.4米处,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1088级阶梯围绕塔身核心筒螺旋向上蜿蜒,全长约1000米,跨越总高度166.4米,每层阶梯地面有3块全透明镂空玻璃地板。栈道起点在33层,终点在62层,登完全程一般需要40分钟到1个小时,最快者可用25分钟。
极速云霄
广州塔“极速云霄”速降体验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位于广州塔455米~485米天线桅杆的超高空位置,比之前世界最高的拉斯维加斯游乐场300多米高的跳楼机,还要高出150米。塔上有两组速降座椅,不仅有传统的“坐跳”,更有模拟自由落体的“站跳”,短短1秒多钟内体验30米的急坠,既可以凌空俯瞰羊城美景又可以体验高空速降。金氏世界纪录委员会为广州塔“速降体验”新开设“世界最高惊险之旅”项目,广州塔“速降体验”成为首个且唯一获得者。
科普游览厅
科普游览厅位于109、110层,是全球首创的主被动混合控制的减振控制系统,,游览厅展示了广州塔六大环保科技系统:减振控制系统、雨水回收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幕墙系统、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和超级双层轿厢高速电梯。
功能介绍
云海中的广州塔 观光功能
观光塔建设用地处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而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南沙,由北至南串联了火车东站、体育中心区、新城市中心区、临江标志性景观区、主题文化旅游区、海珠行政中心区、果园保护区和广州新客运港区。珠江景观轴从西到东依次划分为城市建成区景观区段、中心城区景观核心区段和滨水新城市发展区段因此市民站在观光塔上,就可看到两大轴线的各大景观。塔基部分为介绍广州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景点等展示功能,并设定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塔冠部分设定餐饮、娱乐功能及观景平台。
发射功能
观光塔也是发射塔。观光塔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范围是包括广电中心用地在内的建筑设计范围周边一线用地,面积约56.6万平方米。区域内包括拟建的观光塔、绿化休闲广场、广电中心以及规划的赤岗塔公园、公共设施等用地广电中心则位于观光塔的西南侧,用地面积8.76万平方米,将利用观光塔作为发射塔。塔顶设定发射机房和发射天线,用以发射电视、广播和微波信号。
展示功能
观光塔内将建造城市规划展览馆,用于陈列大型城市规模型及其它城市建设成果展示,总建筑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因此,观光塔有城市建设展示功能。另外,观光塔还建有观光平台、娱乐餐饮等设施,具有游乐、餐饮等为观光游客服务的生活设施。塔基设展馆塔冠可观景。
娱乐功能
广州塔现有娱乐项目为“摩天轮”、“极速云霄”、“天梯”。 其中,天梯位于广州塔168米~334.4米处,1096级阶梯围绕塔身核心筒螺旋向上蜿蜒,全长约1000米,跨越总高度166.4米,每层阶梯地面有3块全透明镂空玻璃地板。栈道起点在33层,终点在62层,登完全程一般需要40分钟到1个小时,最快者可用25分钟。 在登栈道过程中,游客也不能奔跑、跳踏、跨越扶手扶栏。10个游客之内,会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保证游客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之内。另外,在42层、54层、62层设有休息区,游客也可在此饮水休息,中途放弃者可在此转乘电梯。
塔基部分
设定相关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还将设定一个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用于陈列大型城市规划模型以及其它城市建设成果展示,总建筑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塔冠部分建餐饮、娱乐设施及观景平台;塔顶设定发射机房和发射天线。组织观光塔与外围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的衔接,并建立人行、车行系统。捷运三号线沿新城市中轴线设定,并将在观光塔用地内设定站点。
周边地区
设计包括拟建的观光塔、绿化休闲广场、广电中心以及规划的赤岗塔公园等。作为衬托观光塔这朵“红花”的“绿叶”,观光塔周边地区的设计理念是创造和谐、统一的整体空间形态。利用观光塔作为发射塔,用地面积约8.76万平方米。
旅游信息
票务
营业时间:9时~23时,节假日可能延长。 门票价格:150.00元/人。 Tips:取票后需两小时内登塔,否则门票将自动失效。 优惠政策: ①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身高1.2~1.5米儿童,优惠价为100.00元/人。 ②18周岁以下全日制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优惠价为120.00元/人。
交通
一、航空: 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前往广州塔只需30分钟车程; 二、铁路: 从广州火车东站前往广州塔只需10分钟车程; 三、公交: 121、121A、204、131A和131B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广州塔; 四、捷运: 捷运3号线广州塔站通道B出口下直达广州塔; 沿新中轴线设定的APM系统广州塔站直抵广州塔。 广州塔地理位置
纪念品
广州塔旅游纪念品是由广州塔官方特许生产,具有广州特色特显岭南文化之精髓,广州塔纪念品具有独特的创意礼品意义。 广州塔是广州标志性建筑物,同时广州塔纪念品运用广州塔元素突出了广州新电视塔作为跨时代的意义。
建筑设计
布局
广州塔总体布局充分考虑了场地周围环境。因场地东侧为居住区,故将主塔布置在用地的北面,靠近珠江和滨江路,减少了其高大体量与周边建筑的相互影响,并在南面形成完整的绿化广场和地下空间。主塔周边采用不规则的架空大平台,南面缓坡延伸至南面绿化广场,北面跨越滨江路,通过绿化阶梯过渡与珠江形成亲水平台,
无缝连线了滨江景观带,扩大了广场绿化面积。沿塔体顶端的钢结构格线外框筒环梁,还设有世界最高的16个观光球舱,可360°高空俯瞰、饱览广州乃至珠三角。
面积
广州塔建设用地面积17.546万平方米,道路面积4.2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塔体建筑面积44276平方米,地下室建筑69779平方米。
塔高
广州塔由
钢筋混凝土核心心筒及钢结构外框筒以及连线两者之间的组合楼层组成,核心筒高度454m,共88层,标准层高5.2m;楼层37层,其余为镂空层,地下2层。37层楼面沿整个塔体高度按功能层分为A~E五个功能段。总建筑面积121788平方米。钢结构格线外框筒由24根
钢管混凝土斜柱和46组环梁、钢管斜撑组成,最高处标高462.70m。由钢格构结构和箱型截面组成的天线桅杆高146米,最高标高达600米。外框筒用钢量4万多吨,总用钢量约6万吨。作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中轴线的珠江南岸,是国内最高、也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的塔桅建筑。
体型
广州塔属于单一体型,主塔体为高耸结构,外观各面基本等高,平面呈椭圆形。其造型简洁、统一,轮廓分明,整个塔身盘旋而上。塔体整体上小下大,建筑腰部较为密集的区段则可提供相对私密的体验,顶部更开放的结构产生了透明的效果可供瞭望。 广州塔上下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中部最细处的面积与底面和顶部的对比差异突出。格子式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密集,腰部较收紧固定,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平面尺寸和结构密度是由控制结构设计的两个椭圆控制的,它们同时产生了不同效果的范围。整个塔身从不同的方向看都不会出现相同的造型。
塔身
广州塔塔身设计的最终方案为椭圆形的渐变格线结构,其造型、空间和结构由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一个在基础平面,一个在假想的450米高的平面上,两个椭圆彼此扭转135度,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塔身整体网状的漏风空洞,可有效减少塔身的笨重感和风荷载。塔身采用特一级的抗震设计,可抵御烈度7.8级的地震和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 广州塔外部钢结构体系由24根立柱、斜撑和圆环交叉构成,各立柱间隔相当,环形排列。 广州塔的塔身由下而上富有大小变化。其中,底部椭圆直径尺寸约为60米×80米,高宽比为7.5;中部最细处椭圆直径约为30米,高宽比为7.3。上部椭圆直径尺寸约为40.5米×54米。24根立柱的间隔距离相当,协调统一。 广州塔塔身整体采用大量的网状的漏风空洞并设定特质透明玻璃漏出窗景由上小下大的两个椭圆体扭转而成,外部钢结构体系由24根立柱、斜撑和圆环交叉构成。 广州塔塔身上下通过不同比例尺度的对比,烘托整体立面形象。细部处理必须从整体出发,由于塔中部较高,不便肉眼细部观察,但外观中间最细部给人突出的感觉。另外,由于广州新电视塔处于飞机转向区,按照规定,该处飞机在航线所处位置周围300米内不能出现障碍物,新电视塔上方飞机飞行高度为海拔900米,因此,为确保飞机飞行安全,也对塔顶天线做了细部处理,现已从塔顶天线撤出10米,最终高度为600米。
建筑特点
设计特色 广州塔整个塔身是镂空的钢结构框架,24根钢柱自下而上呈逆时针扭转,每一个构件截面都在变化。钢结构外框筒的立柱、横梁和斜撑都处于三维倾斜状态,再加上扭转的钢结构外框筒上下粗、中间细,这对钢结构件加工、制作、安装以及施工测量、变形控制都带来了挑战。仅钢结构外框筒就有24根钢柱、46组环梁、1104根斜撑各不一样。由于广州塔中间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结构外框筒材料上的差异,形成楼层梁和外框筒的沉降不一致。为了调整钢构件与主体结构的相对位置的正确性,许多节点都通过三维坐标来控制钢柱本体相对位置的精确度。
节能环保 广州塔通过耐用和可持续性建筑技术的套用和实施,在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地下空间中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69%,节约了土地资源。光伏系统预计的年发电量12660度。风力发电机年发电量约为41472度。回收用水每年可节水量约为1.2万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比重达到18%。
创新技术 三维空间测量技术 广州塔由于体形特殊,结构超高,测量精度要求高。针对这种情况,确定了以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基准网的测设,进行构件空中三维坐标定位。为满足钢结构安装定位需要,构建了空间测量基准网。空间测量基准网由五个空间点和一个地面点组成。
综合安全防护隔离技术 广州塔钢结构安装为超高空作业,由于楼层的不连续,必须进行超高空悬空作业。高空坠物带来的伤害风险也随着高度增加。制定了以垂直爬梯、水平通道、临边围栏、操作平台和防坠隔离设施,组成的安全作业系统。
异型钢结构预变形技术 由于广州塔具有偏、扭的结构特征,因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压缩变形,不均匀沉降,也会发生较大的水平变形,因此必须进行预变形控制,否则,即使初始安装位置精确,但在后续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累积变形,使得节点偏离原设计位置。制定了以阶段调整、逐环复位为特点的预变形方案,进行钢结构在恒载作业下的变形补偿。
所获荣誉
2009年4月,广州塔大型结构诊断与预测系统(结构健康监测)获国际级第3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及创新技术与产品展览金奖和大会特别大奖。 2010年4月,获国家级钢结构行业质量金奖:钢结构工程(制作)2009年度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 2011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2010年度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2011获得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2012年6月,获得国家级建筑设计金奖。
建设意义
广州塔定位以观光旅游为主,兼容广播电视发射功能的综合性设施,成为广州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新电视塔建设工程,是广州的新地标、新形象,除了为即将到来的亚运会转播提供硬体支持,还将有助于提升广州的文化设施水平。
❸ 广州塔建筑结构原理
广州塔建筑结构原理是:
广州塔整个塔身是镂空的钢结构框架,24根钢柱自下而上呈逆时针扭转,每一个构件截面都在变化。钢结构外框筒的立柱、横梁和斜撑都处于三维倾斜状态,再加上扭转的钢结构外框筒上下粗、中间细,这对钢结构件加工、制作、安装以及施工测量、变形控制都带来了挑战。
仅钢结构外框筒就有24根钢柱、46组环梁、1104根斜撑各不一样。由于广州塔中间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结构外框筒材料上的差异,形成楼层梁和外框筒的沉降不一致。为了调整钢构件与主体结构的相对位置的正确性,许多节点都通过三维坐标来控制钢柱本体相对位置的精确度。

广州塔的异型钢结构预变形技术:
由于广州塔具有偏、扭的结构特征,因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压缩变形,不均匀沉降,也会发生较大的水平变形,因此必须进行预变形控制。
否则,即使初始安装位置精确,但在后续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累积变形,使得节点偏离原设计位置。制定了以阶段调整、逐环复位为特点的预变形方案,进行钢结构在恒载作业下的变形补偿。
❹ 广州塔用了多少吨钢
你好,具体用钢多少不得而知,但是从广州东塔工程结构最终用钢量约为18万吨,用钢量比西塔和广州塔用钢量总和还多。应该估算的到广州塔用钢应该在7-10W吨之间
❺ 广州塔的作用和地位
一、作用
1、观光功能
观光塔建设用地处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而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南沙,由北至南串联了火车东站、体育中心区、新城市中心区、临江标志性景观区、主题文化旅游区、海珠行政中心区、果园保护区和广州新客运港区。
珠江景观轴从西到东依次划分为城市建成区景观区段、中心城区景观核心区段和滨水新城市发展区段因此市民站在观光塔上,就可看到两大轴线的各大景观。塔基部分为介绍广州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景点等展示功能,并设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塔冠部分设置餐饮、娱乐功能及观景平台。
2、发射功能
观光塔也是发或胡射塔。观光塔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范围是包括广电中心用地在内的建筑设计范围周边一线用地,面积约56.6万平方米。
区域内包括拟建的观光塔、绿化休闲广场、广电中心以及规划的赤岗塔公园、公共设施等用地广电中心则位于观光塔的西南侧,用地面积8.76万平方米,将利用观光塔作为发射塔。塔顶设置发射机房和发射天线,用以发射电视、广播和微波信号。
二、地位
广州塔定位以观光旅游为主,兼容广播电视发射功能的综合性设施,成为广州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新电视塔建设工程,是广州的新地标、新形象 ,除了为即将到来的亚运会转播提衫氏拦供硬件支持,还将有助于提升广州的文化设施水平。

(5)广州塔用什么钢材扩展阅读:
广州塔的创新技术:
1、三维空间测量技术
广州塔由于体形特殊,结构超高,测量精度要求高。针对这种情况,确定了以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基准网的测设,进行构件空中三维坐标定位。为满足钢结构安装定位需要,构建了空间测量基准网。空间测量基准网由五个空间点和一个地面点组成。
2、综合安全防护隔离技术
广州塔钢结构安装为超高空作业,由于楼层的不连续,必须进行超高空悬空作业。高空坠物带来的伤害风险也随着高度增加。制定了以垂直爬梯、水平通道、临边围栏、操作平台和防坠隔离设施,组成的安全操作系统。
3、异型钢结构预变形技术
由于广州塔具有偏、扭的结构特征,因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压缩变形,不均匀沉降,也会发生较大的水平变形,因此必须进行预变形控制,否则,即使初始安装位置精确。
但在后续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累核册积变形,使得节点偏离原设计位置。制定了以阶段调整、逐环复位为特点的预变形方案,进行钢结构在恒载作业下的变形补偿。
❻ 为什么广州塔没外壳,那么便宜
因为广州塔的建筑孙穗费用很高。因为广州谨散塔整个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钢材,并且是镂空结构。而且站则晌卜在广州塔之上,能够完全看得到广州的整个面貌,很壮观很震撼。
❼ 建广塔最大钢材直径多少
广州塔钢管立柱底部直径2.0米渐变到顶部的1.2米。柱截面尺寸由底部的钢管直径2.0米逐渐减小到顶部的1.2米,柱内填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60。斜撑的材料为钢管,其直径大小为Φ850~Φ700。
❽ 广州塔是用什么材料的
主体钢材和水泥。还有钢化玻璃。
❾ 钢结构混凝土支撑柱和外浇筑混凝土钢结构哪个强度比较高
广州塔那种是钢管内浇混凝土,在外边浇的是型钢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的外包混凝土部分也是要配筋的。前者基本都是按钢结构的做法先焊接好再灌混凝土,后者是钢结构连接好了,再绑钢筋,支模板,浇混凝土。各有各的好处,这个要依据设计需要和施工难度来权衡的。
❿ 阅读短文当小蛮腰成为广州新荣耀
广州,太需要一个能让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标性建筑,以证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小蛮腰”婷婷玉立于珠江边,在它的深情注视下,“活力广州”将证明自己不老!
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是这座城市形象的代表。广州,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中国第三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在亚运盛会就要召开之际,太需要一个能让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标性建筑,以证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如今有了,那就是屹立于珠江边的广州新电视塔。广州市政府已将其正式定名为“广州塔”,但市民还是更愿意用“小蛮腰”这一爱称来称呼她。因为在设计师和广州人心目中,她就是位珠江边深情回眸的少女,婀娜多姿,特别是那扭转着的纤纤腰身更是让人一见难忘。
“小蛮腰”的设计造型充满了大胆的创意,超越了传统建筑的观念和法则。是谁设计了“小蛮腰”?是马克和巴巴拉。荷兰建筑设计师马克和巴巴拉是对夫妻,二人合伙开了一家小建筑设计公司,开业才五年。参加广州电视塔设计竞标的都是世界著名的大设计公司,巴巴拉也想参加。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马克时,还担心马克会说自己是不是“发疯了”,但马克听后却决定向那些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公司发起挑战,觉得这是实现自己建筑理念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的设计方案大胆新颖,进入了前三甲,但要最终获胜,还需要对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相应的修改,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这除了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为了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义无返顾,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上。通过与一家大公司联合,这个小公司的设计方案终于胜出。一个从小设计公司诞生的梦想就这样放飞了。
“小蛮腰”的设计虽巧妙大胆,但要将其变成现实,还需要在建筑工程方面克服重重难关。可以说,“小蛮腰”的建设是多项世界最先进建筑技术的大集合。其所采用的钢材重达65万吨,相当于65个艾菲尔铁塔。为了将数以万计的钢构件牢牢联接成为世界第一高塔,需要解决焊接量大、高空作业、三维精度控制等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为此,建设部门列出了30多个科研专题,并一项一项将其攻克。由于广州夏季台风频繁,电视塔纤细高耸,很容易受到台风影响,同济大学的抗风实验,为“小蛮腰”具有的抗风能力提供了科学的证明。大量采用的新科技中,广州大学的建筑防震研究成果最让广州人感到自豪,新电视塔采用的是特一级抗震设计,既省钱又省空间,保证“小蛮腰”即使遇到百年一遇的大风和8级地震也将安然无恙。
“小蛮腰”终于婷婷玉立于珠江边,广州人也终于有了找回昔日荣光的感觉。历史上,广州曾是中国最著名的贸易港口,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近代广州,更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国近代化的先行地。改革开放后,广州与珠三角城市群成为引领改革开放大潮的潮流城市。过去的广州是如此辉煌,近年来的广州却有些落寞。举办亚运会给广州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广州开始了兴建一批新地标,改造旧城区的伟大行动。当“小蛮腰”、花城广场,广州新中轴线两边的西塔、歌剧院、博物馆等一批新标志性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治水工程使旧城中的一条条臭河涌变得绿意盎然步移景换,当流光溢彩的建筑群和五彩绚丽的“小蛮腰”照亮珠水两岸,看到这一切,各种对广州的怀疑终于开始烟消云散。
按照证券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的说法,当一个城市标志性的超高建筑物建起来时,这个城市也就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之后将会慢慢地老去。此即著名的“摩天大楼指数”概念,人们又称其为“劳伦斯魔咒”。广州能摆脱这一魔咒吗?我们相信能。在“小蛮腰”的深情注视下,“活力广州”将证明自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