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鸟巢北边那个三个铁架建筑是什么
鸟巢北边那个三个铁架建筑是玲珑塔。
玲珑塔原来是奥运会那会媒体的信号橡旅发射塔,玲珑塔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部,西侧与中轴景观大道相接,北临体育场北路,东侧和国家体育场训练场相连。玲珑塔的设计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塔的元素,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等先进技术和现代手法抽象表达出梁芦凳轻盈、玲珑、剔哗掘透、塔的特征。当初建成时的主要功能为电视转播。
B. 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推出的“玲珑时空的中国艺术”是怎么回事
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Chinatown Chinese art club,简称CCAC或CAC)正式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是国内迄今为止相对学术水平、市场价值最高,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民间自治性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之一。在业内有“民间文联”的美誉。截至2010年12月底的统计,该俱乐部拥有正式在册会员81300余人,其中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艺术家、知名学者、专家和具有学术及社会影响力(以国家认证专业资质为主)的社会名流、精英人士达到会员总人数的67%左右,这也成就了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作为当今民间最大的“智库”资源体系存在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常年以各种方式主办或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举办各类广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业内乃至国内同行间已经是有目共睹、备受关注与响应的。通过这些活动,高埋俱乐部不但凝聚了更多的文化艺术人脉,同时也为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品牌国际化趋势提供了一个基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平台模式。
在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每年所举办的活动中都可以成就了一批具有当今时代仔汪特点、拥有鲜明艺术个性的中青年艺术家,不但使他们的社会知名度与艺术价值得到相应提升,还使他们在当今国内艺术界乃至国际艺术交流领域的关注度和学术身份、价值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2011年以来,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更加关注并精心打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体系的专业化、艺术化、市场化氛围与实效,倾心构建每一个能够突出体现文化艺术性格及引领性的经典,竭诚为所有加盟和准备加盟俱乐部的艺术家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特点的高品质、个性化的渠道或阶梯服务。据可靠消息,近期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将正式推出一个名为“玲珑时空的中国艺术”专题活动,这也将是该俱乐部2011年系类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
众所周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最高建筑——奥运新闻转播塔,即“玲珑塔”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侧,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设施,也是整个奥运工程的收官之作。是为了满足各国转播商们“希望捕捉到有关奥运最新鲜独特画面”的要求,奥组委决定建设的一座演播塔,并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统一公开竞标。“玲珑塔”主体采用钢结构,外饰玻璃幕墙,演播塔结构平面形式为等边三角形,共分7层,首层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大厅,2至6层为演播室,顶层塔楼暂定为VIP观光厅,整体总高度132米。
夜幕降临,“玲珑塔”在彩色灯光交替映照下不停变换身姿,秀丽绚烂。
自2008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及其各类建筑均已对公众陆续开放。只有“玲珑塔”因其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标志性形象及建筑结构、承载量、安保防护等特殊因素,至今仍然仍属“禁区”。除了政府要员与极少数的人士,因政务、外交、播报、安防、维护等工作需要被邀请或经批准,才有进入塔内的机会外,更多的人只有在远处或外围欣赏其挺拔、奇特、美轮美奂的身姿。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奥林匹克公园及其周边景观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人群首选游览目的地之一,据官方统计,目前到奥林匹克公园参观的平均日人流量在12-15万人次之间,节假日与旅游旺季期间平均日人流量可达到30万人次左右,其中高峰日人流量可达到70万人次以上。由于“玲珑塔”自身的建筑高度与地理位置,可以肯定地讲,每个到奥林匹克公园的人,都必不可少地要直接观看到、甚至经过它身边,人们在驻足观赏的同时一定会对塔内环境及登临塔顶鸟瞰全局产生遐想与渴望!但是,至少目前这种愿望是不能够满足的,尤念念仔其是它的政治影响力及国家经济建设形象代表性,是无与伦比的:和人们知道的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威严肃穆的场所相比,“玲珑塔”更加显现了独有的国际化、现代化、经济化强国所具有高端、神秘与权威感;与大都市中高档奢华的宾馆酒店及隐秘于乡村、山林间的豪华度假村、招待场馆相比,“玲珑塔”所处地理位置、自身的绝对高度、俯瞰全局的视觉感受、极尽人性化的配套体系,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绝无仅有的政务、外交、新闻等综合性事务场所!
2008北京奥运会后,国内外大批商业巨头曾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府提出斥巨资买断或承包“玲珑塔”的经营权,均被我国政府、北京市、有关机构领导否定。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张辉先生凭借其良好的艺术修养、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管理经验、广泛的人脉资源、超前的商业理念,经历长达半年多的接洽、申请、汇报、与多家主管单位充分协调一致后,终于在近期赢得了有关领导同志和主管单位的支持:在严格遵守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相应法律法规、不与政务使用发生冲突、确保所举办活动文明、安全并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张辉先生与其所代表的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有偿优先独享“玲珑塔”的使用!
“玲珑时空的中国艺术”专题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活动场地所具有的高端、吸引、凝聚感,召集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与活动过程中周边景观人群攒动、万人关注的优越条件,使之同步形现实与理念融合、使空间与时间聚焦,从而达到每个活动所追求的学术品味、艺术价值提升及文化感染力、宣传影响力的“艺术时空、文化境界”新理念高度与深度!
据悉,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已经确定活动的主体方案,并在积极筹措与组织中,他们将在近期隆重推出的“玲珑时空的中国艺术”专题活动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针对广大的书画、当代美术、工艺美术、摄影等专业的艺术家,为他们中的优秀人士组织个人或群体专场展览展会;二是针对一些长期从事文化艺术行业或产业经营的机构、单位、企业,通过赞助在此举办艺术家或艺术品专场活动提升知名度、行业竞争力和取得一定的高端资源;三是举办高品位文化艺术品商贸和著名文艺界人士沙龙为主的聚会型活动。无论怎么筹划组织,在“玲珑塔”这种管理要求等级很高、极具影响力的地方,都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模式展示给世人。
同时,我们还从管理方了解到,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即便有很强的实力与资本开展相应的筹组工作,仅就“玲珑塔”目前能够给予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充其量每年最多只有120-150天可以使用,按照行内资深人士预计,每年最多也就只有20几位艺术家和2000名左右被邀请并获准参加活动的人士能够走进这里,特有的环境、稀缺的资源、独特的形式,将使这些人一夜成名!
请大家密切关注唐人街中国艺术家俱乐部与“玲珑塔”的发展趋势!
C. 求玲珑塔的详细资料跟图片
玲珑塔
开放分类: 文化、旅游、休闲、北京、奥运
【历史】
[编辑本段]
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庄,有个玲珑公园,公园里的玲珑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如今,它矗立在北京的高楼大厦间,沉默无语。实际上,它也曾是北京城最辉煌的建筑群中的一部分。
“升余旦草根”皇后为自保而建塔
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是慈圣太后,姓李,出身卑微,仅是一名宫女,得隆庆皇帝宠幸后生下万历皇帝,遂母以子贵,被加封为贵妃。隆庆皇帝在位6年后驾崩,死时只有36岁。李氏虽早年丧夫,但被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10岁,所以内外政事曾一度由李太后执掌,但因她出身微贱,表面上虽贵为太后,实际上却处处受制,甚至在用膳时也不能和万历及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着。
宫廷中的生活充满了凶险,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于是她声称自己是九莲菩萨转生,并在她主政其间在全国各地、京城内外大兴土木,广建佛寺,慈寿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慈寿寺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太监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万历而建。建慈寿寺时,李太后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详细地过问寺庙的建造进程。《明史》中记载,由于建慈寿寺耗资巨大,大学士张居正曾以财政匮乏为由反对建寺,由此可见当时建成的慈寿寺是多么的豪华富丽。
原慈寿寺内有天王殿、鼓楼、钟楼、永安万寿塔、延寿宝殿、宁安阁等一系列建筑,形制整齐,规模宏大。其中宁安阁匾额为李太后手书,后殿内供奉九莲菩萨像。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现今的一座砖塔,这就是现在位于京西八里庄玲珑公园内的玲珑宝塔。
玲珑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据《日下旧闻考》记:“慈寿寺去阜成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经始于万历四年,成于万历六年……慈圣皇太后为穆考荐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赐名慈寿寺……有永安寿塔,塔十三级,高耸入云。”由此可以确定此塔曾是慈寿寺建筑的一部分。另外,塔碑上“慈圣宣文肃皇太后之宝”几处印文,更指明了塔的主人就是李太后无疑。
3000风铃声响400年
玲珑塔为八角13层吵扰密檐实心砖塔(在一个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层密檐,称为“密檐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
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长年的风化,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
塔身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拱券门上的匾额分别是:南面“永安万寿塔”,东面“镇静皇图”,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辉腾日月”。每层有佛龛 24个,原供奉铜佛312尊。门窗两侧塑有金刚力士像,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处布满砖雕和泥塑人物像,均遭到严重风化,但仍可辨出当年威武雄浑和俊美生动的风采。
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玲珑塔檐角原挂有风铃3000多枚,站在塔下仔细聆听,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清脆悦耳,仿佛在演奏一场多姿多彩的交响乐。
玲珑塔塔顶为镏金莲珠塔刹。由下至上仰望玲珑塔,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塔身稳固美观,遮而不露。
清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对玲珑塔进行过精心的修缮,以至宝塔可以矗立至今。
1957年10月,玲珑塔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是明代单层密檐塔的代表作,是仿北京天宁寺塔而建,故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
玲珑塔北立有两块万历年间的石碑,左侧为紫竹观音像(也有九莲菩萨像一说),右侧为鱼篮观音像和关帝像。鱼篮观音取材于佛经《感应传》及《法华持验》。据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玲珑塔所存的一幅《鱼篮观音图》是全国仅存的两幅之一,十分珍贵。(法制晚报: 姜靖)
【西河大鼓名段 《玲珑塔毁销》绕口令】
[编辑本段]
【马增芬】
高高山上到有一位老僧,身穿衲头几千层。
你要问老僧他的年纪有多么大,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澄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个顶个的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棒,六徒弟名叫棒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随风。
八个徒弟,学会了八中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棒会打鼓,棒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个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
青头愣就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
这个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棒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棒的鼓,
蹦葫芦棒他念不了棒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
哪个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顶个的就要挨打,
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层,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
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钟,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
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铃,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
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铃,二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
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铃,二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
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铃,三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条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
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十一个木鱼盏灯。
十一个金铃,四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
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盏灯。
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往回数。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
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
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
十二个金铃,四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
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
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
十个金铃,四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
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
八个铙钹八口磬,八个木鱼八盏灯。
八个金铃,三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
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
六个铙钹六口磬,六个木鱼六盏灯。
六个金铃,二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
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
四个铙钹四口磬,四个木鱼四盏灯。
四个金铃,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
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
两个铙钹两口磬,两个木鱼两盏灯。
两个金铃,整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僧人数罢玲珑塔,抬头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
坑里看,冻著冰。冰上看,有一棵松。
松上看,落著鹰。屋里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经。经前看,点著灯。
墙上看,钉著钉。钉上看,挂著弓。
看著看著,眯了眼,西北乾天,刮大风。说大风,好大的风。
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
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
刮化了坑里冰,刮倒了冰上松,
刮飞了松上鹰,刮走了一老僧,
刮翻了僧前经,刮灭了经前灯,
刮掉了墙上钉,刮崩了钉上弓。
霎时间,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
僧走、经翻、灯灭、钉掉、弓崩,这麼一段绕口令。,我唱的不好,众位多批评。
【河南原阳县的玲珑塔】
玲珑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位于原阳县城西南17.5公里原武镇东关,原为原武镇善护寺内的附属建筑物,清代善护寺失火,寺毁塔存。
玲珑塔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该塔平面呈六角形,全高47米。古塔层级均为奇数,唯此塔是十二层,成偶数。原因这里自古以来是黄泛区,塔的底层已被泥沙淤在地下,在地面上只能看到十二层。据明万历辛丑(公元1601年)《重修宝塔记》记述,善护寺原规模宏大,有大雄宝殿及众多僧人。重修宝塔由虔诚会首师君士和僧人悟节主持,善人赵仁偕赵九时、赵九思等人施工。
该塔的轮廓为抛物线型,砖木结构建筑,斗拱、层檐、装饰假窗均为雕砖垒砌。每层角梁系木制,突出塔身外部,上有铁鼻,悬挂风铎,微风过处叮当作响。塔内置0.6米宽的旋梯,游人扶梯可登临塔的最上层。塔顶铁刹、覆钵、相轮犹存。
玲珑塔经受了10多次地震,1938年还曾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炮击。因其结构严谨科学,至今巍然屹立,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科学和艺术上的聪明智慧。该塔是一座富有民族建筑风格的楼阁式砖塔,造型美观,观之赏心悦目,为宋代寺院之佳作。登上此塔可以南望黄河波涛,北眺太行峰峦,东见浩瀚云海,西览万顷碧禾,真可谓妙趣横生,蔚为奇观。
【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玲珑塔】
[编辑本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最高建筑——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在奥运五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夺目。
据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该演播塔将作为电视演播室,担负起向全世界转播奥运赛事的重要使命。
背景资料:“玲珑塔”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侧,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设施,主体采用钢结构,外饰玻璃幕墙,演播塔结构平面形式为等边三角形,共分7层,首层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大厅,2至6层为演播室,顶层塔楼暂定为VIP观光厅,整体总高度132米。夜幕降临,“玲珑塔”在彩色灯光交替映照下不停变换身姿,秀丽绚烂。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工程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部,鸟巢北侧,西临中轴景观大道。
D. 在水立方和鸟巢后面那个五环的塔形状的东西是什么
俗称:玲珑塔
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工程位于“鸟巢”北侧,西临中轴景观大道。塔高132米,地上7层,每层塔楼由一个正三角锥和一个倒三角锥相扣组成,截面为仔帆歼边长21米的等边三角形,建成后将成为奥运核心区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由于这轿知座塔的塔身晶莹剔透、状似玲珑,因而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响亮而又形象的名字“玲珑塔”。据悉,玲珑塔建成后,持权转播商都将在塔内的演播室中工作,壮观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周边的奥运场馆将成为拍摄背景,为收看转播的观众念冲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E. 北京海淀八里庄慈寿寺塔介绍
八旅慎里庄慈寿寺塔,原名永安万寿塔,曾名玲珑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故称“慈寿寺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乡八里庄慈寿寺(现玲珑公园)内。明代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庄慈寿寺塔基址为明正德太监谷大用墓地。此处原有慈寿寺,与塔同建设于明万历四年(1576),神宗母慈圣皇太后出资兴建,万历六年建成。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修缮。清光绪年间寺废,仅存塔。
慈寿寺塔,仿天宁寺塔而建。寺为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於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内外政事均由李太后执掌。李太后平生好佛,在她主政期间,命人在京城内外兴建修缮了许多佛寺,慈寿寺即为其中之一。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罩皮)寺废,迄今已逾百年多拆闷敬,仅留孤塔矗立在寺院废址上。
慈寿寺塔为砖石建筑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五十多米,实心密檐式。基座砖砌,须弥座式,雕刻佛像、飞天、金刚力士、壹门、八宝、仰莲等装饰。尤其是上部,雕刻有全行乐器,极为罕见。塔身第一层高大,正面辟四个假门,其馀四面开四扇假窗。在门窗两旁都雕有佛像,南面门券上嵌石刻横额,“永安万寿塔”。塔身以上置密檐十三层,塔刹为铜质葫芦形摩尼珠式鎏金宝瓶。那些饰有花卉图案的精美砖刻生动细腻,此塔为明代密檐式塔代表作。塔旁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雕刻精美的线刻观音像和关帝像碑两通。慈寿寺旧址现已改建成公园,因慈寿寺塔在历史上曾名“玲珑塔”,故该园被命名为“玲珑公园”。
1957年10月,慈寿寺塔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