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标钢筋理论重量误差值规定是多少
钢筋抄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
6~12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正负7%;
14~20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正负5%;
22~50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正负4%。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
2. 国标钢筋理论重量误差值规定是多少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
6~12mm,实际重量与理内论重量的容偏差为正负7%;
14~20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正负5%;
22~50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正负4%。
(2)钢材的重量理论和实际误差应允多少扩展阅读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直径≥18的钢筋优先采用机械接长,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其余钢筋接长,水平筋采用对焊与电弧焊,竖向筋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大于Φ25竖向钢筋采用套筒挤压连接。
3. 钢筋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差多少
规范允许钢筋有重量偏差,其允许最大偏差值为:
6-12:7%;
14-20:5%;
22及以上:4%
钢格板理论重量(指经过包边和表面处理)后的理论重量。由于包边、开孔和切口的不同,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会出现差异,理论重量就是按照具体的数量计算出来的重量,跟实际重量有个下差,是在标准范围之内的,所以钢格板的理论重量和实际重量有所不同。
1、扁钢偏差
生产钢格板所使用的扁钢,扁钢是有下差的,一般所选用的的扁钢,其实他的下差是符合标准的,所以在扁钢上就会有一些的重量差距。
2、扭绞方钢偏差
扭绞方钢的使用也是有一定下差的,所以在扭绞方钢上也会有一些差距,会影响到钢格板的实际重量。
3、镀锌量偏差
钢格板的镀锌也是有明确的标准规定的,一般镀锌量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镀锌量也是影响钢格板实际重量的一个因素。
钢筋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 (mm)的平方乘以 0.00617;0.617 是圆 10 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 (Kg)=钢筋的直径 (mm) ×钢筋的直径 (mm) ×0.00617。
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
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Φ25=3.85kg Φ28=4.837kg
4. h型钢理论重量和实际过磅重量误差有多少
型钢理论重量和实际过磅重量误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范,
比如焊接H型钢应当符合GB/T 33814-2017,
也就是+/-6%或+/-4%,
详细参见这个标准的第5.3条。
5. 国家规定钢坯重量误差是多少
国家规定钢材重量误差可以在千分之三范围内。
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计量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标准是针对重量分段设定的标准。详细请参看下面的管理办法的附表3。
允许短缺量
质量或体积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 允许短缺量(T) g或ml
(Q(n下标)) g或ml Q(n下标)的百分比 g或ml
0~50 9
50~100 4.5
100~200 4.5
200~300 9
300~500 3
500~1000 15
1000~10000 1.5
10000~15000 150
15000~50000 1
长度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Q(n下标)) 允许短缺量(T) m
Q(n下标)≤5m 不允许出现短缺量
Q(n下标)>5m Q(n下标)×2%
面积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Q(n下标)) 允许短缺量(T)
全部Q(n下标) Q(n下标)×3%
计数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Q(n下标)) 允许短缺量(T)
Q(n下标)≤50 不允许出现短缺量
Q(n下标)>50 Q(n下标)×1% **
注:*对于允许短缺量(T),当Qn≤1kg(L)时,T值的0.01g(ml)位修约至0.1g(ml);当Qn>1kg(L)时,T值的0.1g(ml)位修约至g(ml);**以标注净含量乘以1%,如果出现小数,就把该数进位到下一个紧邻的整数。这个值可能大于1%,但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商品的个数为整数,不能带有小数。
6. 钢筋的实际重量和实际重量有多少差
钢筋来的理论重量和实际重源量的差别:
规范有规定:
对于带肋钢筋,公称直径6-12nn 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7%。
公称直径14-20nn 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5%。
公称直径22-50nn 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4%。
7. 钢管理论重量和实际重量差多少
理论重量(theoretical weight):从商品的规格中推算出的重量。件重量乘以件数得出总重专量,只要用于某些属有固定和统一规格的货物,其形状规则,密度均匀,每一件的重量大致相同,如钢板,马口铁等。
钢材的销售都是以重量来计算,而在交易前供货商需根据客户需求报出理论重量,以便客户根据单价核实成本:
常见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重量=体积*密度
圆棒:KG=π(3.14)*r(半径)*r(半径)*L(长)/1000000(单位)*ρ(密度)
板料:KG=L(长)*W(宽)*H(高)/1000000(单位)*ρ(密度)
圆钢:KG=π(3.14)*T壁厚*(D外径-T壁厚)*L(管长)/1000000(单位)*ρ(密度)
以下为常用型材简化公式(密度以7.85 cm/g*3)计算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钢管理论重量和实际重量每吨差30公斤左右。
8. 谁知道过磅钢材允许的误差重量应该是多少
过磅钢材允许的误差重量是千分三。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0.25%),中碳钢(wc 0.25%~0.6%)和高碳钢(wc >0.6%)。按磷、硫含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越高则硬度越高,强度也越高,但塑性降低。
(8)钢材的重量理论和实际误差应允多少扩展阅读:
碳素结构钢一般情况下都不经热处理,而在供应状态下直接使用。通常Q195、Q215、Q235钢碳的质量分数低,焊接性能好,塑性、韧性好,有一定强度,常轧制成薄板、钢筋、焊接钢管等,用于桥梁、建筑等结构和制造普通铆钉、螺钉、螺母等零件。
Q255和Q275钢碳的质量分数稍高,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可进行焊接,通常轧制成型钢、条钢和钢板作结构件以及制造简单机械的连杆、齿轮、联轴节、销等零件。
碳素工具钢是基本上不含合金元素的高碳钢,含碳量在0.65%~1.35%范围内,其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易取得,切削加工性良好,处理后可以得到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所以是被广泛采用的钢种,用来制造各种刃具、模具、量具。
但这类钢的红硬性差,即当工作温度大于250℃时,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就会急剧下降而失去工作能力。另外,碳素工具钢如制成较大的零件则不易淬硬,而且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