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各国都用黄铜做子弹,为何中国偏偏要用钢
由于黄铜长期以来被用作子弹的主要材料,在历次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消耗巨大,很多黄铜矿产都濒临枯竭,价格也节节飙升。而中国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拥有成规模生产子弹的能力,这时黄铜的价格已经非常高昂,中国军工业趁着“船小好掉头”,理应寻找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材料。
㈡ 为什么我们是钢铁大国而不是强国
中国钢铁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中国是绝对的钢铁大国,但也绝对不是钢铁强国。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量,但是高品质钢铁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是所有中国钢铁人的梦想,如何由大国路走向强国路也是钢铁人一直在探寻的道路。本文由材料人网每周热议第五期《为何我国是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整理。 国内不少钢厂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生产线,但是为什么有着最先进设备的我们却不能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为何我们一个世界最大钢铁产量生产国却依旧需要不断进口国外产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钢铁企业,得到的回报似乎并不令人满意,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无法跻身钢铁强国之林?且看网友观点:杨乾认为有四点原因:1、平均能耗高;2、上游矿产被控制,国内产业联盟不能齐心共进退,造成矿石价格偏高,造成成本偏高;3、特种钢材缺乏,可以自产的也大多成本高于进口,不具有竞争力;4、国内行政干预严重,大多数为国有企业,进取心不强。youseeme认为造成我国钢铁大而不强的原因是前些年钢企赚钱太轻松,国家大搞基建,房地产火爆,再加上08年的四万亿政策,地方政府为了GDP,还给国有钢企补贴。钢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生产。现在一切都弃钢企而去……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在裸游。梦回今生的观点:首先,先看一些现有的状况,钢铁企业财力雄厚,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且低端,矿石被海外公司控制,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基本所有生产设备都是国外进口。其次,分析这些方面的原因来看,财力雄厚是行业所决定的,但是财力没有转化为实力,综合产品线单一且低端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企业经营短视行为严重,对于钢铁主业的积极性下滑,没有建立好的科研体系,造成了某种国内其他钢厂所做的产品好就会有很多其他钢厂立刻跟风去做这类产品,造成利润降低,恶性竞争,举个例子就是硅钢项目。产能过剩也是因为在一段时期内火爆的房地产使得低端钢材需求上升,虽然利润极低,但厂子认为只要增加产能,就可以用量换取利润,在房地产降温后,产能过剩的情况愈加明显。矿石被控制也与疯狂的产能增长有密切关系,而且整个行业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联合起来去争取议价权。彭程认为这是我国钢企动机不纯造成的,我国钢企主要在“解决就业人口”上下不少功夫,但是好产品是靠人才而不是靠人口;我国钢企在寒冬,不想着如何革新技术,只想着打压原料价格或减产,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扩大生产、添置高级设备绑架国家财政。综上,我国钢企很难再短期之内做强。中国钢铁如何走向强国之路?中国是钢铁大国这一现状政府早已觉察,似乎这个“大国”大得有点过头,产能严重过剩,大量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金融问题亟待解决,政府不止一次限制钢铁企业产能,这似乎也是一种“逼迫”钢企走强国路的方法,限产但效益大家都不想限,那只能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含量产品。那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让中国钢铁走向强国之路呢?LZX643LZX认为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污染的行业,我国目前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在世界钢铁业的竞争下,我国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对上游的原材料控制力比较弱,自主创新力比较弱,钢铁物流供应链也有待成熟化。这些方面都是弱项,所以要想变成钢铁强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梦回今生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就是抛开地方保护主义,让市场去竞争,国家干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被淘汰的产能要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就是建立好的研发体系,我们不怕背上山寨之国的名声去仿制,因为我们如果连仿制都做不到,那就根本没有研发的能力了,去学习已经很成熟的工艺就可以了,毕竟钢铁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会有极大的飞跃了,不过要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还是任重道远,不能因为国外走到了什么地步就将国内的同行业判死刑。小编认为要走向强国路,一是要找自身问题,二是要学习国外企业经验。国内钢铁企业主要为国有企业,体质决定国有企业效益再差也不会倒闭,政府总会顾及各种原因给予补贴,不会让其轻易破产倒闭,所以虽然各企业也谋求走强之路,但总没有那么强烈,效率永远不会最高,因为还有“后路”。另外,这也是与各种科研院所的效率相关,技术落后、科研水平落后,而科研单位的效率也同样低于发达国家。
㈢ 为什么中国钢产量这么高,比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
是这样的,从9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房产热和基建热
当时钢材真心赚钱,回连地槽钢答都有人抢,你随便从钢厂引进一条二手的生产线,大约2-4亿,半年就回本了
这种情况下,各地真心是大上钢铁厂
反过来,国外由于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太高,普遍放弃钢铁行业,向中国进行转移
2000年后,钢铁价格有所下降,但已经进去的企业那么容易出来,所以纷纷扩大规模,试图靠成本击垮其他对手,实现赢家通吃
于是钢铁厂越来越多,之后虽然不景气,但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上
所以有个笑话,中国河北唐山钢铁产量、中国河北唐山瞒报钢铁产量,就足以列入世界钢铁总产量的前10强了
㈣ 中国钢产量占世界的45%以上,对军事有何影响
对于军事大国而言没什么太大的相关性,钢够用就行,多了也不是就能造更多,要不版我们权早就称霸全球了。而且这些钢材绝大部分是民用的,是国家近年来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需要的,跟军事需求没太大关系。质量上,这些钢材也不都是符合制造军事武器的标准,现在许多武器都是复合钢材,其质量也不是寻常粗钢能达到的。
不过我国钢铁产量的增加也为钢铁冶炼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日后的高技术冶炼打下了基础,在未来的军事武器研发生产上也有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㈤ 中国钢铁为什么会产能过剩 高分!!!!
中国钢铁行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产能过剩。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内展中后期阶段,钢容铁需求巨大,钢铁行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空间。2007-2011年上半年,我国钢铁工业资产及销售规模均呈稳定增长态势。由于中国钢铁行业结构的不合理,一度导致中国钢铁产生过剩。
(5)中国为什么要生产那么多钢材扩展阅读:
2012年1至11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440亿元,同比下降5 .37%;实现利润660亿元,下降57 .73亿元,盈亏相抵利润为亏损19.7亿元,银行借款同比增长6.58%,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了24.38%,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到11月末达到68.67%,同比上升近1.64个百分点。
2012年1至11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回落10.5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回落13.2个百分点,特别是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2%,而2011年同期是增长20.5%。
这足以说明下游行业需求不足,加上钢铁产能过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钢材销售异常困难。“由于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挤压了钢材流通商的利润空间,资金链出现断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全行业亏损随之而来。
㈥ 钢材市场出现火爆行情,这是为何
由于近年来钢市的火爆,引起了钢材的投资热潮,由于惯性的作用,钢市价格高位运行,激发了钢厂扩大产能,和新项目的投入。在此,钢材产量再创新高,在市场的影响下,在产量迅猛增长下,本来正常的市场需求,就显得特别疲软,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市场价格的暴跌是难免的。
㈦ 中国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钢铁
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量
世界第二的造船产量
世界第一的机械产品出口国
世界最活跃专的房地属产市场
基础建设规模世界第一
…………
真不清楚楼主为什么说近几年的基建不比十年前多多少,楼主是看了数据还是只看眼前。中国正在建设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铁路,另一条高速铁路——武广专线即将竣工,上海洋山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三大的跨海大桥近几年才建成……
中国号称世界工厂绝不是吹的,自入世以来,对外贸易翻番式的增长,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今年达不到),如此巨大的工业规模,对“工业粮食”——钢铁的需要量自然也是惊人的。
㈧ 中国的钢材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为何特种钢材仍需进口
刚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并不表示特种钢材产量也很多,因为我国的钢铁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所以对于这种特种钢材还是依赖于外国。
中国虽然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这就相当于有些生产涨价,虽然生产出来的产品量很多,但是质量不好是一个道理,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的钢铁质量不好,只是一般生产出来的钢材都是普通钢材,但是像特种钢,中国目前的产量还不足以满足自需。所以一般中国使用的特种钢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中国每年所生产的钢铁都是中低级钢材,特种钢由于技术不过关,操作达不到要求,所以没有办法大量产出,依旧只能依靠进口。那为什么中国一般都从日本进口特种钢呢?
为什么我国没有办法去生产特种钢呢?这是因为我们不具有高精度的模具钢,如果你想要制造特种钢,那么你一定要有精细的模具作为模板,但是这种模具只有日本才有,所以没有办法,你只有去买他们的钢材,所以就算我们如今已经是产量的第一大国,但依旧每年都要从日本进口大约200万吨的各种钢材,造成这种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本国没有办法生产这种钢材。
㈨ 为什么中国的钢材产量世界第一,特种钢材仍依赖进口
中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中国钢铁年产量全球第一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中、低级钢材;合金钢、特种钢技术不过关;只能大量依赖进口。
例如日本的钢材,有很多是国内没有能力生产的,比如高精度模具钢,只要你想制造高精度模具,就只有买他们的钢材。我们已经是钢产量第一大国,每年也依然要从日本进口大约200万吨各类钢材——而我们进口的基本上全是我们自己无法生产的特种钢材。
全是那些吨钢利润达到粗钢的几百甚至几千倍的品种。近些年国内上了很多特种钢生产线,新闻上大肆宣传终于实现国产化云云,但是很少有新闻里详细说,这些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合资的。
比如车用钢板,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日铁的技术。中国出原料、资金、人力还要承受污染,却只拿了一个小头。
(9)中国为什么要生产那么多钢材扩展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特钢行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对国际主要特钢产品的定价权上。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的巨大“落差”充分证明,若要摆脱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我国特钢产业必须延伸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就中高端量大面广的特钢品种来看,轴承钢和结构钢与市场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场前景的两大特钢长材。特钢深加工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是高端特钢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特钢板带、特钢棒线材、特钢管材以及工模具钢、高速钢等都具备深加工的潜力。
㈩ 中国粗钢产能过剩,为什么还要大力生产
因为钢铁企业投资周期长,投资建厂之后,即使产品积压,也要生产,否则设备闲置,工人失业,问题也很多。大力生产只是产品积压,相对问题少点。资金积压可以拖欠铁矿石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