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材市场 > 钢材层状撕裂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钢材层状撕裂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发布时间:2023-02-03 21:13:56

❶ 6�1钢结构拆图具体顺序是什么

1、柱、牛腿、吊车梁
2、钢架梁
3、柱间支撑、墙面系杆
4、墙面檩条、隅撑
5、屋面系杆
6、屋面檩条、隅撑
7、气楼部分
8、出构件图、零件图、布置图(需调图)
9、出图纸清单、材料清单、构件零件清单
当有可能层状撕裂发生时,为防止钢板的层状撕裂,可采取一下措施: (1)改进节点的连接形式 改进节点连接形式以减小局部区域内由于焊缝收缩而引起的应力集中,或避免使钢板在板垂直方向受拉。
(2)采用合理的焊缝形式及小焊脚焊缝 焊缝的形式对基材变形有很大影响。坡口焊缝的坡口越大,焊缝表面积也越大,将增加收缩应力。单坡坡口焊缝会在整个连接厚度方向上产生不对称收缩应变而双坡焊缝会减少和平衡部分收缩变形,当板材厚度不大于19mm时,用双坡口代替单坡口并不能显著降低焊缝收缩变形。随意用全熔透坡口焊代替角焊缝或在不需要熔透焊的连接中也要求采用全熔透焊,并不妥当,它会增加局部应力,容易导致层状撕裂。
(3)分段拼装 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将一个大节点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焊好后再拼装,并对各部分中焊缝的焊接次序进行仔细安排.此外,应尽可能减少定位焊点的尺寸及数量。这些都将有利于节点焊缝去的收缩变形。
(4)谨慎布置加劲肋 加劲肋会对焊缝变形产生约束.应按计算的要求设计加劲肋及其焊缝。
(5)选择屈服强度低的焊条 只要能满足受力要求,应尽可能选择屈服强度低的焊条。美国焊接学会的<<结构焊接规范>>和美国钢结构协会的<<建筑结构设计、制作、安装规程>>均指出:焊条、焊丝和焊剂应于基材"匹配"。一般,这种"匹配"是以抗拉极限强度为基准的。即使当焊接金属标号于结构钢材非常"匹配"时,焊接金属的屈服强度也比基材要高得多。
(6)使用涂层和垫层 在钢板的焊缝处涂焊一层低强高延性的焊接金属,让节点焊缝变形主要在涂层金属中产生,或采用软金属丝做垫层,使得金属焊缝可以发生收缩变形,而不在基材中强烈的应力集中.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般都选用低强度的焊条。 窄焊道焊接技术用于大尺寸熔透焊时,通过正确确定焊道的先后次序控制收缩变形。
(7)锤击法和预热 锤击法可用于减少焊缝连接中的应力。 有事实证明,预热对减少层状撕裂有一定效果,但目前的预热对焊接中的其他问题更重要。 (8)采用能保证板厚方向(Z向)延性性能的钢材 应该指出, 有Z向延性性能要求的钢材,价格要贵的多。因此,设计时应注意只有在可能发生层状撕裂的地方,要求采用Z向性能钢。 在上述措施中,(1)~(4)是设计及制作应采取的措施。当采取这些措施时仍无把握满足防止层状撕裂时,可采取上述措施的(5)~(9)。应当指出,(6)~(8)项措施不可避免会增加费用,应在确实需要时采用。 1)在钢结构构件节点连接与构造设计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合理选择接头形式,避免钢板产生Z向受力。 2)在钢结构设计中应合理选择钢材种类和性能,严格控制钢材中硫的含量,尽量降低钢板中夹杂物的含量,对主要部位受Z向性能的钢板含硫量控制在0.01%,而且应对钢板坯料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检查沿厚度方向是否有分层,并限制分层面积。重要结构中受Z向应力的钢板还必须提出Z向性能要求,提出Z向拉伸的断面收缩率控制标准。 3)使用干燥的低氢焊条,可以减少扩散性氢产生的内压,控制裂缝的出现。 4)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方法,合理安装拼装和焊接顺序,尽可能使每一道焊缝焊接时不处于强制约束状态下,控制焊接处的冷却时间,有效减少焊接应力。 厚钢板在焊接和受力过程中的层间撕裂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与施工进度。如何防止厚钢板发生层间撕裂已成为设计和制作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层间撕裂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钢材的化学成分,钢板的辊轧工艺,焊接工艺,结构连接节点的构造型式等有关。防止产生层间撕裂的措施有:
(1)改进焊接节点的连接形式 改进焊接节点的连接形式以减小局部区域内由于焊接收缩而引起的应力集中,或避免使钢板在板厚垂直方向受拉,易发生层间撕裂的节点改进措施
(2)采用合理的焊缝形式和小焊脚焊缝 焊缝形式对基材变形有很大的影响。坡口焊缝的坡口越大,焊缝表面积也越大,将增加收缩应力。焊缝的尺寸对基材变形也有很大的影响,不要随意增加焊缝尺寸。如果认为焊缝尺寸越大,节点强度就越高,因而设计出远高于实际需要的焊缝形式和尺寸,将会增加焊缝的收缩变形。
(3)选择屈服强度低的焊条 只要能满足受力要求,应尽可能选择屈服强度低的焊条。这样会使得基材应力达到屈服点时,焊缝金属内的应力还大大低于屈服应力,因此,所有的变形都被迫发生在基材里。 为了防止出现层间撕裂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钢―Z向钢。这种钢材的含硫量在0.01%以下,沿厚度方向受拉时塑性较好,截面收缩率在15%以上。这种钢能够适用于荷载大而有动力作用和气象环境恶劣的结构如海仁采油平台。我国已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85),适用于厚度为15-150mm、屈服点不大于50OMPa的镇静钢的板材。

❷ 用金桥焊条焊接角钢怎么有裂缝

有时候我发现焊道会有裂纹,这是怎么产生的,
如何解决这问题?

裂纹 焊缝中原子结合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界面而产生的缝隙称为裂纹。 A、.裂纹的分类
根据裂纹尺寸大小,分为三类:(1)宏观裂纹:肉眼可见的裂纹。(2)微观裂纹: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3)超显微裂纹:在高倍数显微镜下才能发现,一般指晶间裂纹和晶内裂纹。 从产生温度上看,裂纹分为两类:
(1)热裂纹:产生于Ac3线附近的裂纹。一般是焊接完毕即出现,又称结晶裂纹。这种二裂纹主要发生在晶界,裂纹面上有氧化色彩,失去金属光泽。
(2)冷裂纹:指在焊毕冷至马氏体转变温度M3点以下产生的裂纹,一般是在焊后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才出现,故又称延迟裂纹。 按裂纹产生的原因分,又可把裂纹分为:
(1)再热裂纹:接头冷却后再加热至500~700℃时产生的裂纹。再热裂纹产生于沉淀强化的材料(如含Cr、Mo、V、Ti、Nb的金属)的焊接热影响区内的粗晶区,一般从熔合线向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发展,呈晶间开裂特征。
(2)层状撕裂主要是由于钢材在轧制过程中,将硫化物(MnS)、硅酸盐类等杂质夹在其中,形成各向异性。在焊接应力或外拘束应力的使用下,金属沿轧制方向的杂物开裂。 (3)应力腐蚀裂纹:在应力和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裂纹。除残余应力或拘束应力的因素外,应力腐蚀裂纹主要与焊缝组织组成及形态有关。
B、.裂纹的危害裂纹,尤其是冷裂纹,带来的危害是灾难性的。世界上的压力容器事故除极少数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的原因引起的以外,绝大部分是由于裂纹引起的脆性破坏。 C、.热裂纹(结晶裂纹)
(1)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热裂纹发生于焊缝金属凝固末期,敏感温度区大致在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最常见的热裂纹是结晶裂纹,其生成原因是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结晶偏析使杂质生成的低熔点共晶物富集于晶界,形成所谓"液态薄膜",在特定的敏感温度区(又称脆性温度区)间,其强度极小,由于焊缝凝固收缩而受到拉应力,最终开裂形成裂纹。结晶裂纹最常见的情况是沿焊缝中心长度方向开裂,为纵向裂纹,有时也发生在焊缝内部两个柱状晶之间,为横向裂纹。弧坑裂纹是另一种形态的,常见的热裂纹

❸ 钢结构撕裂该怎么处理

‍‍

厚板沿厚度方向撕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使用部位的特殊性,该零部件回在构件中作为答腹板使用,沿纵向上下方向焊接的零部件在焊接形式上开的全熔透坡口受力的劲板,由于板内部存在的分层,焊接产生的焊接应力向外释放从而沿厚度方向撕裂了板。大量的钢材内部存在的夹层属于钢厂本身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可要求钢厂派人来核实,同钢厂协商退货或换货处理。在监理的见证下将该零部件割掉,重新换上满足条件的板材,换下的零部件用于非承重和非重要部位或作为辅材使用,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后进行NDT检测,做好记录。

‍‍

❹ 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沿厚度方向受力而发生层状撕裂,应采用什么钢

我 以为,承重的焊接结构,不管是何种状况的撕裂,长度方向的拉力(往往是梁回的从上往下的负载所答致)导致横梁断裂,剪应力造成梁、柱的断裂,乃至意外甚少发生的梁的水平方向冲力,造成拉应力和剪应力致使梁破坏,设计师采用什么钢种来制造焊接结构,都有好多选择,比如可选择3号、4号钢,在结构形态基本肯定后,结构尺寸会比选用合金钢大、厚点点,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构件尺寸可以小小些,整体重量会轻些。只要经过计算,能承受设定的负载,好多钢种都可以选择使用,当然实际上设计师必须考虑总体成本应该是最划算,也要考虑实际具体状况,得到用户赞同和施工单位支持。由于是焊接结构,为了保证结构的质量,设计师应该选择可焊性良好的钢种,这倒是必须把握的。显然,高碳钢因为可焊性很差,不可能选用,尽管它强度高。16mn是个不错的选择,强度比较高,可焊性也比较好,是个成熟的制造焊接结构钢种。但是只要符合 设计的使用要求条件,可焊性较好的钢种,在这个范围里设计师钢种选择还是有余地的。

❺ 钢结构的钢结构断裂

钢结构在低温和某些条件下,可能发生脆性断裂,还有厚板的层状撕裂,都应引起设计者的特别注意。

❻ 层状撕裂的基本特征

主要是由于钢板的内部存在有分层的夹杂物(沿轧制方向),在焊接时产生的垂直于轧制方向的应力,致使在热影响区或稍远的地方,产生“台阶”式层状开裂。敏感温度区间:400'C以下。位置:热影响区附近。

❼ 焊接时裂纹产生的原因

问题一:焊接缺陷(裂纹)概念 、形成缺陷原因、解决措施!!!(字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5分 1、产生裂纹的概念:
焊缝裂纹是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完成后在焊接区域中出现的金属局部破裂的表现。
焊缝金属从熔化状态到冷却凝固的过程经过热膨胀与冷收缩变化,有较大的冷收缩应力存在,而且显微组织也有从高温到低温的相变过程而产生组织应力,更加上母材非焊接部位处于冷固态状况,与焊接部位存在很大的温差,从而产生热应力等等,这些应力的共同作用一旦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则导致开裂。裂纹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并且焊缝裂纹的尖端也成为承载后的应力集中点,成为结构断裂的起源。
裂纹可能发生在焊缝金属内部或外部,或者在焊缝附近的母材热影响区内,或者位于母材与焊缝交界处等等。根据焊接裂纹产生的时间和温度的不同,可以把裂纹分为以下几类:
a.热裂纹(又称结晶裂纹):
产生于焊缝形成后的冷却结晶过程中,主要发生在晶界上,金相学中称为沿晶裂纹,其位置多在焊缝金属的中心和电弧焊的起弧与熄弧的弧坑处,呈纵向或横向辐射状,严重时能贯穿到表面和热影响区。热裂纹的成因与焊接时产生的偏析、冷热不均以及焊条(填充金属)或母材中的硫含量过高有关。
b.冷裂纹:
焊接完成后冷却到低温或室温时出现的裂纹,或者焊接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的裂纹(这种冷裂纹称为延迟裂纹,特别是诸如14MnMoVg、18MnMoNbg、14MnMoNbB等合金钢种容易产生此类延迟裂纹,也称之为延迟裂纹敏感性钢)。冷裂纹多出现在焊道与母材熔合线附近的热影响区中,其取向多与熔合线平行,但也有与焊道轴线呈纵向或横向的冷裂纹。冷裂纹多为穿晶裂纹(裂纹穿过晶界进入晶粒),其成因与焊道热影响区的低塑性组织承受不了冷却时体积变化及组织转变产生的应力而开裂,或者焊缝中的氢原子相互结合形成分子状态进入金属的细微孔隙中时将造成很大的压应力连同焊接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开裂(称为氢脆裂纹),以及焊条(填充金属)或母材中的磷含量过高等因素有关。
c.再热裂纹:
焊接完成后,如果在一定温度范围耿对焊件再次加热(例如为消除焊接应力而采取的热处理或者其他加热过程,以及返修补焊等)时有可能产生的裂纹,多发生在焊结过热区,属于沿晶裂纹,其成因与显微组织变化产生的应变有关。
2、产生裂纹的原因:
(1)焊件含有过高的碳、锰等合金元素。
(2)焊条品质不良或潮湿。
(3)焊缝拘束应力过大。
(4)母条材质含硫过高不适于焊接。
(5)施工准备不足。
(6)母材厚度较大,冷却过速。
(7)电流太强。
(8)首道焊道不足抵抗收缩应力。
3、解决措施:
(1)使用低氢系焊条。
(2)使用适宜焊条,并注意干燥。
(3)改良结构设计,注意焊接顺序,焊接后进行热处理。
(4)避免使用不良钢材。
(5)焊接时需考虑预热或后热。
(6)预热母材,焊后缓冷。
(7)使用适当电流。
(8)首道焊接之焊着金属须充分抵抗收缩应力。

问题二:钢材在焊接时产生裂纹是什么原因 裂纹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预热温度不够、层间温度过高、母材自身不合格、焊材和母材不匹配、焊接速度过快、焊接产生变形等等都可能引起焊接裂纹的产生.具体是什么原因要示你当时的情况来决定了

问题三:焊接时冷裂纹和热裂纹的产生 1、冷裂纹
冷裂纹的特征
多出现在焊道与母材熔合线附近的热影响区中,多为穿晶裂纹。
冷裂纹无氧化色彩。
冷裂纹发生于碳钢或合金钢,高的含碳量和合金含量。
冷裂纹具有延迟性质,主要是延迟裂纹。
冷裂纹产生原因
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及熔合区)的淬火倾向严重,产生淬火组织,导致接头性能脆化。
焊接接头含氢量较高,并聚集在焊接缺陷处形成大量氢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压力,使接头脆化;磷含量过高同样产生冷裂纹。
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因氢的扩散需要时间,所以冷裂纹在焊后需延迟一段时间才出现。由于是氢所诱发的,也叫氢致裂纹。
防止冷裂纹的措施
选用碱性焊条或焊剂,减少焊缝金属中氢的含量,提高焊缝金属塑性。
焊条焊剂要烘干,焊缝坡口及附近母材要去油、水、除锈,减少氢的来源。
工件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大部分材料的温度可查表),可降低焊后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淬硬组织,并可减少焊接残余应力。
采取减小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如对称焊,小线能量的多层多道焊等,焊后进行清除应力的退火处理。
焊后立即进行去氢(后热)处理,加热到250℃,保温2~6h,使焊缝金属中的散氢逸出金属表面。
2、热裂纹(又称结晶裂纹)
热裂纹的特征
热裂纹可发生在焊缝区或热影响区,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
热裂纹的微观特征是沿晶界开裂,所以又称晶间裂纹。因热裂纹在高温下形成,
有氧化色彩。
焊后立即可见。
热裂纹产生原因。
焊缝金属的晶界上存在低熔点共晶体(含硫、磷、铜等杂质)。
接头中存在拉应力。
防止措施
选用适宜的焊接材料,严格控制有害杂质碳、硫、磷的含量。Fe和FeS易形成低熔点共晶,其熔点为988℃,很容易产生热裂纹。
严格控制焊缝截面形状,避免突高,扁平圆弧过渡。
缩小结晶温度范围,改善焊缝组织,细化焊缝晶粒,提高塑性减少偏析。
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减缓焊缝的冷却速度,以减小焊接应力。如采用小线能量,焊前预热,合理的焊缝布置等。

问题四:产生冷裂纹的因素有哪些 冷裂纹产生的原因是:
(1)焊缝中的氢在结晶过程中要向热影响区扩散、聚集。
(2)如果被焊材料的淬透性较大,则焊后冷却下来时,在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组织,其性脆而硬。
(3)焊接时的残余应力。
这三个因素(氢、淬硬组织和应力)的综合作用,就会导致冷裂纹的产生。氢在金属里的扩散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冷裂纹产生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在焊后冷却过程中产生,有的甚至放置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故又称为延迟裂纹。
防止冷裂纹的措施有:
(l)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
(2)采用减少氢的工艺措施。
(3)合理选用焊接材料。
(4)采用适当的工艺参数。
(5)选用合理的装焊顺序。
(6)进行焊后热处理。

问题五:焊接口出现裂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也说的不是很详细,焊接裂纹产生的具体原因是有很多的,比如说焊接参数,焊材等等。据我猜测你是不是两种异型钢材进行的焊接啊,具体选择什么类型的焊条是有讲究的,应该是按照材料强度要求高的那种类型进行焊接,你是不是焊条选择错了呢?

问题六:常见的焊接缺陷有哪几种?产生原因有哪些 ①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气孔可分为条虫状气孔、针孔、柱孔,按分布可分为密集气孔,链孔等。
气孔的生成有工艺因素,也有冶金因素。工艺因素主要是焊接规范、电流种类、电弧长短和操作技巧。冶金因素,是由于在凝固界面上排出的氮、氢、氧、一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所造成的。
②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溶渣,有点状和条状之分。产生原因是熔池中熔化金属的凝固速度大于熔渣的流动速度,当熔化金属凝固时,熔渣未能及时浮出熔池而形成。它主要存于焊道之间和焊道与母材之间。
③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称之。
未熔合可分为坡口未熔合、焊道之间未熔合(包括层间未熔合)、焊缝根部未熔合。按其间成分不同,可分为白色未熔合(纯气隙、不含夹渣)、黑色未熔合(含夹渣的)。
产生机理:a.电流太小或焊速过快(线能量不够);b.电流太大,使焊条大半根发红而熔化太快,母材还未到熔化温度便覆盖上去。C.坡口有油污、锈蚀;d.焊件散热速度太快,或起焊处温度低;e.操作不当或磁偏吹,焊条偏弧等。
④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也就是焊件的间隙或钝边未被熔化而留下的间隙,或是母材金属之间没有熔化,焊缝熔敷金属没有进入接头的根部造成的缺陷。
产生原因:焊接电流太小,速度过快。坡口角度太小,根部钝边尺寸太大,间隙太小。焊接时焊条摆动角度不当,电弧太长或偏吹(偏弧)
⑤裂纹(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缝隙,称为焊接裂纹。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特征。按其方向可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辐射状(星状)裂纹。按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根部裂纹、弧坑裂纹,熔合区裂纹、焊趾裂纹及热响裂纹。按产生的温度可分为热裂纹(如结晶裂纹、液化裂纹等)、冷裂纹(如氢致裂纹、层状撕裂等)以及再热裂纹。
产生机理:一是冶金因素,另一是力学因素。冶金因素是由于焊缝产生不同程度的物理与化学状态的不均匀,如低熔共晶组成元素S、P、Si等发生偏析、富集导致的热裂纹。此外,在热影响区金属中,快速加热和冷却使金属中的空位浓度增加,同时由于材料的淬硬倾向,降低材料的抗裂性能,在一定的力学因素下,这些都是生成裂纹的冶金因素。力学因素是由于快热快冷产生了不均匀的组织区域,由于热应变不均匀而导至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应力联系,造成焊接接头金属处于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内在的热应力、组织应力和外加的拘束应力,以及应力集中相叠加构成了导致接头金属开裂的力学条件。
⑥形状缺陷
焊缝的形状缺陷是指焊缝表面形状可以反映出来的不良状态。如咬边、焊瘤、烧穿、凹坑(内凹)、未焊满、塌漏等。
产生原因:主要是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操作工艺不正确,焊接技能差造成。

问题七:焊接后焊件出现裂纹是什么原因 你说的材料应该是0cr13吧。复合钢管应该先焊接基层,再过渡层、再复层。你管子多大?要是打得话,开内坡口,先j507焊基层,然后用A302焊过渡层,不预热,控制层温小于60摄氏度,采用小规范操作。一直焊至盖面。

问题八:J421电焊条焊接时出现裂纹。 10分 你好,从你的图片看,裂纹很长,基本贯通,而且都基本在焊缝的中间,没有什么好疑问的,就是热裂纹。最好焊前预热,预热的时候范围稍微大一点,保证温度场的均匀。
望采纳,谢谢。

❽ 层状撕裂的介绍

层状撕裂焊接时,在焊接构件中沿钢板轧层形成的呈阶梯状的一种裂纹。

❾ 钢结构施工常见的焊缝缺陷有哪些

钢结构焊接常见的六大缺陷:
1、热裂纹。
其基本特征就是在焊缝的冷却过程中产生,其产生的原因是钢材或者焊材中的硫、磷杂质与钢材形

成多种脆、硬的低熔点共晶物,在焊缝的冷却过程中,最后凝固的低熔点共晶物处于受拉状态,极易开

裂。
2、冷裂纹。
由焊接产生的冷裂纹又称延迟裂纹,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在200℃至室温范围内产生,有延迟特征

,焊后几分钟至几天后出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与钢材的选择、结构的设计、焊接材料的储存与应用及

焊接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
3、层状撕裂。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当焊接温度冷却到400℃以下时,在一些板材厚度比较大,杂质含量较高,特别是

硫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强沿板材轧制平行方向偏析的低合金高强钢,当其在焊接过程中受到垂直于厚度

方向的作用力时,会产生沿轧制方向呈阶梯状的裂纹。
4、未融合及未焊透。
这两者产生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工艺参数、措施及坡口尺寸不当,坡口及焊道表面不够清洁或有

氧化皮及焊渣等杂物,焊工技术较差等。
5、气孔。
按照产生形式可分为两类,即析出型气孔与反应型气孔。析出型气孔主要为氢气孔和氮气孔,反应

型气孔在钢材即非有色金属的焊接中则以CO气孔为主。析出型气孔的主要特征是多为表面气孔,而氢气

孔与氮气孔的主要区别在于氢气孔以单一气孔为主,而氮气孔则多为密集型气孔。焊缝中气孔产生的主

要原因与焊材的选择,保存与使用,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坡口母材的清洁程度及熔池的保护程度等有

关系。
6、夹渣。
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形态和分别主要与焊接方法、焊条和焊剂及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有关。

❿ 在T型、十字形焊接接头中,翼缘板为什么会出现层状撕裂

焊接技术不过关。
焊道位置设计不合理。

阅读全文

与钢材层状撕裂发生在什么情况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方狭窄ppr怎么焊接 浏览:163
一般弯头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浏览:411
螺纹钢材铬含量是多少钱 浏览:42
440不锈钢和白钢哪个好 浏览:849
铝合金门窗如何开票 浏览:294
家用烤箱模具什么样的好 浏览:545
焊接的时候如何把焊放在主板上面 浏览:190
为什么构成建筑物不能用钢筋 浏览:141
挖土机的抓斗是什么合金 浏览:453
钢铁雄心4怎么打登录战 浏览:206
化工工程项目怎么卖无缝钢管 浏览:218
直缝电焊焊管国家标准 浏览:410
不锈钢焊管机组系列汇总 浏览:419
怎么计算钢管抗弯强度 浏览:622
中国进口钢铁是多少钱 浏览:176
如何计算钢管管件价格 浏览:596
钢铁侠2之后的电影是什么 浏览:91
不锈钢螺丝多少钱一斤6 浏览:695
qq糖怎么做不用藕粉不用吉利丁片不用模具 浏览:549
五金冲压模具工工资多少 浏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