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建筑钢材中,过磅价和理计价是怎么定义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
过磅是钢材的来实际重量,理算就是自理论重量了.如果你买50mm宽1200mm长10000mm的钢板,那么理算就是0.05*1.2*10*9.8=钢板重量,但是根据我们国家国家标准,钢材允许的上下浮差,你买的50mm厚的钢板实际上可能只有49.2mm或者49mm,只要是GB/T709-88标准中允许的,在理算中都按50mm厚算,所以理算价格一般比过磅价格高200-300块钱/每吨..一般情况,钢板,钢管,H型钢都是理算,彩钢板,镀锌板等卷板都是过磅.
过磅价格和理算价格的换算是根据下公差算的,比如长度下公差为100mm便宜200块钱,150mm便宜240块钱.
Ⅱ 钢材采购要求过磅计价,什么是过磅计价啊
就是称重计价,以实际称的重量作为结账依据。
钢材采购一般都是过磅计价,这样双方都版不吃亏!(小型权供应商)
但是一般大厂的话,你采购的钢材人家合同上就计算出来了多少重多少钱,送来的东西是只多不少的!品质也是有保证的。
Ⅲ 钢材过磅是什么意思
过磅是钢材的实际重量,理算就是理论重量了。
如果你买70mm宽1100mm长10000mm的钢板,那么理算就是0.07*1.1*10*9.8=钢板重内量,但容是根据我们国家国家标准,钢材允许的上下浮差,你买的70mm厚的钢板实际上可能只有69.2mm或者69mm,只要是GB/T709-88标准中允许的,在理算中都按70mm厚算,所以理算价格一般比过磅价格高200-300块钱/每吨。
一般情况,钢板,钢管,H型钢都是理算,彩钢板,镀锌板等卷板都是过磅。过磅价格和理算价格的换算是根据下公差算的,比如长度下公差为100mm便宜200块钱,150mm便宜240块钱.。
Ⅳ 钢材的过磅价和理论价的区别,举例说明
钢板为例.在我国,因为钢板的真实厚度小于标称厚度,按照标称厚度算得的理论重量就小于过内磅重量,于是,理论容价低于过磅价.
比如,某标称厚度2毫米的热轧板的真实厚度为1.82毫米,那么理论重量2吨的钢板过磅是1.82吨.
如果理论价是4050元/吨,则过磅价大概是(2/1.82)*4050=4450元/吨
Ⅳ 钢材报价和过磅价有什么关系
钢材的卷尺价是按钢材体积、密度理论计算的重量计内算的价格。
过磅容价是按实际过磅称出来的重量计算的价格。
当钢材的体积正偏差时(实际体积比理论体积大),该钢材的卷尺价应当比过磅价高。
当钢材的体积负偏差时(实际体积比理论体积小),该钢材的卷尺价应当比过磅价低。
由于一般钢材的尺寸(体积)正偏差的多,所以一般钢材的卷尺价比过磅价高。
Ⅵ 钢材的过磅价和理论价的区别!举例说明!谢谢
以钢板为例。在我国,因为钢板的真实厚度小于标称厚度,按照标称厚度算得的回理论重量就小于过答磅重量,于是,理论价低于过磅价。
比如,某标称厚度2毫米的热轧板的真实厚度为1.82毫米,那么理论重量2吨的钢板过磅是1.82吨。
如果理论价是4050元/吨,则过磅价大概是(2/1.82)*4050=4450元/吨
Ⅶ 钢板采购理计价和过磅价有什么区别价差大概多少
理论计价是理论单重(kg/㎡)*面积(㎡),但此类计算需要注意钢板的下偏差,理论回单重是以偏差为0进行计算的答;
过磅价就是实实在在的重量,但包括捆绑的钢丝、垫木等一起称重,过磅需要具备称重的条件,即附近得有磅秤,称重费用的支付等麻烦事情!
Ⅷ 钢材理论价和过磅价怎样计算,求你了说详细点
1、理论价就是以材料的理论重量计算时的价格。
2、过磅价就是以材料过磅称量的实际重量版计算时的价权格。
一般来说,某种规格的某种材料的重量是可以通过体积和密度计算出来的,不过计算的都是理论数据,因为材料的密度可能会因制造过程的偏差而偏离理论值,材料的体积也有可能会因为制造过程的不规范而偏离理论值。这就导致通过理论计算的数值会不同于材料的实际值(也就是过磅值),所以一般在采购合同中都表明结算方式是以理论值计算还是以过磅值计算。因为他们之间根据制造技术的不同有很大的差距。
Ⅸ 钢材的卷尺价和过磅价有什么区别
钢材复的卷尺价是按钢材体积、密度理论制计算的重量计算的价格。
过磅价是按实际过磅称出来的重量计算的价格。
当钢材的体积正偏差时(实际体积比理论体积大),该钢材的卷尺价应当比过磅价高。
当钢材的体积负偏差时(实际体积比理论体积小),该钢材的卷尺价应当比过磅价低。
由于一般钢材的尺寸(体积)正偏差的多,所以一般钢材的卷尺价比过磅价高。
Ⅹ 钢材销售中的过磅价。基价。开板价。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呢
基价就是按理论重量,过磅价就是按实际重量,两个重量有差异价格就会不同。开板价不知是不是我们这边的批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