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碳纤维加固提高的承载力不能超过40%.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时可以采用粘钢法,为什么不能超过40%
粘贴钢板也是存在40%的限制
加固规范中条文说明中说正截面承载力提高不应超过40%是为了控制加固后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并且也为了强调“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这个40%好像不是超筋的意思吧。考虑到加固材料是二次受力的,出现裂缝后构件承载力有所提高,如果提高过大的话,裂缝宽度就会更大,变形也相应更大。加固后的构件不会存在超筋的问题,我认为
❷ 大梁加固一般采用什么加固方法
大梁加固的抄方法:
1.粘贴钢板(湿式外包钢)加固;
2.粘贴碳纤维布加固
3.加大截面加固
4.置换混凝土加固
加固,指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工业上主要进行的加固有粘钢加固、碳纤维加固、压力注浆加固、植筋加固、锚栓加固、钢管桩加固、等。
❸ 「卡本科技加固解码」粘钢板、碳纤维布、碳板加固梁,会出现超筋破坏吗
梁作为建筑结构的关键承重构件,在承载力不足时,可通过粘贴钢板、碳纤维复合材等方法补充配筋,提升梁的承载力。本文将解析在大幅度提高梁承载力的过程中,是否会引发超筋脆性破坏现象。
超筋破坏现象是指当梁的受拉区配筋量过高,导致破坏时受拉钢筋不屈服,而是由混凝土受压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并压碎引起的脆性破坏。
为避免此现象,结构设计时应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控制梁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确保不超过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相对受压区高度是受压区高度与梁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则是当钢筋和混凝土同时达到其强度设计值时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设计中通过控制这一比例实现对梁最大允许受压区高度的设定。
在结构加固设计中,应注意避免超筋破坏现象。类比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若加固量过大,导致梁底在受拉区钢筋未屈服前,受压区混凝土已压坏,这种情况类似于超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且加固材料的抗拉强度未得到充分应用,加固经济性低。为此,加固设计应参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控制加固后的相对界限受压高度。同时,加固设计规范规定,加固后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以控制裂缝宽度和变形,遵循弱弯设计原则。
综上所述,遵循相关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原则,通过粘贴钢板、碳纤维复合材等方法加固梁,可避免超筋脆性破坏现象的产生。文章由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该公司。作者: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源:加固技术,链接:粘钢板、碳布、碳板加固梁,会出现超筋破坏吗?
❹ 结构加固与改造安全吗 这些工序必须做好
结构加固与改造是指在房屋原基础上对某些结构做出调改,加固包括房顶加固,地板加固等,改造则涉及方方面面。因为是大工程,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是,结构加固与改造安全吗,怎样保障安全性?那么下面一号家居网告诉大家,这些工序必须做好,才能确保没有闪失。
加固指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所要绝贺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加固过程要分析的要点
1、加固通常需要考虑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
2、加固结构分析: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桥梁加固等
3、需了解常用的结构受力模型
房屋加固所需材料介绍
纤维度加固
1)厚度:0.111mm(200g)、0.167mm(300g)两种
2)宽度:可以任意剪裁,一般有100mm 、150mm、200mm、250mm、300mm
优势: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施工方便、材料轻、无附加荷载
缺点:抗压强度为0、无刚度贡献、不耐火、 耐久性较差
粘贴钢板加固
厚度:钢材厚度一般3~6mm,Q235 最大不超过10mm
宽度:100mm、150mm、200mm 、250mm、300mm等
优点:抗拉/抗压强度均较高、对承载力提高 较大(20%~40%)、施工简便、不改变构件外形及使用空间
缺点:不耐火、易腐蚀
高强灌浆料
优点:自流性好,快硬、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无毒、无害、不老化、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自密性好、防锈
缺点:费用比普通混凝土高很多
环氧胶泥、环氧树脂
特点:对金属、非金属具有优良的粘结强度;稳定;耐腐蚀;憎水性;电绝缘
用途:常用于建筑防水、堵漏、裂缝修补
常用加固方法:
粘贴碳纤维法
可提高构件承载力10%~30%左右
用于楼板、梁受弯承载力加固;
用于柱抗剪、抗压承载力加固;
用于煤场、化工厂等腐蚀性介质加固;
使用条件:环境温度≤60°,相对湿度≤70%;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结构胶需采用专门防护措施
粘贴钢板加固法
1、粘贴钢板加固是根据设计要求切割成一定尺寸的钢板,用结构胶粘剂粘贴在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与原结构构件形成整体共同承受外力作用。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
2、定位放线——表面处理——卸荷——预贴钢板——配置结构胶——涂胶——粘贴钢板——加压——固化养护——检验、验收——防锈防火处理
1)、定位放线:熟悉图纸,明确加固范围及部位,然后在构件上弹出粘贴位置轮廓线,为避免清理时污染已处理过的混凝土表面,轮廓线应比实际粘贴位置四周各加宽不小于20mm。
2)、表面处理:a、混凝土表面的处理,
对粘结面进行打麿,除掉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及松散、劣化的混凝土,对粘结面有严重凹凸不平的,用高强树脂胶泥修补找平,用高压无油吹风机吹去浮尘,并用脱脂棉纱醮丙酮或二甲苯把混凝土表面擦拭2-3遍;b、钢板表面处理,钢板粘贴面用角向磨光机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理与钢件受力方向垂直,用脱脂棉纱醮丙酮把钢板擦拭干净备用。
3)、卸荷:粘贴钢板前,应卸载或大部分卸载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尽量降低钢板的应变滞后,使加固后的钢板能充分发挥它的强度。
4)、预贴钢板:表面处理经验收合格后进行预贴,应保证钢板在粘贴轮廓线内且钢板与混凝土表面基本吻合,否则应进行人工处理以达到要求。
5)、配制结构胶: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比例配制,根据粘贴面积,要求每一次配制的结构胶不超过10kg,为防止结构胶在运输过程和放置比较长的时间后出现分层离析现象,结构胶在配制前应先在各自的包装内搅拌均匀,然后按比例称镇举取主剂和固化剂放入另一个容器中,先放主剂,后放固化剂,并在容器内充分搅拌至粘稠状无单组分的条块均匀颜色。
6)、涂胶、粘贴、加压:把配制好的结构胶涂抹在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板面上,钢板表面涂抹厚度为1-3mm,以中间厚边缘薄为宜。然后把钢板粘贴在预定位置。用夹具、锚栓或脚手架及丝杆加压。当钢板四周均有胶溢出时表示钢板粘贴密实。
7)、固化养护:固化期内禁止对并旅派钢板进行任何扰动,
结构胶在常温下24小时即可拆除夹具或支撑,三天后即可受力使用。当温度过低时应采用人工加固养护。
8)、检验:用小锤轻轻敲击粘贴钢板,从声音上判断粘贴是否密实。如果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少于70%,则粘贴无效,需剥掉重新粘贴。
9)、防锈防火处理:粘贴后的钢板,应根据设计要求,做防锈及防火处理。
加固特点介绍
1、一般流程是需先进行结构鉴定,然后根据鉴定报告进行加固设计、施工
2、加固应尽量少对原结构进行扰动、破坏,如可优先选用粘贴碳纤维、粘钢加固
3、加固前业主需提供房屋原建筑、结构图纸、地质资料;视工程具体情况提供相 关的房屋检测鉴定报告。资料越多越好
4、加固应尽量选择先进可靠技术,然后再考虑经济合理等因素。
6、加固工程施工前一般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卸荷,尽量减少二次受力的影响。
说到底,结构加固与改造专案中,选材与改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选材要以安全为参考标准,方法要视房屋构造而定。在做决定之前,多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分析一些著名案例,避免出差错。
4、加固应尽量选择先进可靠技术,然后再考虑经济合理等因素。
6、加固工程施工前一般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卸荷,尽量减少二次受力的影响。
说到底,结构加固与改造专案中,选材与改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选材要以安全为参考标准,方法要视房屋构造而定。在做决定之前,多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分析一些著名案例,避免出差错。
❺ 大梁加固方法有哪些
在建筑结构中,大梁由于设计、施工或者使用过程中的原因会产生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大梁安全等级降低,于是往往需要进行加固补强处理。大梁加固的方法有很多,且不同加固方案各有优点。在加固时,需根据大梁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以取得最佳加固效果。
1外粘碳布加固法
构造要求
a、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c、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量:预成型板不宜超过2层;纤维布不宜超过4层。
经验之谈
b、粘贴延伸长度的问题。对于梁底受弯加固,碳布粘贴延伸长度不满足时,可采用附加锚固形式,如端部加强U型箍;对于梁支座受弯加固,当粘贴延伸长度不满足时,可采用钢板条射钉的形式进行端部锚固。粘贴延伸长度的确定,可参见《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第10.2.5条。
c、粘碳布和粘钢板相遇问题。梁支座受弯加固,如处理另外一个方向采用粘钢板加固时,应碳布在下钢板在上。
d、防火问题。由于粘贴碳布加固,其材料包括粘结剂和碳布两种材料,其中粘结剂的使用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故对于高温环境的混凝土结构采用该方法进行加固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目前国家无相关规范要求,通常做法为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2外粘钢板加固法
构造要求
a、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c、粘贴钢板厚度要求:人工涂胶≤5mm;压力注胶≤10mm;d、粘贴钢板加固量:受拉区≤3层;受压区≤2层;且钢板总厚度≤10mm。
经验之谈
同混凝土梁受弯加固外粘碳布。
3外粘型钢
构造要求
a、角钢厚度应≥5mm,角钢边应≥50mm;b、缀板截面 应≥40mmx4mm,其间距用≥20r(r为单根角钢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且应≤500mm。
经验之谈
a、加固方案选择问题。由于该加固方法需将所有扁钢箍穿过原楼板,该做法对原楼板损伤太大,故一般不建议采用该加固方法。如确实需要采用该方法,可采用钢筋代替扁钢箍,减少对原楼板的破坏。
b、防火问题同混凝土柱采用外粘型钢加固,可参见砼柱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