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八佰最后为什么过桥时日本人开枪
在看《八佰》的时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比如当时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冲桥?日本人为何要在那个时候开枪?
(一)撤离四行仓库
和之前在四行仓库的战斗相比,在最后离开仓库过桥的过程中,四行仓库守军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出现了部分人员伤亡,其中就包括实际的战场指挥官杨瑞符营长,确实是比较憋屈的,可能很多观众都会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在四行仓库坚持战斗,像死守宝山的姚子青营一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死一个够本儿,打死两个赚一个。
所以说,和在四行仓库的坚决战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实并不是日本人给予他们的,而是在撤离四行仓库之后,进入租界才开始的,而且是当时中国的所谓的友邦给予他们的。这也是中国在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国人不怕死,尤其是为了抵抗侵略,都愿意捐躯报国,但列强却不允许中国抵抗,要制止中国人抵抗。这才是更大的屈辱。
『贰』 八百壮士为什么要过桥
《八佰》最后之所以要冲桥是因为历史上就是从桥、撤退的,而且因为靠着租界没有受到日军太大火力的延阻,撤退时损失很小,电影刻意加强冲突的。
他们之所以退出四行仓库,并不是因为他们支持不下去了,而是为了避免累及租界的安全,所以才最终选择奉命放弃战斗,撤离四行仓库,进入租界。也就是说,他们在四行仓库继续战斗没有任何问题。
(2)八佰为什么不用钢板过桥扩展阅读
四行孤军仅仅只是当时中国军队一个普通的步兵营,人数不过400多人,但为了壮我军势,而对外宣称八百人。就在四行孤军已经准备全体战死殉国之际,谢晋元突然接到了第88师参谋长张柏亭的电话,命令他当晚撤退。
谢晋元听后情绪非常激动,对着话筒大声的喊道:“全体壮士早已立下遗嘱,相誓与四行最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请参谋长报告师长,转请委员长成全我们!”但最终在第88师参谋长张柏亭和副师长冯圣法的轮番命令下。
谢晋元和营长杨瑞符不得不接受了撤退命令,撤如了租界。在撤退的过程中杨瑞符和谢晋元均遭受伤。面对上级命令撤退,杨瑞符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这次很遗憾,歼灭的敌人不多,既未成功,又未成仁,仅仅做到‘绝对服从命令六个字’”。
谢晋元与表示:“我等之撤退,系因第三者要求维护中立地区之安全,请求我政府同意,而由我最高当局下令撤退者。
『叁』 电影《八佰》中,为什么不能举着防弹板送电话线而是用身体扛子弹过去
就算当时身旁有钢板,也不会有人去使用的。当时的国人思想已经“麻痹”了,“犹如一只仍人宰割的大象”,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只知道“一味的”躲避和逃避。甚至身旁有可以反抗和防御的武器,也不会亲自拿起来,更不会去使用。
正如同那句话一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肆』 八百最后为什么一定要过桥
原因:
1、四行仓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易于防守,并容易掌握部队。四行仓库作为版原第88师师部,粮食和弹药权都储存了很多,而且为了防止自来水管被日军截断,还有大量的饮用水储存。
2、紧挨着上海租界,不但可以让租界里的民众站在高楼上观战以外,中国军队还有炮兵阵地紧挨着租界,在中国军队为四行孤军提供炮火支援的同时,日军会顾虑炮弹落入租界,而不敢进行还击。
3、10月26日晚上,在接到命令以后,第524团团长韩宪元率领该团其他部队撤离,在撤离前面对留下来的战友十分难过和不舍,1营长杨瑞符当即胸膛一挺,敬礼表示:“请团长放心,我誓以最后一滴血,为中华民族争人格!”
(4)八佰为什么不用钢板过桥扩展阅读
事件事实:
从524团第1营进入四行仓库阵地后,便开始了对整个仓库的加固工作,在随后的4天4夜里,四行孤军展开了悲壮的保卫战,以良好的军事素质和抗日精神,与侵犯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因中国军队退守苏州河南岸而士气低落的上海市民,因四行孤军的坚守而重新唤起了抗日斗志。在上海的外国人也亲眼目睹四行孤军的英勇奋战,通过报道将中国军人宁死不屈,坚守到底的形象传播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