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钢板的宽度一般是多少有国家标准吗
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4毫米(最薄0.2毫米),厚钢板4~60毫米,特厚回钢板60~115毫米。
薄板的答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
厚钢板的钢种大体上和薄钢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桥梁钢板、锅炉钢板、汽车制造钢板、压力容器钢板和多层高压容器钢板等品种纯属厚板外,有些品种的钢板如汽车大梁钢板(厚2.5~10毫米)、花纹钢板(厚2.5~8毫米)、不锈钢板、耐热钢板等品种是同薄板交叉的。
厚钢板
厚钢板是指厚度大于3毫米的钢板。厚钢板分为特厚钢板和中厚钢板。特厚钢板是指厚度不小于50毫米的钢板。特厚钢板主要用于造船、锅炉、桥梁和高压容器壳体等。中厚钢板是指厚度大于3毫米、小于5O毫米的钢板。中厚钢板主要用于造船、锅炉、桥梁、装甲和高压容器壳体等。
Ⅱ 现在汽车的外面的钢板到底有多厚!!惊叹
驾驶员的安全和车体的安全是两回事!板材厚的车体安全,驾驶员未必安全! 1 先了解一下世界上号称最安全的车的情况:在北京某高速公里上发生事故,车体剩下驾驶室的框架,而发动机仓和后箱都不见了,人会如何呢?该车上人都是轻伤;该车为Volvo 的什么型号不记得了,最终该车作为Volvo的安全宣传的正面教材; 2 车辆和其他物体(包括车等)相撞主要是能量问题,动量和力直接相关;动能和能量相关; 动量为M*V,动能为M*V*V; 动量越大的车与其他物体相碰之后产生的力是破坏的来源,如何减小该力呢?由动量定理:M*V=F*t;因此要增加时间,是减小力的唯一途径,当然在MV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时间呢?也就是要增加碰撞的过程时间,让碰d撞持续的时间更久。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体的鸡蛋,如果跌入海绵中不会破裂的,跌入水泥地板上就破裂,这就是海绵和水泥地板的对鸡蛋造成的影响; 从车体来看如果车体过硬,如果是10cm的钢板的车与其他物体碰撞,人在超短时间内从速度V降低到0;那么力量是很大的,前面有朋友说过,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都可能把驾驶员弄死;因为力量太大了;安全带把驾驶员肋死了......... 如果是1mm的钢板,则加长了碰撞时间,力量小了,造成车体的损伤,而驾驶员无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VOLVO车就是如此结果。 3 碰撞的能量问题 在碰撞过程中如果板材为10CM碰撞接近完全弹性碰撞,车体不会遭到损坏,而车体还会保持先前的能量,那么车体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势能不会发生变化,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车体还会保持原先的能量;如何保持原先的能量呢?有多种可能,还要区分是否碰撞在同一直线上来分析,情况多了不多说。这里就讨论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要么会有一个相反的速度在保持该车的能量(因为另外的物体动量更大而不是能量);要么保持相同的方向以一个较低的速度向前前进; 能量是不变的;(情况比较复杂与两个物体直接的质量还有关系不多谈了;)如果是前者就比较糟糕,驾驶员在极端的时间内先是向东然后再向西;人受得了吗? 尤其是驾驶员是被动的由保险带来决定你的方向,那么驾驶员会发生什么情况? 举例:用一个足够大的乒乓球里面装一个鸡蛋,当撞向墙面的时候,乒乓球外壳没有损坏,鸡蛋肯定是碎了;因为乒乓球外壳和墙面之间发生了弹性碰撞。鸡蛋的下场和开10CM厚板材的驾驶员一样; 如果是沿先前的方向向前前进那么你要保证你的车比另外一个物体(车,墙等)的动量大(绝对值); 举例: 子弹打大象就是这个原因,子弹的速度高可质量小,因此大象不会沿子弹方向跑,子弹最终也只能在大象身体里面了; 还有就是用一个铅球以速度v去撞击相向而来的乒乓球,乒乓球反向沿着铅球运动方向跑;铅球的损伤很小; 世间的大多数车体没有这么悬殊的能量比;因此发生该情况的损伤也比较小; 非直线碰撞就不多说了。情况复杂...... 如果板材为1mm,整个系统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整个车体都参与碰撞,车体部分相互挤压摩擦消耗能量,降低整个系统的动能;也即动能转变为热能在车体相互挤压当中消耗掉了(这样就是为什么会发生火灾的原因了);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速度自然降低;速度低了动能就小了;当然板材的厚度使得不让整个碰撞时间持续到导致驾驶仓也参与碰撞和挤压为好,因为驾驶员安全最重要;因此需要板材有一定的厚度,但绝对不是10cm;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板材偏厚的即质量大的动量改变也越困难,因此质量大也有利于车体保持先前的运动方向;整个系统的能量被另外一个物体吸收;这也就是奔驰碰飞渡之后,飞渡扮演了吸收能量的角色....... 4 总结: 要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而不是提高车体的安全;因此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增加碰撞时间; 即将车体板材不能做的太厚,应该引导碰撞,使碰撞趋向于非弹性碰撞;将能量尽可能让车体吸收而不是让车体将能量转移保持; (2)选择适当的板材厚度; 适当不是越厚越好;该厚度要和汽车的设计速度成一定关系;速度大碰撞的时间想要加长,那么需要更加厚的板材来帮忙,这也就说明白了为什么奔驰宝马车板材厚,设计速度为250km以上当然要比设计速度在180-200Km的本田车板材厚了;同时质量大的奔驰宝马也决定了要更厚的板材。因此选择板材是厂家根据车的设计来定的; 本人简单谈了谈了板材厚度与驾驶员安全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到材料,驾驶仓以及车体架构对安全方面的影响;还望网络上高人补充指正!
Ⅲ 请问现在车的钢板厚度一般为多少
6--12 汽车钢板8个居多 飞渡6.3 雨燕7.2 捷达8 派力奥8--12 高尔夫8--12
Ⅳ 汽车车身采用钢板主要有哪些种类
汽车车身用钢板主要使用厚度为0.6~2.0mm的冷轧、热轧的薄 钢面处理钢板和高张力钢板材料,而装饰用的很多配件使用不锈钢板。
(1) 热轧和冷轧钢板工业上使用的钢板分为两种:一为经高温轧延后制成的钢板,称为热轧钢板;另一种为热轧钢板再经常温轧延及表面调质处理后的钢板,称为冷轧钢或磨光钢板。热轧软钢板是由含碳量少(C在0.15%以下)的钢锭,以热轧加工所制成。热轧钢板使用阵外观不需要很美观的部分。冷乳钢板比热轧钢板的加t性优良且表面美观,所以大都使用在汽车车身、机械零件、电机,具等表面平滑美观的构造物以及各零件上,用途很广泛。
(2) 高张力钢板抗拉强度有达6MPa以上的,具有普通软钢板的2~3倍的破坏强度。高张力钢板种类很多,受关注的是复合组织钢板。这种钢板比其他高张力钢板的屈服强度低,具有较大的延性,所以加工成形性良好。
(3) 表面处理钢板为了使车身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蚀性,广泛使用表面钢板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表面处理钢板是钢板的表面进行锌、铝等的金属层处理的钢板;以及在冷轧钢板上施以皮膜化处理后,再在其上喷涂锌粉漆,经过烘烤后的锌粉烤漆表面处理钢板等数种。
(4) 不锈钢板是在碳钢中加铬和镍...
Ⅳ 汽车车身一般采用的钢板类型
(1)车身的所有材料并不是都强度越高越好,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如果乘客室的框架,为了使乘客室的空间尽量不变形(保证乘客安全),就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如车前和尾部的材料,为了能够吸收撞击力,可以使用强度相对较低的材料。
(2)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工程上将这种外力称之为载荷。外力的具体形式有拉伸、压缩、弯曲等。金属拆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评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抗拉强度、塑型、弹性、屈服强度和硬度等。
(3)
根据厚薄程度不同,钢板可分为薄板、中板和厚板三种。板厚小于3.2mm的称为薄板,板厚在3.2~5mm称为中板,板厚在5mm以上的称为厚板。
(4)金属材料的类型:
车身所用的钢板有热轧钢板、冷轧钢板、镀覆钢板、不锈钢板、高强度钢板和复合钢板等。汽车钣金用钢板大多是厚度为0.6~2.0mm的冷轧薄钢板和热轧薄钢板。近年来,随着耐腐蚀和车身轻量化要求的发展,镀膜薄钢板和高强度钢板用量也显著增加。
(5)「热轧薄钢板」
它是在高温状态下直接轧至所需尺寸而形成的板料。热轧薄钢板弹塑性和强度适中,但延伸性能较差,容易开裂,适用于制作外观要求不高的一般构件。
(6)「冷轧薄钢板」
这类钢板是将热轧钢板经过酸洗后常温下轧薄,并经退火处理形成的。薄钢板一般都是冷轧钢板。冷轧薄钢板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比热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压缩加工功能。许多需要平滑美观的部位,如整体式车身、车门等都用冷轧钢板制成。
(7)「镀膜薄钢板」
将冷轧、热轧薄钢板再镀一层金属(锌、锡、铅)膜的钢板。按镀层不同可分为镀锌、镀锡、镀铅薄钢板。这类薄钢板呈亮白色,具有表面美观、耐腐蚀性好等特点,但焊接、磨损等会造成镀层脱落,日久便会锈蚀。它可用于制造燃油箱、油底壳等。镀锌薄钢板分为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单张热镀锌薄钢板。
(8)「高强度钢板」
高强度钢板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加Si、Mn、P等固溶强化型,加Nb、Ti、V等的析出硬化性,复合组织型,双向型和回火、退火型等。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一般在600MPa以上,为低碳钢的2~3倍,故称为高强度钢板。这类钢板强度高、重量轻,但受到碰撞或变形时难以修复到原来的形状。近年来,随着车身轻量化的发展,刚强度钢板的用量将越来越大。
「复合钢板」
又称为双金属钢板。它是以一种金属材料为基体,再复合上另一种金属材料,以便于达到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满足特殊需要的目的。
「不锈钢板」
在碳钢中添加铬或是铬和镍,经热轧和冷轧所制成的钣金材料,该材料的耐腐蚀性极强、表面光亮。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锈。不锈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
钢板在车身材料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就轿车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的轿车中,钢板占车身自重比例的60%~67%。近年来,随着轻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普遍采用,钢板占车身自重比例已下降到55%~60%。但高强度钢板的使用却由20世纪80年代占车身自重的3%~5%,上升到10%以上。
「车用轻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使用的轻金属材料主要有铝、铝合金、钛合金等。20世纪90年代,镁合金和钛合金就已经在汽车上开始使用,但其用量所占比例很小。铝及铝合金在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轿车,其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铝及铝合金在轿车车身上的使用比例(占车身自重的比例)为3.6%~ 5%,90年代后使用比例上升到7.5%~10%,近年来铝和铝合金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有很多汽车使用铝制车身。
汽车用的铝材主要为铝板材、挤压材、铸铝及锻铝。铝板开始用于车身发动机罩外板、前翼子板、顶盖,后来又用于车门、行李箱盖板。其他应用有车身结构、空间框架、外覆盖件和车轮等构件,如车身、冷气设备、发动机缸体、气缸盖、悬架支架、座椅等。此外,铝合金还广泛用于汽车电器和导线上,铝基复合材料也可用于制动刹车片和一些高性能结构件上。
Ⅵ 一般汽车车身钢板厚度大约是多少
15mm。汽车钢质部件重量占比达55~50%,其中板材约占52%,优特钢占31%、带材、型材和管材占16%。
注意事项: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入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
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
(1)“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2)“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3)“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注意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Ⅶ 请问一般汽车车身钢板厚度大约是多少啊
您好:根据上述车辆知识咨询,相对不同品牌、不同车型设计结构不内同,而车身钢板厚度则容不同。而对于同一车型,根据车身结构设计不同部位,车身钢板厚度也是不同的。从此,就要区别车身钢板厚度不代表车辆的安全性。对于现在车辆设计远景,钢板薄则能带来轻量化的好处,但也会带来经受不住一些意外冲撞的坏处。如果选用比较厚的钢板及高强度钢板,可能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但会重量增加而费油,造车成本也会上升。根据汽车的用途不同选择不同规格的钢板作车身蒙皮是很重要的。汽车金属板材的各种参数指标中有一个“抗凹性”指标,所谓“抗凹性”是指金属板材构件承受横向集中载荷抵抗凹陷的能力,它包括局部凹陷抗力、抗凹刚度。汽车车身绝大多数钢板都是采用冷轧钢板冲压成形的,车身外部件用于顶盖、车门、翼子板、行李箱盖、发动机盖等地方的钢板,一般厚度允许从0.8毫米-2.0毫米。
Ⅷ 汽车车身的钢板通常多厚
如果是小轿车现在生产的质量而言,车身钢板厚度一般大约在:0.8MM-1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