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采用气泡焊焊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什么要求啊
先张法预来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源桩方法目前大多采用焊接连接。接桩焊缝一般为二级焊缝,国GB50202-2002规定二级焊缝探伤比例为20%,而管桩接头焊缝质量检测比例要求为10%,但无论如何管桩接头焊缝质量必须检测。而现场接桩焊接工艺多为手工焊和CO_2气体保护焊,焊接质量不稳定,以目前现有的焊接工艺及无损检测方法,尚不能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㈡ 管桩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冷却时间规范规定是多少
以10—3——10—1秒的周期,10—6——10—5秒的超短时间放电。
利用充电电容内以10—3——容10—1秒的周期,10—6——10—5秒的超短时间放电。
电极材料与工件接触部位会被加热到8000—25000°C,等离子化状态的熔融金属以冶金的方式过渡到工件的表层。堆焊到工件表面的涂层或堆焊层,由于与母材之间产生了合金化作用,向工件内部扩、熔渗、形成了扩散层,得到了高强度的结合。
(2)管桩气保焊焊缝规范扩展阅读: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相关要求规定:
1、放电时间(Pt)与下一次放电间隔时间(It)相比极短,机器有足够的相对停止时间,热量会通过工件基本体扩散到外界,因此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不会有热量的聚集。
2、由于所用保护气体价格低廉,采用短路过渡时焊缝成形良好,加上使用含脱氧剂的焊丝即可获得无内部缺陷的质量焊接接头。
㈢ 管桩桩头焊接规范要求
预应力管桩主要分为PC桩与PHC桩,规格从300毫米到600毫米不等。根据抗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的不同,桩型分为A、AB、B型。设计时,需考虑地质条件和持力层的选择,经验表明,标贯在30击左右的土层或砂层难以穿透,适用于竖向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场合。侧土条件较差,如淤泥等,应选用厚壁B型桩。实际工程中,桩型的选择依据多种因素,需灵活调整。
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通常结合地质报告、规范参数及地区经验进行。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承载力不符,审图时需要进行详细计算,以解释其合理性。珠江三角洲地区可采用经验值,其他地区则应保守,通过静载试验逐步调整。桩数较多时,建议先进行试桩并试载以确定合适的承载力。
管桩成桩主要采用柴油锤击打或静力压桩两种方法。柴油锤的选择需根据承载力合理确定锤重和冲击能量,重锤低击优于轻锤高击。静力压桩时,压桩重量应为承载力特征值的2.2~2.5倍,成桩效果直观,承载力有保证,但机械笨重,对场地尺寸和表层地基承载力有要求。两种成桩方式中,静力压桩成本较高,机械进退场费用也较高,目前在珠三角地区,两种方法的成本相差约10元/米。
施工过程中,对配桩和接桩有一定要求。宜采用一根桩到底的方式,避免接桩,若必须接桩,则应将接头置于深处而非表面。接桩焊接要求严格,需有专业焊工证,焊缝需均匀饱满,以“鱼鳞状”纹路为佳。焊接后需冷却一定时间,以免焊缝处因急冷而影响使用寿命。有抗浮设计要求的工程,对接桩质量要求更高。
桩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错位、垂直度不佳或桩头损坏等问题,需坚决废桩并重新补桩。桩尖碰到孤石时容易断桩或桩头损伤,断桩需废桩,一般工地会倒2米左右的混凝土封底,但封底主要起到防水作用,弥补桩头损伤的效果有限。
桩基施工完成后,通常采用动测检测其完整性,静载试验或高应变动测法检测承载力。高应变动测法虽便宜,但不能完全反映承载力,而静载试验虽贵,但承载力结果更为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