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弯钩的算法
弯钩直径为5D伸出为3D.一个弯头为(5*3+3)D的长度,
⑵ 计算钢筋弯头的时候我搞不明白
180度弯头按抄6.25倍的钢筋直径计算。
⑶ 钢筋的弯头计算。
预算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135°弯钩11.9d,对转半圆180°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3)钢筋弯头增加长度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加工
钢筋加工一般要经过四道工序: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成型。
当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或圆锥螺纹连接时,还要增加钢筋端头镦粗和螺纹加工工序。钢筋配料与代换钢筋代换
(1)以另一种钢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中规定的钢筋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2)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3)设计主筋采取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应保持间距不变,可以用直径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级和小一级的两种型号钢筋间隔配置代换。
⑷ 请问各位谁有计算弯头长度的公式,我以前有个EXCEL的表格可以直接计算,但是后来没有了。
{(口径/2)+曲率}*1.57/90*需要的角度=外弧长度
{(914/2)+5400}*1.57/90*15=15度外弧长度+直管段=总长度
⑸ 钢筋直径28需要多大的弯头,公式怎么算该用什么弯头
钢筋的弯头长度和钢筋的直径及所弯曲的角度有关系。计算式是:
总长=水平段长度+段弧长
预算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135°弯钩11.9d,此时需增加长度11.9x28=333.2mm
对转半圆180°弯钩为6.25d,此时需增加长度6.25x28=175mm
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此时需增加长度4.9x28=137.2mm
⑹ 一个90度弯要增加多少长度,求大神
两米的钢筋肯定不够长,具体的计算参照下面的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钢筋外内包尺寸之和容-钢筋中间部分弯曲的量度差+钢筋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像你这种两边都是一米的,末端弯钩增加长度就没有了
钢筋外包尺寸=构件外形尺寸-保护层厚度
钢筋量度差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量量度差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d:钢筋直径
⑺ 求 承台钢筋下料及计算公式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7)钢筋弯头增加长度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施工注意事项
1、修筑承台的围堰和基坑开挖应符合有关规定。
2、搭设的操作平台及支撑系统应连接牢固,并能承受所有施工人员、机具和用料的重量。
3、在围堰内除土、吸泥或抽水时,应经常检查围堰稳定情况及围堰内冲刷情况,并有防止围堰倾斜的措施。
4、凿除超灌桩头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凿除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
(2) 两人作业时,应相互呼应,协调配合,多人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
(3) 使用风动工具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佩戴防护用品。
(4) 手工凿除时,大锤必须安装牢固,扶钎人应使用夹具,不得徒手扶钎,使锤人不得戴手套,不得与扶钎人面对面操作。
(5) 应及时清除拆除的碎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