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墨西哥对碳钢管的反倾销税是多少如何应对
目前对我们碳钢管的反倾销税率为:202.55%
2017年8月11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日报发布公告,对原产自中国的碳钢管(产品西语名称:tubería de acero al carbono y aleada con costura longitudinal, de sección circular, cuadrada y rectangular)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裁定对以下公司的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如下:
a. 葫芦岛市钢管工业有限公司(Hulu City Steel Pipe Instrial Co. Ltd.) 65.05%;
b.天津惠利通钢管有限公司(Tianjin Huilitong Steel Tube Co. Ltd.) 129.65%;
c.Tianjin United Steel Pipe Co. Ltd. 143.82%;
d.其它中国出口商 202.55%。
涉案产品TIGIE税号为7306.19.99、7306.30.01、7306.30.99 和 7306.61.01。
针对反倾销的情况,可通过第三国转口的方式来解决
更多反倾销或转口的情况可追问或找昵称
㈡ 目前哪些国家对中国有反倾销分别是哪些产品
美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等国均在对原产于我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盟、美专国、印度属、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分别对我国产的聚酯高强力纱、粘胶纤维等纺织原料展开反倾销调查;欧盟、阿根廷、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对我国的铝合金轮毂、钢轮毂、前轴传动杆和转向铰链等汽车零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印度对我国发起反倾销的宗数最多,商品涉及钢材、化学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等多个领域。
从商品角度来看,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比较集中的商品有钢材、纺织品、汽车零件、轻工产品等。
美国至今已对我国汽车零件发起了近10宗反倾销调查,涉案商品包括车轮垫圈、刹车毂、刹车盘等多个品种。今年欧盟和阿根廷又分别对原产于我国的铝合金轮毂和钢轮毂发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则对进自我国的用于商用车的前轴传动杆和转向铰链开展反倾销调查。
㈢ 国际贸易中,反倾销和反补贴是什么意思
1、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
其中的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向本国的生产者或者出口经营者提供的资金或财政上优惠措施,包括现金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2、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WTO规定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属于合规性贸易壁垒。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相比,反补贴作为新型贸易壁垒对被调查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其特点如下:
(1)反补贴的应诉主体为政府。补贴是政府行为,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和特定行业,而反补贴则会影响被调查国的贸易和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总体经济战略。
(2)反补贴的调查范围更广泛。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仅涉及特定企业或产品,而反补贴的涉及面更加广泛,调查范围可能接受政府补贴对象的下游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链,影响更大。
(3)反补贴的影响时间较长。相对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反补贴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持久。为应对反补贴调查,一国政府必须逐步调整相应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这种调整将在长时间内对一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4)反补贴具有更强的连锁效应。在一成员方反补贴调查中被认定的补贴措施,可以直接被其他成员在反补贴调查中援引。在当前WTO的其他成员国对反补贴是否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原则模糊不清时,美国的判例可能会成产生很强的连锁效应。欧盟等其他WTO成员国可能会效仿美国,重新修订反补贴法,使之适用于中国出口的产品。
(3)墨西哥焊管反倾销扩展阅读:
中国案例
2004年4月,加拿大对中国烧烤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该案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先例。随后,加拿大又对中国紧固件、复合木地板、铜制管件和无缝石油套管等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2006年11月,美国首次对中国出口铜版纸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是美国第一次使用此类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反补贴调查。反倾销是美国惯用的贸易壁垒,如今美国又将反补贴与之捆绑,反补贴和反倾销同时适用,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2007年6月27日,美国12家钢管企业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递交申诉书,要求对中国、墨西哥、韩国和土耳其输美薄壁矩形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湖北省一家企业涉案。这是该省首次遭遇外国反补贴调查。
2008年6月24日,美国商务部对薄壁矩形钢管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案做出肯定性终裁,裁定涉案中国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7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本案做出肯定性终裁,裁定美国产业受到实质损害。8月5日,美商务部发布对中国输美薄壁矩形钢管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税率为2.17%-200.58%,自发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2009年9月13日,商务部依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了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㈣ 什么是反倾销法
反倾销法是指进口国政府为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对出口商、进口商和进口国国内生产者在产品出口和进口或产品生产、流转过程中发生的倾销与反倾销进行调整、管理和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反倾销法的特征
经过对反倾销法不同角度的考察和分析,反倾销法主要有以下法律特征:
1.反倾销法的主体包括闰际经济组织、国家和法人。
第一,国际经济组织,如世贸组织负责组织各成员制定修改并监督实施反倾销国际法,在一定范围内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第二,国家是反倾销法的当然制定者,当进口产品涉嫌倾销时,出面负责处理,共同参与制定反倾销国际法,其主体资格是无可非议的;第三,法人在从事出口贸易时,有可能成为产品的倾销者,当进口倾销产品对自己产品所代表的产业造成损害时,有权单独或联合提起反倾销调查甚至诉讼,在这些方面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也是反倾销法律关系出主体。
2.反倾销法律由反倾销国内法规范和反倾销国际法规范组成。
它们所适用的对象范围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差别,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反倾销国际法只能通过反倾销国内法的援引方能在国内得到实施,另一方面,国内法规范的内容又不能与国际法规范的内容相抵触。
3.反倾销国际法和反倾销国内法的直接任务是有差异的。
反倾销国际法的直接任务是为各国反倾销法的内容提供原则性标准,并为其发展确定方向,抑制各国滥用反倾销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国内法的任务,主要通过防止或抵制进口产品的倾销,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
4.反倾销法既包括反倾销实体法又包括反倾销程序法。
实体法主要规定进口产品倾销的认定和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认定等内容;程序法则主要包括反倾销行政调查程序和司法审查程序。
5.反倾销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贸易管制法。
反倾销法规定的义务,有关当事人必须履行,也就是说有关当事人不能以约定方式规避反倾销法的适用,否则,将受到反倾销法规定的制裁。可见,它的法律规范不属于任意性法律规范,也不是私法性质的法律规范。
反倾销法的作用
在过去的关贸总协定以及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反倾销法在实践中体现出以下的作用:
1.自从1948年总协定文本生效以来,各国针对出口产品的倾销行为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已被现行国际贸易制度确认为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
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以1979年《守则》为依据纷纷修改或制定了反倾销国内法,并且,各成员在他们之间因反倾销法律实践而引发国际贸易争议时也争相引用这些规定作为主张各自权利的依据。后者例如著名的“改锥案”(S:rewdhverCase),日本认为,因欧共体理事会对其2174/Q4条例进行修改而通过的1761/87条例中第10款(即“改锥条款”)所增加的反倾销内容规定损害了它从总协定或1979年《守则》中应得到的利益,于1988年7月29日请求总协定理事会根据有关规定,对欧共体上述立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公平的裁定。由此不难发现,现行贸易体制下有关反倾销制度已经继续成为各国或地区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和贸易准则了。
2.反倾销法作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合法手段,与其他同样被认可的反补贴法、反托拉斯法、保障条款(safe-guard clause)等相比较,有着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根据总协定有关规定,反补贴法所抵制的直接对象是对出口产品实行财政和金融等方面特殊优惠支持的政府行为,而反倾销所针对胁仅是企业自身的贸易行为;在程序上,要对出口补贴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必须先证明出口产品确实接受政府的专门补贴,补贴出口产品已经造成国内相关产业的损害或损害威胁或新建阻碍,证明这些条件的存在要比确立反倾销条件难得多;
第二,保障条款,指在正常贸易条件下,当进口产品大量涌进来,造成国内产品的损害的特殊情况下,总协定缔约方可以采取限制进口,暂时背离总协定义务的一种制度。需要采取保障措施时进口产品本身是在正常贸易条件下进行,不像倾销产品被认为是不公平贸易行为;动用保障条款的条件非常严格,国内产业损害程序必须达到“非临时性的,极为困难或濒临破产”的境地。在反倾销中,只需证明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威胁即可;进口国如要援用保障条款,限制进口,还负有与出口国协商的义务,只有在双方就进口产品数量未达成协议时,方可采取措施,并且事后还应向出口国承担赔偿义务,反倾销措施则是单方采用的行动,并不负有具体的义务;
第三,反托拉斯法虽然和反倾销法一样都是为了维护竞争秩序,抵制不公平竞争行为而制定的一种法律制度,但是,两者在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据以抗辩的理由等均有区别,从总体上看,采用反托拉斯手段所应具备的条件也更严一些。
反倾销法更加容易、有效、直接、隐蔽地达到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美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乔治城钢铁”案和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案均表明,一些西方国家更乐于采用反倾销法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3.反倾销法有时在西方一些国家被作为一种有效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而加以利用。
其具体做法:
第一,设法扩大对总协定有关条款解释,由此扩大对反倾销适用范围的立法。如总协定明确在第6条规定,倾销是“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入另一国贸易”。总协定所要纠正和抵制的倾销仅限于价格歧视行为。同时,总协定为了向各缔约方在确定倾销时提供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又规定在不能采用出口国内市场价格作为“正常价值”时,可采用“构成价值”的立法来确定,美国就据此在1974年的《贸易法》中,除了规定不同国家市场的价格歧视行为是倾销外,还将国际贸易中的“低于生产成本的销售”(sales below predicting cost)包括在倾销中。这很明显是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而对总协定的规定作扩大解释;
第二,一些国家反倾销法中针对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进口产品规定了歧视性的“替代国制度”,使这些国家出口产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第三,滥用反倾销国内法,不惜违背依据总协定所承担的义务。1993年4月15日墨西哥贸易和工业发展部事先未通知中国出口商、进口商,也未与中国政府打过招呼,就对中国出口到墨西哥的十大类涉及4000多种税号的产品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这就是最好的例证。此次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规模之大,产品之多,税率之高(最高1105%)是世界反倾销史上“绝无仅有”的。它违反了总协定第10条第1款有关“足够证据”的规定和墨西哥本国1988年反倾销法第15条有关“通知”等规定。
参考文献
胡晓红著.中国反倾销法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
2.0 2.1 李圣敬著.反倾销法律与诉讼代理.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
㈤ 南美洲 哪些国家对钢管反倾销
你好!本人专职第三国转口。如有兴趣请看看我的空间。下面是一些南美对版我们钢管反倾销的部权分案例!请知悉!
巴西:2011年9月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公布2011年第63号决议,结束对原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南共市税号73041900)的反倾销调查,决定征收743美元/吨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
墨西:哥对中国产无缝钢管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
2011年2月24日,墨西哥经济部国际贸易惯例总局在《官方日报》上发布公告,结束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涉案税号为73041902、73041999、73043906和73043999,产品外径为5-16英寸,不含不锈钢材)的反倾销调查,当涉案产品进口价格低于1772美元/公吨时,对其征收税额为进口报关价与上述限价之间的差额乘以进口单据上注明的进口产品数量(公吨),但所征收反倾销税不得高于海关从价完税价格的56%。
其它的就没有相关信息了,阿根廷最终扯销了对我的钢管的反倾销税
谢谢!希望对您有帮助!
㈥ 墨西哥对我们细焊丝的反倾销税多少如何应对
目前墨西哥对我们细焊丝的普遍反倾销税为:0.57美元/公斤
针对反倾销的情况,可通过第三国转口的方式来解决
更多反倾销或转口的情况可追问或找昵称
查询更多反倾销税可关注公众 转口贸易反倾销
2018年10月4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日报发布公告,对原产自中国的细焊丝(西语:microalambrepara soldar)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0.57美元/公斤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的TIGIE税号为7229.20.01、7229.90.99和8311.90.01。决议自发布次日起生效。
2017年8月10日,墨西哥经济部发布公告,应墨西哥公司Electrodos Infra, S.A. deC.V.、 LincolnElectric Manufactura, S.A. de C.V. 和Plásticos yAlambres, S.A. de C.V.申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细焊丝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2018年3月9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日报发布公告,对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对华涉案产品征收0.54美元/公斤的临时反倾销税。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损害分析期为2013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