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管焊管 > 镀锌方管抗弯计算

镀锌方管抗弯计算

发布时间:2021-02-11 03:50:36

『壹』 镀锌管尺寸

1.2寸镀锌管内径约32mm 外径大约42.25mm

冷镀锌管

冷镀锌管就是电镀锌,镀锌量很少,只有10-50g/m2,其本身的耐腐蚀性比热镀锌管相差很多。正规的镀锌管生产厂家,为了保证质量,大多不采用电镀锌(冷镀)。只有那些规模小、设备陈旧的小企业采用电镀锌,当然他们的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

建设部已正式下文,淘汰技术落后的冷镀锌管,不准用冷镀锌管作水、煤气管。 冷镀锌钢管镀锌层是电镀层,锌层与钢管基体独立分层。锌层较薄,锌层简单附着在钢管基体上,容易脱落。故其耐腐蚀性能差。在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作为给水管。

『贰』 DN150钢管在0.01MPa时过水量多少计算公式是什么

无缝钢管表示方法一般为外径*壁厚,DN150无缝钢管国标壁厚是5mm。壁厚是一个系列,版是根据你的权设计压力、温度、管线材质算出来的。各个型号的镀锌无缝钢管的国标厚度表如图所示: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用钢管制造环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已广泛用钢管来制造。

『叁』 40*80*2.5㎜矩形钢管每米重量

40mm×80mm×2.5mm的矩形钢管每米4.514公斤

计算过程如下:

米重=0.00785×截面积=0.00785×[40×80-(40-2.5-2.5)×(80-2.5-2.5)]=4.514公斤/米

(3)镀锌方管抗弯计算扩展阅读内:

米重另外一个计容算公式是:米重=7.85x100x截面积(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克/米)

米重=7.85x100x截面积÷1000(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千克/米)

矩形管又称扁管、扁方管或方扁管(顾名思义)。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它是以Q235热轧或冷轧带钢或卷板为母材经冷弯曲加工成型后再经高频焊接制成的方形截面形状尺寸的型钢。热轧特厚壁方管除壁厚增厚外情况,其角部尺寸和边部平直度均达到甚至超过电阻焊冷成型方管的水平。

矩形管的分类:钢管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有缝管)热轧无缝方管、冷拔无缝方管、挤压无缝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为:

1、按工艺分:电弧焊方管、电阻焊方管(高频、低频)、气焊方管、炉焊方管;

2、按焊缝分:直缝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肆』 钢管支撑强度及稳定性验算分项系数是多少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 总则
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底撑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水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
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2)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 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4)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脚手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但在本规范第5.1.5条规定的情况下,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0.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脚手架 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1.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 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2.1.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2.1.4 结构脚手架 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5 装修脚手架 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6 敞开式脚手架 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2.1.7 局部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2.1.8 半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2.1.9 全封闭脚手架 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2.1.10 模板支架 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2.1.11 开口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2 封圈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3 扣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2.1.14 直角扣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5 旋转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6 对接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2.1.17 防滑扣件 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2.1.18 底座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2.1.19 固定底座 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20 可调底座 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21 垫板 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1.22 立杆 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1.23 外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1.24 内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1.25 角杆 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1.26 双管立杆 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1.27 主立杆 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2.1.28 副立杆 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
2.1.29 水平杆 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
2.1.30 纵向水平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
2.1.31 横向水平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
2.1.32 扫地杆 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2.1.33 纵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
2.1.34 横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
2.1.35 连墙件 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
2.1.36 刚性连墙件 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
2.1.37 柔性连墙件 采用钢筋作拉筋构成的连墙件。
2.1.38 连墙件间距 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
2.1.39 连墙件竖距 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2.1.40 连墙件横距 左右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2.1.41 横向斜撑 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
2.1.42 剪刀撑 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2.1.43 抛撑 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2.1.44 脚手架高度 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
2.1.45 脚手架长度 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间的水平距离。
2.1.46 脚手架宽度
双排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至墙面的距离。
2.1.47 立杆步距(步) 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2.1.48 立杆间距 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2.1.49 立杆纵距(跨) 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2.1.50 立杆横距 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
2.1.51 主节点 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
2.1.52 作业层 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板层。
2.2 符号

3 构配件
3.1 钢管
3.1.1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3.1.2 脚手架钢管的尺寸应按表3.1.2采用。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φ48×3.5钢管。
脚手架钢管尺寸(mm) 表3.1.2

3.1.3 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旧钢管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8.1.1、8.1.2条的规定;
(2) 钢管上严禁打孔。
3.2 扣件
3.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3.2.2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3 脚手板
3.3.1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3.3.2 冲压钢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号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其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第8.1.4条1款的规定,并应有防滑措施。
3.3.3 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3.3.4 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
3.4 连墙件
3.4.1 连墙杆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4 荷载
4.1 荷载分类
4.1.1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
4.1.2 永久荷载(恒荷载)可分为:
(1) 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
(2) 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
4.1.3 可变荷载(活荷载)可分为:
(1) 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
(2) 风荷载。
4.2 荷载标准值
4.2.1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宜按本规范附录A表A-1采用;
(2)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与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2.1-1采用;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表4.2.1-1

(3)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2.1-2采用。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表4.2.1-2

(4) 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安全网、苇席、竹笆及帆布等)的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4.2.2 装修与结构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按表4.2.2采用;其他用途脚手架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表4.2.2

注:斜道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2kN/m2
4.2.3 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wk=0.7μz·μs·w0 (4.2.3)
式中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规定采用;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本规范表4.2.4的规定采用;
w0——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的规定采用。
4.2.4 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4.2.4的规定采用。
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表4.2.4

注:1.μstw值可将脚手架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表6.3.1第32项和第36项的规定计算;
2.φ为挡风系数,φ=1.2An/AW,其中An为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的φ值宜按本规范附录A表A-3采用。
4.3 荷载效应组合
4.3.1 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宜按表4.3.1采用。
荷载效应组合 表4.3.1

4.3.2 在基本风压等于或小于0.35kN/m2的地区,对于仅有栏杆和挡脚板的敞开式脚手架,当每个连墙点覆盖的面积不大于30m2,构造符合本规范第6.4节规定时,验算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5 设计计算
5.1 基本设计规定
5.1.1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 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
(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4)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5.1.2 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
5.1.3 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5.1.4 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5.1.5 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当采用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本规范表5.1.7注、第6章构造规定时,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5.1.6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6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 表5.1.6

5.1.7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7采用。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 表5.1.7

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5.1.8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8中规定的容许值。
受弯构件的挠度 表5.1.8

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
5.1.9 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5.1.9中规定的容许值。
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表5.1.9

注:计算λ时,立杆的计算长度按本规范(5.3.3)式计算但k值取1.00,本表中其它杆件的计算长度l0按l0=μl=1.27l计算。
5.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5.2.1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W≤f (5.2.1)
式中 M——弯矩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计算;
W——截面模量,应本规范附录B表B采用;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
5.2.2 纵向、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M=1.2MGk+1.4ΣMQk (5.2.2)
式中MGk——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5.2.3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v≤[v] (5.2.3)
式中 v——挠度;
[v]——容许挠度,应按本规范表5.1.8采用。
5.2.4 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距la;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l0可按图5.2.4采用;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外伸长度a=500时,其计算外伸长度a1可取300mm。

(a)双排脚手架;(b)单排脚手架
1―横向水平杆;2―纵向水平杆;3―立杆
图5.2.4 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
5.2.5 纵向或横向水平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R≤Rc
式中 R——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7采用。
5.3 立杆计算
5.3.1 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3.2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ΣNQk (5.3.2-1)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85×1.4ΣNQk (5.3.2-2)
式中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离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5.3.3 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kμh (5.3.3)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
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5.3.3采用;
h——立杆步距。
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 表5.3.3

5.3.4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可按下式计算:
Mw=0.85×1.4Mwk=0.85×1.4ωklah2/10 (5.3.4)
式中 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ww——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4.2.3)式计算;
la——立杆纵距。
5.3.5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脚手架搭设尺寸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 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产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3) 双管立杆变截面处主立杆上部单根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公式5.3.1-1或5.3.1-2进行计算。
5.3.6 当立杆采用单管时,敞开式、全封闭、半封闭脚手架的可搭设高度H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小者。但当符合本规范第4.3.2条规定时,可仅计算(5.3.6-1)式:
……

『伍』 矩形钢管理论重量

矩形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2[(a-d-2r+π(r+d/2)/2+(b-d-2r+π(r+d/2)/2)x7.85d(kg),a,b为矩形管长和宽(m),r为管内腔四角的圆弧半回径(m),d为壁厚(mm)。

理论重答量表如下:

矩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钢材,又称扁管、扁方管或方扁管(顾名思义)。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

(5)镀锌方管抗弯计算扩展阅读

矩形管的分类:钢管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有缝管)热轧无缝方管、冷拔无缝方管、挤压无缝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为:

1、按工艺分——电弧焊方管、电阻焊方管(高频、低频)、气焊方管、炉焊方管;

2、按焊缝分——直缝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陆』 60*40*2的方钢1米是多少kg

是60毫米×40毫米×2毫米的矩形管1米是3.0144kg。

计算过程如下:

钢铁密度=7.85克/立方厘米

这个矩形管米重=0.00785×截面积(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0.00785×(60×40-56×36)

=3.0144公斤/米

(方钢是截面是正方形的实心型钢)

(6)镀锌方管抗弯计算扩展阅读:

一种中空的长条钢材,又称扁管、扁方管或方扁管(顾名思义)。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

一种空心方形的截面轻型薄壁钢管,也称为钢制冷弯型材。它是以Q235热轧或冷轧带钢或卷板为母材经冷弯曲加工成型后再经高频焊接制成的方形截面形状尺寸的型钢。热轧特厚壁方管除壁厚增厚外情况,其角部尺寸和边部平直度均达到甚至超过电阻焊冷成型方管的水平。

矩形管的分类:钢管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有缝管)热轧无缝方管、冷拔无缝方管、挤压无缝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为:

1、按工艺分——电弧焊方管、电阻焊方管(高频、低频)、气焊方管、炉焊方管;

2、按焊缝分——直缝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用途是建筑,机械制造,钢铁建设项目, 造船,太阳能发电支架,钢结构工程,电力工程,电厂,农业和化学机械,玻璃幕墙,汽车底盘,机场等。

计算公式:2[(a-d-2r+π(r+d/2)/2+(b-d-2r+π(r+d/2)/2)x7.85d(kg),a,b为矩形管长和宽(m),r为管内腔四角的圆弧半径(m),d为壁厚(mm)。

『柒』 40*40*2.5的方管怎么计算重量

1、根据行管公式:40*40*2.5的方管重量=(40*40-35*35)*0.00000785*长度(单位:MM)。

『捌』 方管的承载力计算

^

竖向承载力简单计算:P=(4*n*Pi^2*E*I)/[(L/2)^2]。

计算压应力,就是竖向压力作用在方管的横截面上所产内生的压应力。容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压力(单位N)除以方管横截面面积(单位m平方)。只要压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可。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基础,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其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下设置方法相同的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并不常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群桩效应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群桩的侧阻力、群桩的端阻力、承台土反力、桩顶荷载分布、群桩的破坏模式、群桩的沉降及其随荷载的变化。

(8)镀锌方管抗弯计算扩展阅读

方管工艺分类

方管按生产工艺分:热轧无缝方管、冷拔无缝方管、挤压无缝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为:

1、按工艺分——电弧焊方管、电阻焊方管(高频、低频)、气焊方管、炉焊方管

2、按焊缝分——直缝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断面形状分类

方管按断面形状分类:

1、简单断面方管——方形方管、矩形方管

2、复杂断面方管——花形方管、开口形方管、波纹形方管、异型方管



『玖』 方钢管的承重受力计算

我是做钢结构设计的,计算如下(软件PKPM-STS):
荷载:相当于线荷载(活荷载):40KN/2=20KM/m
计算书:

-------------------------------
| 简支梁设计 |
| |
| 构件:BEAM1 |
| 日期:2011/12/23 |
| 时间:14:05:09 |
-------------------------------

----- 设计信息 -----

钢梁钢材:Q235
梁跨度(m): 2.000
梁平面外计算长度(m): 2.000
钢梁截面:箱形截面:
B*H*T1*T2=100*150*4*4
容许挠度限值[υ]: l/240 = 8.333 (mm)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计算梁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
简支梁受荷方式: 竖向单向受荷
荷载组合分项系数按荷载规范自动取值

----- 设计依据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简支梁作用与验算 -----

1、截面特性计算
A =1.9360e-003; Xc =5.0000e-002; Yc =7.5000e-002;
Ix =6.1731e-006; Iy =3.2855e-006;
ix =5.6468e-002; iy =4.1195e-002;
W1x=8.2308e-005; W2x=8.2308e-005;
W1y=6.5711e-005; W2y=6.5711e-005;

2、简支梁自重作用计算

梁自重荷载作用计算:
简支梁自重 (KN): G =3.0395e-001;
自重作用折算梁上均布线荷(KN/m) p=1.5198e-001;

3、梁上活载作用
荷载编号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
1 1 20.00 0.00 0.00 0.00

4、单工况荷载标准值作用支座反力 (压为正,单位:KN)

△恒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d1=0.152, 右支座反力 Rd2=0.152

△活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l1=20.000, 右支座反力 Rl2=20.000

5、梁上各断面内力计算结果

△组合1:1.2恒+1.4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4.306 7.828 10.568 12.525 13.700 14.091
剪力(kN) : 28.182 23.485 18.788 14.091 9.394 4.697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13.700 12.525 10.568 7.828 4.306 0.000
剪力(kN) : -4.697 -9.394 -14.091 -18.788 -23.485 -28.182

△组合2:1.35恒+0.7*1.4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3.026 5.501 7.427 8.802 9.628 9.903
剪力(kN) : 19.805 16.504 13.203 9.903 6.602 3.301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9.628 8.802 7.427 5.501 3.026 0.000
剪力(kN) : -3.301 -6.602 -9.903 -13.203 -16.504 -19.805

6、局部稳定验算

翼缘宽厚比 B/T=23.00 < 容许宽厚比 [B/T] =40.0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35.50 < 容许高厚比[H0/Tw]=80.0

7、简支梁截面强度验算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14.091 (组合:1; 控制位置:1.000m)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163.048 < f=215.000
简支梁抗弯强度验算满足。

简支梁最大作用剪力(kN):28.182 (组合:1; 控制位置:0.000m)

简支梁抗剪计算应力(N/mm2):28.170 < fv=125.000
简支梁抗剪承载能力满足。

8、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
平面外长细比 λy:48.549
梁整体稳定系数φb:1.000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14.091 (组合:1; 控制位置:1.000m)

简支梁整体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71.200 < f=215.000
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满足。

9、简支梁挠度验算

△标准组合:1.0恒+1.0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3.079 5.598 7.557 8.956 9.796 10.076
剪力(kN) : 20.152 16.793 13.435 10.076 6.717 3.359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9.796 8.956 7.557 5.598 3.079 0.000
剪力(kN) : -3.359 -6.717 -10.076 -13.435 -16.793 -20.152

简支梁挠度计算结果: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挠度值(mm): 0.000 0.863 1.661 2.339 2.853 3.174 3.283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挠度值(mm): 3.174 2.853 2.339 1.661 0.863 0.000

最大挠度所在位置: 1.000m
计算最大挠度: 3.283(mm) < 容许挠度: 8.333(mm)

简支梁挠度验算满足。

****** 简支梁验算满足。******

====== 计算结束 ======

希望对你有用,也可以进行工程设计合作。

阅读全文

与镀锌方管抗弯计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请问汽车钢板属于什么材料 浏览:38
钢铁侠和美国队长为什么对立 浏览:167
郑州金合盛钢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35
上臂粉碎性骨折后多久取钢板 浏览:299
铝合金轮胎多少钱一个 浏览:438
钢板用什么机器打孔 浏览:35
成都不锈钢方管销售处 浏览:343
如何用烙铁焊接电子元件 浏览:109
钢铁行业怎么提升质量稳定性 浏览:480
模具热流道里的产品重量如何计算 浏览:273
止水钢板3厚可以许可误差是多少 浏览:90
三方存管协议规定 浏览:457
朋友取钢板我该说什么 浏览:320
镁合金比不锈钢轻多少 浏览:868
电焊不锈钢怎么样拆 浏览:324
氩弧焊接如何匹配参数 浏览:324
钢板折弯后r角怎么清掉 浏览:121
钢铁雄心4计划怎么取消 浏览:196
为什么钢铁侠1大陆先上映 浏览:623
钢筋加工大约产生多少废料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