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25圆管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要求
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要领和技巧摘要: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是焊工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通过此项目的训练,让学员掌握平板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立焊)的打底焊、填充焊、盖面焊等操作技巧。
关键词:焊接操作技术水平提高
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是高级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需要焊工手工操作的焊件一般都是小型的,不便于双面焊,对于质量要求高的焊件来说就必须做到单面焊双面成形,即让焊工掌握焊缝根部均匀焊透的技术,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一、焊条角度很重要,焊接规范不可少
立焊时,由于熔滴及熔池中的铁水易下淌形成焊瘤,焊缝两侧形成咬边,使焊缝成形恶化。掌握正确的焊接规范及根据焊接时情况的变化来调整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焊条与焊件表面的夹角在左右方向为90°,与焊缝的角度,起焊时为70°~80°,中间为45°~60°,收尾时20°~30°。装配间隙为3~4mm,应选用较小的焊条直径3.2mm和较小的焊接电流。电流一般比平焊小12%~15%,以减小熔池的体积,使之受到重力的影响减小,有利于熔滴过度。采用短弧焊接,缩短熔滴到熔池中去的距离,形成短路过度。
二、观熔池、听弧音,熔孔形状记在心
焊缝根部的打底焊是保证焊接质量的一个关键。采用灭弧法进行焊接,立焊灭弧节奏比平焊稍慢,每分钟30~40次,每点焊接时电弧燃烧稍长,所以立焊的焊肉比平焊厚。焊接时由下端开始施焊,打底的焊条角度大约70°~80°,采用两点击穿焊,在坡口一侧引燃电弧顺点焊点向根部进行预热熔化,听到电弧穿透坡口而发出的“扑扑”声,看到熔孔、形成熔池座,立即提起焊条熄灭电弧。然后重新引燃坡口的另一侧,第二个熔池应压住第一个开始凝固的溶池1/2~2/3,这样采用左右灭弧,击穿便得到整条焊缝。灭弧要用手腕的灵活性,每一次都干净利落地将电弧熄灭,使熔池有瞬时凝固的机会。灭弧时明显看到被击穿的钝边所形成的熔孔,立焊的熔孔约0.8mm,熔孔大小与背面成型紧紧相关,操作时要求保持熔孔大小均匀,这样才可以保证坡口根部熔透均匀,背面焊道饱满,宽窄高低均匀。
打底换焊条接头时,每次都要把接头部位的药皮清理干净,在坡口内重新引燃电弧,沿以形成的焊缝约10mm处连续焊接变化焊条角度,到90度时伸入焊缝中心左右稍加摆动,并同时向下压一下电弧,听到弧音,形成熔孔,立即灭弧,使焊条电弧伸入焊缝根部,形成溶孔立即灭弧。然后与第一根焊条打底焊法相同,左右交替循环灭弧
❷ 什么是单面焊双面成型
单面焊双面成型就是一面焊接两面成型,它的基本要领有以下几点:
1. 选择版合适的工艺参数
焊接权电流应根据板件厚度、焊接位置、焊条直径和焊接经验进行选择,保证所选择的电流不易造成焊缝咬边、烧穿、夹渣、未焊透等缺陷。
焊接过程中应选择短弧焊,以避免咬肉、未焊透、气孔等缺陷的产生. 焊速应合适,不宜过慢,以每层厚度不大于4 mm为宜,(p192)以避免高温停留增长,影响焊缝的机械性能,但焊速也不宜过快,以免造成未溶合、未焊透等缺陷。
对重要构件要采取焊前先预热、焊后缓冷等措施,以避免冷裂纹的产生。
2. 焊工技术水平
焊接生产中,焊工对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掌握的水平,往往决定了焊缝的质量. 因此,加强焊工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能的训练是保证焊缝质量的关键。
❸ 压力管道焊接手工电焊怎样一面焊两面成形
想焊成两面成型,主要看你的电流、电压调节和手法,钝边厚点的话电流、电压大点,反唤桥之小点,再有就是手要稳,焊接速度要均匀,焊枪角度要合适,垂直于焊道就可以,这样才能背后成型一样。
管道一般都有坡口,尤其是弯头,具体的电流、电压要看材料厚度,看坡口钝边厚度才好调节,只能现场试试,或者是做一个试块焊焊看看,已确定焊接参数。
手法没什么特殊要求,就是普通焊接时怎么焊,那就怎么焊就行,垂直或者有点角度都行,再说管道要一直转圈,焊枪的角唯派度没法始终保持一致,保持一致角度很有难度。最后说单面焊双指链贺面成型没什么了不起的,放心大胆的焊肯定没问题的。
❹ 氩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 垂直固定管对接的焊接工艺 管子60X5
管子壁厚5mm的话是需要开坡口的,要开单边v形坡口,坡口角度45°,钝边为1.5mm,装内配间隙1mm,焊接电流容100—120A,电弧长度2-3mm,喷嘴直径10mm,氩气流量7-8L/min,钨极伸出长度5-7mm。
❺ 四毫米钢管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要点
(1)引弧应在焊缝中,要做到一“引”便“着”,一“落”便“准”。由于电缆及焊钳对手腕存在一个重力矩,焊工手持焊钳不易稳定,因此引弧时焊工要蹲稳,手臂要用力持钳,手腕微微用力做点划动作。另外,焊工心情要放松,紧张则僵硬,僵硬则动作机械而抖动大,极易产生“粘住”和“拉熄”现象。练习时,从摩擦法开始,逐渐缩短摩擦距离及焊条头与工作面的距离。轻落轻起,克服惯性,快慢适中,使焊钳运动轨迹逐渐达到近似垂直的效果。
(2)要懂得焊条在空间三个方面均有运动,向熔池方向递进要与熔化速度相一致,以保持弧长不变。快了弧长缩短,甚至“粘住”;慢了弧长拉长,增加飞溅,降低保护作用,影响熔滴过渡。横向运动的目的在于搅拌熔池,以增加熔宽,应中间快两端慢。它与向前运动紧密相联,变化很多,应视熔池的形状及熔敷金属量来决定。只有三个方向上的运动有机的结合,才能确保焊缝的一定高度和宽度,确保高质量的焊缝质量。
(3)分清熔渣和铁液,是提高操作技能的一个关键。一般铁液超前,熔渣滞后,电弧下的铁液温度高,油光发亮处于下层。而熔渣温度低,较暗,在铁液上游动。分不清熔渣和铁液,就不能看清焊缝边缘及熔合情况,焊接盲目性很大。
(4)更换焊条要快,接头应准,因为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焊缝的质量。快,即在前道焊缝收尾处尚处于红热状态,立即引弧,这样前后焊缝易于熔合,能有效地避免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准,即接头恰到好处,回行距离在10~20mm,在弧坑上运行的时间稍快(也就是说熔敷金属的量较少)。回行距离过长,不易摸准位置,反而容易重叠和脱离,运弧时间掌握不好,接头就会偏高或偏低。另外,收弧时弧坑应力求圆形避免尖形,且焊肉适中,不能太深或太浅,这样才便于接头。
(5)准确的调节电流,尤其是立、横、仰位置焊接,对于获得良好的焊接内在质量和美观的焊缝成形是至关重要的。调电流要一听、二看、三比较,即听电弧声音,看电弧燃烧状况,比较熔池形状及焊缝成形情况。
(6)要克服重力对焊缝成形的不利影响。焊接时,熔融的铁液和熔渣始终受重力作用,且这个作用总是垂直向下的,但不一定都是通过焊缝中心的。为此,焊工要通过采用调整焊条的角度,改变熔池的形状及电弧在熔池上部压低和稍作停留等方法来克服重力的不利影响。
(7)焊工应掌握多种运条方法。运条是焊工技术的具体表现,焊缝质量好坏和外形的优劣主要由运条方法来决定,焊工应懂得各种运条方法的特点与区别,多掌握几种,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8)要有热量的概念,要善于观察温度变化,做到有效地控制熔池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温度对焊接的影响很大,温度低,熔池小、铁液暗,流动性差,且易产生夹渣和虚焊;温度高,则熔池大、铁液亮,流动性好,易于熔合;但过高易下淌,成形难控制,且接头塑性下降。温度与电流大小及运条方式(如圆圈形的运条温度高于月牙形,月牙形运条温度又高于锯齿形运条)、电焊条夹角大小及停留电弧时间长短等均有密切关系。
(9)收弧要求焊缝饱满,无裂纹、气孔及夹渣等缺陷。弧坑深,焊肉薄,应力集中,极易产生裂纹。采用反复断弧“收尾法”(又叫点弧法),可克服收尾温度高,难以填满的困难,但易产生气孔,尤其是碱性焊条更甚。因此使用酸性焊条时,可用“划圈收尾法”和“点弧法”;而使用碱性焊条是地,可用“划圈收尾法”和“回焊收尾法”,回焊的距离视结尾处温度高低而定,一般以2~3m为宜。
❻ 二保焊单面焊接双面成形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有那些
1.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焊接电流应根据板件厚度、焊接位置、焊条直径和焊接经验进行选择,保证所选择的电流不易造成焊缝咬边、烧穿、夹渣、未焊透等缺陷。
焊接过程中应选择短弧焊,以避免咬肉、未焊透、气孔等缺陷的产生. 焊漏行源速应合适,不宜过慢,以每层厚度不大于4 mm为宜,(p192)以避免高温停留增长,影响焊缝的机械性能,但焊速也不宜过快,以免造成未溶合、未焊透等缺陷。
对重要构件要采取焊前先预热、焊后缓冷等措施,以避免冷裂纹的产生。
焊接生产中,焊工对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掌握的水平,往往决定了焊缝的质量. 因此,加强焊工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能的训练是保证焊缝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