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亚共析钢淬火温度范围是Ac3以上30~50℃,而过共析钢是Ac1以上30~50℃急求!谢谢!
这只是一般说法,但是并不是一定的。亚共析钢在ac1~ac3之间加热,淬火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使钢的强度和硬度降低,超过ac3过高,奥氏体晶粒会粗大,淬火组织为粗大的马氏体。ac3以下淬火为亚温淬火适用于低碳钢低碳合金钢,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组织。过共析钢限定在ac1以上30~50℃是为了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和保留的少量渗碳体质点,淬火后得到隐晶马氏体和其上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从而使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也具有较好的韧性。若过共析钢加热温度超过acm碳化燃枝物完全融入奥氏体,奥氏体含碳量增加降低ms和 mf点,淬火后会有大量的残留奥氏体组织,降低强度和耐磨性。温度过高基段晌奥氏体会长大粗化,淬火后得到有显微裂纹的粗片状马搏锋氏体,使钢的脆性增大;此外高温加热淬火应力大。氧化脱碳严重,也增大钢件变形开裂倾向。
B.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多少为什么
亚共析钢------
(723----910)+
50
度
过共析扮慧指钢------
723
+
50
度
简单的说碧埋在这个温度下碳钢完成了珠光体对奥氏体的转变,有利于厅配淬火后得到希望的金相组织。
C. 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与碳素钢、合金钢怎么对应
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都是应用于碳素钢。
铁-碳相图的临界温度参冲皮数仅仅局限在碳钢和铸铁,非合金钢。合金钢和合金铸铁的平衡状态散高差图由于添加了其它合金元素,与铁碳平衡状态图相差还是很大的。即使对于碳钢,直接在铁碳平衡图上读取成分----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参数值,也是不够精确的。实际上是借助于钢的加热温度临界参数手册而不是从相图念春上直接获得,那样得到的数值要精确和直观,对应关系明确。
D. 淬火的目的什么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温度如何确定为什么
淬火,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正火、回火、淬火。退火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E. 亚共析,共析,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如何确定为什么
淬火的目的是调整金属的硬度。
常用的亚共析钢加热温度900--750度左右。
过共析钢加热温度750度左右。
具体是多少要弄清钢的碳含量后到铁碳状态图上去查,在GSK线上加40度左右。
F. 亚共析,共析,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如何确定为什么
亚共析钢 t=Ac3+30~70℃
亚共析钢一般加热到Ac3以上使完全奥氏体化,目的是将组织中先析铁素体也奥氏体化,使随后的冷却中都获得想要的组织(马氏体下贝氏体和托氏体)否则先析铁素体在淬火过程中不发生相变而保留下来,降低了淬火钢的硬度。但加热温度超过Ac3过高时,钢碳化脱碳严重,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马氏体粗大,使钢的性能变坏。
共析碳钢和过共析钢 t=Ac1+30~70℃
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不完全2奥体化淬火,这是因为过共析碳钢在淬火加热以前,都已经过球化退火,加热到Ac1以上时,其组织为奥氏体体和一部分未溶的细粒状渗碳体。淬火后奥氏体变为马氏体未溶渗碳体颗粒被保留下来,它不但不会降低淬火钢的硬度,而且还可能提高它的耐磨性。
G.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多少为什么
淬火加热的目的是调整金属的硬度,亚共析钢淬火通常是在Ac3以上 30--50℃ 过共析钢淬火通常是在Ac1以上 30--50℃
原因:如果过共析钢加热温度超过Ac cm ,将导致渗碳体消失,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得到粗大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量增多,硬度和耐磨性降低,脆性增大;如果淬火温度过低,可能得到非马氏体组织,则钢的硬度达不到要求。
拓展:钢按金相组织分类。在退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在正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奥氏体钢。工具用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0.77%,这种钢组织中渗碳体的比例超过12%,所以除与铁素体形成珠光体外,还有多余的渗碳体,于是这类钢的组织是珠光体+渗碳体。这类钢统称为过共析钢。含碳量在0.0218—0.77%之间的结构钢称为亚共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