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叫焊后热处理,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作用是什么
你好,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或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回,称为焊答后热处理。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作用是:
(1)降低残余应力。
(2)调整焊接接头机械性能。
(3)改善焊缝金属热影响区金相组织。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作用如下:
(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z)降低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㈡ 高频焊管生产线中什么是焊缝热处理冠杰高频设备
高频焊管生产线中焊缝热处理就是在焊管工艺中,对焊缝包括热影响区实版行正火,或对焊缝权实行淬火+回火及正火+回火处理。使焊缝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与母材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一致,以消除焊接盈利,改善焊缝性能。应用广泛的是中频热处理机。
㈢ 什么叫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
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
⑴感应加热。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⑵辐射加热。辐射加热由热源把热量辐射到金属表面,再由金属表面把热量向其他方向传导。所以,辐射加热时金属内外壁温度差别大,其加热效果较感应加热为差。辐射加热常用火焰加热法、电阻炉加热法、红外线加热法。
㈣ 管道焊接后热处理是什么意思
你好,管道焊接后热处理指的是焊后立刻进行加热到250摄氏度左右,保温至少30分钟的工艺,防止管道冷速过快,具有消氢作用,避免延迟裂纹。
望采纳,谢谢。
㈤ 焊缝为什么要进行热处理
1、热来处理的概念
把金属加热自到给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选定速度和方法使之冷却以得到所需要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操作工艺,被称为热处理。施工中的热处理一般是指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热处理。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热处理的过程就是把焊接接头均匀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然后冷却的过程。
2、热处理的意义
焊接接头的热处理能防止焊接部位的脆性破坏、延迟裂纹、应力腐蚀和氢气腐蚀等。经过正确的热处理,可以使焊接残余应力松弛,淬硬区软化,也可以改善组织,降低含氢量,提高耐腐蚀性、冲击韧性,蠕变极限等。但如果焊接接头热处理不当,反而会使接头的性能下降。
㈥ 焊口热处理是什么意思啊谁帮忙解释清楚点谢谢!
焊前对焊接部位进行预热,防止焊接开裂,主要用于合金钢的焊接。
㈦ 后热与焊后热处理的区别是什么后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区别为:
后热指的是为防止急冷进行焊后加热。
焊后热处理是通过热处理使焊缝金属回与母材金属更答好的融合(往往焊接用材与母材的钢号不一致,通过加热扩散,更好的结合)。
后热的注意事项:
一般用火焰加热250~350℃,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焊后热处理则要根据材质和厚度来定,看标准NB/T 47015即可,那个温度一般较高,在600℃左右了,可以用炉子或是陶瓷加热毯。后热注意要加热均匀。
㈧ 焊后热处理是指
预热是焊前将坡口及坡口两端100mm区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工序,主要用来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和焊接应力,一般用于厚板或淬硬倾向较大的材料。
后热是指焊接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后热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头特别是热影响区中扩散氢的含量,所以又称去氢处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结构钢预防产生延迟裂纹的重要工艺措施。后热温度一般为200~350℃,时间不少于30分。
焊后热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残余应力的。
详情见我下面的粘贴内容:
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下:
(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选择不仅与钢材和焊条的化 学成分有关,还与焊接结构的刚性、焊接方法、环境温度等有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另外,预热温度在钢材板厚方向的均匀性和在焊缝区域的均匀性,对降低焊接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预热的宽度,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为焊缝区周围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于150-200毫米。如果预热不均匀,不但不减少焊接应力,反而会出现增大焊接应力的情况。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有三个: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纹的效果极为显著。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以及构件本身产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结束后,在构件中总会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在构件中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构件的破坏。
消应力热处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温状态下,其屈服强度下降,来达到松弛焊接应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高温回火,即把焊件整体放入加热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在空气中或炉内冷却。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应力。另一种方法是局部高温回火,即只对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加热,然后缓慢冷却,降低焊接应力的峰值,使应力分布比较平缓,起到部分消除焊接应力的目的。
有些合金钢材料在焊接以后,其焊接接头会出现淬硬组织,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变坏。此外,这种淬硬组织在焊接应力及氢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接头的破坏。如果经过热处理以后,接头的金相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从而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
㈨ 焊缝的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是什么(特别是后热是什么意思)
预热是焊前将坡口及坡口两端100mm区域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工序,主要用来降低焊缝的冷专却速度和焊接应力,属一般用于厚板或淬硬倾向较大的材料。
后热是指焊接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
后热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头特别是热影响区中扩散氢的含量,所以又称去氢处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结构钢预防产生延迟裂纹的重要工艺措施,后热温度一般为200~350℃,时间不少于30分。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等)的总称为焊接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如下:
焊接电流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焊接电流,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缝宽度则几乎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
电弧电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电弧电压增大,焊缝宽度显著增加,而焊缝厚度和余高略有减少焊接速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焊接速度增加,焊缝宽度、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减少。
㈩ 焊后热处理是指什么退火
针对不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为消除焊接缺陷所采取的各种热处理方法,称之为焊后热处理,
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从组织看
热处理的目的是将材料硬化、脆性化的组织软化,形成了强度、韧性较好的退火组织,提高焊缝接头材料的延展性喝断裂韧性。
(2)从应力状态看
为了消除冷热不均匀的应力状态,达到松弛焊接应力,稳定结构尺寸形状,需要采用去应力退火或者人工时效热处理,使材料性能回复。
(3)提高抗腐蚀能力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类产品,焊接组织和应力会降低材料的抗腐蚀能力,必须对焊接区域进行去应力处理。
(4)防止热应变时效脆化
焊接后需要热处理退火。
(5)焊后的去氢处理
主要是加快焊缝中的氢的逸出,对于低合金钢焊接件尤其需要。
所以,人工时效只是焊后热处理中,一种去除焊接应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