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管焊管 > 焊缝的组织和性能是什么

焊缝的组织和性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28 08:19:18

焊缝有哪些金相组织特征区

① 铁素体 用符号F表示,其特点是强度和硬度低,但塑性和韧性很好。含铁素体多的钢(如低碳钢)就具有软面韧性好的特点。

② 渗碳体 是碳和铁的化合物(分子式Fe3C2),其性能与铁素体相反,硬而脆。随着钢中含碳量增加,渗碳体含量也增加,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

③ 珠光体 是铁素体、渗碳体二者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P表示,其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其硬度和强度比铁素体高。但是因为珠光体中的渗碳体要比铁素体少得多,所以珠光体脆性并不高。在高位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珠光体中的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一层层地交替分布,随着片层密度增大、层间距减小,珠光体硬度和强度增高,但塑性和韧性下降,总的评价是,其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

④ 奥氏体 用符号A表示,其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塑性和韧性良好,无磁性。

⑤ 马氏体 用符号M表示,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很脆,塑性很差,延展性很低,几乎不能承受冲击载荷。马氏体加热后容易分解为其他组织。

⑥ 贝氏体 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介于珠光体和马氏体之间的一种组织,用符号B表示。根据形成温度不同分为:粒状贝氏体、上贝氏体(B上)和下贝氏体(B下)。粒状贝氏体强度较低,但上仍较好的韧性;B上韧性最差,B下既具有较高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韧性。

⑦ 魏氏组织 是一种过热组织,由彼此交叉约60°的铁素体针片嵌入钢的基体而成的显微组织。碳钢过热,晶粒长大后,高温下晶粒粗大的奥氏体以一定的速度冷却时很容易形成魏氏组织,粗大魏氏组织使钢材(或焊缝)塑性、韧性下降,脆性增加。

⑧ 莱氏体 大于727℃的莱氏体称为高温莱氏体;小于727℃的莱氏体称为低温莱氏体,莱氏体性能与渗碳体相似,硬度很高,塑性很差。

Ⅱ 焊接接头由哪几个区域组成各部分的组织和性能特点是怎样的

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成。
1)焊缝金属:焊接加热时,焊缝处的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母材与填充金属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后成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成柱状晶组织。由于焊条芯及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往往优于母材,只要焊条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焊缝金属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强度。
2)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金属因焊接热作用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Ⅲ 焊缝组织和性能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特征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改善方法有:
1、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
2、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
3、选择合适的焊接热输入
4、选择合适的焊接操作方法
5、正确选择焊接材料
6、正确选择焊后热处理
7、控制熔合比

焊接接头:
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成为焊接接头(简称接头)
焊接接头,应包括焊缝及基本金属靠近焊缝且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的区域。熔化焊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熔合线、热影响区和木材等组成。焊接接头具有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极不均匀的特点。

影响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有:
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规范与线能量,操作方法。

Ⅳ 焊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什么叫金属焊接性如何评价金属焊接性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一种连接工艺方法。其特点有:
(1)连接性能好
焊缝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耐高温、高压、能耐低温、具有良好的密
封性、导电性、耐蚀性和耐磨性等。
(2)省料、省工、成本低
采用焊接方法制造金属结构,一般比铆接节省金属材料10%-20%。
(3)重量轻
采用焊接方法制造船舶、车辆、飞机、飞船、火箭等运载工具,可以减轻自
重,提高运载能力。
(4)简化工艺
可以采用焊接方法制造重型、复杂的及其零部件,简化铸造和锻造工艺,
以及简化切削加工工艺。
金属焊接性是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焊接工艺的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和焊接接头能否在使用条件下安全运行的一种评价尺度。
金属的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主要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从广义来说“焊接性”这一概念还包括“可用性’和“可靠性”。焊接性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所采用的工艺条件。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的,例如原来认为焊接性不好的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焊接方法而变为易于焊接,即焊接性变好了。因此我们不能离开工艺条件来泛谈焊接性问题。
焊接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接合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二是实用性能,即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
工艺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焊接接头的能力。
分析研究金属的工艺焊接性时,必然要涉及到焊接过程。对于熔化焊来讲,焊接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传热的冶金反应。因此,把工艺焊接性又分为热焊接性和冶金焊接性。
(1)热焊接性:热焊接性是指在焊接热过程中,对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用它来评定被焊金属对热的敏感性(晶粒长大和组织性能变化等),热焊接性主要与被焊材质及焊接工艺条件有关。
(2)冶金焊接性:冶金焊接性是指冶金反应对焊接性能和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它包括合金元素的氧化、还原、蒸发。氢、氧、氮的溶解,对气孔、夹杂物、裂纹等缺陷的敏感性,它们是影响焊缝金属化学成分和性能的重要方面。

Ⅳ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包含哪些内容

焊接性包含两个方面:
1、结合性,也就是工艺焊接性,一定的材料在给定焊接工艺条件下对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至于焊接缺陷就包含裂纹、气孔、断裂等;
2、使用性,一定的材料在给定焊接工艺条件下所形成焊接接头适用要求的能力,就是形成的接头或整体焊接结构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包含力学性能和耐磨,耐腐蚀等

Ⅵ 焊接接头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组织性能有何特点

在设计焊接接头时,首先应该考虑接头的强度,其次还要考虑如何保证组合件的尺寸精度,零件的装备定位、钎料的安置、钎焊接头的间隙等工艺问题。
在焊接时,由于焊料及焊缝的强度一般比母材低,若采用对接的焊接接头,则接头强度比母材差,因而对接接头不能保证接头具有与母材相等的承载能力,焊接接头大多采用搭接形式。
由于工件的形状不同,搭接接头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
①平板焊接接头形式;
②管件焊接接头形式;
③T形和斜角接头形式;
④端面接头;
⑤管与棒与板的接头形式;
⑥线接触接头形式;

在设计焊接接头时还应考虑应力集中问题,尤其是接头受动载荷或大应力时应力集中问题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的设计原则是不应使接头边缘处产生任何过大的应力集中,而应将应力转移到母材上去。为避免在载荷作用下接头处发生应力集中,可局部加厚薄件的接头部分,使应力集中点发生在母材而不是在焊接的边缘。当载荷过大是,不应用焊缝圆角来缓和应力集中,应在零件本身拐角处安排圆角,使应力通过母材上的圆角形成适当的分布。为了增强承载能力,一方面增大焊缝面积,另一方面是尽量使受力方向垂直于焊缝面积。

Ⅶ 焊接术语接头组织和性能是什么意思

常 用 焊 接 术 语正极性 指直流焊接时,被焊物接(+)极,焊条、焊丝接(-)极反极性 与正极性直流电弧焊或电弧切割时,焊件与焊接电源输出端正、负极的接法称为极性。极性分正极性和反极性两种。焊件接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极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的接法为正极性(常表示为DCSP)。反之,焊件接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电极接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的接法为反极性(常表示为DCRP)。欧美常常用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将DCSP称为DCEN,而将DCRP称为DCEP。焊接电流 为向焊接提供足够的热量而流过的电流电弧电压 指电弧部的电压,与电弧长大致成比例地增加,一般电压表所示电压值包括电弧电压及焊丝伸出部,焊接电缆部的电压下降值。弧长 弧部长度弧坑 在焊缝终点产生的凹坑气孔 熔敷金属里有气产生空洞飞溅 焊接时未形成熔融金属而飞出来的金属小颗粒焊渣 焊后覆盖在焊缝表面上的固态熔渣熔渣 包覆在熔融金属表面的玻璃质非金属物咬边 由于焊缝两端的母材过烧,致使熔融金属未能填满,形成槽状凹坑。熔深 母材熔化部的最深位与母材表面之间的距离熔池 因焊弧热而熔化成池状的母材部分熔化速度 单位时间里熔敷金属的重量熔敷率 有效附着在焊接部的金属重量占熔融焊条、焊丝重量的比例未熔合 对焊底部的熔深不良部,或第一层等里面未融合部余高 鼓出母材表面的部分或角焊末端连接线以上部分的熔敷金属坡口角度 母材边缘加工面的角度预热 为防止急热,焊接前先对母材预热( 如火焰加热)后热 为防止急冷进行焊后加热(如火焰加热)平焊 从接头上面焊接横焊 从接头一侧开始焊接立焊 沿接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仰焊 从接头下面焊接 垫板 为防止熔融金属落下,在焊接接头下面放上金属、石棉等支撑物。 夹渣 夹渣是非金属固体物质残留于焊缝金属中的现象,夹杂物出现在熔焊过程中焊剂 焊接时,能够熔化形成熔渣和气体,对熔化金属起保护和冶金处理 作用的一种物质。碳弧气刨 使用石磨棒或碳棒与工件间产生的电弧将金属熔化,并用压缩空气将其吹掉,实现在金属表面上加工沟槽的方法保护气体 焊接过程中用于保护金属熔滴、熔池及焊缝区的气体,它使高温金属免受外界气体的侵害焊接夹具 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防止焊接变形所采用的夹具焊接工作台 为焊接小型焊件而设置的工作台焊接操作机 将焊接机头或焊枪送到并保持在待焊位置,或以选定的焊接速度沿规定的轨迹移动焊剂的装置焊接变位机 将焊件回转或倾斜,使接头处于水平或船行位置的装置焊接滚轮架 借助焊件与主动滚轮间的摩擦力来带动圆筒形(或圆锥形)焊件旋转的装置焊接名词解释 一.一般术语 1.焊接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2.焊接技能 手焊工或焊接操作工执行焊接工艺细则的能力。 3.焊接方法 指特定的焊接方法,如埋弧焊、气保护焊等,其含义包括该方法涉及的冶金、电、物理、化学及力学原则等内容。 4.焊接工艺 制造焊件所有的加工方法和实施要求,包括焊接准备、材料选用、焊接方法选定、焊接参数、操作要求等。 5.焊接工艺规范(规程) 制造焊件所有关的加工和实践要求的细则文件,可保证由熟练焊工或操作工操作时质量的再现性 6.焊接操作 按照给定的焊接工艺完成焊接过程的各种动作的统称。 7.焊接顺序 工件上各焊接接头和焊缝的焊接次序。 8.焊接方向 焊接热源沿焊缝长度增长的移动方向。 9.焊接回路 焊接电源输出的焊接电流流经工件的导电回路。 10.坡口 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并装配成的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 11.开坡口 用机械、火焰或电弧等加工坡口的过程。 12.单面坡口 只构成单面焊缝(包括封底焊)的坡口。 13.双面坡口 形成双面焊缝的坡口。 14.坡口面 待焊件上的坡口表面。 15.坡口角度 两坡口面之间的夹角。 16.坡口面角度 待加工坡口的端面与坡口面之间的夹角。 17.接头根部 组成接头两零件最接近的那一部位。 18.根部间隙 焊前在接头根部之间预留的空隙。 19.根部半径 在J形、U形坡口底部的圆角半径。 20.钝边 焊件开坡口时,沿焊件接头坡口根部的端面直边部分。 21.接头 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要用焊接组合或已经焊合的接点。检验接头性能应考虑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甚至母材等不同部位的相互影响。 22.接头设计 根据工作条件所确定的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和尺寸以及焊缝尺寸等。 23.对接接头 两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

Ⅷ 焊接热影响区可以 分为哪三个区其组织性能各如何

焊接热影响区:简称HAZ(heat
affect
zone
)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
一、不易淬火钢的组织分布
特点:焊接空冷条件下不易形成马氏体。如低碳钢,16Mn,15MnV和15MnTi等。
按加热温度和组织特征可划分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正火区和再结晶区四个区域。如图所示。
1、过热区(粗晶区)
温度在固相线至1100℃之间,宽度约1~3mm。焊接时,该区域内奥氏体晶粒严重长大,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过热组织,塑性和韧度明显下降。
2、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
温度在1100℃~Ac3之间,宽度约1.2~4.0mm。焊后空冷使该区内的金属相当于进行了正火处理,故其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3、不完全重结晶区(也称部分正火区)
加热温度在Ac3~Ac1之间。焊接时,只有部分组织转变为奥氏体;冷却后获得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余部分仍为原始组织,因此晶粒大小不均匀,力学性能也较差。
4、再结晶区
如果母材焊前经过冷加工变形,温度在Ac1~450℃之间,还有再结晶区
。该区域金属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只是塑性有所增加。如果焊前未经冷塑性变形,则热影响区中就没有再结晶区。
二、易淬火钢的组织分布
特点:空冷下容易淬火形成马氏体。如18MnMoNb、30CrMnSi等。
1、完全淬火区
焊接时热影响区处于AC3以上的区域,由于这类钢的淬硬倾向较大,故焊后得到淬火组织(马氏体)。在靠近焊缝附近(相当于低碳钢的过热区),由于晶粒严重长大,故得到粗大的马氏体,而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得到细小的马氏体。根据冷却速度和线能量的不同,还可能出现贝氏体,从而形成了与马氏体共存的混合组织。这个区在组织特征上都是属同一类型(马氏体),只是粗细不同,因此统称为完全淬火区。
2、不完全淬火区
母材被加热到AC1~
AC3温度之间的热影响区,在快速加热条件下,铁素体很少溶入奥氏体,而珠光体、贝氏体、索氏体等转变为奥氏体。在随后快冷时,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原铁素体保持不变,并有不同程度的长大,最后形成马氏体-铁素体的组织,故称不完全淬火区。如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却速度较小时,也可能出现索氏体和体素体。
如果母材在焊前是调质状态,那么焊接热影区的组织,除在上述的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区之外,还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回火处理,称为回火区(低于AC1
以下的区域)。
在焊接快速加热和连续冷却的条件下,相转变属于非平衡转变,焊接热影响区常见的组织有铁素体、珠光体、魏氏组织、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低碳马氏体、高碳马氏体及
M-A
组元等。
在一定条件下,热影响区出现哪几种组织主要与母材的化学成分和焊接工艺条件有关,母材的化学成分是决定热影响区组织的主要因素

Ⅸ 什么叫热影响区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如何

热影响区简称HAZ(HeatAffectedZone),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

低碳钢属不易淬火钢,其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和不完全重结晶区。

(9)焊缝的组织和性能是什么扩展阅读:

热影响区包括:

1、熔合区:温度在固液相线之间,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导致组织、性能不均匀,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是焊热影响区性能最差的区域。

2、过热区:温度为从固相线到晶粒急剧生长温度(约1100℃)之间。因为存在很大的过热,该区奥氏体严重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组织,并且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因此,塑、韧性很差。

3、相变重结晶区:温度:从晶粒急剧生长温度(1100℃)到AC3。加热过程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全部发生重结晶转变为细小奥氏体。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成分均匀,塑、韧性极好。类似于正火组织,亦称“正火区”。是热影响区中组织性能最佳的区域。

4、不完全重结晶区:温度:AC1~AC3,在此温度范围内,只有一部分铁素体和珠光体发生了相变重结晶,冷却形成了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为未转变的原始铁素体,因此,晶粒大小不一,形成的组织不均匀,导致力学性能不均匀。

Ⅹ 焊缝连接的特性有哪些

焊接连接(welded connection)是现代钢结构最主要的连接方法。
其优点是:构造简单,任何形式的构件都可直接相连;用料经济,不削弱截面;制作加工方便,可实现自动化操作;连接的密闭性好,结构刚度大。
其缺点是:在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内,钢材的金相组织发生改变,导致局部材质变脆;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使受压构件承载力降低;焊接结构对裂纹很敏感,局部裂纹一旦发生,就容易扩展到整体,低温冷脆问题较为突出

阅读全文

与焊缝的组织和性能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6公厘钢筋1千克多少米 浏览:594
8厘圆支钢材什么价钱 浏览:744
合金锭怎么做手游 浏览:447
成都模具工业园是什么社区 浏览:780
钢筋计算时625d是什么 浏览:186
哪里有不锈钢焊管厂家 浏览:916
瞬间焊接胶水粘上衣服怎么去除 浏览:903
构造边缘柱怎么看钢筋 浏览:228
2016年钢筋价格各多少钱 浏览:687
5mm不锈钢钢板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275
无缝管材质一般是什么材质 浏览:137
模具温度箱表不亮是什么原因 浏览:464
怎么用钻头在不锈钢上打孔 浏览:480
钢筋复试少做怎么处理 浏览:687
sus316是什么材质的钢材 浏览:919
说话无缝衔接什么意思 浏览:831
无缝内衣用什么规格的纱线做 浏览:335
如何做高尔夫球模具 浏览:24
桩基基础钢筋怎么做 浏览:665
盖房制做现浇顶钢筋怎么办 浏览: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