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管焊管 > 晶体管弧焊电源结构示意图

晶体管弧焊电源结构示意图

发布时间:2022-10-06 21:43:02

A. 全控型器件的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

电力MOS场效应管
通常主要指绝缘栅型中的MOS型(Metal Oxide Semiconctor FET),简称电力MOSFET(Power MOSFET)
结型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一般称作静电感应晶体管(Static Inction Transistor——SIT)。 是一种单极型的电压控制全控型器件。
特点——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
输入阻抗高
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
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
热稳定性优于GTR。
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的电力电子装置 。
电力MOSFET的种类
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
耗尽型——当栅极电压为零时漏源极之间就存在导电沟道。
增强型——对于N(P)沟道器件,栅极电压大于(小于)零时才存在导电沟道。
电力MOSFET主要是N沟道增强型。
电力MOSFET的结构
小功率MOS管是横向导电器件。
电力MOSFET大都采用垂直导电结构,又称为VMOSFET(Vertical MOSFET)。
按垂直导电结构的差异,分为利用V型槽实现垂直导电的VVMOSFET和具有垂直导电双扩散MOS结构的VDMOSFET(Vertical Double-diffused MOSFET)。
这里主要以VDMOS器件为例进行讨论。
电力MOSFET的工作原理(N沟道增强型VDMOS)
截止:漏源极间加正电源,栅源极间电压为零。
P基区与N漂移区之间形成的PN结J1反偏,漏源极之间无电流流过。
导电:在栅源极间加正电压UGS
当UGS大于UT时,P型半导体反型成N型而成为反型层,该反型层形成N沟道而使PN结J1消失,漏极和源极导电 。
电力MOSFET的基本特性
(1)静态特性
漏极电流ID和栅源间电压UGS的关系称为MOSFET的转移特性。
ID较大时,ID与UGS的关系近似线性,曲线的斜率定义为跨导Gfs。
(2)MOSFET的漏极伏安特性(即输出特性):
截止区(对应于GTR的截止区)
饱和区(对应于GTR的放大区)
非饱和区(对应GTR的饱和区)
工作在开关状态,即在截止区和非饱和区之间来回转换。
漏源极之间有寄生二极管,漏源极间加反向电压时导通。
通态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对器件并联时的均流有利。
(3)动态特性
开通过程
开通延迟时间td(on)
上升时间tr
开通时间ton——开通延迟时间与上升时间之和
关断过程
关断延迟时间td(off)
下降时间tf
关断时间toff——关断延迟时间和下降时间之和
MOSFET的开关速度
MOSFET的开关速度和Cin充放电有很大关系。
可降低驱动电路内阻Rs减小时间常数,加快开关速度。
不存在少子储存效应,关断过程非常迅速。
开关时间在10~100ns之间,工作频率可达100kHz以上,是主要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
场控器件,静态时几乎不需输入电流。但在开关过程中需对输入电容充放电,仍需一定的驱动功率。
开关频率越高,所需要的驱动功率越大。
电力MOSFET的主要参数
除跨导Gfs、开启电压UT以及td(on)、tr、td(off)和tf之外还有:
(1)漏极电压UDS——电力MOSFET电压定额
(2)漏极直流电流ID和漏极脉冲电流幅值IDM——电力MOSFET电流定额
(3)栅源电压UGS—— UGS>20V将导致绝缘层击穿 。
(4)极间电容——极间电容CGS、CGD和CDS
另一种介绍说明:
场效应管(Fj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 )是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半导体中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故因此而得名。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只依靠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故又称为单极型晶体管。与双极型晶体三极管相比,它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低、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功耗小、制造工艺简单和便于集成化等优点。
场效应管有两大类,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FET,后者性能更为优越,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图Z0121 为场效应管的类型及图形、符号。
一、结构与分类
图 Z0122为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结构示意图和它的图形、符号。它是在同一块N型硅片的两侧分别制作掺杂浓度较高的P型区(用P 表示),形成两个对称的PN结,将两个P区的引出线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电极,称为栅极(g),在N型硅片两端各引出一个电极,分别称为源极(s)和漏极(d)。在形成PN结过程中,由于P 区是重掺杂区,所以N一区侧的空间电荷层宽度远大 。
二、工作原理
N沟道和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偏置电压的极性和载流子的类型不同而已。下面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为例来分析其工作原理。电路如图Z0123所示。由于栅源间加反向电压,所以两侧PN结均处于反向偏置,栅源电流几乎为零。漏源之间加正向电压使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电子由源极出发,经过沟道到达漏极形成漏极电流ID。
1.栅源电压UGS对导电沟道的影响(设UDS=0)
在图Z0123所示电路中,UGS <0,两个PN结处于反向偏置,耗尽层有一定宽度,ID=0。若|UGS| 增大,耗尽层变宽,沟道被压缩,截面积减小,沟道电阻增大;若|UGS| 减小,耗尽层变窄,沟道变宽,电阻减小。这表明UGS控制着漏源之间的导电沟道。当UGS负值增加到某一数值VP时,两边耗尽层合拢,整个沟道被耗尽层完全夹断。(VP称为夹断电压)此时,漏源之间的电阻趋于无穷大。管子处于截止状态,ID=0。
2.漏源电压UGS对漏极电流ID的影响(设UGS=0)
当UGS=0时,显然ID=0;当UDS>0且尚小对,P N结因加反向电压,使耗尽层具有一定宽度,但宽度上下不均匀,这是由于漏源之间的导电沟道具有一定电阻,因而漏源电压UDS沿沟道递降,造成漏端电位高于源端电位,使近漏端PN结上的反向偏压大于近源端,因而近漏端耗尽层宽度大于近源端。显然,在UDS较小时,沟道呈现一定电阻,ID随UDS成线性规律变化(如图Z0124曲线OA段);若UGS再继续增大,耗尽层也随之增宽,导电沟道相应变窄,尤其是近漏端更加明显。
由于沟道电阻的增大,ID增长变慢了(如图曲线AB段),当UDS增大到等于|VP|时,沟道在近漏端首先发生耗尽层相碰的现象。这种状态称为预夹断。这时管子并不截止,因为漏源两极间的场强已足够大,完全可以把向漏极漂移的全部电子吸引过去形成漏极饱和电流IDSS (这种情况如曲线B点):当UDS>|VP|再增加时,耗尽层从近漏端开始沿沟道加长它的接触部分,形成夹断区 。
由于耗尽层的电阻比沟道电阻大得多,所以比|VP|大的那部分电压基本上降在夹断区上,使夹断区形成很强的电场,它完全可以把沟道中向漏极漂移的电子拉向漏极,形成漏极电流。因为未被夹断的沟道上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于是向漏极方向漂移的电子也基本保持不变,管子呈恒流特性(如曲线BC段)。但是,如果再增加UDS达到BUDS时(BUDS称为击穿电压)进入夹断区的电子将被强电场加速而获得很大的动能,这些电子和夹断区内的原子碰撞发生链锁反应,产生大量的新生载流予,使ID急剧增加而出现击穿现象(如曲线CD段)。
由此可见,结型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ID受UGS和UDS的双重控制。这种电压的控制作用,是场效应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基础。
三、特性曲线
1.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是栅源电压UGS取不同定值时,漏极电流ID 随漏源电压UDS 变化的一簇关系曲线,如图Z0124所示。由图可知,各条曲线有共同的变化规律。UGS越负,曲线越向下移动)这是因为对于相同的UDS,UGS越负,耗尽层越宽,导电沟道越窄,ID越小。
由图还可看出,输出特性可分为三个区域即可变电阻区、恒流区和击穿区。
◆可变电阻区:预夹断以前的区域。其特点是,当0<UDS<|VP|时,ID几乎与UDS呈线性关系增长,UGS愈负,曲线上升斜率愈小。在此区域内,场效应管等效为一个受UGS控制的可变电阻。
◆恒流区: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其特点是,当UDS>|VP|时,ID几乎不随UDS变化,保持某一恒定值。ID的大小只受UGS的控制,两者变量之间近乎成线性关系,所以该区域又称线性放大区。
◆击穿区:右侧虚线以右之区域。此区域内UDS>BUDS,管子被击穿,ID随UDS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2.转移特性曲线
当UDS一定时,ID与UGS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转移特性曲线。实验表明,当UDS>|VP|后,即恒流区内,ID 受UDS影响甚小,所以转移特性通常只画一条。在工程计算中,与恒流区相对应的转移特性可以近似地用下式表示:Id=Idss(1-Ugs/Vp)(1-Ugs/Vp)
式GS0127中VP≤UGS≤0,IDSS是UGS=0时的漏极饱和电流。

B. 常用几种电子控制型弧焊电源的主要电路结构是什么

在供电系统中,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网电压,经输入整流器整流和滤波器滤波后获得逆变器所需的平滑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在电子功率开关系统中经逆变器的大功率开关器件(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或IGBT)组成的交替开关作用,变成几千至几万赫的中高频电流,再经过中高频变压器降至适合于焊接的几十伏低电压,并借助于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和给定反馈电路及焊接回路的阻抗,获得焊接工艺所需的外特性和动特性。如果需要采用直流电进行焊接,还需经输出整流器整流和滤波,把中高频交流电变成直流输出。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过程称为逆变,采用逆变技术制造的弧焊电源电源称为逆变弧焊电源,弧焊逆变电源逆变电源从80年代初期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路程。它是一种高效、节能、轻便的新型弧焊电源。
弧焊逆变电源主要由普通直流弧焊电源和逆变器组成主电路,通过逆变器把直流转变成交流,频率可调,正负半波通电时间比、正负半波电流比值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

C. 双极性晶体管的结构

一个双极性晶体管由三个不同的掺杂半导体区域组成,它们分别是发射极区域、基极区域和集电极区域。这些区域在NPN型晶体管中分别是N型、P型和N型半导体,而在PNP型晶体管中则分别是P型、N型和P型半导体。每一个半导体区域都有一个引脚端接出,通常用字母E、B和C来表示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
基极的物理位置在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它由轻掺杂、高电阻率的材料制成。集电极包围着基极区域,由于集电结反向偏置,电子很难从这里被注入到基极区域,这样就造成共基极电流增益约等于1,而共射极电流增益取得较大的数值。从右边这个典型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截面简图可以看出,集电结的面积大于发射结。此外,发射极具有相当高的掺杂浓度。
在通常情况下,双极性晶体管的几个区域在物理性质、几何尺寸上并不对称。假设连接在电路中的晶体管位于正向放大区,如果此时将晶体管集电极和发射极在电路中的连接互换,将使晶体管离开正向放大区,进入反向工作区。晶体管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它适合在正向放大区工作,所以反向工作区的共基极电流增益和共射极电流增益比晶体管位于正向放大区时小得多。这种功能上的不对称,根本上是缘于发射极和集电极的掺杂程度不同。因此,在NPN型晶体管中,尽管集电极和发射极都为N型掺杂,但是二者的电学性质和功能完全不能互换。发射极区域的掺杂程度最高,集电极区域次之,基极区域掺杂程度最低。此外,三个区域的物理尺度也有所不同,其中基极区域很薄,并且集电极面积大于发射极面积。由于双极性晶体管具有这样的物质结构,因此可以为集电结提供一个反向偏置,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这个反向偏置不能过大,以致于晶体管损坏。对发射极进行重掺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发射极电子注入到基极区域的效率,从而实现尽量高的电流增益。
在双极性晶体管的共射极接法里,施加于基极、发射极两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都会造成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发生显著变化。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放大输入的电流或电压。把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当做输入端,集电极当做输出端,可以利用戴维南定理分析这个二端口网络。利用等效的原理,可以将双极性晶体管看成是电压控制的电流源,也可以将其视为电流控制的电压源。此外,从二端口网络的左边看进去,基极处的输入阻抗减小到基极电阻的,这样就降低了对前一级电路的负载能力的要求。 NPN型晶体管是两种类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其中一种,由两层N型掺杂区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一层P型掺杂半导体(基极)组成。输入到基极的微小电流将被放大,产生较大的集电极-发射极电流。当NPN型晶体管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并且集电极电压高于基极电压,则晶体管处于正向放大状态。在这一状态中,晶体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存在电流。被放大的电流,是发射极注入到基极区域的电子(在基极区域为少数载流子),在电场的推动下漂移到集电极的结果。由于电子迁移率比空穴迁移率更高,因此现在使用的大多数双极性晶体管为NPN型。
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电学符号如右图,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箭头指向发射极。 双极性晶体管的另一种类型为PNP型,由两层P型掺杂区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一层N型掺杂半导体组成。流经基极的微小电流可以在发射极端得到放大。也就是说,当PNP型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时,集电极电压低于基极,晶体管处于正向放大区。
在双极性晶体管电学符号中,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箭头指向电流的方向,这里的电流为电子流动的反方向。与NPN型相反,PNP型晶体管的箭头从发射极指向基极。 异质结双极性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是一种改良的双极性晶体管,它具有高速工作的能力。研究发现,这种晶体管可以处理频率高达几百GHz的超高频信号,因此它适用于射频功率放大、激光驱动等对工作速度要求苛刻的应用。
异质结是PN结的一种,这种结的两端由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在这种双极性晶体管中,发射结通常采用异质结结构,即发射极区域采用宽禁带材料,基极区域采用窄禁带材料。常见的异质结用砷化镓(GaAs)制造基极区域,用铝-镓-砷固溶体(AlxGa1-xAs)制造发射极区域。采用这样的异质结,双极性晶体管的注入效率可以得到提升,电流增益也可以提高几个数量级。
采用异质结的双极性晶体管基极区域的掺杂浓度可以大幅提升,这样就可以降低基极电极的电阻,并有利于降低基极区域的宽度。在传统的双极性晶体管,即同质结晶体管中,发射极到基极的载流子注入效率主要是由发射极和基极的掺杂比例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较高的注入效率,必须对基极区域进行轻掺杂,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增大了基极电阻。
如左边的示意图中,代表空穴从基极区域到达发射极区域跨越的势差;而则代表电子从发射极区域到达基极区域跨越的势差。由于发射结具有异质结的结构,可以使,从而提高了发射极的注入效率。在基极区域里,半导体材料的组分分布不均,造成缓变的基极区域禁带宽度,其梯度为以表示。这一缓变禁带宽度,可以为少数载流子提供一个内在电场,使它们加速通过基极区域。这个漂移运动将与扩散运动产生协同作用,减少电子通过基极区域的渡越时间,从而改善双极性晶体管的高频性能。
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半导体可用来构成异质结晶体管,硅-锗异质结晶体管和铝-砷化镓异质结晶体管更常用。制造异质结晶体管的工艺为晶体外延技术,例如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Metalorganic vapour phase epitaxy, MOCVD)和分子束外延。

D. 纵向晶体管与横向晶体管的原理及区别(详细)

原理及区别:
(1)纵向PNP管:
是以P型衬底作为集电极,因此只有集成元器件之间采用PN结隔离槽的集成电路才能制作这种结构的管子。由于这种结构管子的载流子是沿着晶体管断面的垂直方向运动的,故称为纵向PNP管。这种管子的基区可准确地控制使其很薄,因此它的电流放大系数较大。由于纵向PNP管的集电极必须接到电路中电位的最低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在电路中它通常作为射极跟随器使用。
(2)横向PNP管:
这种结构管子的载流子是沿着晶体管断面的水平方向运动的,故称为横向PNP管。由于受工艺限制,基区宽度不可能很小,所以它的值相对较低,一般为十几倍到二、三十倍。横向PNP管的优点是:
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有较高的反向击穿电压,所以它的发射结允许施加较高的反压;另外它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不受任何限制,所以比纵向PNP管有更多的用途。它的缺点是结电容较大,特征频率fT较低,一般为几~几十兆赫。

E. 电焊机的构造

怎样维修电焊机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通俗是阐述了维修电焊机的基本知识,包括电焊机维修基础知识、电焊机的结构及技术数据、电焊机的维护与修理等。
怎样维修电焊机可供从事电焊机维修工作的电工和电气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具有一定经验的焊工及焊接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电焊机维修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修理电焊机常用的设备、仪表及工具
第三节 弧焊电源的工艺特点
第二章 电焊机的结构及技术数据
第一节 弧焊变压器
第二节 直流弧焊发电机
第三节 硅弧焊整流器
第四节 晶闸管、晶体管弧焊电源
第五节 埋弧焊机
第六节 钨极氩弧焊机
第七节 CO2气体保护焊机
第八节 电阻焊设备
第九节 其他焊接设备技术数据
第三章 电焊机的维护与修理
第一节 电焊机使用维修工作中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电焊机的日常维修
第三节 电焊机的故障诊断与修理

您可能会感兴趣 请买本书详细阅读,要是干修理的话经常用到!

F. 焊接设备的基本简介

包括焊接能源设备、焊接机头和焊接控制系统。①焊接能源设备:用于提供焊接所需的能量。常用的是各种弧焊电源,也称电焊机。它的空载电压为60~100伏,工作电压为25~45伏特,输出电流为50~1000安。手工电弧焊时,弧长常发生变化,引起焊接电压变化。为使焊接电流稳定,所用弧焊电源的外特性应是陡降的,即随着输出电压的变化,输出电流的变化应很小。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和埋弧焊可采用平特性电源,它的输出电压在电流变化时变化很小。弧焊电源一般有弧焊变压器、直流弧焊发电机和弧焊整流器。弧焊变压器提供的是交流电,应用较广。直流弧焊发电机提供直流电,制造较复杂,消耗材料较多且效率较低,有渐被弧焊整流器取代的趋势。弧焊整流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直流弧焊电源,采用硅二极管或可控硅作整流器。60年代出现的用大功率晶体管组成的晶体管式弧焊电源,能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和优良的性能,但成本较高。电阻焊的焊接能源设备中较简单的是电阻焊变压器,空载电压范围为1~36伏,电流从几千到几万安。配用这种焊接能源设备的焊机称为交流电阻焊机。其他还有低频电阻焊机、直流脉冲电阻焊机、电容储能电阻焊机和次级整流电阻焊机
②焊接机头:它的作用是将焊接能源设备输出的能量转换成焊接热,并不断送进焊接材料,同时机头自身向前移动,实现焊接。手工电弧焊用的电焊钳,随电焊条的熔化,须不断手动向下送进电焊条,并向前移动形成焊缝。自动焊机有自动送进焊丝机构,并有机头行走机构使机头向前移动。常用的有小车式和悬挂式机头两种。电阻点焊和凸焊的焊接机头是电极及其加压机构,用以对工件施加压力和通电。缝焊另有传动机构,以带动工件移动。对焊时需要有静、动夹具和夹具夹紧机构,以及移动夹具和顶锻机构。
③焊接控制系统:它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焊接过程,包括控制焊接程序和焊接规范参数。一般的交流弧焊机没有控制系统。高效或精密焊机用电子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机控制。

G. 等离子弧焊的组成结构

和钨极氢弧焊一样,按操作方式,等离子弧焊设备可分为手工焊和自动焊两类。手工焊设备由焊接电源、焊枪、控制电路、气路和水路等部分组成。自动焊设备则由焊接电源、焊枪、焊接小车(或转动夹具)、控制电路、气路及水路等部分组成。
焊接电源
下降或垂直下降特性的整流电源或弧焊发电机均可作为等离子弧焊接电源。用纯氢作为离子气时,电源空载电压只需65-80V;用氢、氢混合气时,空载电压需110-120 0
大电流等离子弧都采用等离子弧,用高频引燃非转移弧,然后转移成转移弧。
30A以下的小电流微束等离子弧焊接采用混合型弧,用高频或接触短路回抽引弧。由于非转移弧在非常焊接过程中不能切除因此一般要用两个独立的电源。
气路系统
等离子弧焊机供气系统应能分别供给可调节离子气、保护气、背面保护气。为保证引弧和熄弧处的焊接质量,离子气可分两路供给,其中一路可经气阀放空,以实现离子气流衰减控制。
控制系统
手工等离子弧焊机的控制系统比较简单,只要能保证先通离子气和保护气,然后引弧即可。自动化等离子弧焊机控制系统通常由高频发生器,小车行走。填充焊口逆进拖动电路及程控电路组成。程控电路应能满足提前送气、高频引弧和转弧、离子气递增、延迟行走、电流和气流衰减熄弧。延迟停气等控制要求。
一种新开发的用于等离子弧焊的焊矩系统,采用反极性电极和选用100~200A焊接电流可以经济有效地焊接铝制零件,焊接质量很好。经对各种铝镁合金的焊接试验表明:在焊接2~8mm的板材时,可以使用熔入和锁孔式焊接技术。
使用电极极性可变的锁孔技术进行等离子弧焊,可用来焊圆周焊缝,如AlMg3管道、法兰盘以及GK-AlSi7Mg冷铸合金制造的形状各异的零件,能够进行8mm壁厚材料的无坡口对焊连接。使用新开发的特殊气体控制系统可以无缺陷地完成圆周焊缝的收尾焊接。由于只在铸件一侧才会产生气孔,因此要确定铸件熔化金属的原子氢含量。如果铸件熔化金属中的氢含量低于0.3mL/100g,焊缝产生的气孔就很少。采用此方法要修复的焊缝总长度可达39m,占整个焊缝长度的27.2%。
在研究开发最现代化的电源和控制技术条件下,采用等离子弧焊技术是一种质量最佳、经济有效、重复性好的连接工艺。另外,通过调节电流,确保厚板等离子弧对接接头焊接时产生锁孔的传感器系统、导电的熔池支撑与被焊板材绝缘,并通过带电的车架在等离子弧穿透时测量电流,并随之移动。
这种新的工艺与TIG焊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等离子弧焊时的特定工艺优点,不仅主要表现在微型等离子弧焊的板材厚度范围方面,而且涉及使用锁孔技术。
应用范围包括:表面堆焊、喷涂和焊接。通过可调频率使用低脉冲焊接电流,等离子弧焊可以更好的方式控制电弧能量的大小,能够通过现代控制系统可靠地同步监测各种设定值的执行情况。晶体管的焊接电源,如 AUTOTIG系列,可以精确地按照技术规格的规定运行。
(2)用粉末等离子弧焊焊接薄板和管道时,具有焊接速度快、热输入小和变形小等优点。
(3)等离子弧焊接时,锁孔技术的优点还清楚地在板厚达10mm的材料焊接方面体现。在应用技术中,粉末等离子弧焊接具有稳固的市场地位。这种新的工艺也将会在机器人上得到应用。
杨怀文
索引:等离子弧焊的几个工艺参数
关键词: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喷嘴离工件的距离,等离于气及流量,引弧及收弧,接头形式和装配要求,
(1)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是根据板厚或熔透要求来选定。焊接电流过小,难于形成小孔效应:焊接电流增大,等离子弧穿透能力增大,但电流过大会造成熔池金属因小孔直径过大而坠落,难以形成合格焊缝,甚至引起双弧,损伤喷嘴并破坏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因此,在喷嘴结构确定后,为了获得稳定的小孔焊接过程,焊接电流只能在某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而且这个范围与离子气的流量有关。
(2)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应根据等离子气流量及焊接电流来选择。其他条件一定时,如果焊接速度增大,焊接热输入减小,小孔直径随之减小,直至消失,失去小孔效应。如果焊接速度太低,母材过热,小孔扩大,熔池金属容易坠落,甚至造成焊缝凹陷、熔池泄漏现象。因此,焊接速度、离子气流量及焊接电流等这三个工艺参数应相互匹配。
(3)喷嘴离工件的距离
喷嘴离工件的距离过大,熔透能力降低:距离过小,易造成喷嘴被飞溅物堵塞,破坏喷嘴正常工作。喷嘴离工件的距离一般取3~8mm。与钨极氩弧焊相比,喷嘴距离变化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不太敏感。
(4)等离于气及流量
等离子气及保护气体通常根据被焊金属及电流大小来选择。大电流等离子弧焊接时,等离子气及保护气体通常采取相同的气体,否则电弧的稳定性将变差。小电流等离子弧焊接通常采用纯氩气作等离子气。这是因为氧气的电离电压较低,可保证电弧引燃容易。
离子气流量决定了等离子流力和熔透能力。等离子气的流量越大,熔透能力越大。但等离子气流量过大会使小孔直径过大而不能保证焊缝成形。因此,应根据喷嘴直径、等离子气的种类、焊接电流及焊接速度选择适当的离子气流量。利用熔人法焊接时,应适当降低等离子气流量,以减小等离子流力。
保护气体流量应根据焊接电流及等离子气流量来选择。在一定的离子气流量下,保护气体流量太大,会导致气流的紊乱,影响电弧稳定性和保护效果。而保护气体流量太小,保护效果也不好,因此,保护气体流量应与等离子气流量保持适当的比例。
小孔型焊接保护气体流量一般在15~30L/min范围内。采用较小的等离子气流量焊接时,电弧的等离子流力减小,电弧的穿透能力降低,只能熔化工件,形不成小孔,焊缝成形过程与TIG焊相似。这种方法称为熔入型等离子弧焊接,适用于薄板、多层焊的盖面焊及角焊缝的焊接。
(5)引弧及收弧
板厚小于3mm时,可直接在工件上引弧和收弧。利用穿孔法焊接厚板时,引弧及熄弧处容易产生气孔、下凹等缺陷。对于直缝,可采用引弧板及熄弧板来解决这个问题。先在引弧板上形成小孔,然后再过渡到工件上去,最后将小孔闭合在熄弧板上。
大厚度的环缝,不便加引弧板和收弧板时,应采取焊接电流和离子气递增和递减的办法在工件上起弧,完成引弧建立小孔并利用电流和离子气流量衰减法来收弧闭合小孔。
(6)接头形式和装配要求
工件厚度大于1.6mm时,小于表1-1列举的厚度时,采用I形坡口,用穿孔法单面焊双面成形一次焊透。工件厚度大于表1-1列举的数值时,根据厚度不同,可开V形、U形或双V形、双U形坡口。
工件厚度小于1.6mm,采用微束等离子弧焊时,接头形式有对接、卷边对接、卷边角接、端面接头。当厚度小于0.8mm时,接头装配要求见表1-2。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离子弧焊的直接金属成形新方法,通过对成形工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焊接电流、成形速度与成形轨迹宽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成形轮廓的表面质量问题,实施了根据轮廓矢量进行切向送丝的填充方案;并采用循环水冷的温控措施解决了成形过程的过热问题。
送丝角度对成形轨迹的影响
本文在实验中发现,对零件外轮廓进行扫描时,填充丝材送入的方向同外轮廓切向的夹角对轮廓成形的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在直接金属成形系统运动机构的早期设计中, 焊炬和送丝机构固定不动,保持送丝方向在空间上不变, 这样当XY 二维工作台沿着成形轮廓插补运动时, 送丝方向与成形轮廓的运动方向就会形成一定的夹角α,如图3。当夹角α较小时,轨迹成形所受影响不大,但是, 当α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成形轨迹的表面波纹度开始增大,表面质量明显变差。
图4是不同送丝角度下成形轨迹的形貌。可以看出,送丝角度保持在小角度范围内时,成形轨迹表面质量较好;而随着送丝角度的增加,成形轨迹表面的波浪度增大;当送丝角度进一步增大时,熔化的焊丝不能进入熔池,团成球状凝结于扫描路径外侧,不能形成完整的轨迹。
成形过程不均匀的热场和力场分布,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小角度,特别是切向送丝时,焊丝送入的方向与焊接热场移动的方向相符,焊丝能够得到足够的热量迅速熔化,并与熔池形成搭桥过渡,顺利进入熔池,如图5。固定送丝方向时,随着焊丝与轨迹切向夹角的增大,焊丝吸收的热量减少,难以形成顺利的搭桥过渡,焊丝熔化后团聚成球状,难以送入熔池中心,在自重作用下落于熔池边缘,如图6。
成形件的外轮廓总是由各种形式的曲线构成的,如果在成形曲线的过程中保持送丝的角度不变,势必会引起熔滴过渡的条件时好时坏,容易在曲线轨迹表面形成图7中所示的积瘤、夹丝等缺陷。因此,成形过程中,为了保证成形轨迹轮廓的一致均匀性,应根据成形轮廓切向的变化,不断调整送丝角度,使二者保持一致,如图8。
为了方便送丝角度的动态调整,本文对直接金属成形系统的机构部分进行了改进,将先前固定的焊炬和送丝机构置于回转工作台上,回转工作台通过步进电机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可以随扫描轨迹的走向自适应旋转,以保证送丝机构沿扫描轮廓的切向均匀连续地送丝。图9即为改进后的直接金属成形系统部分实物照片,图10是采用送丝角度调整后成形轮廓的外观情况,通过送丝角度的调整,成形件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改善。
冷却措施
在成形过程中,成形件要承受电弧热量的连续输入,从而造成其整体温度升高,成形轨迹热影响区变大,熔池金属流动性增强等热效应,这对于控制成形件表面质量极为不利。而焊后引起的整体热变形对成形件的尺寸及形状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具有薄壁特征的成形件,其传热途径更为局限,因此,这种热效应就更为严重(如图11) 。因此,有必要采取可靠的传热措施,控制成形过程中成形件的热量传递。
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在实验中采用循环水冷的方法,增强成形过程中成形件的热量传递。具体实施方法如图12所示,将基底放入水槽中进行焊接成形;当成形过程中出现过热效应时,开始通入循环冷却水;并使冷却水的液面始终与当前熔焊层保持3 mm~5 mm的距离,以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成形件的热传递过程,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保护气体的保护效果。
等离子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超过3000℃的气体,在温度谱上可以把其看作为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第四种物质状态。等离子是由被激活的高子、电子、原子或分子组成。例如:它可通过自然界中的闪电产生。从1960年以后,等离子这个词获得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电弧通过涡流环或喷嘴压缩而形成的高能量状态,此原理被广泛用于钢铁、化工及机械工程工业。
等离子弧焊是在钨极氩弧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焊接方法。钨极氩弧焊使用的热源是常压状态下的自由电弧,简称自由钨弧。等离子弧焊用的热源则是将自由钨弧压缩强化之后而获得电离度更高的电弧等离子体,称等离子弧,又称压缩电弧。两者在物理本质上没有区别,仅是弧柱中电离程度上的不同。经压缩的电弧其能量密度更为集中,温度更高。
等离子弧的最大电压降是在弧柱区里,这是由于弧柱被强烈压缩,使电场强度明显增大的缘故。因此,等离子弧焊主要是利用弧柱等离子体热来加热金属,而自由钨弧是利用两电极区产生的热来加热母材和电极金属。
等离子弧的静特性曲线接近U形(图1-2)。与自由钨弧比较最大区别是电弧电压比自由钨弧高。此外,在小电流时,自由钨弧静特性为陡降(负阻特性)的,易与电源外特性曲线相切,使电弧失稳。而等离子弧则为缓降或平的,易与电源外特性相交建立稳定工作。
表示了等离子弧与自由钨弧的形态区别。等离子弧呈圆柱形,扩散角约5度左右,焊接时,当弧长发生波动时,母材的加热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自由钨弧呈圆锥形,其扩散角约45度,对工作距离变化敏感性大。
等离子弧的挺直度非常好。由于等离子弧是自由钨弧经压缩而成,故其挺度比自由钨弧好,焰流速度大,可达300m/s以上,因而指向性好,喷射有力,其熔透能力强。
综述
穿孔型等离子弧焊接最适于焊接厚度3~8mm不锈钢、厚度12mm以下钛合金、板厚2~6mm低碳或低合金结构钢以及铜、黄铜、镍及镍合金的对接焊缝。这一厚度范围内可不开坡口,不加填充金属,不用衬垫的条件下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厚度大于上述范围时可采用V形坡口多层焊。
高温合金焊接
用等离子弧焊焊接固溶强化和Al、Ti含量较低的时效强化高温合金时,可以填充焊丝也可以不加焊丝,均可以获得良好质量的焊缝。一般厚板采用小孔型等离子弧焊,薄板采用熔透型等离子弧焊,箔材用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电源采用陡降外特性的直流正极性,高频引弧,焊枪的加工和装配要求精度较高,并有很高的同心度。等离子气流和焊接电流均要求能递增和衰减控制。
焊接时,采用氩和氩中加适量氢气作为保护气体和等离子气体,加入氢气可以使电弧功率增加,提高焊接速度。氢气加入量一般在5%左右,要求不大于15%。焊接时是否采用填充焊丝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填充焊丝的牌号与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选用原则相同。
高温合金等离子弧焊的工艺参数与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相同,应注意控制焊接热输入。镍基高温合金小孔法自动等离子弧焊的工艺参数见表1-1。在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速度,速度过快会产生气孔,还应注意电极与压缩喷嘴的同心度。高温合金等离子弧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较高,接头强度系数一般大于90%。
铝及铝合金
等离子弧是以钨极作为电极,等离子弧为热源的熔焊方法。焊接铝合金时,采用直流反接或交流。铝及铝合金交流等离子弧焊接多采用矩形波交流焊接电源,用氩气作为等离子气和保护气体。对于纯铝、防锈铝,采用等离子弧焊,焊接性良好;硬铝的等离子弧焊接性尚可。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焊缝应注意以下几点。
a.焊前要加强对焊件、焊丝的清理,防止氢溶人产生气孔,还应加强对焊缝和焊丝的保护。
b.交流等离子弧焊的许用等离子气流量较小,流量稍大,等离子弧的吹力过大,铝的液态金属被向上吹起,形成凸凹不平或不连续的凸峰状焊缝。为了加强钨极的冷却效果,可以适当加大喷嘴孔径或选用多孔型喷嘴。
c.当板厚大于6mm时,要求焊前预热100--200℃。板厚较大时用氦作等离子气或保护气,可增加熔深或提高效率。
d.需用的垫板和压板最好用导热性不好的材料制造(如不锈钢)。垫板上加工出深度lmm、宽度20~40mm的凹槽,以使待焊铝板坡口近处不与垫板接触,防止散热过快。
e.板厚不大于lOmm时,在对接的坡口上海间隔150mm点固焊一点;板厚大于l0mm时,每间隔300mm点固焊一点。点固焊采用与正常焊接相同的电流。
f.进行多道焊时,焊完前一道焊道后应用钢丝或铜丝刷清理焊道表面至露出纯净的铝表面为止。
表1-2列出纯铝自动交流等离子弧焊接的工艺参数。表1-3列出铝合金直流等离子弧焊接的工艺参数。
钛、钛合金
等离子弧焊能量密度高、线能量大、效率高。厚度2.5~15mm的钛及钛合金板材采用小孔型方法可一次焊透,并可有效地防止产生气孔,熔透型方法适于各种板厚,但一次焊透的厚度较小,3mm以上一般需开坡口。
钛的弹性模量仅相当于铁的1/2,因此在应力相同的条件下,钛及钛合金焊接接头将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形。等离子弧的能量密度介于钨极氩弧和电子束之间,用等离子弧焊接钛及钛合金时,热影响区较窄,焊接变形也较易控制。微束等离子弧焊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薄板的焊接。采用3~10A的焊接电流可以焊接厚度为0.08~0.6mm的板材。
由于液态钛的密度较小,表面张力较大,利用等离子弧的小孔效应可以单道焊接厚度较大的钛和钛合金,保证不致发生熔池坍塌,焊缝成形良好。通常单道钨极氩弧焊时工件的最大厚度不超过3mm,并且因为钨极距离熔池较近,可能发生钨极熔蚀,使焊缝渗入钨夹杂物。等离子弧焊接时,不开坡口就可焊透厚度达15mm的接头,不可能出现焊缝渗钨现象。
钛板等离子弧焊接的工艺参数见表1-4。TC4钛合金等离子弧焊和TIG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见表1-5。
焊接航天工程中应用的TC4钛合金高压气瓶的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弧焊接头强度与氩弧焊相当,强度系数均为90%,但塑性指标比氩弧焊接头高,可达到母材的75%。根据30万吨合成氨成套设备的生产经验,用等离子弧焊接厚度10mm的TAl工业纯钛板材,生产率可比钨极氩弧焊提高5~6倍,对操作的熟练程度要求也较低。
纯钛等离子弧焊的气体保护方式与钨极氩弧焊相似,可采用氩弧焊拖罩,但随着板厚的增加、焊速的提高,拖罩要加长,使处于350℃以上的金属得到良好保护。背面垫板上的沟槽尺寸一般宽度和深度各为2.0~3.0mm,同时背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也要增加。厚度15mm以上的钛板焊接时,开6~8mm钝边的V形或U形坡口,用小孔型等离子弧焊封底,然后用熔透型等离子弧填满坡口。用等离子弧封底可以减少焊道层数,减少填丝量和焊接角变形,提高生产率。熔透型多用于厚度3mm以下薄件的焊接,比钨极氩弧焊容易保证焊接质量。
银与铂
银与铂都属于贵金属,价格昂贵。银与铂可制成板材、带材、线材等常用于微电子,仪器仪表、医药等特殊产品或军工产品。
银与铂电子器件的微束等离子弧接的工艺要点如下:
a.焊前将银与铂的接头处清理干净;
b.将两种金属预热到400~500℃,
c.采用微束脉冲等离子弧,维弧电流为24A;
d.保护气体流量为6L/min,离子气流量为0.5L/min。
银与铂电子器件微束等离子弧焊接的工艺参数见表1-6

H. 晶体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出的是什么是电子还是电流

1-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端b(基极)、e(发射极)、c(集电极)输出。

2-‘半导体晶体三极管’与‘玻壳电子管三极管’相比它们各为:

a‘半导体晶体三极管’:电流控制元件。

b‘玻壳电子管三极管’:电压控制元件。

下图是‘半导体晶体三极管’以极小的基极I(电流)控制了较大的集电极I(电流)示意图:

I. 晶体管控制mig/mag弧焊电源可焊什么材料

MIG和MAG是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多用在焊接合金材料,通常采用混合气及惰性气体。是一种高效的焊接方式。
晶体管,你说的可控硅。是焊接电源的一种内部结构。就像汽车有柴油机、汽油机和电机都能提供动力。
目前焊接电源有三大类:可控硅,MOS管,IGBT,IGBT技术逐渐成熟是本来焊接电源的发展方向。

J. JYB-714液位晶体管继电器的原理图

工作原理:

5、6、7端分别接水箱的3个控测电极(7端为箱底电极、6端为次底是电极、5端为水满电极),当水箱水位过低(低于次底电极)时,第一只三极管基极呈低电平,三极管呈截止状态,集电极呈高电平;第二只三极管基极有足够电流通过,三极管饱和导通,继电器(K)得电吸合,常开触点(2、3脚)闭合,外接接触器得电吸合、水泵抽水供水箱。水箱水位逐渐上升,并尽管高于次底电极,因此时继电器呈吸合状态,6、7脚端导通而6、5脚 端断开,第一只三极管继续呈截止状态;当水位上升到水满电极时,5、6端的电极经水阻通过电流到第一只三极管基极,三极管饱和导通,集电极呈低电平,第二只三极管基极无电流通过而截止,集电极呈高电平,继电器失电复位切断接接触器电源,水泵停止。只有当水位回落低于黄线端子时再重复上述运行。

结构示意图如下:

阅读全文

与晶体管弧焊电源结构示意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脚踏铝合金和abs哪个好 浏览:270
怎么辨别铁皮不锈钢和镀锌板 浏览:243
南京钢铁年产量有多少 浏览:139
7米跨度钢构怎么做 浏览:123
钢构大梁脊高怎么算 浏览:600
直径300毫米弯头怎么画 浏览:343
钢筋符号怎么用手机打出来 浏览:5
钢材经销商利润多少 浏览:617
什么是环保的不锈钢 浏览:302
全境封锁2钢铁满了怎么办 浏览:321
平安期货买一手螺纹钢需要多少钱 浏览:29
304不锈钢药水一般什么店卖 浏览:535
钢筋套管挤压在什么时候用 浏览:943
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怎么套定额 浏览:871
钢管如何打入土体 浏览:603
不锈钢焊完了为什么有个小孔 浏览:225
钢管立柱是什么意思 浏览:931
地采暖一路管30平方 浏览:508
不锈钢货架哪个好 浏览:948
钢材多少为一个检验批 浏览: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