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焊时焊接焊缝时是拉直线焊接还是左右摆动焊接合适啊交叉法是怎么运条的 打底焊是什么意思
焊缝的焊接要看工件的厚度和焊缝的大小以及焊道的要求才能决定运条方法的。直线焊接适专用于焊件薄,属焊缝窄,以及要求热影响区小的焊缝,一般打底焊用的多。左右摆动适用于焊缝宽,工件厚,焊道要求宽的焊缝,盖面时常用的运条手法。交叉法就是焊条头在焊道内画斜三角形。
打底焊,并不是所有的焊缝都需要打底焊,在厚板对接时为了使两块板的融接的更好会在对接的边上打上坡口,中间稍微留缝,因为焊缝过深,或大所以就需要分两次或多次焊接,而第一次就是把两块板连接起来并在底部形成一条焊道,这条焊道就叫打底焊。
(1)焊缝大小用什么手法扩展阅读
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
对接接头焊缝的横截面形状,决定于被焊接体在焊接前的厚度和两接边的坡口形式。焊接较厚的钢板时,为了焊透而在接边处开出各种形状的坡口,以便较容易地送入焊条或焊丝。坡口形式有单面施焊的坡口和两面施焊的坡口。选择坡口形式时,除保证焊透外还应考虑施焊方便,填充金属量少,焊接变形小和坡口加工费用低等因素。
㈡ 二保焊立焊平板对接4毫米的用什么手法焊接我焊的铁水一直往下流。
1. 斜锯齿形法 焊接过程中,焊枪连续在横向做锯齿形摆动,摆动到焊缝两侧应版稍停片刻,防止焊缝出现咬边权缺陷。 横向摆动主要是为了控制焊接熔化金属的流动和得到必要的焊缝宽度,以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这种方法容易操作,焊接生产中应用较多。锯齿形法适用于较厚钢板对接接头的平焊、立焊、仰焊及T形接头的立角焊。
2. 月牙形法 焊接过程中沿着焊接方向做月才形横向摆动,摆动到坡口两边时稍停片刻,既使焊缝边缘有足够的熔深,也能防止产生咬边现象。月牙形法的优点是:金属熔化良好,高温停留时间长,焊缝熔池内的气体有充足的时间逸出,熔池内的熔渣也能上浮,对防止焊缝内部产生气孔和夹渣、提高焊缝质量好处。
㈢ 电焊横焊是用什么手法。
1、对接焊缝仰焊来:当自焊件厚度≤4mm时,采用Ⅰ型坡口,选用φ3.2mm的焊条,焊接电流要适中,焊接厚度≥5mm时,应采用多层多道焊。
2、T型接头焊缝仰焊:当焊脚小于8mm时应采用单层焊,焊脚大于8mm时采用多层多道焊。
3、焊脚尺寸较小时采用直线型或直线往复型运条,单层焊接完成,焊脚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运条,第一层应采用直线型运条,其余各层可选用斜三角型或斜环型运条方法。
(3)焊缝大小用什么手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焊接的热传导引起火灾事故。由于电焊是通过电弧将金属熔化后进行焊接的,而在焊接过程中温度高达6000度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2、高空掉落和焊渣飞溅。在焊接作业中炽热的火星到处飞溅,这些火星温度较高,当飞溅到或接触到木材,棉,麻,纱头,稻草等可燃物时,能引燃蔓延造成火灾。
3、遇到易燃易爆气体。在喷漆、油漆车间或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电焊作业时,挥发的易燃易爆气体遇电焊火花容易引起爆燃起火。
4、电焊机的连接电源线在操作过程中经常拖拽,磨损,容易造成线路绝缘老化损坏,发生短路引起周围可燃物起火。
㈣ 电焊手法立焊有几种手法
电焊手法立焊有正握法和反握法两种,焊接时一般常用正握法。
在焊接时,应力求使用短弧焊接。因为电弧过长会出现电弧燃烧不稳定、易摆动、电弧热能分散、飞溅增多等不良现象,造成金属和电能的浪费。
焊缝厚度小,容易产生咬边、未焊透、焊缝表面高低不平及焊波不均匀等缺陷。对熔化金属的保护差,空气中氧、氮等有害气体容易侵入,使焊缝产生气孔的可能性增加,使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降低。
(4)焊缝大小用什么手法扩展阅读
优质焊接接头的获得依赖于正确焊接参数的选择,因为它直接影响焊缝的形状、尺寸、焊接质量和生产率。焊接参数包括焊条直径、电源种类和极性、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等。适当的电流、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电弧长度是保证焊条电弧焊立焊质量的重要参数,其中电流的调节更是重中之重。
焊机的电流调节一般可根据经验公式I=(35~55)d。式中I为焊接电流,d为焊条直径,算出一个大概的焊接电流;然后在钢板上进行试焊调整,直至确定合适的电流。
焊接电流调节适当后,还要有一个合适的焊接速度。焊接速度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焊接速度应该均匀适当,既要保证焊透又要不烧穿,同时还要使焊缝宽度和高度符合图样设计要求。
如果焊接速度过慢,使高温停留时间增长,热影响区宽度增加,焊接接头的晶粒变粗,力学性能降低,同时使变形量增大。当焊接较薄焊件时,则易烧穿。如果焊接速度过快,熔池温度不够,易造成未焊透、未熔合、焊缝成形不良等缺陷。
㈤ 电焊的手法技巧,各种方式的焊法
一、仰角焊
跟平角焊的区别就在与位置不同别的没什么
二、平板对接仰位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碱性焊条)
1、焊前准备
采用角向磨光机、钢丝刷将坡口两边各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及氧化皮清除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以减少焊接过程中气孔产生的倾向。在钢板头尾20mm处进行点焊,组对间隙为始焊端3mm,终焊端4mm,组对完成后对焊件做2--3°的反变形
2、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层次
焊条直径
引弧电流(a)
推力电流(a)
焊接电流(a)
极性
打底层
3.2
4--6
6--8
130
直流正接
填充层
3.2
4--6
2--4
110--130
直流反接
盖面层
3.2
4--6
6--8
90--100
直流反接
3、焊接
3.1、打底焊
在试件始焊端定位焊缝处引燃电弧,保持焊条角度沿焊接方向90°-100°。稍作停顿待形成熔池后迅速压低电弧做小锯齿摆动向前运条,摆动到坡口根部时焊条向上送进,至少使电弧的3/4在坡口背面燃烧,当听到“噗”的声音说明电弧已击穿试件背面,观察已形成熔孔,熔孔大小约为焊条直径的1.5倍,由于此时试件温度较低,容易产生偏吹,造成一侧熔孔打开,而另一侧出现未熔,应迅速将焊条拉向未熔的一侧或改变焊条的角度继续熔化。待熔孔正常后,迅速将焊条向前方斜下快速运动,达到灭弧的目的。熔池温度逐渐降低,当熔池颜色稍微变为暗红色时,再将焊条打在原熔池的1/3部位上,上顶电弧,打开熔孔,重复以上动作,有节奏的向前进行灭弧焊接。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熔孔大小和熔池形状尽量相同,如果发现溶孔过大或熔池铁水有下淌倾向,说明熔池温度过高,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使正面焊缝出现焊瘤、背面焊缝严重凹陷,使焊接无法进行,这时应迅速灭弧,灭弧后待温度稍微降低(在熔池颜色变暗红之前),马上引弧焊接,以稍慢的频率进行焊接,待熔池温度和熔孔大小正常后,再正常焊接。应注意的是,引弧和熄弧的动作要干净利落,否则容易引起背面焊道凹陷的缺陷。
3.2
、焊条角度参照打底焊接时的焊条角度。第一层填充电流可以适当增大,有利于消除焊趾处难以清除的熔渣。运条采用矩齿形或反月牙形运条方式,控制好焊条角度,短弧焊接,在焊缝两边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保证两侧融合良好,焊道平整。第二层填充焊缝更要控制好熔池形状,保证焊缝平整,使其高度距试件母材表面1mm左右
,尽量延长电弧在两边的停留时间使填充焊道中心稍凹,对于盖面层的焊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填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熔化坡口边缘,以保证盖面焊缝宽度一致,平直美观。接头时,在弧坑前方10-15mm处引弧,短弧拖向弧坑,沿弧坑的弧度运条,待形成熔池,两边充分熔合后,正常焊接。焊接过程中始终保持短弧操作。
3.3盖面的焊接
焊前应认真清除焊道熔渣和飞溅物,并保持两棱边的完好和清晰可见。焊条角度参照打底时的角度,采用反月牙运条形运条,电弧运到两棱边处时要确保铁水铺展开而且超过棱边0.5mm—1mm左右;反月牙运条可以使电弧在两侧棱边处重叠较多,从而减小棱边处的咬边。焊接过程必须保持电弧为短弧。
㈥ 手弧焊(焊条)焊接的时候,有什么手法技巧
眼尖,手快,手腕要灵活,心要定,身要稳。
㈦ 焊接中正确手法是什么
从你的问法来看,应该是问的手工焊,气保焊之类的焊接手法。也就是运条方法。但是在焊接中具体用什么手法,要看考虑如下因素:
1、所焊的焊缝类型,比如平焊、立焊、仰焊手法都不一样。
2、熔池温度
3、材质。包括母材材质和焊材材质。
具体给你举个例说明一下供你理解:
特别是以下第2条,你要理解。
1、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根据焊缝空间位置、焊接层次来选用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开焊时,选用的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较大,立、横仰位较小。如12mm平板对接平焊的封底层选用φ3.2mm的焊条,焊接电流:80-85A,填充,盖面层选用φ4.0mm的焊条,焊接电流:165-175A,合理选择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易于控制熔池温度,是焊缝成形的基础。
2、运条方法,圆圈形运条熔池温度高于月牙形运条温度,月牙形运条温度又高于锯齿形运条的熔池温度,在12mm平焊封底层,采用锯齿形运条,并且用摆动的幅度和在坡口两侧的停顿,有效的控制了熔池温度,使熔孔大小基本一致,坡口根部未形成焊瘤和烧穿的机率有所下降,未焊透有所改善,使乎板对接平焊的单面焊接双面成形不再是难点。
3、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在90度时,电弧集中,熔池温度高,夹角小,电弧分散,熔池温度较低,如12mm平焊封底层,焊条角度:50-70度,使熔池温度有所下降,避免了背面产生焊瘤或起高。又如,在12mm板立焊封底层换焊条后,接头时采用90-95度的焊条角度,使熔池温度迅速提高,熔孔能够顺利打开,背面成形较平整,有效地控制了接头点内凹的现象。
4、电弧燃烧时间,φ57×3.5管子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焊的实习教学中,采用断弧法施焊,封底层焊接时,断弧的频率和电弧燃烧时间直接影响着熔池温度,由于管壁较薄,电弧热量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放慢断弧频率来降低熔池温度,易产生缩孔,所以,只能用电弧燃烧时间来控制熔池温度,如果熔池温度过高,熔孔较大时,可减少电弧燃烧时间,使熔池温度降低,这时,熔孔变小,管子内部成形高度适中,避免管子内部焊缝超高或产生焊瘤。
㈧ 电焊角焊的基本手法
各种位置的电焊操作技术要掌握好四个动作:一、焊条角度,二、横摆动作,三、稳弧动作,四、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选用不同的横向摆动方法。 一. 引弧: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过程是从引弧开始的,引弧方法有擦划法引弧和直击法引弧。 1.擦划法引弧是先将焊条前端对准焊件,然后将手腕扭转,使焊条在焊件表面轻微划一下,焊条提起2-4mm,即在空气中产生电弧,然后将电弧长度保持在焊条直径允许的范围。 2.直击法引弧是将手腕下弯,焊条轻微碰一下焊件。 二.运条: 电弧引燃后,迅速将焊条提起2—4毫米进行焊接,手工电弧焊操作是沿焊接方向前进、沿焊缝横向摆动和向熔池方向送进焊条等三个基本动作组合而成,运条手法主要包括两种: 1.直线形运条法:焊接时保持一定的电弧长度,沿焊接方向作不摆动的前移。这样,电弧较稳定,能获得较大的熔深,但焊缝较窄。 2.画圆圈形运条法:将焊条末端作连续圆圈形运动,并不断向前移动。分正圈形和斜圈形两种。正圈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较厚焊件的平焊缝,优点是能使熔化金属有足够高的温度,使熔解在熔池中的氧、氮等气体释放出来,同时便于熔渣上浮;斜圈形运条法适用于平、仰位置的T形和对接横焊,特点是有利于控制熔化金属避免产生下淌现象,有助于焊缝成形。三. 收弧: 收弧动作不恰当,有可能会在焊缝的收尾处形成弧坑,容易出现裂缝。常见的收弧方法有: 1.划圆圈收尾法:适用于厚板焊接,对于薄板则有烧穿的危险。 2.反复断弧收尾法:当焊接到终点时,在弧坑作数次反复熄弧、引弧,直到填满弧坑为止。此法适用于薄板焊接,但碱性焊条不宜用此法。 3.回焊收尾法:当焊接到终点时,不熄弧而适当改变焊条角度,向反方向移动一下,然后拉断电弧,碱性焊条宜用此法。
㈨ 电焊技术基本手法图
如图抄所示:
主要是多练袭手要稳电流要合适。告诉你一个要诀:焊接人机料法环,操作技艺占为先。手脑合一重要,切忌浮躁心不专。
右手僵硬是大忌,内旋外旋施时变。纵横并进三方向,牢记焊接三要点。焊前组对按规范,焊条质优且要干。引燃电弧有技巧,划擦撞击可任选。电弧燃后心莫急,预热母材挺关键。
(9)焊缝大小用什么手法扩展阅读:
主要分为电弧焊技术和电阻焊技术
电弧焊技术主要包括:手弧焊技术、埋弧焊技术、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技术、等离子弧焊技术、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技术、管状焊丝电弧焊技术。
电阻焊主要是以电阻热为能源的一类焊接方法,包括以熔渣电阻热为能源的电渣焊和以固体电阻热为能源的电阻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