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管折弯半径国家标准
理论上的最小折弯半径(即中心弯曲半径)是21mm,这时,内圆半径是版0,外圆半径是42mm.在实际制作权中,由其制作方法的不同(由内灌砂冷热弯、中频弯管机、火焰弯管机、冲压弯等)及控制椭圆率的不同,其弯曲半径也会不同,国标《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12459-1990中直径42mm弯头的最小弯曲半径为32.成品冲压弯头一般为管道直径的0.1倍,即34~42mm之间,大的弯曲半径对液体的阻力损失要小,并较容易制作,能保证其弯管的椭圆率与管道的减簿量与皱折量,因此不要把管道的弯曲半径控制得太小,过去化工管道安装中常控制弯曲半径大于管道直径的5倍.
② 折弯怎么计算
在折弯变形过程中,折弯圆角内侧材料被压缩、外侧材料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长度的材料呈圆弧线分布(图中的虚线)。这个圆弧所在位置是钣的材料力学中性线,这就是用来计算展开长度的线。它不可能超过钣厚的几何形状的1/2处。 系数K就是对材料中性线位置的计算系数。 在线性展开方式下,K决定了计算折弯圆角部分结构(任何可以得到这种形状的特征),在计算展开长度时的系数。范围是0-1;默认值是0.44。折弯展开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展开结果长度 = 2*PI*(折弯半径 + K *厚度)*(折弯包角/360) 可见,随着K系数的不同设置,带折弯的展开长度将有所不同,这种条件下,模型上所有的相关部分的展开计算,将使用同一个系数;而在“折弯表”模式下,可能针对不同的参数使用不同的计算系数,应当更为精确合理。 根据材料和具体钣金设计规则的不同,可改变K系数到合适的值,以便能在展开后得到比较准确的长度。K系数与材料相关,主要也取决于钣厚度和折弯半径的比值。对于钢材,我国的习惯参数如表10-1。对于Inventor默认的情况,折弯半径/厚度=1.0,而K=0.44,与我国设计习惯也相当一致。 表10-1 K系数表 折弯半径/厚度 0.1 0.25 0.5 1.0 2.0 3.0 4.0 >4.0 内尺寸和外尺寸加系数.是折弯经验公式里用到的,内尺寸就是不计材料厚度的折边长度,外尺寸就是计材料厚度在内,系数是折弯时考虑的修正值,完全是经验之谈。只应用在比较粗糙的场合。关于折弯半径的确定,如果你是做设计的,当然是由你来确定了,不过得考虑装配关系、外形美观、还有制造工艺性等等。一般折弯内侧都取料厚的,符合基本的钣金规则就好了。
③ 求问:20x20x2方管90度折弯后,展开尺寸怎么计算、
一般的,工程经验,20mm的方管,弯型90度,那么方管弯型的内径要不小于40mm。
这样,计算内展开尺寸就容是方管折弯的内边线的半径R=40,3.14*40/2=62.8,再加上内边线的两端直线段距离,就是你要的展开长度尺寸。
但是,工程实际上多数都是先弯型,后下料达到图纸尺寸的。
希望说的明白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④ 管的最小折弯半径怎么求!有公式没有,要有根据的!
你查查关于管道安装的书籍,就知道了。管件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为:Dg小于125毫米时,R等于4Dg;Dg等于125-250毫米之间时,R等于5Dg;Dg大于250毫米时,R等于6Dg
⑤ 方管计算公式是什么
4x壁厚来x(边长-壁厚)x7.85
其中,边长和壁厚都源以毫米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如30x30x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为:
4x2.5x(30-2.5)x7.85=275x7.85=2158.75克,即约2.16公斤
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x壁厚x(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立方厘米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为每米方管以克为单位的重量。
⑥ “折弯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折弯系数有很多方法,你指的应该是“折弯扣除数法”。其它还有K因子法、回Y因子法、扣除板厚法等。答比较常见的是折弯扣除数法。
展开尺寸=直边的外侧长度+另一直边的外侧长度-折弯扣除数。
注意:
1、直边的外角长度是指两直边外侧交点间的距离,不是折弯圆角处的切点。
2、折弯扣除数根据不同V槽尺寸的刀具,大小不同。一般V16=4.8、V18=5.0、V20=5.3,V槽尺寸越大越易成形,但最小可折边尺寸较大。扣除数可以咨询刀具供应商。
如你说的100是直边的外侧长度,选用V18刀具,则:
展开长度=100+100-5.0=195mm。
⑦ 方管,圆管最小弯管角
20*20MM的方袭管,壁厚为1.0MM ,无芯弯管最小弯曲半径R 72mm;穿芯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R36mm;以上变形率不超过8%;
20MM的圆管,壁厚为0.8MM ,无芯弯管最小弯曲半径R76mm;穿芯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为R30mm;以上变形率不超过8%;
如:当材料的管径60mm,管壁壁越厚时,无论是无芯弯管还是穿芯弯管,弯曲半径R都会可以缩小至R1D!而管壁厚壁薄时,弯曲半径的R会越大!
⑧ 40*15的方管最小弯管半径如何计算
管道弯头的弯曲抄半袭径R,就是这段弯管中心线对应的曲率半径。一般以管径的倍数确定。如:热压弯头一般是一到两倍弯的,火煨弯管一般是三到四倍弯,这样的弯曲倍率多用于低压管线。电厂的高压蒸汽管道的弯曲半径要根据图纸要求确定,一般是六到十倍弯的。
⑨ 折弯怎么计算
在折弯变形过程中,折弯圆角内侧材料被压缩、外侧材料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长度的材料呈圆弧线分布(图中的虚线)。这个圆弧所在位置是钣的材料力学中性线,这就是用来计算展开长度的线。它不可能超过钣厚的几何形状的1/2处。
系数K就是对材料中性线位置的计算系数。
在线性展开方式下,K决定了计算折弯圆角部分结构(任何可以得到这种形状的特征),在计算展开长度时的系数。范围是0-1;默认值是0.44。折弯展开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展开结果长度 = 2*PI*(折弯半径 + K *厚度)*(折弯包角/360)
可见,随着K系数的不同设置,带折弯的展开长度将有所不同,这种条件下,模型上所有的相关部分的展开计算,将使用同一个系数;而在“折弯表”模式下,可能针对不同的参数使用不同的计算系数,应当更为精确合理。
根据材料和具体钣金设计规则的不同,可改变K系数到合适的值,以便能在展开后得到比较准确的长度。K系数与材料相关,主要也取决于钣厚度和折弯半径的比值。对于钢材,我国的习惯参数如表10-1。对于Inventor默认的情况,折弯半径/厚度=1.0,而K=0.44,与我国设计习惯也相当一致。
表10-1 K系数表
折弯半径/厚度
0.1 0.25 0.5 1.0 2.0 3.0 4.0 >4.0
K 0.32 0.35 0.38 0.42 0.46 0.47 0.48 0.5
内尺寸和外尺寸加系数.是折弯经验公式里用到的,内尺寸就是不计材料厚度的折边长度,外尺寸就是计材料厚度在内,系数是折弯时考虑的修正值,完全是经验之谈。只应用在比较粗糙的场合。关于折弯半径的确定,如果你是做设计的,当然是由你来确定了,不过得考虑装配关系、外形美观、还有制造工艺性等等。一般折弯内侧都取料厚的,符合基本的钣金规则就好了。
⑩ 方管、圆管的弯管R最小能弯尺寸如何计算
管子形状尺寸定义主要含以下参数D、T、R、“D”、f,当然还有管子材料、公差要求等专。
就拿属弯曲半径来说,现在个别设计师对标准了解不深,同一种管径,设计出各种弯曲半径,
毫无规律可言,一般来说“D”为2、2.5、3是比较常规和好实现的,极端可为1、1.5、
1.75,“D”太大模具会搞得巨大造成浪费,“D”太小弯管难度大大增加,1D的弯曲半径
国产管是有点难出来,特别是铝管。
壁厚因子建议不超过90,太大弯管难度变大。
就是弯头弯曲部分的中心线的曲率半径,比如用来加工弯头的管材外径D等于100㎜,那么对于R=1.5D的中心线曲率半径就是150㎜。弯曲部分最小和最大曲率半径分别是就是150-100÷2和15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