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管焊管 > 直缝焊管轧制力及轧制力矩

直缝焊管轧制力及轧制力矩

发布时间:2022-09-06 05:54:43

Ⅰ 直缝钢管和螺旋钢管有何不同

直缝管全名为直缝焊接钢管,多用于DN400以下的钢管;螺旋钢管全名是螺旋缝双面埋弧焊钢管,多用于DN400以上的钢管。
由于螺旋焊管的卷板轧制方向不是垂直钢管轴线方向,而直缝钢管的钢板轧制方向垂直于钢管轴线方向,因而,螺旋焊管材料的抗裂性能优于直缝钢管,在相同工作压力下,同一管径的螺旋焊管比直缝焊管壁厚可减小。
同时,螺旋焊缝钢管的生产率高。一台螺旋焊管机组的生产量相当于5-8台直缝焊管设备。

Ⅱ 请教各位大神,abaqus里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输出变量是什么,如何分别输出轧制力和轧制力矩随时间变化图

输出轧制力和轧制力矩,建模时应该建立参考点——RP,这个点应该在轧辊的中心,并将其存为集合——set。在history output选项中,建立set输出,选择RP点,其输出项中,Forces/Reactions中——RF为轧制力,分为3个方向;RM为轧制力矩,也分三个方向。

设置完毕后,运算job,在后处理Tools——XY Date——Create——ODB history output中选择对应的输出项即可。

Ⅲ 轧机轧制力怎么计算

轧机轧制力地计算公式:

轧制时轧件给轧辊的总压力称为轧制力,它是轧制工艺中的主要参数,正确地确定轧制力的数值,对合理安排轧制工艺,正确、安全使用轧制设备以及充分挖掘轧制设备潜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轧制力的大小既与变形区内轧件的单位变形抗力有关,也与轧辊和轧件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但由于轧件的单位变形抗力在变形区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数值,为简化计算,常常采用平均单位变形抗力来来计算轧制力。
目前普遍公认,基于OROWAN变形压力平衡理论的SIMS公式是适用于热带钢轧制力计算的理论公式。即:

P = bc x ld x σc x Qp x KT式中 P ——轧制力 KN,bc——变形区内轧件的平均宽度mm,bc=(b0+b1)/2 ;
ld——轧件与轧辊的接触弧长,若考虑轧辊弹性压扁时,应该计算压扁后的接触弧长ld;

σc——决定于轧件化学成分及变形物理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的平均单位变形抗力;

Qp——考虑接触弧上外摩擦或外区影响造成的应力状态系数;

KT——考虑前后张力对轧制力的影响系数。

上式中的bc·ld为接触面积,是影响轧制力的几何因素;Qp·KT是影响轧制力的力学因素;σc是影响轧制力的物理因素。

Ⅳ 轧制功率与轧制力矩如何计算

轧制力矩:轧制时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的轧制压力与其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的距离(即力臂)的乘积叫轧制力矩。轧制力矩是驱动轧辊完成轧制过程的力矩。
计算方法:
1.按轧件给轧辊的压力计算 M1=Pa
M1 传动一个轧辊需要的力矩。
P 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轧制压力
a 轧制压力P的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的距离 (太专业了,我抄不来,要就找我 我扫描过去 呵呵)
。。。。。。。。。。 [email protected]

Ⅳ 直缝焊管与螺旋焊管的区别

螺旋焊管生产原料是热轧卷板,直缝焊管使用钢板承插而成的。卷板中所含有的合金的重量是比钢板要少的,正是由于这点原因也是的螺旋焊管具有高于钢板的可焊性。另外。卷板轧制的方向是有一定的螺旋角的,但是直缝焊管的干板是沿着和钢板轴线垂直的方向轧制的,所以比较起来,螺旋焊管具有更还得抗裂性能。
强度上的特点
螺旋焊管焊缝的旋转角在50-75度之间,所以焊缝合成处的应力是直缝焊管的60-85%。所以说,如果二者在相同的工作压力下的话,直径相同的两种焊管,螺旋焊管的管壁是可以减小一些的。所以如果说螺旋焊管发生爆破的话,它的爆破口不会出现在焊缝这个地方,它的安全性是要高于直缝焊管的。
焊接工艺比较
在焊接工艺上,二者的焊接基本是接近一致的。但是直缝焊管的话在焊接中是可能出现丁字的焊缝的,这是它的一大焊接的缺陷,丁字焊缝也是的直缝焊管更有可能产生裂纹。在这点上由于焊接方向的不同,螺旋焊管就很好的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出现。
现场可焊性
钢管的材质和端口配合尺寸公差决定了现场可焊性。螺旋焊管在生产中是在同一种工作状况下的稳定并且连续的流程中完成的,但是直缝焊管不同,它的生产时分段进行的。这也是二者的一个很大的区分。螺旋焊管的焊缝分布式均匀的而且焊管的管型也是很规整的,所以它相随与直缝焊管来说很好的保证了现场可焊性的焊接组对精度。

Ⅵ 轧管机的原理!

连轧管变形原理(deformation theory of continuous tube rolling process)

浮动芯棒连轧管运动学特征
咬入阶段
隐态连轧阶段
抛钢阶段
轧制速度的设定
限动芯棒连轧管运动学特征
浮动芯棒连轧管的变形特征
孔型系统
孔型侧壁
延伸系数
减壁量
限动芯棒连轧管的孔型和变形参数选择
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确定
轧制力
轧制力矩
竹节现象
有关连续轧管机轧管时运动学、变形、轧制力和制力矩以及“竹节”形成的基本理论。
浮动芯棒连轧管运动学特征 浮动芯棒连轧管时插入芯棒后的穿孔毛管,一般经过8机架连轧加工成为荒管。整个轧管过程包括咬入、稳态连轧和抛钢3个轧制阶段,其运动学特征即连轧管过程的时间一位移关系的特征(见图1)。

图1连轧管过程的时间-位移关系特征图
虚线abcd-芯棒头部速度变化;虚线ABCD-芯棒尾部速度变化
实线Aa’b’c’d’-毛管头部速度变化;实线A’B’C’D’-一毛管尾部速度变化
咬入阶段 从第1架轧机开始咬入毛管头部到最后一架咬入毛管头部为止。咬入过程是一个非稳定的轧制过程。管子头部Va’b’从进入各机架变形时随着延伸系数的加大而增加运动速度(即产生阶跃加速变化)。管子头部速度的阶跃增量为△V(n-1)→n=(μn-1)V n-1。式中μn为第n架的延伸系数;V n-1为第n一1架的轧制出口速度。管子尾部Va’b’则由第1架咬入速度确定,可以假定保持不变。
由于自由浮动的长芯棒是一根刚性体工具,芯棒头部Vab和尾部VAB的运动速度相同,并随着管子速度阶跃变化也呈阶跃加速变化。但芯棒速度的阶跃增量总是小于管头速度增量。若管头在第8架的出口速度为V8(1→8)时,芯棒速度则是1~8架管子速度的平均值。若芯棒速度由Vd[1→(n-1)]阶跃加速为Vd[1→n]时,则芯棒速度阶跃增量为△Vdn={Vd[1-n] -Vd[1→(n-1)]}>0。管头速度的阶跃变化引起了芯棒速度的阶跃变化,交变着的芯棒速度又反过来引起了在各架轧机上管子实际出口速度的变化,并取决于芯棒速度阶跃增量和摩擦条件。管子实际出口速度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V’n(1→n) =f2△Vdn/(f1+f2)
式中△V’n(1→n)为管子同时处于1~n架连轧时,在第n架轧机上由于芯棒速度阶跃变化而引起的管子实际出口速度的增量变化;f1为轧辊与管子外表面之问的摩擦系数;f2为芯棒与管子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在各机架咬入时都存在着一次咬入(管子头部与轧辊接触瞬间,靠旋转的轧辊和金属之间的摩擦力把管子曳入变形区中,开始减径)和二次咬入(管子内表面与芯棒相接触瞬间,靠旋转的轧辊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力来克服芯棒的轴向阻力而把管子曳入减壁区中)。对连轧管机第1架,由于一般采用辊道送钢,可以看成在无外推力的情况下实现一次咬入和二次咬入。而对第2架和以后各机架的咬入都存在着上一机架所给予的后推力,一次和二次咬入条件均可得到改善。
连轧管机第1架的一次咬入条件为:
tanα≤f
连轧管机第1架的二次咬入条件为:
tanα2≤(2f-tanα)/1+2ftanα
式中α为一次咬入角;α2为二次咬入角;f为摩擦系数。
稳态连轧阶段 从管子头部进入第n架轧机后,管子同时处于第l~n架轧机之间进行稳定连续轧管开始到毛管尾部由第1架轧机抛出为止。在稳态连轧管过程中,由于管子同时处于n架轧机作用下,管子头部速度Vb’c’、管子尾部速度VB’C’、芯棒头部速度Vbc和芯棒尾部速度VBC均保持恒速运动。在各架轧机上的管子出口速度是连续递增的。管头速度远大于管尾速度,即Vb’c’>VB’C’,Vb’c’=μεVB’C’(式中με为1~n架的总延伸率)。而芯棒则是一个恒定的平均速度,芯棒头尾速度是一致的,并低于第n架管子出口速度即Vbc=VBC=常数,而Vb’c’>Vbc>VB’C’。
在稳态连轧阶段存在着滞后机架、同步机架和导前机架等3种不同轧制状态的机架。在n机架连轧管工作系统中,在芯棒和管子内表面的整个接触长度上存在着一个速度同步面(或称芯棒中性面K),也就是其中有一个申间机架的变形区内某一K截面的金属流动速度等于芯棒速度。这个中间机架叫做同步机架(或称K机架)。在同步机架前的各架称为滞后机架,即在这些机架中金属的速度滞后于芯棒速度;在同步机架后的各架称为导前机架,即在这些机架中金属的速度超前于芯棒速度。在咬钢时,同步机架渐次由第1机架变化至第K机架;而抛钢时,同步机架又由第K机架变化至第n机架。
抛钢阶段 从第1架轧机毛管尾部抛出开始,到荒管尾部由最后一架轧机抛出为止。
抛钢时,管子头部速度Vc’d’、管子尾部速度VC’D’、芯棒头部速度Vcd和芯棒尾部速度VCD都同时具有阶跃性加速的特点。芯棒速度的阶跃变化大于管子出口速度的阶跃变化,即VCD>VC’D’。当管子尾部从第1架轧机开始抛出后,便消失了一个对芯棒的后拖阻力,使芯棒产生一个加速。芯棒速度阶跃增量△Vd=V d(2→8) -V d(1→8)。在抛钢时,管子尾部出口速度的阶跃增量要比咬入时的管头出口速度的阶跃增量大。
在长芯棒浮动连轧管的一个轧制周期内,将发生(2n一1)次运动状态的变化,并引起2n次管子出口速度和(2n~1)次芯棒速度的变化。这种运动速度的复杂交变关系必然会通过各种力的传递作用而直接影响到轧制变形区内的应力-应变状态及其金属塑性流动规律。
稳态连轧管过程中按照通过各机架的变形区内任一截面上的金属秒流量相等的原则,可以计算并预设定任一机架的轧制速度Vi和轧辊转速ni。
F1V1=F2V2=…FiVi=const
而 Vi=πDKini/60
则 F(i-1)DK(i-1)n(i-1) =FiDKini
考虑各机架问的张力(或推力)时,
F(i-1)DK(i-1)n(i-1)=FiDKiniS(i-1)→i
n(i-1) =niDKi/DK(i-1) Fi/F(i-1)S(i-1)→i
又因 μ1=F 0/F1;μ2=F1/F2;…μi=Fi/Fi


式中DK(i-1)为前一架的轧辊工作辊径,mm;DKi为后一架的轧辊工作直径,mm;Fi-1为前一架的变形区出口截面积,mm2;Fi为后一架的变形区出口截面积,mm2;μi为第i架的延伸系数;S(i-1)→i为(i—1)机架与i机架间的张力(或推力)系数。
在现代连轧管机上,一般采用微张力(或推力)轧制。为了保证稳定轧制而不会出现较严重的抱芯棒现象,在第1~2架和第2~3架之间采用1%的张力系数,而在中间机架之间采用0.5%~0.8%的张力系数,以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荒管的尺寸精度。在最后两架之间则采用≤1%的推力系数,以便于松棒脱棒。各机架张力系数的分配见表1。
表l连轧管机各机架的张力系数的分配

机组
传动

各机架酊张力系数5(,。)一,

型式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单独

传动

1.01

1.01

1.008

1.008

1.005
l

1.OO

O.99

O.99

集体

传动

1.12~

1.15

1.08~

1.10

1.06

1.05

1.04

1.00~

1.02

1.00

1.OO

轧制速度的设定 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上预设定各机架的轧辊转速及其主电机转速时,通常采用逆向法,从最后一架轧机开始向前逐架地推算到第1架轧机。
现代连轧管机(8机架)轧辊转速系列预设定的计算程序如下:

根据上述的各机架轧辊转速,通过各机架的减速器速比i,即可换算出备机架主电机转速并给予设定。
工作辊径DKi由下式确定:DKi=Da+△一λ1b
式中Da为轧辊辊身直径,mm;△为辊缝(第一架取8~10mm,其余各架取4~6mm);b为孔型高度,mm;λ1为孔型形状系数,由图2确定。
限动芯棒连轧管运动学特征 限动芯棒连轧管运动学特征主要是:在轧制过程中芯棒速度是恒定的,基本上没有浮动芯棒轧制时金属流动呈断续轧制状态而产生的“竹节”缺陷。
确定芯棒速度的原则是使芯棒速度必须低于任一机架的轧制速度,使各架均处于同一方向的差速轧制状态。一般取芯棒速度低于第一机架的轧件平均运动速度。
芯棒速度对轧制过程的影响是:芯棒速度越低即同轧件的速度差越大,则后张力越大,可降低轧制压力、减少宽展、促进延伸并有利于提高轧后钢管尺寸精度。芯棒速度也不能过低,因为速度差太大,摩擦热大,会导致芯棒磨损严重,降低芯棒使用寿命。一般芯棒限动速度在0.7~1.5mm/s,芯棒工作段长度在15m左右。

孔型侧壁角αB/(。)
a

孔型侧壁角αB/(。)
b

0 O.04 0.08 0.12 O.16 0.20
O.02 0.06 0.10 0.14 O.18
偏心矩e/mm
C
图2确定λ1值图
a-带直线倒壁的圆孔型;b-带圆弧侧壁的圆孔型
c-椭圆孔型
1-μ=2.0;2-μ=1.5;3-μ=1.1

图3 芯棒限动速度Vd曲线
a-快速送进芯棒并定位;b-限动速度轧制
c-芯棒快速返回
芯棒的限动速度曲线见图3。芯棒在轧制过程中的位置见图4。
浮动芯棒连轧管的变形特征浮动芯棒连轧管的变形特征包括孔型系统、孔型侧壁、延伸系数和减壁量。

图4芯棒工作位置图
1、2-芯棒快速送进并定位;3、4-管子头部充满各架变形区;5-芯棒恒速轧制,6、7-管子尾部逐渐脱离各架变形区至终了
孔型系统 在现代浮动芯棒连轧管机上,一般采用椭圃一圆孔型系统。第1架(或头两架)轧机上采用带圆弧侧壁斜度的椭圆孔型,这种孔型能够在减径较大时保证必要的延伸,磨损后易于调整。中间机架(如2~6架)主要是减壁变形,可采用带有圆弧侧壁斜度的圆孔型或者采用偏心距渐小的椭圆孔型。最后两架,为了保证轧出荒管的尺寸精度且易于脱棒,多采用具有小侧壁(或无侧壁)的圆孔型。图5示出8架浮动芯棒连轧管机上的孔型系统及金属充满状况。
当孔型宽度为b、孔型高度为dk时,孔型宽高比ξ=b/dk(或称孔型椭圆度系统)表示孔型椭圆度大小。当ξ=1时孔型为圆形,ξ越大于1,孔型的椭圆度愈大。当ξ=1.25~1.35时,金属在孔型中的横向流动比较自由,易造成横向壁厚不均。ξ<1.24时,金属沿孔型周边的变形比较均匀,轧管时的横向壁厚不均较小,但不易脱棒。表2列出了某连轧管上孔型系统的ξ值。

图5 浮动芯棒连轧营机上孔型系统及金属充满图
孔型侧壁 作用是在保证管子正常咬入的同时使管子外径得到压缩与夹持,并能够获得纵向延伸和避免出耳子。在连轧管机的头几架一般选择较大的孔型侧壁斜度,有利于金属的横向流动,宽展比较自由,能够减少管子对芯棒的摩擦阻力,使金属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纵向延伸。但是,过大的侧壁斜度会使孔型侧壁处的非接触区增加过大,有可能导致壁厚不均、孔型过充满,甚至产生纵向裂纹、耳子等缺陷。而最后两架中应选取较小的侧壁斜度,以保证均匀变形和荒管的尺寸精度。孔型侧壁斜度大小可用孔型侧壁角αB=arccosdk/b来表示。表3列出了连轧管机各机架孔型侧壁角αB的分配情况。
表2连轧管机各机架中孔型f值的分配

机架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孔型宽高比}值

1.20~1.25

1.20~1.25

1.Z5~1.30

1.25~1.3C

1.25~1.30

1.24~1.25

1.24~1.25

1.06~1.20

1.OO~1.02

延伸系数 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的总延伸系数为4~6。各机架中道次延伸系数可按半抛物线型曲线分配确定。在头3道次,因温度高可采用大压下量,以迅速减径减壁,壁厚压下率可达70%;而在中间机架(如4~6架)上的变形量则逐渐减少。最后两架的变形量应是很微小的,以保证荒管尺寸精度并易于脱棒。连轧管机上各机架延伸系统的分配实例见表4。
表3连轧管机各机架中孔型侧壁角c|B的分配

机架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孔型侧壁角蜘

45。~50。

40。~45。

40。~45。

40。~45。

40。~45。

40。~45。

40。~45。

30。~32。

28~~30。

表4连轧管机各机架延伸系数的分配实例

轧机类型

各机架的延伸系数肛

l

2

3

4

5

6

7

8

9

7机架

1.35~1.45

1.45~1.50

1.45~1.50

1.27~1.5C

1.16~1.20

1.10

1.05

9机架

1.20~1.45

1.20~1.55

1.20~1.40

1.15~1.35

1.15~1.30

1.10~1.25

1.02~1.10

1.02~1.03

1.003~

1.005

表5连轧管机各机架减壁量的分配实例

机架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减壁量AS,/mm

4.2

6.3

4.4

3.4

2.O

1.3

O.4

O

O

减壁率等/%

30

45

44.9

44.1

37

30

11.7

O

0

减壁量 各机架减壁量的分配可按抛物线型的经验公式来确定:
ΔSi=[0.0417+(7-i)2/40]ΔS∑
式中ΔSi为第i架中孔型顶部的减壁量,mm;i为机架序号;ΔS∑为连轧管中的总减壁量,mm。连轧管机各机架中减壁量的分配实例见表5。
限动芯棒连轧管的孔型和变形参数选择 由于取消了脱棒机,芯棒是靠脱管时将钢管从芯棒前端拔出,另外由于差速轧制有利于金属纵向延伸,宽展小,故限动芯棒轧制时可取椭圆度小的孔型,孔型宽高比为1.0~1.03,并可取较大壁厚压下量和总延伸系数,最大总延伸系数可达10。在这种孔型中变形比较均匀,轧出的管子尺寸精度高,壁厚公差可达到±5%~6%。
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确定
轧制力 在芯棒上轧管时沿变形区长度上存在着减径和减壁两个区,其轧制力为:
P=pc1F1+pc2F2
式中pc1为减径区的平均轧制单位压力,MPa;pc2为减壁区的平均轧制单位压力,MPa;F1为减径区接触面的水平投影,mm2;F2为减壁区接触面的水平投影,mm2。
减径区平均单位压力为:
pc1 =ηKf2S0/Dcp
式中S0为毛管壁厚,mm;Dcp为减径区管子平均直径,mm;Kf为变形抗力,MPa;η为考虑外区对平均单位压力的影响系数:

式中l1为减径区长度。
减壁区平均单位压力为:
Pc2=K(1+m)
式中K=1.15Kf;m为考虑外摩擦对平均单位压力的影响系数m=2f1l2/S0+Sk;f1为金属和轧辊之间的摩擦系数;l2为减壁区长度,mm;S0为轧前管子壁厚,mm;SK为轧后管子壁厚,mm。
用带侧壁的孔型轧管时变形区总接触面积的水平投影为:

式中F为总接触面积的水平投影,mm2;Dmin为孔型顶部轧辊直径,Dmin=D1 -dk,mm;D1为轧辊辊环直径,mm;dk为孔型高度,mm;b为孔型宽度,mm。
减壁区接触面积的水平投影为:
F2=(δ0+2So)l2
式中δ0为芯棒直径,mm;S0为前一架轧出管子的壁厚,mm;l2为减壁区长度,mm。
减径区接触面积的水平投影为:
F1=F-F2
分别求出声pc1、pc2、F1和F2后,就可求出轧制力。
轧制力矩 在连轧管机上的轧制力矩应包括减径区和减壁区的轧制力矩、前后张力(或推力)的力矩以及作用在钢管与芯棒接触面上的轴向力矩,即

式中Mr为作用在连轧管任一机架的一个轧辊上的轧制总力矩;P1、P2为减径区与减壁区的长度;qH、qh为相邻机架之间的前后张力(或推力),(其所产生的力矩与P1、P2产生的力矩同向时公式中用“+”号,反之用“一”号);R1为轧辊中心线与芯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Q为在钢管和芯棒接触面上的轴向力,Q=pc2πδ0L2f2(式中δ0为芯棒直径;f2为金属和芯棒之间的摩擦系数,取f2=0.08~0.1)。
限动芯棒连轧管时由于后张力的作用,轧制压力比浮动芯棒连轧管降低30%左右,能耗降低20%~30%。
竹节现象 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上,由于芯棒速度的阶跃变化反映在荒管质量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荒管沿长度方向上外径和壁厚尺寸都产生纵向不均匀的规律性变化。人们把荒管的这种外径与壁厚尺寸的纵向差异(呈周期性鼓肚)称为竹节现象。根据荒管外径与壁厚的纵向尺寸差异,在沿顺轧制方向的前后两段又划分为前竹节和后竹节。如图6所示,图中B段为前竹节,D段为后竹节。

竹节形成机理是近代连轧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般认为,产生竹节原因是由于浮动芯棒连轧管过程中出现了2n次交变断续轧制状态,尤其是芯棒速度的阶跃变化,在非稳定轧制时的变形区内引起了金属塑性变形及其流动的不连续性所造成的。
控制竹节的工艺措施有:
(1)在工艺操作上,合理分配延伸;改善芯棒摩擦条件(如选好的芯棒润滑剂及喷涂方法、提高芯棒耐磨性与减小表面粗糙度等);改进孔型设计,后部机架的轧辊孔型采用较大的侧边开口以减少管子对芯棒抱紧力,有利于金属纵向流动并减弱前竹节现象;
(2)在设备改进上,采用变刚度轧机结构,以便消除荒管纵向尺寸的不均匀性;
(3)在电气控制上,采用后竹节的转速迫降控制环节、管头尾突加张力控制环节、咬钢动态速降补偿环节等,以抵消芯棒加速的阶跃增量或突加张力拉薄,以利提高荒管纵向尺寸精度。

Ⅶ 大口径厚壁直缝钢管以及厚壁钢管的介绍

从事建筑建材行业的朋友一定会十分熟知各种各样材料的性质特点,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差异选择最为合适的产品,从而尽可能能够保障后期实际使用效果。那么关于建材方面的内容,就需要大家提前了解。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一款大口径厚壁直缝钢管的信息,具体包括它的综合知识以及分类信息等等不同板块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厚壁钢管介绍。

一、大口径厚壁直缝钢管简介

一般口径在325以上的直缝焊管称之为大口径焊管。大口径厚壁直缝焊管采用的焊接工艺为双面埋弧焊技术,也可以在钢管成型之后进行人工焊接,一般采用的检测方法为探伤,探伤合格后就可以出厂。不合格的产品需要重新的焊接。大口径厚壁直缝焊管一般适用于流体液体的输送,钢结构的支撑,打桩,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自来水工程,电力工业,农业灌溉,城市建设等方面。钢管应能承受一定的内压力,必要时进行2.5Mpa压力试验,保持一分钟无渗漏。允许用涡流探伤的方法代替水压试验。成型的方式主要有UOE、RBE、JCOE等,其中JCOE使用率最高。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再管端进行车丝处理,也叫做带螺纹和不带螺纹

二、厚壁钢管介绍

厚壁钢管,把钢管外径和壁厚之比小于20的钢管称为厚壁钢管。主要用做石油地质钻探管、石油化工用的裂化管、锅炉管、轴承管以及汽车、拖拉机、航空用高精度结构管等。

厚壁钢管英文(Thickwallsteelpipe)和薄壁钢管的最大区别在于钢管壁的厚度,一般说来,薄壁钢管都是冷拔技术,而厚壁钢管一般使用热轧技术,如果是用度量单位来区分的话,那么,一般认为,壁厚/管径等于0.05是厚壁钢管和薄壁钢管的分水岭,壁厚/管径小于0.05的是薄壁钢管,大于的是厚壁钢管,在用途上来说,薄壁钢管多用于管道上。而厚壁钢管多应用于空心零件的坯料。承压以及重要管道上使用。

厚壁钢管主要应用于自来水工程、石化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农业灌溉、城市建设。作液体输送用:给水、排水。作气体输送用:煤气、蒸气、液化石油气。作结构用:作打桩管、作桥梁;码头、道路、建筑结构用管等

三、分类

根据国标GB/T17395《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对尺寸偏差的要求,可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两种,四个等级。

1)以公称压力表示其等级或规定压力一温度额定值的管件,应按标准规定的压力一温度额定值作为其使用基准,如GB/T17185;

2)标准中仅规定了与其相连直管的公称厚度的管件,按标准规定的基准管子等级确定其适用压力一温度额定值,如GB14383~GB14626。

3)标准中仅规定外形尺寸的管件,如GB12459、GB13401,应通过验证性试验来确定其承压强度。

4)其他,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压力设计或解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其使用基准。此外,管件强度等级的确定,还应不低于整个管道系统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最严酷工况下的压力。

关于大口径厚壁直缝钢管,作为一种在许多场景下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的产品,上文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大家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具体包括多个板块的信息,比如大口径厚壁直缝钢管的综合简介以及分类介绍。除此之外,考虑到其他一些使用也十分广泛的建筑材料,比如厚壁钢管,我们也从它的标准和应用场景等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分析。

Ⅷ 直缝焊管与螺旋焊管的区别

导语:在建筑行业以及一些工业生产行业螺旋焊管的应用比较常见,焊管分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焊管在制作的技术上有哪些不同,小编为大家比较一下螺旋焊管和直缝焊管在技术特性上的一些区别。



制作材料的冶金性能

螺旋焊管生产原料是热轧卷板,直缝焊管使用钢板承插而成的。卷板中所含有的合金的重量是比钢板要少的,正是由于这点原因也是的螺旋焊管具有高于钢板的可焊性。另外。卷板轧制的方向是有一定的螺旋角的,但是直缝焊管的干板是沿着和钢板轴线垂直的方向轧制的,所以比较起来,螺旋焊管具有更还得抗裂性能。



强度上的特点

螺旋焊管焊缝的旋转角在50-75度之间,所以焊缝合成处的应力是直缝焊管的60-85%。所以说,如果二者在相同的工作压力下的话,直径相同的两种焊管,螺旋焊管的管壁是可以减小一些的。所以如果说螺旋焊管发生爆破的话,它的爆破口不会出现在焊缝这个地方,它的安全性是要高于直缝焊管的。

焊接工艺比较

在焊接工艺上,二者的焊接基本是接近一致的。但是直缝焊管的话在焊接中是可能出现丁字的焊缝的,这是它的一大焊接的缺陷,丁字焊缝也是的直缝焊管更有可能产生裂纹。在这点上由于焊接方向的不同,螺旋焊管就很好的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出现。



现场可焊性

钢管的材质和端口配合尺寸公差决定了现场可焊性。螺旋焊管在生产中是在同一种工作状况下的稳定并且连续的流程中完成的,但是直缝焊管不同,它的生产时分段进行的。这也是二者的一个很大的区分。螺旋焊管的焊缝分布式均匀的而且焊管的管型也是很规整的,所以它相随与直缝焊管来说很好的保证了现场可焊性的焊接组对精度。



经过小编的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螺旋焊管和直缝焊管在生产的技术上的区分有了更多的了解。的确二者在生产的工艺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是二者在很多的性能上出现了很大的区别。当然小编在这里也只是为大家比较了一部分的内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再去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来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Ⅸ 无缝管的校验性检查规定在哪本书

无缝钢管生产知识(全书)请参考. 无缝钢管生产知识(全书)

全书PDF文件免费下载网址:无缝钢管生产知识(全书)

Ⅹ 轧制力和辊缝,扭矩力有什么关系

轧制力与扭矩的关系是通过轧制摩擦力建立起来的,通常轧制力越大,轧辊摩擦力越大,主电机输出扭矩就越大。辊缝通常与压下量有关,但是辊缝值没有意义,必须把辊缝值转变为压下量或者变形量后才能与轧制力与扭矩建立关系,如果辊缝代表变形压下量,那么就是辊缝越小轧制力越大,轧辊扭矩也越大。

阅读全文

与直缝焊管轧制力及轧制力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锈钢管件承压是多少 浏览:477
钢板加热后氧化皮怎么处理 浏览:625
做指纹模具是什么材质 浏览:567
每平方外架需要多少吨钢管 浏览:266
医用钢板进价多少钱一条 浏览:662
钢管缩头机不压缩了什么问题 浏览:74
艾迪焊接工怎么样 浏览:496
dn40钢管单价多少钱一米 浏览:322
方管的截面抵抗矩怎么计算 浏览:810
空调保温铝皮和不锈钢哪个好 浏览:512
不锈钢牙套怎么用 浏览:918
戴南镇哪个村做不锈钢刨花的多 浏览:712
冲压模具料带怎么排 浏览:469
方管立角焊 浏览:567
常规汽车模具质量怎么样 浏览:54
直径300毫米碳钢钢管多少钱一吨 浏览:56
进口45号精密钢管多少钱 浏览:708
锯铁方管锯台 浏览:649
铁方管生产机器设备厂 浏览:142
模具中为什么采用圆形流道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