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响金属工艺焊接性的因素有哪些
钢材焊接性能的好坏抄主要取决袭于它的化学组成。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说金属含碳量的多少决定了它的可焊性。焊接性就是焊接的容易程度 主要看碳当量 其次呢 影响金属焊接的因素 各方面都有了 选材 焊接参数等
望采纳
㈡ 焊缝是什么
焊缝,是指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分类
1.平焊缝
2.角焊缝
3.船形焊缝
4.单面焊缝
5.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
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对接焊缝:
按焊缝金属充满母材的程度分为焊透的对接焊缝和未焊透的对接焊缝。未焊透的对接焊缝受力很小,而且有严重的应力集中。焊透的对接焊缝简称对接焊缝。
为了便于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对接焊缝充满母材缝隙,根据钢板厚度采取不同的坡口形式.当间隙过大(3~6mm)时,可在V形缝及单边V形缝、I形缝下面设一块垫板(引弧板),防止熔化的金属流淌,并使根部焊透。为保证焊接质量,防止焊缝两端凹槽,减少应力集中对动荷载的影响,焊缝成型后,除非不影响其使用,两端可留在焊件上,否则焊接完成后应切去。
角焊缝:
连接板件板边不必精加工,板件无缝隙,焊缝金属直接填充在两焊件形成的直角或斜角的区域内。
直角焊缝中直角边的尺寸称为焊脚尺寸,其中较小边的尺寸用hf表示。
为保证焊缝质量,宜选择合适的焊角尺寸。如果焊脚尺寸过小,则焊不牢,特别是焊件过厚,易产生裂纹;如果焊脚尺寸过大,特别是焊件过薄时,易烧伤穿透,另外当贴边焊时,易产生咬边现象。
参数
表示对接焊缝几何形状的参数有焊缝宽度、余高、熔深,
(1)焊缝宽度指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焊趾。而单道焊缝横截面中,两焊趾之间的距离称为焊缝宽度。
(2)余高指超出焊缝表面焊趾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高度称为余高。焊缝的余高使焊缝的横截面增加,承载能力提高,并且能增加射线摄片的灵敏度,但却使焊趾处会产生应力集中。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于母材,其高度随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过3mm。
(3)熔深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上,母材熔化的深度称为熔深。一定的熔深值保证了焊缝和母材的结合强度。当填充金属材料(焊条或焊丝)一定时,熔深的大小决定了焊缝的化学成分。不同的焊接方法要求不同的熔深值,例如堆焊时,为了保持堆焊层的硬度,减少母材对焊缝的稀释作用,在保证熔透的前提下,应要求较小的熔深。
㈢ 一级焊缝什么要求
一级焊缝要求:
一级焊缝要求全熔透焊缝,所谓全熔透就是要开坡口,开坡口可以采用坡口机、碳弧气刨、半自动气割机等等。坡口的形式决定于板厚,6毫米以下开单面坡口即可,6毫米以上开双面坡口可减少焊接变形。
开完坡口后要将坡口上的挂渣、油污、尘土、浮锈等清理干净。之后根据被焊钢材的材质和厚度,选择电焊机、焊条、焊丝和焊剂,如果被焊钢材是Q235B则采用J422焊条或H08A焊丝。如果被焊钢材是Q345B,则采用J506焊条或H10Mn2焊丝。
之后进行焊接,开始最好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打底焊和多层多道焊,可以省去清理焊渣、避免夹渣、焊接变形还小。
最后用焊条电弧焊或埋弧焊进行照面焊,因为这两种焊接焊缝成形美观。最后进行无损探伤,探伤不合格还要抛开重焊,直至探伤合格,出具探伤报告。
一级焊缝与二级焊缝比较
(3)优良焊缝是指什么两个方面扩展阅读:
焊接质量的判别
焊接质量的判别分两个方面,外观质量缺陷与内部质量缺陷。
外观缺陷比若说夹渣,气孔,焊瘤,咬肉,裂缝,焊坑等,它们的绝对数量与数量密度值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内部的缺陷是指焊缝是否密实,通过一定的检验仪器设备才能检查,例如超声波探伤与射线探伤。一级焊缝必须进行100%的焊缝探伤检测,二级的要求是20%。
只有全焊透的焊缝才可以被判别为一级或二级焊缝,不焊透的均只能是三级焊缝。焊缝质量等级并不代表强度等级,同一个位置不同的焊缝等级,有可能三级焊缝强度比一级焊缝强度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一级焊缝
网络-焊缝
㈣ 什么是焊接焊缝
焊缝,是指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分类
1.平焊缝
2.角焊缝
3.船形焊缝
4.单面焊缝
5.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
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㈤ 什么是A类焊缝
焊缝的分类
压力容器各部分的焊缝分为A、B、C、D四类。
A类焊缝指设备的纵向焊缝;
B类焊缝指环向焊缝;
C类焊缝指平焊法兰与接管的焊缝;
D类焊缝指设备接管与筒体的焊缝。
㈥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缝成形优良应具备哪些条件
1.操作技术水平
2.参数合理选择
3.焊前清理准备工作
4.气体可以选择混合气
㈦ 焊缝怎么分类的,ABCD类焊缝到底什么意思
焊缝分类是指压力容器承压部分的焊缝按其所在位置和接头形式进行的分类。共分A、B、C、D4类。
A类焊缝是指容器受压部分的纵向对接焊缝(但多层包扎容器中的层板纵缝除外),此外还包括各种凸形封头的所有拼接焊缝、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焊缝以及嵌入接管(指接管部位的锻件)与筒体或封头的对接焊缝。
B类焊缝是指容器受压部分的环向对接焊缝、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的对接焊缝(看些明确可规定为A、C、D类的焊缝除外)。
C类焊缝是容器受压部件(如法兰、乎封头、管板等)与壳体或与接管连接的焊缝、内封头与圆筒的搭接填角焊缝以及多层包扎容器层板的纵向焊缝。
D类焊缝是指接管、人孔、凸缘等部件与壳体连接焊缝,这些插入式受压部件与壳体的连接一般为填角焊缝(已规定为A、B类的焊缝除外)。
(7)优良焊缝是指什么两个方面扩展阅读
按焊缝结合形式不同可分为对接焊缝、角焊缝、塞焊缝、槽焊缝和端接焊缝五种。
1)对接焊缝。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零件的坡口面与另一零件表面间焊接的焊缝。
2)角焊缝。沿两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
3)端接焊缝。构成端接接头所形成的焊缝。
4)塞焊缝。两零件相叠,其中一块开圆孔,在圆孔中焊接两板所形成的焊缝,只在孔内焊角恒缝者不为塞焊。
5)槽焊缝。两板相叠,其中一块开长孔,在长孔中焊接两板的焊缝,只焊角焊缝者不为槽焊。
㈧ 金属焊接是指利用局部的加热,使用材料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采用一定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及焊接结构形式等条件下,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能力。一种金属,如果能用较多普通又简便的焊接工艺获得优良的焊接接头,则认为这种金属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金属材料焊接性一般分为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两个方面。
工艺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良,无缺陷焊接接头的能力。它不是金属固有的性质,而是根据某种焊接方法和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措施来进行的评定。所以金属材料的工艺焊接性与焊接过程密切相关。
使用焊接性: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个结构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使用性能的程度。使用性能取决于焊接结构的工作条件和设计上提出的技术要求。通常包括力学性能、抗低温韧性、抗脆断性能、高温蠕变、疲劳性能、持久强度、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等。例如常用的S30403,S31603不锈钢就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16MnDR,09MnNiDR低温钢也有具备良好的抗低温韧性性能。
金属材料焊接性能的影响因素
1、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母材和焊接材料。在相同的焊接条件下,决定母材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是它本身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
物理性能方面:如金属的熔点、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密度、热容量等因素,都对热循环、熔化、结晶、相变等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焊接性。不锈钢等热导率低的材料,焊接时温度梯度大,残余应力高,变形大,。而且由于高温停留时间长,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对接头性能不利。奥氏体不锈钢线膨胀系数大、接头的变形和应力较为严重。
化学组成方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说金属含碳量的多少决定了它的可焊性。钢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于焊接,但其影响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钢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倾向就增大,塑性则下降,容易产生焊接裂纹。通常,把金属材料在焊接时产生裂纹的敏感性及焊接接头区力学性能的变化作为评价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标。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含碳量小于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塑性和冲击韧性优良,焊后的焊接接头塑性和冲击韧性也很好。焊接时不需要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焊接过程容易控制,因此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此外,钢材的冶炼轧制状态、热处理状态、组织状态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焊接性发生影响。通过精炼提纯或细化晶粒和控轧工艺等手段,来改善钢材的焊接性。
焊接材料直接参与焊接过程一系列化学冶金反应,决定着焊缝金属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缺陷的形成。如果选择焊接材料不当,与母材不匹配,不仅不能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接头,还会引进裂纹等缺陷的产生和组织性能的变化。因此,正确选用焊接材料是保证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重要因素。
2、工艺因素
工艺因素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焊接顺序、预热、后热及焊后热处理等。焊接方法对焊接性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热源特性和保护条件两个方面。
不同的焊接方法其热源在功率、能量密度、最高加热温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别。金属在不同热源下焊接,将显示出不同的焊接性能。如电渣焊功率很大,但能量密度很低,最高加热温度也不高,焊接时加热缓慢,高温停留时间长,使得热影响区晶粒粗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必须经正火处理才能改善。与此相反,电子束焊、激光焊等方法,功率不大,但能量密度很高,加热迅速。高温停留时间短,热影响区很窄,没有晶粒长大的危险。
调整焊接工艺参数,采取预热、后热、多层焊和控制层间温度等其它工艺措施,可以调节和控制焊接热循环,从而可改变金属的焊接性。如采取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等措施,则完全可能获得没有裂纹缺陷,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焊接接头。
3、结构因素
主要是指焊接结构和焊接接头的设计形式,如结构形状、尺寸、厚度、接头坡口形式、焊缝布置及其截面形状等因素对焊接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热的传递和力的状态方面。不同板厚、不同接头形式或坡口形状其传热速度方向和传热速度不一样,从而对熔池结晶方向和晶粒成长发生影响。结构的开关、板厚和焊缝的布置等,决定接头的刚度和拘束度,对接头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不良的结晶形态,严重的应力集中和过大的焊接应力等是形成焊接裂纹的基本条件。设计中减少接头的刚度、减少交叉焊缝,减少造成应力集中的各种因素,都是改善焊接性的重要措施。
㈨ 什么是一级焊缝
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对一级焊缝有些误解。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3.2中说明“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此处重要是指: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大跨度结构中一级焊缝;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结构中一级焊缝;设计要求。里面提到的如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是指在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时,一、二级焊缝应该进行抽样复验,其它类似,并没有说明一级结构的焊缝质量等级必须是一、二级的,在《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5.1.5中,对焊缝等级有比较明确的说明:
1、在承受动荷载且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连接的焊缝应予焊透, 其质量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 T 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 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不需要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宜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 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 、重级工作制(A6~A8)和起重量 Q≥50t 的中级工作制(A4、A5)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 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 T 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型式宜为对接与角 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不要求焊透的 T 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 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 50t 的中级工作
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等级应符合二级;
2)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等级可为三级。
其实,通常情况下,设计会在总说明或者具体部位处说明焊缝质量等级为几级的
㈩ 焊缝的质量级别有几级各有哪些具体检验要求
焊缝的质量级别有三级。
钢结构件的焊缝主要是检验焊缝的外观成型质量,检验内容一般为焊脚高度,咬边,焊接变形,焊瘤,弧坑,焊缝直度等当然还有焊缝的内在质量,如夹渣,气孔,未焊透,裂纹,未熔合等. 外观检验的器具有直尺,焊接检验尺,放大镜等,内在质量检验主要是着色探伤,和磁粉探伤. 焊缝检查分为: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检查。
外观检查:焊接尺寸、有无焊接缺陷等。
内部质量:主要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
焊接质量的保证,主要是严格落实焊接评定试验条件的过程控制。
一、可以用眼观察,看是否有气孔、残留的焊渣;
二、做焊缝探伤不仅可以检验焊缝的质量还可以测出焊缝的高度是zui有效的检验方法。
焊缝探伤标准:
一、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二、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三、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四、表面气孔:
①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②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③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10)优良焊缝是指什么两个方面扩展阅读
焊缝分类
1.平焊缝
2.角焊缝
3.船形焊缝
4.单面焊缝
5.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
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对接焊缝:
按焊缝金属充满母材的程度分为焊透的对接焊缝和未焊透的对接焊缝。未焊透的对接焊缝受力很小,而且有严重的应力集中。焊透的对接焊缝简称对接焊缝。
为了便于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对接焊缝充满母材缝隙,根据钢板厚度采取不同的坡口形式.当间隙过大(3~6mm)时,可在V形缝及单边V形缝、I形缝下面设一块垫板(引弧板),防止熔化的金属流淌,并使根部焊透。为保证焊接质量,防止焊缝两端凹槽,减少应力集中对动荷载的影响,焊缝成型后,除非不影响其使用,两端可留在焊件上,否则焊接完成后应切去。
角焊缝:
连接板件板边不必精加工,板件无缝隙,焊缝金属直接填充在两焊件形成的直角或斜角的区域内。
直角焊缝中直角边的尺寸称为焊脚尺寸,其中较小边的尺寸用hf表示。
为保证焊缝质量,宜选择合适的焊角尺寸。如果焊脚尺寸过小,则焊不牢,特别是焊件过厚,易产生裂纹;如果焊脚尺寸过大,特别是焊件过薄时,易烧伤穿透,另外当贴边焊时,易产生咬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