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列钢材化学成分中,属于碳素钢中的有害元素有()。
正确答案为:D选项
答案解析:磷是碳素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参见教材p49
B. 碳素钢中的有害杂质有哪些
他们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杂质主要有磷、硫
碳钢并不是单纯的其中Mn、Si是有益元素,硫、磷是有害杂质。①
Mn大部分溶解于铁素体F中
C. 碳钢中常存杂质有哪些对钢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钢在其冶炼生产过程中,因其原料带入或产生但又不可能完全除尽的少量硅、锰、硫、磷等常存杂质元素的存在,会影响到钢的性能。1硅钢中的硅来自炼钢时的生铁和脱氧剂硅铁。硅的脱氧能力比锰强,能清除FeO等有害杂物对钢的不良影响。硅还能溶入铁素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显著地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另外硅与氧容易生成脆性夹杂物SiO2,也对钢的性能不利,因此钢的硅作为杂质元素存在时,其质量分数通常控制在小于0.40%,此时是有益元素。2锰钢中的锰来源于炼钢时的生铁和脱氧剂锰铁。锰能脱氧,去除FeO,改善钢的品质,降低钢的脆性。它还能清除钢中硫的有害作用,与硫化合成MnS,改善了钢的热加工性能。此外锰大部分溶入铁素体,固溶强化铁素体,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故是有益元素。锰作为杂质元素存在时在碳钢中质量分数一般小于0.8%,对碳钢性能的影响不显著,适当提高到0.90%~1.20%时,可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3硫钢中的硫来源于炼钢时的生铁和燃料。硫不溶于铁、而与铁生成熔点为1190℃左右的FeS,且FeS常与Fe一起形成低熔点(约989℃)的共晶体,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当钢进行热加工时(如在900~1200℃锻造或轧制、焊接等),共晶体将熔化,使钢的强度、尤其是韧性大大下降而产生脆性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钢中的硫质量分数。热脆的减轻或防止措施有二:其一是采用精炼方法降低钢中的硫质量分数,但此举会增加钢的生产成本;其二是通过适当增加钢中的锰质量分数,使S与Mn优先生成高熔点(约1620℃)的MnS,从而避免热脆,这是降低硫的有害作用的主要手段。4磷钢中的磷来源于炼钢时的生铁。磷主要溶于铁素体中,它虽然有明显的提高强度、硬度的作用,但也剧烈地降低了钢的塑性、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并使冷脆转化温度升高;此外,过多的磷也会生成极脆的Fe3P化合物,且易偏析于晶界上而增加脆性,这种现象称为冷脆。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钢中磷质量分数。</SPAN>
D. 碳钢对人体有害吗
食用碳钢对人体有害。
碳钢是含碳量在0.0218%~2.11%的铁碳合金。也叫碳素钢。一般碳钢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越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越低。由于不锈钢含铬和镍金属比较多,所以外表颜色多是银亮色,且表面光滑,有很强金属光泽。碳钢主要是碳和铁合金,其他金属元素比较少,外表主要颜色是铁的颜色,会暗很多,表面没有不锈钢光滑。
碳钢使用注意
优质薄碳钢板也不适合应用于制造无机酸、中性或酸性盐溶液的设备,如果碳钢受到在的应力,用于热水工况条件下的设备事故率非常高。碳钢垫片通常用于高浓度的酸和许多碱溶液。布氏硬度约120。
通常情况下出于碳钢颗粒对于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方面的影响,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与碳钢接触。当不锈钢与碳钢进行焊接时,此要求仍应严格执行,包括层间清理,打磨,堆放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碳钢
E. 碳钢中存在哪些杂质元素
碳钢并不是单纯的铁碳合金,其中或多或少包含一些杂质元素。常存的杂质元素有锰Mn、硅版Si、硫S、磷P。其中权Mn、Si是有益元素,硫、磷是有害杂质。
① Mn大部分溶解于铁素体F中,一部分溶解于渗碳体Fe3C中,使金属材料强化。Mn与S化合成MnS,能减轻S的有害作用。
② Si溶解于铁素体F中,使金属材料强化。有一部分Si溶解于硅酸盐夹杂中。当硅含量不多,在碳钢中仅作为少量杂质存在,它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显著。
③ S不溶于铁,而以FeS形式存在。由于FeS存在,钢在高温下变得极脆,称为热脆。
④ P溶于钢铁的铁素体中,虽然可使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但却使室温下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磷的存在还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
F. 属于钢材有害成分的什么
钢材中的主要有害成抄分是硫、磷和袭氧,应特别注意控制它们的含量。
钢材中对钢材有益的成分有锰、硅、钒、钛等,因为其含量可控制,所以可冶炼成低合金钢。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Fe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0)、氮(N)、钛(TO、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
G. 碳素钢中的杂质有什么影响
他们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杂质主要有磷、硫
碳钢并不是单纯的其中mn、si是有益元素,硫、磷是有害杂质。①
mn大部分溶解于铁素体f中
H. 钢材的(成份)有害元素有那些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Fe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0)、氮(N)、钛(TO、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它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机械力学性能。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但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反而下降。一般工程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小于0.25%,工程用低合金钢含碳小于0.52%。
钢中有益元素有锰、硅、钒、钛等,控制掺入量可冶炼成低合金钢。
钢中主要的有害元素有硫、磷及氧,要特别注意控制其含量。
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主要溶于铁素体起强化作用。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磷也使钢材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由于硫化物熔点低,使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粒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称为热脆性。硫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
氧是钢中有害元素,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少量熔于铁素体内。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的可焊性变差
I. 钢材中的有害杂质有哪些
( 1 )碳;含碳量越高,刚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
( 2 )硫;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
( 3 )磷;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作冷脆性.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从另方面看,在低碳钢中含有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 4 )锰;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 5 )硅;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
( 6 )钨;能提高钢的红硬性和热强性,并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 7 )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 8 )钒;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当它在高温熔入奥氏体时,可增加钢的淬透性;反之,当它在碳化物形态存在时,就会降低它的淬透性.
( 9 )钼;可明显的提高钢的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娇顽力.
( 10 )钛;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
( 11 )镍;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 12 )硼;当钢中含有微量的( 0.001 - 0.005 %)硼时,钢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 13 )铝;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阻抑低碳钢的时效.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提高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
( 14 )铜;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更为明显.
J. 碳素结构钢中含有各种元素,其中有害的是那些
主要元素有碳、硅、锰、磷、硫、氧、氮、钛、钒等。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直接影响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硅可提高钢材的强度,锰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提高钢材强度,其中磷、硫、氧是有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