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结构上做JDG管怎么固定
JDG管路敷设流程如下:
1、暗管敷设流程:弯管、箱、盒预制→测位→剔槽孔→爪内型螺纹管接头与容箱、盒紧固→箱、盒定向移装→管路敷设→压接接地→管路固定
2、明管敷设流程:弯管、箱、盒预制→测位→爪型螺纹管接头与箱、盒紧固→箱、盒支架固定→管路敷设→压接接地→管路固定
3、吊顶内管路敷设流程:弯管、箱、盒预制→测位→爪型螺纹管接头与箱、盒紧固→箱、盒支架固定→管路敷设→压接接地→管路固定
【JDG管】即套接紧定式镀锌钢导管、电气安装用钢性金属平导管,是一种电气线路最新型保护用导管。连接套管及其金属附件采用螺钉紧定连接技术组成的电线管路,无需做跨接地,焊接和套丝,外观为银白色或黄色。JDG管是取代PVC管和SC管等各类传统电线导管的换代产品,是建筑电气领域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一项突破性革新。JDG管采用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的跨接接地线,克服了普通金属导管的施工复杂,施工损耗大的缺点,同时也解决了PVC管耐火性差、接地困难等问题。由于JDG管材较普通管材成本上有所增加,所以在施工中多局部多用于综合布线、消防布线等施工。
Ⅱ 镀锌钢管进入配电箱规范方法
采用下开孔进线形式,钢管用管卡或支架固定,钢管进配电箱用护线套。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可以用金属软管接入。
Ⅲ 电线镀锌钢管配管支架间距规范
具体设置请参考GB
50242
第3.3.8条要求。
钢管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保温管
2
2.5
2.5
2.5
3
3
4
4
4.5
6
7
7
8
8.5
支架间距(m)
不保温管
2.5
3
3.5
4
4.5
5
6
6
6.5
7
8
9.5
11
12
希望版对你有帮助权。
Ⅳ 镀锌穿线管的施工工艺
1、熟悉设计图纸,根据图纸的要求测定箱盒的安装位置以及配管的走向。
2、根据设计图纸中箱盒的安装位置,确定管路的走向,将成排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弹线,按照固定点间距的尺寸,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固定点的距离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mm~500mm。
3、根据箱盒的回路数量统计明配管的数量,进而确定支架的加工尺寸。根据管径大小和管卡的安装空间确定管卡的固定孔距,保证同一方向的明配管安装间距一致。
4、根据弹线测定的支架位置安装支架。
5、沿支架敷设管子,明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6倍。如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加工方法采用冷煨法或热煨法。成排明敷管道固定间距一致,弯曲半径一致,进配电柜(箱)时,分组对称固定,保证分组配管弯曲一致,整齐美观。
6、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两卡之间采用铜芯软导线连接,截面积不小于4mm2。
三、注意要点
1、敷设前检查管路,内侧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需调直。
2、使用铁支架时,将钢管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不得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
3、明敷管路与设备连接,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不能直接进入时,进行特殊处理后再进行连接。明配的导管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 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 范围内设有管卡。
4、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需设补偿装置。
四、施工图纸中线缆线管的敷设表达方式术语
SR:沿钢线槽敷设
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CC:暗敷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
FC: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
1导线穿管表示
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2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
Ⅳ 镀锌线管和线槽的安装必须符合什么要求
镀锌线管和线槽的安装要求:
1.镀锌线管和线槽必须可靠的接地(PE)或接专零(PEN)。
2.镀锌线管、可挠性导属管和镀锌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练级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
3.当非镀锌线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线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4.镀锌线槽不作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时,镀锌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连接。
非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Ⅵ 建筑电气中预埋镀锌钢管怎么连接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14.1.2条规定,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第14.1.1.2条规定镀锌导管采用丝扣连接时,连接处两端应用专用固定卡跨接接地线。
根据规范可以确定:
1、镀锌钢管电气暗配的时候最好丝扣连接;
2、壁厚大于2mm的镀锌导管,电气暗配的时候可以套管焊接;
3、壁厚小于2mm的镀锌导管,电气暗配的时候不得采用套管焊接。
(6)镀锌钢管明配怎么固定扩展阅读
设计的内容
现代建筑趋于多元化的风格,高度大、面积大、功能复杂,电气设计内容也日趋复杂,项目繁多。建筑电气设计从狭义上仅指民用建筑中的电气设计,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工业建筑、构筑物和道路、广场等户外工程。
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将供电、照明、防雷归类在强电,而其余部分,如电话、电视、消防和楼宇自控等内容统统归于弱电。这种分类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强调了电气设计中所增加的消防、电讯和自控内容与传统电气设计内容完全不同,容易理解,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但是,这种按电压高低进行分类的方法并不严谨,如:动力设备的二次控制回路,其电压可能很低;而消防回路中的联动也不宜与配电箱完全分割开。
又如人防设计、防雷设计、保安设计等功能性设计,其内容不仅仅是弱电信号的报警,也包含有动力、照明的联锁反应。又如防雷接地,强弱电都要求,而且有向等电位联结发展的趋势,实际上又很难分开。如果电气设计仅仅以电压高低进行分工,势必造成强弱两个子工种之间交叉过多,界限不清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建筑电气
Ⅶ 镀锌穿线管明敷直线段超过30m加穿线盒在哪个规范
一般为KBG管明配,
第一,连接可靠,使用专用连接件,连接件有宁断丝的必须拧断。
第二,敷设长度,直线长度大于30米应加过线盒,有一个直角弯大于20米应加过线盒,有两个直角弯大于15米应加过线盒,有三个直角弯大于10米应加过线盒。。。
第三,墙上固定或吊筋固定一般不大于2米固定一次,转弯处1米以内固定一次,墙上固定使用专卡(如马鞍卡,元宝卡等)。
第四,做跨接地,将管与管连接处,管与箱体连接处,管与桥架连接处,用BV2.5或BV4做弹簧状在管与管或桥架或箱体的两端连接处连接。
第五,管壁刷防锈漆和防火涂料
如果是金属软管或普利卡管明配,其长度也是有要求的,规范要求照明系统不超过1.2米,动力系统不超过0.8米。
Ⅷ 垂直平行的两面墙之间横着装一根钢管,钢管如何固定
用二根5×50(4×40)角钢,长150mm左右,角钢一面钻二孔(与膨胀螺丝相配,孔距100mm左右),另一面专钻属二孔(孔径10mm,孔距大于钢管直径),备二个U型固定螺杆(开挡大于钢管直径,长是钢管直径+20mm螺丝长)。先用各二只膨胀螺丝把角钢固定在墙上,然而把钢管放上,再用二个U型固定螺杆固定。安装方便,不破坏墙结构,以后对钢管保养也方便(可拆下保养)。唯一是外观没有你这样美。
Ⅸ 镀锌管明配时要做跨接吗是用在消防上面的,还有按照规范如果预埋的时候用的镀锌管,那连接处就是用接地卡
镀锌管明配时不需做跨接,采用管箍和专用分线盒。注意镀锌管要接地和管口要内配管护口,防容止割破电线绝缘层或漏电。按施工规范规定,螺纹连接的镀锌线管一定需要跨接。目前市场上有种套接紧定电线钢导管,其连接用专用紧定接头,可不需要跨接。
Ⅹ 内镀锌管明敷是什么意思
明敷电缆是指采用明敷设的方式敷设的电缆。明敷设的方式包括:桥架、线槽、支架、吊架、托架、钢索、电缆夹层、电缆沟等方式。
电缆明敷的规定如下:
1、敷设前检查电缆型号,电压,规格是否符合设计,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
2、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或实测每个电缆的长度,尽量减少电缆接头;
3、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并列敷设的电缆,接头的位置相互固定。电缆明敷时的接头,用托板固定;
4、电缆敷设时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注明线路编号;
5、电缆进入电缆沟,建筑物,配电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用塑料扎代将管口封闭;
6、电缆敷设完毕后,及时清理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将盖板缝隙密封。
、敷设前检查管路,内侧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需调直。
2、使用铁支架时,将钢管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不得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
3、明敷管路与设备连接,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不能直接进入时,进行特殊处理后再进行连接。明配的导管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 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 范围内设有管卡。
4、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需设补偿装置。
四、施工图纸中线缆线管的敷设表达方式术语
SR:沿钢线槽敷设
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CC:暗敷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
FC: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
1导线穿管表示
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2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