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铜铁转换排就是接地汇流排吗
铜铁转换排:一端为紫铜排,另一端为镀锌扁铁,通过特殊加工融合在一起,主要的应用是在接地系统中,用来连接接地引下线和地网的材料。铜排螺丝孔直径10mm的孔洞,便于后期与铜鼻子相连接,镀锌扁铁部份与接地极扁铁(焊接)。扁铁部份用混凝土封闭,防止锈蚀,铜质部份用于外露。既防止了扁铁部份外露的腐蚀,又保证了接地连接部份的电气可靠性。18807750133宣
㈡ 压线头的铜线耳为什么要过锡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接触电阻,降低损耗,减少发热
㈢ 铜线耳是镀锡还是镀锌
铜线助焊剂DXT-126A这要看你用在什么产品上,计算成本。
㈣ 农村怎样正确安装地线桩
一般来讲,接地线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2m。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各极之间的嗬氩挥π∮?.5m,以减少大地的流散电阻。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同时接地极不得埋设在垃圾层及灰渣层区,敷设在地中的接地极不应涂漆,以免接地电阻过大。
方案一:打地桩
1、在机房附近把4根或更多2.5m的角钢(45mm*45mm)沿直线打入地下离地面80cm处、每根角钢相距2m。
2、用扁钢(30mm*3mm)将4根角钢串联焊接在一起。
3、用镀锌扁钢(30mm*3mm)焊接有角钢的任意角作为地线引线引上墙面2m处。
4、电阻测试仪测量地网阻值小于等于4Ω,否则,加桩或用田字格加以解决。
5、用25mm平方的铜芯线与地网引线通过铜线鼻接牢引入室内。
6、接入信号避雷器地线和静电地线。
方案二:埋紫铜板
1、机房附近挖250cm*150cm*300cm的深坑,坑底洒一些氯化钠,埋入紫铜板(1500mm*600mm*3mm)。坑深以见水为准,但至少大于200cm。
2、把扁钢(30mm*3mm)和紫铜板用铜焊锡焊接在一起,引出地面作引线。
3、把镀锌扁钢和扁钢引线焊接在一起,引出墙面2m处。
4、测试仪测量地网阻值小于等于4欧姆。
5、用25mm平方的铜芯线与地网引线通过铜线鼻接牢引入室内。
6、接入信号避雷器地线和静电地线。
㈤ 接地铜导线的使用
1、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应尽可能采用电焊焊接,连接处应加装镶块,以增加焊接面积。安装时,螺钉必须拧紧,一般宜高压接地线用直径12mm或16mm的螺钉,并需经镀锌防锈处理;接触面应保持平整,不可有缝隙。连接处应置于便于检查和维修的地方,如果埋入地下,应在地面标明位置。公用配电变压器的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一般都埋入地面以下100~200mm深处。
2、从接地体或从接地体干线上引出的接地线应明敷,不可穿管敷设或埋入建筑物内,但在穿越楼板或墙壁时,应穿管加以保护;接地干线应支持牢固,并涂黄绿色或黑色;采用多股电线作接地线时,连接应采用接线耳(铜接头),不可把线头直接弯压接在螺钉上,在有振动的地方,要加弹簧垫圈。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方法1一接地体连接干线2一导线3一接线耳4一接地体5一接地干线扁钢宽度的2倍。
3、多极接地或接地网各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干线,如果需要提供接地线,就要安装在地沟中,如图1—62所示。沟上要覆有沟盖,沟盖应与地面齐平,接地体连接干线在采用宽面垂直安装时,应预先钻好接线用的通孔,并在连接处预先镀锡,便于引接高压接地线。
高压接地线安装注意事项
一、在安装高压接地线时,先验明路线上确无电后,在监护高压接地线人监护下,由技能纯熟的值班工或电工进行操纵。
二、安装高压接地线时,必需先接好接地端,后接导体端,而且必需打仗精良,不许环绕纠缠。撤除接地线时,与此相同。安置或撤除接地线时,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
三、装设高压接地线必需有两人进行。若为单人值班,只容许使用接地刀闸接地,或使用绝缘棒合接地刀闸。
四、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路线安置高压接地线时,应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地”,后挂“火”;先挂基层,后挂下层。撤除接地线时,与此步伐相同。安置或撤除接地线时,应使用绝缘拉杆,人体不许碰触接地线。
五、高压接地线截面应合适短路电流的请求,不得小于25平方毫米的多股裸铜软导线,并采纳公用的线夹牢固在导体上,制止用环绕纠缠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接地线与检验部门之间不该连有熔断器或开关。
㈥ 您好,请问一下,架空弱电线缆有什么规范吗。
答复楼主:
我查阅了一部分文献,更多的是网络知道
以下部分或许对您有参考
弱电施工规范
1.2、弱电管、线、槽施工标准及要求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施工图,施工手册进行施工。未经总工签名、项目经理同意并向监理公司申报,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方案。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管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
板槽安装及注意事项
1)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
2)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 槽内。
3)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
4)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
5)线 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
6)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
7)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
8)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
9)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
10)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1.3、电缆桥架的安装
1.电缆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及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
2.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
3.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精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要求均匀、整齐美观及牢固可靠。
4.桥架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
5.电缆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本工程要求每隔20M接地一次,由于图纸上无明确如何接地,建议在桥架内加设一条BV16平方毫米的双色地线。
1.4、线管的敷设
1.视不同场合不同用途,选用镀锌管线管作线缆护套,室外裸露及天面部分,均采用自来水管作线管。镀锌管参照如下方法施工。
2.金属管的加工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刺和锐棱角。
为了减少直理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金属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若弯曲程度过大,将减少线管的有效直径,造成穿线困难。
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以增加使用寿命。
3.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使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套丝。套丝可用管子丝板或电动套丝机。套完丝后,应随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用锉刀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避免破线缆护套。
4.金属管弯曲
在敷设金属线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对于截面较大的电缆不允许有弯头,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增设拉线盒。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整排钢管在转弯处,宜弯成同心圆形状。
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敷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应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5.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倍。管接头处应以铜线作可靠连接,以保证电气接地的连续。金属管连接不宜采取直接对焊的方式。
金属管进入接线盒后,可用缩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缩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或者采用铜杯臣与梳结来连接金属管与接线盒。但都应保证接线盒内露出的长度要小于5MM。
6.金属管的敷设
金属管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0MM,直线布管30米处设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间的金属管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米;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米。
7.金属管暗设时按下列要求施工
金属管应用卡子固定,支持点间的间距不应超过3米。在距接线盒0.3米处,要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弯头的地方,两边也要固定。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外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当弱电管道与强电管道平行布设时,应尽量使两者有一定的间距,以13CM左右为宜。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水平线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确良1/2。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薄壁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丝扣连接,管道套丝长度不应小于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加跨接地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铜芯电线)。
砼楼板、墙及砖结构内暗装的各种信息点接线盒 与管连接应采用迫母固定。
暗敷与砼内的接线盒要求用湿水泥纸或塑料泡沫填满内部,不允许用水泥纸包外面。预埋在楼板、剪力墙内的钢管、接线盒应固定牢固,预防移位。
当电线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应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保护管(金属软管)连接;选用软管接头时,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体。
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箱)。
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毫米,中间的管卡最大间距为:厚壁钢管DN15—20为1.5米,薄壁钢管DN15—20为1.5米,天花吊顶内敷设的钢管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管内穿线前应将管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管口处应加塑料护咀,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和直流的导线不应穿入同根管内。
管线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在伸缩缝两端留接线盒和接地螺栓。
1.5、弱电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须先核准电缆型号、截面是否与设计相同,进行目测和物理粗测。
电缆敷设前必须详细勘查放缆现场环境,确定最佳放缆方案。
对截面为25平方毫米及以上电缆,放缆时应增设电缆导向缆辘,以避免拉伤电缆。
电缆敷设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在桥架内由里到外整齐排列。
对于使用电缆规格相同的设备,放缆时应先远后近。
电缆固定时,在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6倍。
每放一个回路,都必须在电缆头、尾上绑挂电缆铭牌,铭牌上应编上每回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也可号码管作标识。
布放电缆的牵引力,少于电缆允许张力的80%。对直径为0.5毫米的双绞线,牵引拉力不能超过去时100N;直径为0.4毫米的双绞线,牵线力不能超过70N。
对批量购进的四对双绞电缆,应从任意三盘中抽出100米进行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对电缆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等几项指标进行测试。
1.6、电缆头制作安装
电缆头制作前应校对,对其物理性能进行粗测;对不同功能的电缆可用摇表、万用表、电话机待设备进行测量。四对UTP双绞线,必要时打上模块实测。
制作电缆头前,根据连接的设备、模块考虑电缆的预留余量。
电缆进入配电箱(柜)内应剥去电缆外层保护皮,并用尼龙扎带等加以固定。
铠装电缆引入电箱后应在铠钾上焊接好接地引线,或加装专门接地夹。
在配电箱内接线空间一般比较宽裕,选用压接铜线耳制作电缆头,在电视上一般使用开口线耳制作电缆头。
采用压接线耳,在压接线耳两端朝不同方向和压接一次,采用开口线耳时,将开口处敲紧敲密,并涂上非酸性焊锡膏后灌锡减低接触电阻。
压接线耳截面应与导线截面相同,开口线耳载流量不应低于导线载流量。
在有腐蚀性或对供电要求较高的场所,所有铜-铜接点都应搪锡或加涂导电膏,以减少接触面发热。
线耳压接完毕后均应彻底清理干净,并包扎与相序一致的色带。
控制电缆头两端导线压接接线端子后必须包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