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0.0246615×(外径-壁厚)×壁厚×镀锌增重系数
DN100钢管的镀锌增重系数:1.032-1.026
Ⅱ 镀锌方管每米的理论重量该怎样计算
每米镀锌方管矩管的理论重量=7900x4x厚度x(边长-厚度),边长和厚度单位转化成米,得出结果版的单位是权公斤。例如50x3的镀锌方管的每米镀锌方管矩管的理论重量=7900x4x0.003x(0.05-0.003)=4.5公斤
(2)镀锌增重系数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重量计算
重量=体积*密度
圆棒:KG=π(3.14)*r(半径)*r(半径)*L(长)/1000000(单位)*ρ(密度)
板料:KG=L(长)*W(宽)*H(高)/1000000(单位)*ρ(密度)
圆钢:KG=π(3.14)*T壁厚*(D外径-T壁厚)*L(管长)/1000000(单位)*ρ(密度)
以下为常用型材简化公式(密度以7.85 cm/g*3)计算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Ⅲ 镀锌钢格板怎么算重量
根据镀锌钢格板重量计算公式:Wt=(b1t1N1+b2t2N2+2b3t3)ρμ×10-6
解析:Wt——钢格板重量,单位为内千克每平方米(kg/㎡)容;
b1——承载扁钢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1——承载扁钢宽度,单位为毫米(mm);
N1——每平米钢格板中承载扁钢条数;
b2——横杆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2——横杆宽度,单位为毫米(mm);
N2——每平米钢格板中横杆条数;
b3——包边扁钢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3——包边扁钢宽度,单位为毫米(mm);
ρ—材料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钢材密度按7850kg/m3计算;
μ—表面处理增重系数,热镀锌增重按1.06计算.
Ⅳ 镀锌钢管的重量计算公式
是的镀锌钢管的理论重量和普通无缝管一样计算,没有太多的差别一般钢管的计算重量公式是0.0246615*壁厚*(公称外径-壁厚)
Ⅳ 镀锌钢管重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镀锌管理论重量公式:(直径—壁厚)x壁厚x0.02466*1.0599=每米重量(公斤/米)
重量系数
公称壁厚(mm):2.0、.5、2.8、3.2、3.5、3.8、4.0、4.5。
系数参数(c):1.064、1.051、1.045、1.040、1.036、1.034、1.032、1.028。
注: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钢的牌号:Q215A;Q215B;Q235A;Q235B。
试验压力值/Mpa:D10.2-168.3mm为3Mpa;D177.8-323.9mm为5Mpa
(5)镀锌增重系数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工艺特点
1、对硫酸盐镀锌的优化
硫酸盐镀锌最大优点是电流效率高达100% ,沉积速率快,这是其他镀锌工艺无可比拟的。由于镀层结晶不够细致,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较差,因而只适于几何形状简单的管材与线材等电镀。硫酸盐电镀锌铁合金工艺对传统的硫酸盐镀锌工艺进行优化,只保留了主盐硫酸锌,其余组分均舍弃。
在组成新工艺配方中又加入适量铁盐,使原来的单金属镀层形成锌铁合金镀层。工艺的重组,不仅发扬了原工艺电流效率高、沉积速率快的优点,还使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得到很大改善,过去复杂件不能镀,现在简单与复杂件都能镀,而且防护性能比单金属提高3~5倍。
生产实践证明,用于线材、管材的连续电镀,镀层晶粒比原来的更细化、更光亮,沉积速率快。2~3 min内镀层厚度达到要求。
2、硫酸盐镀锌的转化
硫酸盐电镀锌铁合金只保留硫酸盐镀锌的主盐硫酸锌,其余组分如硫酸铝、明矾(硫酸铝钾)等可在镀液处理时,加入氢氧化钠使之生成不溶性氢氧化物沉淀去除;对有机添加剂,则加入粉状活性炭吸咐去除。
试验表明,硫酸铝与硫酸铝钾一次性难以彻底去除,对镀层光亮度有影响,但并不严重,可随带出消耗,此时镀层光亮度便可恢复 溶液通过处理,可按新工艺所需成分含量补加,即完成转化。
3、沉积速率快、防护性能优异
硫酸盐电镀锌铁合金工艺电流效率高达100% ,沉积速率快是任何镀锌工艺无可比拟的,精细管的运行速度8~12 m/min,镀层厚度平均2m/min,这是连续镀锌难于达到的。
镀层光亮细致悦目。按国家标准GB/T10125“人造气氛试验-盐雾试验”方法测试,72 h,镀层完好、无变化;96 h,镀层表面出现少量白锈。
4、独特的清洁生产
镀锌管采用硫酸盐电镀锌铁合金工艺,在于生产线槽与槽间均穿孔直通而溶液无任何带出或溢流。生产过程各工序由循环系统组成,各槽溶液即酸碱液、电镀液、出光与钝化液等,只循环回用不向系统外渗漏或排放,生产线只设5个清洗槽,采用循环回用定期排放,特别是钝化后不清洗的无废水产生的生产工艺。
5、电镀设备的特殊性
镀锌管的电镀铜线材电镀一样,都属于连续电镀,但施镀的设备不同。铁丝以其细长的条形特色而设计的镀槽,槽体长而宽却浅。电镀时铁丝从孔眼穿出,呈一字形在液面展开,保持相互间距。而镀锌管却又不同于铁丝,有其独特之处,槽设备较为复杂。
槽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镀槽,下部为溶液循环储存槽,形成一个上窄下宽状、似梯形的槽体,在镀槽中设有镀锌管电镀运行的通道,槽底有两个通孔与下部的储存槽相通,并与液下泵形成镀液循环复用系统。
因此,镀锌管同铁丝电镀一样,镀件都是动态性的,而与铁丝电镀不同之处,电镀镀锌管的镀液也是动态性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镀锌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镀锌钢管
Ⅵ 镀锌层重量系数是这样计算的
毛坯=C(上锌率)镀锌层厚度可以用磁性测厚仪测量,还和钢材含碳量也有关系,所以批次间会有小误差。镀锌表面积不变。镀锌成品重量/。镀锌加工时的温度等多会影响C,所以C是相对常规的参考依据。同样厚度钢板和角钢因为表面光洁度原因上锌率不同根据镀锌层厚度得到上锌量(锌重量)
Ⅶ 高分求教:热镀锌钢格板的单位面积重量详细计算方法
、热镀锌钢格板重量计算公式:
A、 最常规的办法:你可以分辨将钢格板承载扁钢专重量、钢格板属横杆重量、钢格板包边扁钢重量、钢格板表面处理重量先算出来,而后将其全部加起来。
B、 比较简洁办法:
对于长度小于1米的钢格板(例如沟盖板)或者需要作特殊包边的钢格板,由于包边板的增加,重量会随着增加。用扁钢包边,
钢格板长度不小于1米时,按下面公式计算钢格板理论重量:
Wt=(b1t1N1 b2t2N2 2b3t3)ρ?×10-6………………(1)
式中:
Wt—钢格板重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2);
t1—承载扁钢宽度,单位为毫米(mm);
b1—承载扁钢厚度,单位为毫米(mm);
N1—每米钢格板中承载扁钢条数;
t2—横杆宽度,单位为毫米(mm);
b2—横杆厚度,单位为毫米(mm);
N2—每米钢格板中横杆条数;
t3—包边扁钢宽度,单位为毫米(mm);
b3--包边扁钢厚度,单位为毫米(mm);
ρ—材料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钢材密度按7850kg/m3计算;
?--表面处理增重系数;
热浸锌增重按1.06计算。
Ⅷ 镀锌钢管怎么计算重量
(外径-壁厚)*壁厚*0.02466=每米重量,乘以1.03-1.06的镀锌层。
一般乘以镀锌层系数1.03比较准确,就是版最终镀锌管每权米的重量,
举例如直径是20,壁厚市2.0,如下(20-2)*2*0.02466=0.89公斤,最后乘以镀锌层系数1.03就是每米镀锌钢管的重量。希望能帮你?
Ⅸ 钢格板的重量计算
怎样计算钢格板的重量呢?一般来说,钢格板重量是指经过包边和表面处理后的理论重量。由于包边、开孔和切口的不同,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会出现差异的。
钢格板在经过包边和热浸锌处理后,其重量会随之增加。根据规定,对于一般的工业平台来说,钢格板负载扁钢间距为30mm时,增重约12%;负载扁钢间距为40mm时,增重约14%。
对于钢格板自重计算及钢格板交付结算中,统一以理论重量为计算依据。对于长度小于1米的钢格板或者需要作特殊包边的钢格板,由于包边板的增加,重量会随着增加。
钢格板用平面型扁钢包边,其长度不小于1米时,按下面公式计算钢格板理论重量:
Wt=(b1t1N1+b2t2N2+2b3t3)ρμ
钢格板计算重量公式中的参数:
Wt—钢格板重量, g/m2;
b1--负载扁钢厚度, mm;
t1—负载扁钢宽度, mm;
N1—每米钢格板中负载扁钢条数;
b2—横杆厚度, mm;
t2—横杆宽度, mm;
N2—每米钢格板中横杆条数;
b3--包边扁钢厚度, mm;
t3—包边扁钢宽度, mm;
ρ—材料密度, g/mm3;钢材的密度按7.85g/mm3计算;
μ--表面处理增重系数';热浸锌增重按1.08计算。
根据以上的公式就可以比较精确的计算出每平米钢格板的重量。
Ⅹ 钢格栅板怎么计算重量
钢格栅板按照重量计算公式计算,重量计算公式是:Wt=(b1t1N1+b2t2N2+2b3t3)ρμ×10-6
Wt——钢格板重量,单位为千克专每平方米属(kg/㎡);
b1——承载扁钢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1——承载扁钢宽度,单位为毫米(mm);
N1——每平米钢格板中承载扁钢条数;
b2——横杆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2——横杆宽度,单位为毫米(mm);
N2——每平米钢格板中横杆条数;
b3——包边扁钢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3——包边扁钢宽度,单位为毫米(mm);
ρ—材料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钢材密度按7850kg/m3计算;
μ—表面处理增重系数,热镀锌增重按1.06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