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镀锌钢管 > 镀锌层附着实验怎么做

镀锌层附着实验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7-10 23:31:31

镀锌板的镀锌层怎么检验

这位朋友您好!我们是专营镀锌板的,由于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很难鉴别,专而且鉴别该产属品质量的机构也甚难寻觅,建议您购买正规厂家的一级品,且附属该产品的检验报告书,报告书中含有锌层厚度、成份等,所以你可向你的供应商联系讨要,以保证质量。希望对你有用

❷ 怎样检验镀锌的质量

镀锌有两种热镀锌(热浸镀锌)和冷镀锌(电镀锌)
热镀锌有国家标准,冷镀锌是国家不提倡的,原因它污染大。
我公司也在热镀锌加工,除了厚度检测外我们还要检测漏镀、气泡、表面光亮镀(是否发黑发白)等。你可以查看GB/T13912 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GB/T 13912-9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1459——1973(E)《金属覆盖层——热铰锌防腐蚀层——指导原则》和 ISO
1461——1973(E)《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品上热镀锌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制品防腐蚀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线材、管材和板材上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对热镀锌前基体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不作规定。影响热镀锌效果的基体材料状况参见附录A(参考件)。
本标准对热镀锌产品的后处理未作规定。
2 引用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
GB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GB/T 13825 金属覆盖层 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的质量测定 称量法
3 术语
3.1 热镀锌
将钢件或铸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 — 铁合金或锌和锌 — 铁合金覆盖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3.2 热镀锌层(简称:镀层)
采用热镀锌方法所获得的锌 — 铁合金或锌和锌 — 铁合金覆盖层。
3.3 主要表面
指制件上热镀锌前和热镀锌后的某些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3.4 检查批(简称:批)
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热镀锌件。
在热镀锌厂检验时,指一个生产班内同一镀槽中生产的相同类型和大小的热镀锌件。
交货后由需方检验时,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量。
3.5 样本
从批中随机抽取的镀件或镀件组。
3.6 基本测量面
在主要表面上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区域。
3.7 局部厚度
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8 平均厚度
一大制件上或一样本中所有制件上的局部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4 需方向热镀锌厂家提供的资料
4.1 必要资料
a. 本标准的标准号。
b. 基体金属的成分及有关特性。
4.2 附加资料
必要时,需方应提供下列资料。
a. 主要表面,可在图纸上标明,也可用有适当标记的样品说明;
b. 表面缺陷,可在图纸上标明,也可用其他方法标明;
c. 镀层的外观要求,可用样品或其他方法说明;
d. 镀层厚度的特殊要求(见附录 A 中 A3 );
e. 是否需要离心处理,需要时,能否接受其厚度要求(见表3)。
5 锌液中的锌含量
镀锌槽中操作区域的锌含量(质量)不应低于 98.5%。
6 抽样
测量镀层厚度时,样本的制件数应按表 1 的规定。
表 1 厚度测量的抽样要求
批的制件数 样本的最少制件数
1∽3 全部
4∽500 3
501∽1200 5
1201∽3200 8
3201∽10000 13
> 10000 20
6.1 若制件的主要表面小于 0.001m2,则表1规定的是样本中基本测量面的最少个数(见 7.3.3)。
6.2 如果样本不能满足 7.3 条的要求,则将原样本的制件数增加一倍再测量。若这个较大的样本能满足 7.3
条的要求,则认为该批产品符合要求,否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6.3 若供需双方认可,仲裁检验的抽样方案也可从 GB 2828 中选择。
7 对镀层的要求
7.1 外观
所有镀件表面应是清洁的,无损伤的。其主要表面应是平滑的,无结瘤、锌灰和露铁现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表面上极少量的储运斑点1)不应作为拒收的理由。
注:1)指热镀锌后的制件在储运过程中,由于环境中潮湿空气的作用,在镀件表面形成很浅的白色斑点。
必要时,应由需方提供(或认可)能说明镀层外观要求的样品。
7.2 修复
外观检验不合格的镀件应进行修复,但修复总面积不应超过主要表面的 0.5%,且单个面积不超过
1dm2,否则应重新热镀锌。
不同的修复工艺有不同的厚度要求。喷镀锌时,修复区域的镀层厚度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厚度要求。用富锌涂料和(或)低熔点锌合金时,其镀层厚度至少应达到表 2 或表 3 中最小厚度的 50%。
7.3 厚度
为测得准确的镀层厚度,供需双方应根据制件的形状和大小协商确定基本测量面的大小、部位和数量。
用磁性方法测量时,基本测量面不应小于 0.001m2,并且在每个基本测量面内至少应测量 5 次。
用称量法(仲裁方法)测量时,基本测量面为一次测量所去除的区域,不应小于 0.001m2。镀层的密度取
7.2g/cm3,从单位面积镀层质量可计算出镀层的近似厚度。
热镀锌层的厚度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要求。
7.3.1 主要表面大于 2m,制件的厚度要求
样本中,每个制件上的所有基本测量面的平均厚度值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7.3.2 主要表面在 0.001m2 至 2m2 制件的厚度要求
样本中的每个制件至少应有一个基本测量面,每一个基本测量面应满足表2或表3的局部厚度要求,样本中所有局部厚度的平均值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7.3.3 主要表面小于 0.001m2 制件的厚度要求
选取足够数量的制件构成一个基本测量面,使基本测量面不小于
0.001m2。由表1根据批的大小确定样本中基本测量面的个数。测量的制件总数为一个基本测量面所要求的制件数与基本测量面个数的乘积。每个基本测量面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局部厚度要求,样本中所有局部厚度的平均值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如果制件的壁厚不同,则在测量镀层厚度时,应把制件的每一厚度范围作为一个独立的制件处理(见表 2 或表
3)。
表 2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不离心处理时)
制件和厚度 mm 局部厚度 (最小值) 平均厚度 (最小值)
钢铁零件 > 6 70 85
> 3∽6 55 70
1.5∽3 45 55
< 1.5 35 45
铸件 > 6 70 80
≤ 6 60 70
表3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离心处理时)
制件尺寸 mm 局部厚度(最小值) 平均厚度(最小值)
螺纹件 直径 ≥20直径 > 10~< 20直径 ≤10 453520 554525
其他零件(包括铸件) 厚度 > 3厚度 ≤3 4535 5545
注:其镀层厚度要求也适用于与此有关的垫圈。
7.4 附着强度
热镀锌层应有足够的附着强度,在无外应力作用使镀件弯曲或变形时,镀层不应出现剥离现象。
本标准对附着强度的试验方法未作规定。
必要时,供需双方可协定镀层附着强度的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附录A 影响热镀锌效果的制件特性
(参考件)
A1 基体金属
A1.1 材料
普通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适合于热镀锌,而含硫易切削钢不适合于热镀锌。
A1.2 表面状况
热镀锌之前,为获得清洁的表面,钢件可在除去油脂、涂层、焊渣等表面污物和杂质后进行酸洗,铸件可用喷砂(丸)、电解浸蚀等方法处理。
A1.3 内应力
热镀锌过程中,由于消除了基体金属内的应力,可能会导致镀件的变形。
为避免钢的脆化,应尽可能不使用对应变时效硬化敏感的钢。
热镀锌之前用热处理消除应力能有效地避免钢的脆化。
钢的硬度值低于 34 HRC、340 HV 或 325 HB 时,通常不会因酸洗时的渗氢而变脆。
A2 设计
制件的设计应适合于热镀锌工艺过程。
A2.1 公差加工螺纹时,应考虑镀层公差以便符合装配。螺栓连接中,外螺纹上的镀层对内螺纹有电化学保护作用,内螺纹上无需镀锌层。对内螺纹,无论是先攻丝还是在热镀锌后再攻丝均可。
螺纹件的镀层厚度与离心处理有关。离心处理是为了获得光洁的螺纹满足公差要求。
A2.2 封闭空腔
为了安全和便于操作,必须给封闭空腔镗出排气孔。封闭空腔在热镀锌过程中能引起爆炸。A3 耐蚀性能与镀层厚度之间的关系镀层的耐蚀性与镀层厚度近似成正比,在较强的腐蚀环境中使用或要求使用寿命特别长时,镀层的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A4 镀锌液
通常,镀槽中操作区域的锌含量(质量)不应低于 98.5%。若有特殊要求,应由需方规定。A5 后处理
镀件从镀槽中取出后可在空气中或水中冷却。
对于小制件,热镀锌后可立即进行离心处理去除多余的锌。
合适的表面处理(如铬酸盐处理),能够阻滞镀件表面可能形成的储运斑点。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武汉材料保扩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业荣、李志、倪浩明。

❸ 如何检测镀锌层厚度

可以进行电化学测试和物理机械测试,从而得到电化学行为和物回理性能数据。答

检测镀锌丝锌层厚度的方法有三种:称重法、横截面显微镜法和磁性法,其中前两种实验会对镀锌丝产生一定的损害,包括镀锌丝的使用长度,用量减少;一般检测镀锌丝镀锌层用磁性法来检测,也是比较直观方便常用的方法。

(3)镀锌层附着实验怎么做扩展阅读

镀锌层厚度的标准与镀锌丝的丝径有关,镀锌丝的丝径越大,它的镀锌层就越厚,它是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在进行镀锌时控制镀锌厚度的方法有:可以放慢工件提升速度。可以尽量的控制镀锌时间。

可以适量添加减薄合金。减小厚度,提高热镀锌锌温,但要考虑锌锅情况,铁锅不宜超过480度,陶瓷锅可以到530度,这样可以减少浸锌时间。

❹ 钢丝镀锌层的试验方法

4.1 钢丝镀锌层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取样要求按表6的规定进行。
表6钢丝镀锌层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取样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取样部位 1 锌层重量 GB/T 2973 任一端 2 硫酸铜试验 GB/T 2972 任一端 3 缠绕试验 GB/T 2976 任一端 4 表面质量 肉眼检查 任一部位 4.2 进行规定试验截取试样时,若钢丝端头有明显损伤,应截去损伤部分钢丝后再取试样。
5 检验规则
钢丝镀锌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按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硫酸铜试验浸置次数 钢丝直径,
mm 硫酸铜试验(浸置次数)
不小于 A AB B C D E F A2 A2 60S 30S 60S 30S 60S 30S 60S 30S 60S 30S 60S 30S 60S 30S 60S 30S ≤0.25 - - - - - - - - - - - - - - - - >0.25~0.40 - - - - - - - - - - - - - - - - >0.40~0.50 1 1 1 - - 1 - - - - - - - - - - >0.50~0.60 1 1 1 1 1 - - 1 - 1 - - - - - - >0.60~0.80 1 1 1 1 1 - - 1 - 1 - - - - - - >0.80~1.00 2 - 1 1 1 1 1 - - 1 - - - - - - >1.00~1.20 2 - 2 - 1 1 1 - - 1 - - - - - - >1.20~1.40 2 - 2 - 1 1 1 - - 1 - - - - - - >1.40~1.60 2 1 2 - 1 1 1 1 1 - - 1 - 1 - - >1.60~1.80 2 1 2 - 1 1 1 1 1 - - 1 - 1 - - >1.80~2.00 2 1 2 - 2 - 1 1 1 - - 1 - 1 - - >2.00~2.20 2 1 2 - 2 - 1 1 1 - - 1 - 1 - - >2.20~2.50 3 - 2 - 2 - 1 1 1 - - 1 - 1 - - >2.50~2.80 3 - 2 - 2 - 1 1 1 1 - 1 - 1 - 1 >2.80~3.00 3 - 2 1 2 - 1 1 1 1 1 - - 1 - 1 >3.00~3.20 3 - 2 1 2 - 1 1 1 1 1 - - 1 - 1 >3.20~3.60 3 - 3 - 2 - 1 1 1 1 1 - - 1 - 1 >3.60~4.00 3 1 3 - 2 - 1 1 1 1 1 1 - 1 - 1 >4.00~4.40 3 1 3 - 2 - 1 1 1 1 1 1 1 - - 1 >4.40~5.20 3 1 3 - 3 - 2 - 1 1 1 1 1 - - 1 >5.20~6.00 3 1 3 - 3 - - - 1 1 1 1 1 - - 1 >6.00~7.50 3 1 3 1 - - - - - - - - - - - - >7.50~10.00 4 - 4 - - - - - - - - - - - - -

❺ 如何加强热镀锌钢格栅镀锌层的依附性

热镀锌层的粘附性是根据热镀锌钢格栅板理论和研究成果,镀层的附着能力不取决于铁-锌合金层的厚薄,而取决于钢基和铁-锌合金层之间有F e 2 A l 5 形成的中间层。由于铝对铁比锌对铁有较大的热力学亲和力,所以在加铝法带钢热镀锌中,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下,总是优先在钢基表面形成铁-铝化合物,这个薄而均质的中间层能够牢固地附着在钢基表面,实际上它是起着粘附镀层的介质作用。合金层中的吸铝量愈高,则镀层的粘附性愈好。合金层中的吸铝量不仅取决于锌中的铝含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锌液中的带钢温度。
镀锌层对钢格栅板的粘附性受热钢格板经过熔融锌液时,固体铁深解,铁锌结合生成铁-锌合金层,合金层外沉积纯锌层,合金层内膜联结钢板基体。铁-锌合金层厚度不均匀,较疏松,易脆,延展性差,容易开裂。钢格板表面在镀锌前就已残留着一定数量的铁基盐时,生成的铁-锌合金,其粘附性很差,延展性差,容易剥落。当纯锌层中含有有害杂质,如氧化锌、锌渣、镉及铅时,形成大锌花,或破坏锌层的连续性,容易发生纯锌层的小开裂。当镀锌层过厚,其弯曲性也变差。当镀锌液中加入铝,锌层首先生成F e 2 A l 5 或F e 2 A l ,减落了铁-锌合金层,可提高锌层的粘附性。
热镀锌钢格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能力,获得了广泛应用。现在的钢格板系列产品一般都采用热镀锌表面处理。镀锌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一方面是由于镀层作为阻挡层,隔离了基体与周围的腐蚀环境;另一方面,镀锌层可作为牺牲阳极,对机体产生电化学防护作用,使钢板本身免受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果钢格板基体镀锌层结合不牢,锌层脱落,裸露的钢格板失去镀层的保护。所以镀锌层粘附性是影响镀锌钢格板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也是导致锌层出现裂纹、脱落的直接原因。下面就影响钢格板锌层附着性的因素做下分析。
1、钢格板基板的化学成分对锌层附着性的影响:热镀锌钢格板一般采用低碳扁钢作为基板,其钢基w(Si较高,实践证明钢基w(Si)高会引起Fe—Zn,合金层ζ相剧烈增厚,形成灰白色镀层,使镀锌层粘附性变坏。另外c的影响机理在于钢基参与剧烈反应,导致Fe—zn合金层增厚,恶化锌层附着性能。
2、根据啮合原理增大圆板表面粗糙度能提高锌层附着力,但实际上,由于钢格板基板表面的粗糙不平,也为轧制油、润滑脂及铁粉的残留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利于改善锌层附着力,甚至有恶化的倾向。
3、用于镀锌钢格板扁钢表面残留物主要为油脂(轧制油、润滑油、液压油等)和微小的固体颗粒(铁粉、灰尘等)。改良森吉米尔法退火炉可大部分消除带钢表面残油脂类和氧化物,但对残留的固体颗粒几乎无清洁作用。当原料表面清洁度低于退火炉清洁能力时,扁钢表面将有剩余的残留物存在。这部分残留物总量超过镀锌的允许值时,就会出现锌花变小、锌花均匀性差、镀层出现裂纹、甚至锌层脱落等问题。
4、锌液温度升高会促使铁、锌原子扩散速度加大,并增大铁在锌液中的溶解度,使钢格板基体的铁损失增加,从而使锌液中铁的绝对含量升高,并导致锌液中铝的有效含量减少,使镀层形成困难或粘附性变坏,实践表明,锌液温度低于480℃时,铁损失随锌液温度升高直线增加。同时镀层中的Fe—Zn合金层急剧增厚,严重影响镀层粘附性,所以,锌液温度一般控制在475℃以下。
5、镀锌时间应理解为钢格板基体进入锌液到离开液面后,镀层冷却至Fe、zn原子不能进行较长距离扩散为止。镀锌时,当中间层形成以后,为防止镀层中Fe—Zn的进一步扩散反应,保证Fe2Al5中间层的贫锌和均质性,应尽快冷却镀层,使Fe、zn原子尽快失去扩散能力。
影响热镀锌钢格板锌层的粘附力的因素很多,以上也只是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实际生产中,应不断积累经验,找到影响热镀锌附着力的因素,来提高热镀锌镀层的附着力,大大提高热镀锌钢格栅板产品的抗腐蚀能力。

❻ 镀锌钢板的镀锌层厚度如何检测

可以进行电化学来测试和物理机械测源试,从而得到电化学行为和物理性能数据。

检测镀锌丝锌层厚度的方法有三种:称重法、横截面显微镜法和磁性法,其中前两种实验会对镀锌丝产生一定的损害,包括镀锌丝的使用长度,用量减少;一般检测镀锌丝镀锌层用磁性法来检测,也是比较直观方便常用的方法。

(6)镀锌层附着实验怎么做扩展阅读

镀锌层厚度的标准与镀锌丝的丝径有关,镀锌丝的丝径越大,它的镀锌层就越厚,它是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在进行镀锌时控制镀锌厚度的方法有:可以放慢工件提升速度。可以尽量的控制镀锌时间。

可以适量添加减薄合金。减小厚度,提高热镀锌锌温,但要考虑锌锅情况,铁锅不宜超过480度,陶瓷锅可以到530度,这样可以减少浸锌时间。

❼ 波形护栏板镀锌层质量要怎样进行测试

说出来有些复杂,可以参照国标规定进行反复阅读外加去做实验,希望能够帮到您
JT/T 28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❽ 急求!!!电镀镀层附着力的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资料

塑料电镀件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件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的检查。
2 引用标准
GB/T 2828-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 定义
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 . (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2 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需将电镀件偏转 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3 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无手感)
3.4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3.5 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边缘突起。
3.6 麻点:由于电镀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覆盖于产品表面的缺陷。
3.7 凸点:由于有灰尘造成电镀表面凸点状缺陷。
3.8 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
4 要求
4 . 1 检验步骤:
包装检验信赖度测试试装检验尺寸检验外观检验
4 . 2 检验条件
4.2.1 光源 : 两支 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 1.2 ~ 1.5 米
4.2.2 目视距离 :35 ± 5cm
4.2.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 45° ~ 90°
4.2.4 目视时间 :5 ~ 10S
4 . 3 检验仪器和工具
4.3.1 游标卡尺 [ 准确度: 0.02mm ]
4.3.2 标准菲林
2
4.3.3 普通刀片 [ 有保护手柄 ]
4.3.4 塞尺
4.3.5 配套卡机面、底壳 [ 工程提供 ]
4.3.6 3M 胶纸
4.3.7 RCA 耐磨测试仪
4 .4 检验细则
4.4.1 检验项目
检判定结果



检验内容
检验
器具
/ 方

判定基准
min maj cri
包装箱 / 袋形
状、外表
目测
包装箱 / 袋没有严重变形、破损,产品无散落 , 无杂物、没
有被水浸过的痕迹
外贴标签 目测
标识有供应商名称、品名、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外贴有供
应商合格标签纸【参照《进料验收单》】
生产日期 目测 生产日期在 1 个月以内【参照《物料规格书》】
供应商检查记

目测
供应商提供有各类合格的出货记录【 参照 《物料规格书》及
客户相关标准】

装 数量、品名
目测、
计算

数量、品名正确【参照《进料验收单》】
电镀件的表面 目视 电镀良好,光泽均匀、有无发黑、发黄现象。【参照工程样板】 MA
长度 宽度 直径


缺陷内数量

区域 /
mm mm mm mm 个
/
≤ 1.5 ≤ 0.03 1 MA
A 面
( 硬
划痕)
目测
菲林

≤ 1 ≤ 0.03

20
2 MA
≤ 2 ≤ 0.03 1 MA
A 面
( 软
划痕)
目测
菲林

≤ 1.5 ≤ 0.04

20
2 MA
≤ 4 ≤ 0.04 1 MA

直线型
及曲线
型等线
状缺陷
B 面
( 硬
划痕)
目测
菲林

≤ 3 ≤ 0.04

20
1 MA
3
≤ 0.06
≤ 4
1 A 面 MA
( 硬
划痕)
目测
菲林
片 ≤ 3 ≤ 0.05

20
2 MA
≤ 0.1 不计 MA
A 面
目测
菲林

≤ 0.2

20
2 MA

0.15
不计 MA
尘点(凸
点、麻
点、等
到)点状
缺陷 B 面
目测
菲林

≤ 0.3

20
2 MA
≤ 1 ≤ 0.05 1 MA
A 面
≤ 2 ≤ 0.03

20
2 MA
尘丝
B 面
目测
菲林
片 ≤ 3 ≤ 0.03

20
2 MA
A 面 / / MA

毛边
披峰
B 面
目测
菲林

≤ 1.5 ≤ 1.5 1 MA




检验内容
检验
器具
/ 方

判定基准 抽样标准
不良等

A 面 / / MA
外 B 面 ≤ 1.5 ≤ 0.15 1 MA

缺损
披峰
目测
菲林

注 :“/” 为不允许 .B 面的缺陷 , 应不影响装
配 .
GB2828 —
2003 IL :Ⅱ
AQL: MAJ 2.5;
MIN 4.0
1 .外形尺寸
游标
卡尺
参照设计图样与检验卡片
2 .各尺寸与板

游标
卡尺
参照《物料规格书》和工程签样样板
3 .板厚
游标
卡尺
参照《物料规格书》和工程签样样板


4 .其它
游标
卡尺
参照《物料规格书》、工程签样样板及供应商提供的
《出货报告》
GB2828 —
2003 IL:S-2
AQL: MAJ 2.5
NIN 4.0
MA


A 面与 B 面的
结构
配套
的面
底、塞

配套装机后,缝隙≤ 0.2mm ,无松动、错位现象。
GB2828 —
2003 IL:S-2
AQL: MAJ 2.5
MA
4
电镀层附着力
测试
刀片,
3M 胶

用锋利小刀在表面上切割 1MM * 1MM 的格子,横纵
数的格数不少于 5 格,划痕深度应深及底层。然后
再用 3M 600# 胶纸贴在格子上,用垂直于格子表面
的方向快速拉起胶带 , 经附着力测试后 , 电镀层
脱落面积 <5% 【参照《油漆附着力检验规程》】
CR
电镀层耐磨测

RCA
耐磨
测试

用专用的耐磨测试仪及专用的纸带,施加 175G 的载
荷,带动纸带在电镀件表面磨擦,水电镀件≧ 350 个
循环为合格,真空电镀件≧ 200 个循环为合格【参
照《油漆耐磨性检验规程》】
CR
硬度测试
硬度
测试

铅笔
水电镀件用 1H 三菱铅笔,真空电镀件用 HB 三菱铅
笔,在电镀件表面以 45 度角 1KG 力划 5 条约5mm
长,表面有 1 条以下划痕为合格。
CR
电镀层厚度测

膜厚
测试

用膜厚测试仪测量电镀层厚度,应在规定范围内。【参
照《膜厚试验及检验标准》】
CR
盐雾试验
盐雾
试验

盐雾试验 24 小时合格【参照《盐雾试验及检验标
准》】
CR





高温高湿贮存
高温
高湿
测试

温度 + 55 ℃ ,湿度93 % RH 。持续时间 72H 。
无变形、脱色、破损、氧化、腐蚀、老化等现象
批量≤
5000pcs 抽
1pcs: 批量>
5000pcs 抽
2pcs.
CR
耐手汗测试
恒温
恒湿
测试

分别将二条滤棉在溶液 PH=8.8,PH=2.6 中湿透,湿
透的滤棉至少要有 10MM 放置在产品上,并用胶带粘
好,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机里 48H, 保持温度( 60 +
5 ℃ )湿度:90 %。每 24H 检查一次,目视表面
层无发白,变黑,脱皮等合格【参照《耐手汗测试作
业指导书》】

❾ 铸造工件电镀锌的前处理的方法及详细步骤。谢谢

找全国铸件订单、采购铸件、铸造厂接单、咨询铸造技术问题,就来
铸件订单网

1、铸钢件基材成分及前处理
铸钢件为ZG270-500铸钢件,其成分(均为质量分数)为:0.40%C、0.50%Si、0.90%Mn、0.04%P与S、98.16%Fe。
铸钢件首先进行防渗出预处理,然后进行除油:5%998除油王,θ为50~55℃,t为5-10min化学除油处理及阳极电解除油,酸洗除锈:盐酸15%,多功能酸洗添加剂1.5%,室温,t为1~2min,预浸后不水洗直接镀锌。
钾盐镀锌溶液配方如下:
KCl 240g/L ZnCl2 50g/L
硼酸 30g/L
LAN―919 18ml/L 室温
PH 5.6~5.8 Jκ1.0A/dm2
电镀20~30min,铸钢件表面形成均匀的锌镀层。电镀后处理:出光―R·G135三价铬蓝白钝。
碱性锌溶液配方如下:
烧碱 140g/L 氧化锌 120g/L
RG―2005开缸剂 10ml/L RG―2005光亮剂 2ml/L
室温 Jκ 1.5A/dm2
电镀30min,铸钢件表面形成均匀的锌镀层。电镀后处理:出光―R·G165三价铬彩钝。

2、电镀层质量测试
1)附着力。按照GB/T5270-200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标准,对镀锌层附着强度进行检测试验;
2)厚度与致密度。JSM-6360LV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
3)外观。按照GB/T9799-1997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标准,对锌镀层的外观与厚度进行检测;
4)镀层成分分析。电镀层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沿着基体金属向镀层方向,锌的质量分数在递增,铁在递减,这是由于电镀过程起始阶段,基体金属上的铁原子与锌形成合金,随着电镀进程的深入,镀层主要以锌与高分子配合物形成高分子配合物为主,基体金属被锌层所覆盖,因而距离基体金属较远处的镀层,主要是锌,这也加强了基体的防腐性能。

3、镀层致密度检测
电镀层在放大5000倍时的表面形貌,电镀层致密度良好,确保了镀层附着力与NSS试验的良好防腐性能。

4、镀锌层的厚度检测
采用SEM测量的镀锌层厚度。测量镀锌层不同部位的δ为8~10μm,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厚度均匀。

5、耐腐蚀性试验。
6、电镀层的附着力试验
1)剥离试验。将25mm的3M纤维胶带,用2kg的辊子把胶带的粘附面贴于试验的覆盖层上,排除所有的气泡,间隔10s后,在带上一个垂直于覆盖层表面的稳定拉力,把胶带拉去,未发现覆盖层从基体剥落,表明覆盖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强。
2)划痕试验。采用30。锐刃的硬质钢划刀,相约2mm划6根平行线,在划平行线时,以足够的压力一次刻线即穿过覆盖层切割到基体金属,未发现覆盖层从基体上脱落现象,表明覆盖层与基体结合紧密。

7、镀层的外观检测
未发现镀层有起泡、孔隙、粗糙、裂纹或局部无镀层现象,但是钢铸件本来表面不平整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属于基体金属缺陷。

8、镀层盐雾试验
NSS试验三价铬蓝白72h没有出现腐蚀点,NSS试验三价铬彩钝120h没有出现腐蚀点。表明铸件表面的镀锌层比较致密,厚度均匀,有效发挥了防止腐蚀的功能。

9、镀锌层最薄处δ达到8μm左右,镀层厚度均匀,镀锌层结合紧密,无孔隙。铸钢件表面的镀锌层进行附着检验与外观检验,结果表明,镀锌层与基体结合紧密,外观无起泡、孔隙、粗糙、裂纹或局部无镀层现象。镀锌层金属含量分布合理,外观检验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❿ 如何判断镀锌槽钢镀锌的附着量

1.附着量
耐蚀性主要决定于镀锌层的厚度,故量测厚度常为主要判定镀锌质量好坏的根据,镀锌层受钢材表面的成分、组织、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应,另进出锌溶液的角度、速度亦有很大的影响。故预得完全均一的镀层厚度,实际上不太可能。所以量测附着量绝对不能以单一点(部位)来判定,必须要量测其单位面积(㎡)平均附着锌重(g)才有意义。
量测附着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破坏性的切片金相观测法、酸洗法,非破坏性的膜厚计法、电化学法、进出货重量差估计法等。一般常用的为膜厚计法及酸洗法。
膜厚仪(镀层测厚仪)为一利用磁场感应来量测锌层厚度最普遍省事的方法,其基本条件为钢铁表面必须平滑、完整,才可得较准确数字。故在钢材边角处或粗糙、有角度钢件或铸件等,均不太可能会的一准确的数字。普通铁件用原铁材当归零基材,尚可得相当准确的数字,铸件就绝对不准确了。
酸洗法为正式检验报告用,最准确的方法,惟切片时必须注意上下部位的公平取舍,才可得准确数字。但其亦有缺点,如费时甚多,复杂钢材面积不易求得,太大件无法整个酸洗等。故充分利用膜厚计来控制现场制程,而用酸洗法来做最后检测,就已经足够了。
2.均一性
热浸镀锌钢铁最易生锈的部位,仍是锌层最薄的地方,故必要测其最薄部位是否符合标准。
均一性的试验法,一般都用硫酸铜试验,但此方法对于由锌层和合金层组成的镀锌层皮膜测试很有问题。此因锌层与合金层在硫酸铜试验液中的溶解速度不同,合金层中也因锌/铁的比率差异而不同。所以,以一定浸渍时间的反复次数来判定均匀性并不是很合理。
因此,最近欧美规格及JIS中,均有废止此试验方法的倾向,以分布取代均一性,以目视或触感为主,必要时才用膜厚计检查分布状态。
又形状复杂的小构件因面积量测不易,不易求得平均膜厚,有时不得不用硫酸铜试验法来做参考,但绝不能以硫酸铜试验取代附着量测定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镀锌层附着实验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动热熔焊接机怎么用 浏览:207
矩形弯头怎么放样 浏览:921
钢化夹胶玻璃见热易爆吗 浏览:781
长沙市存龙彩钢钢构怎么样 浏览:164
如何在焊接上掌握同心度 浏览:215
屋面彩钢板常用什么材质好 浏览:906
手术拿钢板吃什么好 浏览:152
不锈钢焊点怎么拆 浏览:369
铝合金车门玻璃多少钱 浏览:647
铝合金防水胶多少钱 浏览:958
250克模具放多少面团 浏览:93
换压缩机焊接温度是多少度 浏览:137
玻璃钢化膜刺手 浏览:568
桥丝焊接什么意思 浏览:151
模具砂怎么容易清洗 浏览:513
20在钢材里是什么意思 浏览:445
铝合金精密压铸加工多少钱 浏览:690
铝镁合金与钛镁合金肉眼如何分辨 浏览:174
标准钢板型材厚度有多少 浏览:97
辽宁钢筋混凝土多少钱 浏览: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