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秀钢螺丝能不能用于高压管道上
当然不能啊,那样会导电的。
⑵ 锚索预紧力与锚固力关系
这么说吧,极限锚固力是2吨的话,设计锚固力可能是1吨,2吨/1吨=2,这个2就是安全系数(具体多少不清楚)
极限就是能把锚栓拔出来的力(多次试验后经过了统计处理)
设计就是设计是允许取值的力,要有安全系数,也不能出现过大变形,保证安全。
⑶ 螺丝的预紧力计算
螺纹联接的预紧力矩计算
Mt=K×P0×d×10-3kgf.m
K:拧紧力系数 d:螺纹公称直径
P0:预紧力(也可查下表) P0=σ0×As
As=π×ds/4 ds:螺纹部分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
ds=(d2+d3)/2 d3= d1-H/6 H:螺纹牙的公称工作高度
σ0=(0.5~0.7)σsσs――――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kgf/mm (与强度等级相关,材质决定)
(3)不锈钢拉索预紧力如何取扩展阅读:
预紧力的大小,除了受限于螺钉材料的强度外,还受限于被联接件的材料强度。当内外螺纹的材料相同时,只校核外螺纹强度即可。
对于旋合长度较短、非标准螺纹零件构成的联接、内外螺纹材料的强度相差较大的受轴向载荷的螺纹联接,还应校核螺纹牙的强度。如某型产品弹性元件的固定,因螺钉连接的基材是压铸铝合金YL113,其强度远低于优质碳素结构钢20的强度,就应校核铝合金上螺纹牙型的强度,主要是螺纹材料的剪应力及弯应力。
⑷ 螺栓里面的抗拉强度和保证应力的区别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螺栓里面的抗拉强度是指这批螺栓按设计要求进行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所得到的抗拉强度数据。
保证应力是指使用中允许达到的最大应力,螺栓里可能要考虑螺纹部位和螺栓最小直径部位的各种应力,如剪切应力、弯曲应力、拉伸应力和当量应力等。
抗拉强度除于安全系数等于保证应力。对应于各种应力有各种安全系数,其中最直接的是螺栓最小直径拉伸应力安全系数。
那么这一个安全系数如何取呢,得考虑这批螺栓预紧力大小、各个螺栓预紧力和受力的不均匀性、材料的塑性、使用寿命要求、粗糙度、表面处理和应力集中等等,通常,若设计及制造水平高一点,这一个安全系数可取2.5-3,如果设计制造水平不高的,就得尽量取大一点。其余各种应力安全系数,问题复杂一点,如果用得到再讨论!
⑸ 不锈钢螺钉拧紧力矩标准
国际螺丝扭力标准时容许误差±10% A,其实扭力就是材料在扭转变形时所出现的力距,这样容易实现在自由正义到和强迫症大的努力这样的试驾形式,所以会广泛的使用,其实这种转动力距也就是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学的杠杆原理。上紧扭矩要跟你的螺纹规格有关,公称尺寸较大的螺纹,上紧扭矩要大。 例如M8左右,建议你使用5-7N.m。 M5的话,就用2-4N.m就足够。 不过,这还要看你的螺纹耦合量。也就是公与母之间接触的螺纹尺寸。如果耦合很少,过大的扭矩有可能导致滑牙,损坏螺纹。你做好自己试验一下呀。安装时对于一般的零件装配,靠操作者在扭紧时的感觉和经验来拧紧螺栓就已经能满足安装要求。但对于重要的联接,就需提供具体的扭紧力矩值来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针对这一问题,现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及相关的机械设计资料,对螺栓的最大扭紧力矩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并把不同等级不同规格的螺栓的最大扭紧力矩计算结果列成表格,供参考使用,为安装现场提供准确的扭紧力矩依据。
二、分析计算
拧紧螺栓需要的预紧力矩T=KFd×10-3(N.m)
1. K——扭矩系数。
K值大小主要与螺纹副摩擦、支承面摩擦有关,K=0.15~0.2,加润滑油的可达0.12。根据《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建议,按K=0.2计算。
2. F——预紧力(N)
拧紧后螺纹连接件的预紧力F不得超过其材料屈服极限的80%,推荐按以下关系
式确定F。
螺栓:F≤(0.6~0.7)σsA1;
不锈钢螺栓:F≤(0.5~0.6)σsA1,
即F≤K1σsA1,螺栓K1取0.6,不锈钢螺栓K1取0.5。
1)σs——对应等级螺栓的材料屈服极限(MPa)(需查表。
⑹ M12螺母的扭矩锁紧扭力是多少
30-40NM。
M12是指螺栓,对应的是19的螺母。
装配扭矩百应根据螺栓性能等级和螺母表面处理状态取值。
扭矩度计算
T=KP0d(Nm)
T—紧固扭矩知(安装扭矩),单位Nm
K—扭矩系数
P0—预紧道力,单位KN
预紧力一般取螺栓保证载荷的60~70%
最佳扭矩,对每个具体的应用,应通过试验取得。因为被紧固零件的材质、硬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和螺回栓的状态等诸多因素都会答影响到扭矩系数。
(6)不锈钢拉索预紧力如何取扩展阅读;
一般的8.8强度等级的螺栓的需要锁紧扭力是86.9NM。
从最低等级的3.6到最高的12.9等级的螺栓的锁紧有力范围是24.4NM到147NM。
以上扭力是符合标准的螺栓,无镀层物或者润滑。
符合达到螺丝90%的屈服强度。
摩擦系数是0.14
用扭力扳手最后平滑缓慢完成锁紧。
⑺ 轴承预紧力如何计算是否有标准借鉴
预紧力的大小必须经过计算得出,计算必须考虑轴承的内部结构及相关尺寸,包括沟曲率、钢球曲率、材料性能等。计算出来后再转化为螺栓的扭矩,因为一般预紧 力都是通过螺栓来施加,所以可以通过扭矩扳手来施加预紧力。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很多场合都是靠经验来控制预紧力,这种方法一是因为国内轴承精度的一致性比 较差,二是对预紧力的控制方法不是很规范所致。圆锥滚子轴承无论正负游隙都是纯滚动,其最大的发热源是在滚子大端面与内圈大挡边处的滑动摩擦, 而调心滚子轴承无论正负游隙其滚子的不同点与内外圈滚道都有滑动摩擦。一般在负游隙时发热量急剧增大的原因时预载荷破坏了润滑油膜,使两金属接触表面直接 粘连。对角接触球轴承则不然,轴承在装配后是否纯滚动取决于轴承的装配状态。假如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套没有足够的反方向压紧,它就不是纯滚动状态。
轴承预紧一般用于高精密运转条件下的工况场合。从理论上讲,轴承在零游隙甚至一定程度下的负游隙工况场合运转才最平稳,此时轴承刚度得到最有效发挥,轴承 运转时的噪音也最低,因此,应尽量保证轴承在此条件下工作。但是考虑到轴承的安装配合、工作时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材料变形等因素,轴承在加工时都是预留有正 向游隙的。为了能在高精密运转条件下的工况场合使用,就在轴承和相关部件安装配合后,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施加预紧力,通过调整内外套圈的位置,来调整轴承游 隙,使得轴承工作时的游隙值为零或负,这样就可以保证高精密运转下轴承运转的平稳。
关于要实施预紧的轴承型号,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常规型号,也可以说,高精密场合用到的所有类型轴承,都需要进行预紧。包括:深沟球轴承(家用电器用到)、角 接触球轴承(其在高速机床主轴上使用时必须进行预紧)、推力轴承类、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等,都可以见到预紧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预紧也有个度, 预紧太过了也会造成轴承工作温升过高,容易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但是预紧太小,高速运转时,轴承又不能平稳运行。所以目前也开发出预紧力可变调整机构。
预紧分为轻度预紧、中度预紧和重度预紧。当轴承需要高速运转并要求运转平稳时,应该实施轻度预紧;当轴承需要提高承载力和刚度,且转速不高时,应实施中度 或重度预紧。轻度预紧只是为了减少轴承在工作运转时,非接触区内滚动体与滚道间因游隙所产生的窜动,因此,保证轴承游隙为零或者零上游隙即可;中度或重度 游隙为零下负游隙。
⑻ 轴瓦预紧力怎么测量
轴瓦紧力在轴瓦装配图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一般圆筒形轴承的紧力多为0.10~0.15毫米,球面形轴承的紧力为0.03~0.07毫米。
测量紧力是利用压铅丝的方法,其测量步骤是:
1.将上下两半轴瓦组装并紧固结合面螺栓
2.在顶部垫铁(对于球面瓦是球面的顶部)处,放两条直径为1毫米的铅丝;
3.在轴瓦两侧轴承座结合面的前后放上四网络均匀的0.5毫米不锈钢片
4.扣上轴承盖均匀拧紧结合面螺栓;
5.用塞尺检查结合面四角是否也有0.5毫米的均匀间隙;
6.松开螺栓,吊开轴承盖;
7.测量压扁铅丝厚度,每条铅丝至少取三点测出三个数值,并取其平均值,再求出两条铅丝的平均值,紧力即等于垫片厚度减去铅丝厚度的平均值。
⑼ 不锈钢拉杆和不锈钢拉索的区别
拉杆是刚性结构(硬的,如 棍子 管子);
拉索是柔性结构(软的,如 绳子 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