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各位亲爱的 请问滨州博兴县 兴福镇怎么样啊 发达吗 给人什么感觉 凄凉吗 像农村吗
博兴的经济主要是兴福镇带动的,现在博兴的房子比滨州市的还要贵,就是兴福镇的影响,凄凉不凄凉,LZ懂的
❷ 兴福镇的历史沿革
1912年春,土匪猖撅,村民组织起自卫团体红枪会。领导人王可甲(王海村)、刘常春(邵元村)、孙二寅(东赵村)与土匪武装崔九部作战失败被俘后遭杀害。
1928年,博兴县最早的共产党员张静源在兴福汾王、城王等村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为建立博兴党组织打下了基础。
是年,花边技术从临淄县路山村传入兴福镇。
1930年11月, 土匪崔九搜抢绑架,为害一方。傅园村受害最甚,被杀村民100多人。
1931年,在兴福镇成立博兴县柳业工会,兴福镇成立瑞昌、瑞兴祥、同德成、义和隆4个花边庄,收购花边,2000多人从事花边生产。
1932年8月4日夜,在中共山东省军委书记张鸿礼亲临指挥下,博兴县委领导六区、四区等地农民暴动, 队伍发展到700多人,袭击六、四区联庄会,打垮兴福民团24分队,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1933年,从事柳业的李玉柱(兴福村人)、李关庭(城外李村人)等联合兴福镇周围20多个村的柳业户,焚表立誓,反对当地土豪与官府勾结无理向柳业户征税。告到国民党县政府, 县长韩锐在民众压力下取消无理税收,并拨发现洋500块,作为发展柳业基金。
1941年5月12日, 在王桥村打响了王桥战斗。八路军基干一营及新区工作团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击毙日伪军100多人。一营教导员岳华等28人壮烈牺牲。为纪念烈士,1946年博兴县政府在王桥修建了王桥战斗烈士纪念亭。
1951年8月3日夜,“无为金丹道”道首王中笃(汾王村人) ,纠集道徒160多人,在傅园村暴乱。暴众分两股:一股抢临淄县大柳屯和大夫店供销社,夺取房家村民兵大枪两支, 杀死该村干部及教员各1人;一股夺取驸马村民兵的枪支,砸死村长郭景增。县人民武装部、公安局闻讯后赴兴福镇剿匪,惠民军分区与博兴县委组建联合剿匪指挥部,昌潍、德州两军分区各派1个团支援。历时1月余,将王中笃等暴乱分子一网打尽。经审理,王中笃等参与夺枪杀人的29名暴乱分子被处死,其余按宽严政策进行了处理。
1958年6月,兴福铁木厂合并于县合作修配厂,后改为博兴县机械厂。
1964年2月,村魏大队被评为全省先进农业集体。
1972年3月, 土地划方整平,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水成系、树成行,实现园田化。
1991年10月,在镇政府驻地北侧建设工业小区,占地面积15公顷,为全区最早的乡镇级工业小区。
1993年,为弘扬民族文化,民间集资筹建华东碑林--洪福园,使其成为融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书画艺术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园林。
1994年4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志浩视察兴福镇博兴厨房设备制造厂。
是年5月,新华社《内参》和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内参》推出兴福镇系列调查,推广兴福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成功经验。
是年10月,山东省副省长王建功在省长助理、省农委主任王渭田的陪同下视察兴福镇。
是年11月9日, 中共滨州地委、滨州地区行署在博兴召开兴福现象与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研讨会,将兴福镇经济发展称为“兴福现象”。
是年11月,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在国际专版发表报道兴福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文章。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及有关经济专家对兴福镇经济发展进行联合调查。
是年,兴福镇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1996年2月, 兴福镇福旺黑白铁市场一期扩建工程动工,投资1750万元,占地14公顷,设计经营摊位196个。
是年5月27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视察兴福镇东方厨房设备厂和福旺黑白铁市场。
是年11月,省委书记赵志浩、副书记李文全分别于13日、29日视察兴福镇福旺黑白铁市场。12月副省长王玉玺到兴福镇视察指导工作。
1997年5月27日, 省委书记吴官正到兴福镇皇冠厨房设备总厂、福旺黑白铁市场视察工作。
是年11月10日,全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理论座谈会在博兴召开。兴福镇党委、政府作了题为《大胆实践,科学引导,实现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发言。省委副书记韩喜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光林到兴福镇皇冠厨房设备总厂、福旺板材市场、鲁宝厨房设备总厂、青龙明胶公司和赵马村参观指导工作。
1998年5月20日, 全区民兵带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现场会在兴福镇召开。省军区副政委李养珍、政治部群联处处长宋忠厚参加会议。
是年8月24日, 省人大副主任李文全到兴福镇皇冠厨房设备总厂、赵马村检查指导工作。
1999年5月28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赵春兰到兴福镇赵马村检查指导工作。
是年9月4日,省人大副主任王克玉、省计生委副主任李翰章率领的省人大计划生育执法检查组到兴福镇赵马村、官厂村检查指导工作。
2000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吴官正到兴福镇视察指导工作。
是年12月,兴福镇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不锈钢厨房用具第一镇”“中国明胶生产基地”“中国黑白铁加工批发市场”。
是年,兴福镇有线电话装机总量达到6900部,移动电话装机总量达到5500部,成为全市第一个电话镇。
❸ 做不锈钢前景怎么样,我想开个不锈钢加工厂,应该做哪类好做前景好,求指点
这个前景不错,不过竞争也很大,也许你目前面临着技术、团队、竞争
❹ 请问一下 滨州市博兴县有一个百企(白铁)市场吗具体在哪 啊急急急。。。谢谢了啊
有个白铁批发市场,那里有很多做镀锌、彩涂、冷轧等等钢铁生意的,市场很红火,而且那边很多加工工厂,品种很齐全,具体在博兴县幸福镇,北方最大的白铁批发市场
❺ 不锈钢加工行业怎么样
1不太好,因为不锈钢的质量比其他都好的,不锈钢商品不容易坏的,市回场销售量就答是1次性的,一般以个不锈钢成品最少能用个10年的样子不坏的;
2.行业竞争也大,做不锈钢成品的,刚开始口碑不好,人家不相信你的质量;因为不锈钢质量一般看是看不出来的
❻ 布吉白铁通风管管道加工怎么样
深圳新丰白铁加工厂是一家专业制作白铁(镀锌板)、不锈钢通风管道的个体经营部;成立于1998年我们有多名经验丰富的师傅专门从事生产加工白铁不锈钢通风管道制品,1998年以来我们就在深圳市为酒吧、网吧、餐厅、工厂、酒店宾馆、餐厅饭店、大型超市,学校以及写字楼等提供净化环保通风管道系统、排气、排烟、鲜风管、冷气管、中央空调、油烟罩、吸风罩、沟漏、水槽加工、货架等各工程。我们在广东深圳,深圳布吉白铁风管,白铁工程,白铁通风管道。白铁风管价格合理性、、、、、
❼ 宝安白铁风管加工
深圳宝安风管工程承接 白铁风管承接安装 深圳中央空调风管机 厨房油烟罩安装
深圳宝安风管工程承接 白铁风管承接安装 深圳中央空调风管机 厨房油烟罩安装
深圳新丰白铁加工厂是一家专业制作白铁(镀锌板)、不锈钢通风管道的个体经营部;成立于1998年我们有多名经验丰富的师傅专门从事生产加工白铁不锈钢通风管道制品,主要承接:通风管、油烟净化器、排气管道、废气处理、中央空调机、天花机等等。
❽ 不锈钢和白铁的区别是什么呀学习白铁工程前景怎么样
对我而言白铁工来程跟不锈钢工程源要复杂!不锈钢最要就是计算切割还有就是氩弧焊!但白铁就不同了!最主要的你要学会拿剪刀!会下料(这个计算下料没个2~3年你是学不会的,这还要看有没有人交你)!白铁的复杂可想而知!但我还是希望你去学不锈钢!不管是前景还是行业的价格白铁都没不锈钢的好!
❾ 中国最大的白铁市场再那呢如题 谢谢了
兴福白铁市场现在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黑白铁板材批发加工集散地,全国各大钢厂的产品均
有销售。自1992年建设至今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了,目前已发展到400多家板材经营企业
❿ 兴福镇的经济状况
兴福镇民营经济园区辐射相邻乡镇,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水、电、路、讯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投资政策优惠,已有多家外资企业入驻园区投资置业。厨房设备生产基地 生产系列不锈钢餐饮用具,产品有12大系列、130多个品种、300多种规格,广泛用于各种级别的宾馆、饭店、酒店及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家庭厨房,产品远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出口俄罗斯、韩国、越南、泰国。该产业年创产值8.5亿元。——明胶生产基地 生产工业明胶和火柴专用胶,产品广泛用于化工等行业,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韩国、越南等国家。年产量达2万吨。——黑白铁彩涂板加工批发基地 生产经营各种规格、型号的镀锌板、冷轧板、彩图板、复合板及铁制品小件,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及现代化装饰等行业,辐射范围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黑白铁彩涂板专业批发市场。2002年各类板材吞吐量100万吨,实现交易额55亿元。——柳编工艺品加工 产品有8大系列,20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400多万美元,带动杞柳种植10000亩,柳编加工户8000多户。——有机蔬菜加工 年加工有机蔬菜6000吨,集有机蔬菜种植、速冻、深加工、出口于一体,生产加工的10多种有机蔬菜产品主要出口日本。
建国初期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65万元,1978年976万元,2000年14.2亿元,2009年19亿元。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0亿元,全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财政收入1.0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000多元。全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17亿元,户均存款20万元。 截止到2009年,兴福镇共有厨具企业1000余家,截止2015年,全镇拥有注册企业七百余家,非注册中小型企业两千余家全镇厨具产业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利税3.8亿元。被全国工商联命名为“中国厨都”。板材产业现有经营业户450多家,年实现吞吐量300万吨、交易额180亿元,彩涂镀锌板产量达到60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各类板材生产加工企业达到23家,年产镀锌板11万吨、不锈钢板10万吨、彩涂板75.5万吨、复合板550万平方米,年营业收入28亿元、利税3亿元。2008年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2009年滨州博兴县兴福镇黑白铁市场荣获“全国十大金属材料交易市场”称号,名列第六。 厨具业全年实现总产值75亿元。板材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81亿元。
全年完成板材交易量460万吨,交易280亿元,钢铁市场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全国十大金属材料交易市场”。
第一产业
1949年, 全镇粮食平均亩产45.4公斤,总产227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290公斤,总产1450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加强农田路域治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镇域内村魏洼、母猪洼、李韩洼进行方田建设,对全镇农村低压电网进行改造,加强植树造林工作,提倡机械化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种子工程, 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33公顷,农业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427公斤,总产达到3801.3万公斤。近年来,结合当地实际,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努力发展“三高一优”农业和畜牧规模养殖。2000年全镇高油玉米达到13公顷, 杞柳种植面积100公顷,创建大蒜、韭菜等无公害蔬菜基地67公顷, 苜蓿43公顷,冬枣33公顷,发展养殖大户100多户。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26亿元, 其中种植业总产值9800万元,林业3600万元,畜牧业8000万元。 农作物播种面积333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64公顷,经济作物769.3公顷。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为1∶0.3。
第二产业
1928年,花边手工业开始兴起。1931年成立瑞昌、瑞兴祥、同德成和义和隆4个花边庄, 收购花边,有2000多人从事花边生产。建国初,大部分手工业作坊停办。由于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工业经济得不到发展。197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600多人,实现产值26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全镇传统的柳编、蒸笼制作、熬胶和黑白铁加工业得到充分发展。1986年全镇工业企业534个, 从业人员2630人,年产值1528万元。之后几年,集体工业企业发展缓慢,以家庭手工业和前店后厂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个体私营企业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90年代,镇党委、政府提出“放手发展”的策略,确立了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1991年通过制定镇内农转非政策,筹集社会资金300万元, 创办起全区首家镇级工业小区,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个体大户进区经营,初步形成了厨房设备、制胶、黑白铁批发加工、建筑建材、化工、柳编六大产业。1994年,通过卖、租等多种形式,对镇属企业进行了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改制,确定了“从搞活单个企业向整体搞活全镇经济转变,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从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的工作思路,推动镇级资产向支柱行业、优势行业、重点企业集中,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1996年建成黑白铁市场,当年实现交易额16.5亿元。工业小区和黑白铁市场的建立,形成了全镇的生产、销售、信息中心,推动了厨房设备、黑白铁、制胶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1996年底,全镇各类企业9 30多家,从业人员11000多人,实现工业总产值67283万元,创利税7401万元。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兴福镇适时提出了“质量兴业,创新强镇,实施二次创业”的口号,大力实施集团化、外向型、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2000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000人,实现产值11.3亿元,利税1.4亿元。
第三产业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地处偏远,兴福镇第三产业发展受限,改革开放初期处于落后状态。 1986年,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28人, 年销售额95万元,实现利税4.75万元。进入90年代后,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点来抓,大力实施资金倾斜、政策优惠等措施,相继建成了福旺板材市场、李韩扫帚市场、城李毛皮市场、兴李蔬菜市场、兴合煤炭市场、兴福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促进了全镇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2000年全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1065户,从业人员3076人,年创产值15680万元,利税1900万元。 人民生活建国前,人均纯收入不到20元,年人均粮食97公斤,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素有“兴福人民不幸福”之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得到了极大发挥,迅速摘掉了贫穷帽子。进入90年代以来,全镇上下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集中力量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兴福人民走上了一条富裕之路。 200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8元。全镇个体、私营大户资产过5 0万元的600多户, 过百万元的210户, 过千万元的10户。 全镇私人轿车412辆,摩托车5200辆,程控电话7600部,移动电话5500部,电脑375台,上网240户,3000多户农民通了有线电视。 全镇860多户农民住上了小康楼。1997年,该镇被评为全市首批小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