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锈钢等温退火温度及工艺是怎样的
楼上的回答太有意来思了,概念很源多是错误的,除2Cr13是马氏体不锈钢外,余下的全是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因含碳量高,所以可以象碳素钢或合金钢一样进行热处理,如调质处理以获得综合机械性能,如一定的硬度、冲击韧性等。而奥氏体不锈钢因含碳量低是不能通过热处理的方式来获得硬度的,要想获得一定的硬度只能是冷作硬化。但是为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其它机械性能,如延展性、韧性是必须进行热处理的,通常叫作水韧处理,科学的叫法是固溶处理加时效处理,固溶处理是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050摄氏度以上,淬入水中(这就是为什么叫水韧处理的原因),以获得良好的延展性,以利于冷作加工,如拉伸。时效处理就是将经过固溶处理后的奥氏体钢加热到450~550摄氏度,保温一段时间,以提高其韧性和弹性。一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是联合使用的。
说什么拿去退火奥氏体就变成了马氏体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些组织是和碳含量有关的,奥氏体钢中只要不增加碳的含量就永远不会变成马氏体钢。
2. 不锈钢退火温度
不锈钢退火温度介于1050℃~1100℃之间。
最高加热温度(退火温度)作为退火的一个最主要工艺参数,大多数合金的退火加热温度的选择以该合金系的相图为基础的。
如碳素钢以铁碳平衡图为基础。各种钢的退火温度,视具体退火目的的不同而在各该钢种的Ac3以上、Ac1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
(2)174不锈钢怎么退火温度扩展阅读:
重结晶退火也用于非铁合金,例如钛合金于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低温为
α相(密排六方结构),高温为
β相(体心立方结构),其中间是“α+β”两相区。
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温稳定组织和细化晶粒,也进行重结晶退火,即缓慢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区间不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
3. 要使不锈钢钢丝变软退火温度应该是多少
球化退火,需要将钢丝奥氏体化,并保温数小时,钢丝温度920——950度,视钢丝直径大小及成分确定温度,仅供参考。
钢丝用途广泛,可以捆扎物品使用,也可以制造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或不锈钢丝绳钢绞线等等
4. 不锈钢焊接件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一般是针对碳钢材料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其热处理温度在600℃左右,这对不锈钢焊接件来说是出于敏化温度范围内,将会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故对不锈钢材料消除应力,一般采用稳定化热处理,温度在850℃以上,快速冷却,还有最好的消应力及优化组织性能的方法是固溶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水冷,既能消应力,又可以使不锈钢完全奥氏体化,细化晶粒,组织均匀。
5. 不锈钢如何去应力退火,温度多少
我们这的退火一般1100度左右吧
6. 304不锈钢如何退火
基本流程: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将不锈钢温度快速升至1050度左右,随后,将其传送到氨分解气氛保护管道内,迅速冷却至100度以下,即可实现光亮退火。
304不锈钢退火方法包括:
1.
退火作业:将带钢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处于900℃至1000℃之间,持续时间为1分钟至3分钟,通板速度40mpm至70mpm;
2.
物理除磷:将经过退火处理的带钢进行表面氧化皮去除,物理除磷中首先进行破磷机破磷工艺,通过破磷机张力的张力拉伸,使带钢产生0.5±0.2%的延伸,使钢带表层氧化皮与不锈钢基体脱离;再通过抛丸机抛丸工艺,通过抛轮抛射至带钢表面,使带钢表层氧化皮被抛丸抛脱落带钢表面,抛丸之后带钢进入酸洗工艺;
3.
热退火酸洗作业:对经过物理除磷处理后的带钢进行酸洗,得到白皮不锈钢卷产品;
4.
冷轧再压作业:采用冷轧机组对酸洗后的带钢进行5‑13道次的轧制,最终轧制厚度为0.3mm至6.0mm;
5.
冷退火酸洗作业:对经过冷轧再压作业后的带钢在1100℃‑1200℃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时间为1分钟至3分钟,再通过电解,然后经过冷退火混酸酸洗,得到最终再压产品;最终产品性能:机械性能中,屈服强度200N/mm至350N/mm2,抗拉强度600N/mm至800N/mm2,硬度HV为150至200,金相等级7.0至9.0级;耐蚀性与成型性均满足标准。
参考资料
万方智搜.万方数据[引用时间2018-1-15]
7. 不锈铁430要多少温度才能进行光亮退火
不锈钢管退火是否光亮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因素:
1、退火温度是否达到规定温度。不锈钢热处理一般是采取固溶热处理,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谓的“退火”,温度范围为1040~1120℃(日本标准)。你也可以通过退火炉观察孔观察,退火区的不锈钢管应为白炽状态,但没出现软化下垂。
2、退火气氛。一般都是采用纯氢作为退火气氛,气氛纯度最好是99.99%以上,如果气氛中另一部分是惰性气体的话,纯度也可以低一点,但是绝对不能含有过多氧气、水汽。
3、炉体密封性。光亮退火炉应是封闭的,与外界空气隔绝;采用氢气作保护气的,只有一个排气口是通的(用来点燃排出的氢气)。检查的方法可以用肥皂水抹在退火炉各个接头缝隙处,看是否跑气;其中最容易跑气的地方是退火炉进管子的地方和出管子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密封圈特别容易磨损,要经常检查经常换。
4、保护气压力。为了防止出现微漏,炉内保护气应保持一定的正压,如果是氢气保护气,一般要求20kBar以上。
5、炉内水汽。一方面检查炉体材料是否干燥,初次装炉,炉体材料必须要烘干;二是进炉的不锈钢管是否残留过多水渍,特别管子上面如果有孔的话,千万别漏水进去了,要不然就把炉子气氛全破坏了。
要注意基本上就是这些,正常的话,开炉后应该退20米左右的不锈钢管就会开始发亮,亮得反光的那种。
8. 不锈钢去应力退火
冷轧板拉伸后,在焊接后会出现热裂纹,不要连焊,要点焊,
这样工件表面受热小,变形也就小了
9. 不锈钢圆钢太脆怎么退火
退火是一个通用术语,整个过程包括加热和适当温度保温及后续以恰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主要作用是软化金属材料。一般而言,退火在炉中加热,但有时也用感应加热,特别是需要有效地快速加热产品情况,如钢丝冷拔后的退火。
1 冶金学原理
一般来说,普通碳钢经退火后形成铁素体-珠光体的显微组织(图1 ) 。对钢件进行退火处理的目的是便于冷加工或车加工、改善力学性能或电气性能、提高尺寸稳定性。虽然没有一种退火工艺能够达到真正的平衡状态,但可近似认为其达到平衡状态,因此通过铁碳相图(图2 ) 可以更好地理解退火工艺。
▲图1 1040钢完全退火后形成的铁素体-珠光体显微组织注:4%苦味酸加2%硝酸乙醇腐蚀,原始放大倍数为500倍
为定义各种类型的退火,一般按转变温度和临界温度进行区分。临界温度是开始转变和完全转变成形成奥氏体的温度。铁碳相图(图2 ) 中给出了平衡临界温度,即亚共析钢的A1、A3点和过共析钢的A1、Acm点。必须指出的是,由于非平衡作用的影响,临界冷却温度Ar1、Ar3 和Arcm (其后缀 “r ” 是表示法语单词 refroidissement, 意思是冷却)低于相应的A1、Ar3 和Arcm平衡温度;而加热温度Ac1、Ac3 和Accm(后缀 “c” 麦示法文单词 chauffage,意思是加热) 高于相应的Ar1、Ar3 和Arcm平衡温度。各种合金元素显著影响这些临界温度,如铬元素可提高共析温度A1, 锰元素可降低共析温度A1 。有公式可以根据钢实际化学成分可以计算出临界温度上限和临界温度下限。
2 退火工艺
实际上,退火是按照工艺的具体目的、加热温度、冷却方法来划分的。最高温度可能有几种情况:低于临界温度下限A1(亚温退火);高于亚共析钢的A1但低于临界温度上限A3, 或低于过共析钢的Acm(不完全退火);或者高于A3(完全退火)。图2 中已做出相关说明。因为温度高于A1 时会产生奥氏体,转变过程中的冷却是获得期望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关键因素。相对应地,将钢件加热至高于A1点,再经过连续缓冷或在稍低于A1下的等温热处理,可在合适的时间内转变成期望的显微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次或多次退火可组合使用,以便获得期望的结果。是否成功退火取决于正确选择和控制热处理过程,有其特定的冶金学原理。
10. 不锈钢怎么退火
把不锈钢在带鼓风的炉里加热到最高温度,盖上煤,保温24小时,一般就能退火了,在不能的话就要到专业的工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