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钝化膜主要是什么
不锈钢工件放置于空气中会形成氧化膜,但这种膜的保护性不够完善。通常先要进行彻底清洗,包括碱洗与酸洗,再用氧化剂钝化,才能保证钝化膜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酸洗的目的之一是为钝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形成优质的钝化膜。因为通过酸洗使不锈钢表面平均有10μm厚一层表面被腐蚀掉,酸液的化学活性使得缺陷部位的溶解率比表面上其它部位高,因此酸洗可使整个表面趋于均匀平衡,一些原来容易造成腐蚀的隐患被清除掉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酸洗钝化,使铁与铁的氧化物比铬与铬的氧化物优先溶解,去掉了贫铬层,造成铬在不锈钢表面富集,这种富铬钝化膜的电位可达+1.0V(SCE),接近贵金属的电位,提高了抗腐蚀的稳定性。不同的钝化处理也会影响膜的成分与结构,从而影响不锈性,如通过电化学改性处理,可使钝化膜具有多层结构,在阻挡层形成CrO3或Cr2O3,或形成玻璃态的氧化膜,使不锈钢能发挥最大的耐蚀性。 北京科大对316L钢钝化膜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为例作简述[1]。不锈钢钝化是表面层由于某种原因溶解与水分子的吸附,在氧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并与组成不锈钢的cr、 Ni、Mo元素发生转换反应,最终形成稳定的成相膜,阻止了膜的破坏与腐蚀的发生。其反应历程为: Fe·H20+O*≈[FeOH·O*]ad+H++e [FeOH·O*]ad≈[FeO·O*]ad+H++e [FeO·O*]ad+H2O≈FeOOH+O*十H++e [FeO·O*]ad≈FeO+O* FeOOH+Cr+H2O≈CrOOH+Fe·H20 2FeOOH≈Fe203+H20 2CrOOH≈Cr203+H20 MO+3FeO+3H2O≈MOO3+3Fe·H2O Ni+FeO+2H20≈NiO+Fe·H20 (其中Os表示钝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且在钝化迪陧中浓度不变,ad表示吸附中间体。)[page] 可见,316L钝化膜最表层存在Fe2O3、Fe(OH)3、或γ -FeOOH、Cr203、CrOOH或Cr(OH)3、MO以MOO形式存在,钝化膜主要成分为CrO3、FeO与NiO。
B. 不锈钢为什么要做钝化处理钝化处理原理是什么
不锈钢的防锈原理是添加铬(Cr),铬元素氧化成为致密的钝化膜,防止铁的氧化。
C. 什么是不锈钢表面钝化处理钝化有什么作用
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发生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会生成一种非常薄的(约1nm),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防锈的目的。
不锈钢钝化液DunHua366A特点属于本色钝化,钝化后不改变工件表面的颜色和尺寸,没有油膜,处理前和处理后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改变,主要适用于不锈钢200、300系列材料的钝化,钝化后能提高产品本身防锈性能的3-20倍。
接下来说说不锈钢酸洗钝化原理是什么?
酸洗钝化处理的原理我们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发生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会生成一种非常薄的(约1nm),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防锈的目的。酸洗钝化可以快速酸洗不锈钢材料产品表面焊斑焊缝问题,提高产品表面防锈性能和盐雾时间。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DunHua365特点:属于银白色钝化,钝化后产品表面会变成银白色,接近铝材的颜色,哑白哑白的,没有光泽,主要用于不锈钢304、316材料,具有除油、除锈、除焊斑酸洗钝化二合一,一步完成的功效。
D. 不锈钢钝化和不锈钢酸洗钝化有什么不同
不锈钢钝化液特点:
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本色钝化,为提高抗腐版蚀能力而开发。属于奥氏权体材料本色钝化的一种新型优质产品。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特点: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处理过的不锈钢工件表面会产生得到漂亮的银白色钝化膜。该钝化膜致密、美观,抗蚀电位可提高500mV以上
E. 不锈钢钝化处理后表面是什么颜色
目前市面上的钝化有两种颜色:
本色钝化,即不改变工件的尺寸,大小,外版观,钝化前是什么颜色,权钝化后也是什么颜色。
银白色钝化,即酸洗钝化,钝化后,工件成统一的银白色。如果有要求外观的情况下,就用这用,一般本色钝化用的最多,希望能帮到您
F. 不锈钢钝化有什么作用
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也叫钝化。
钝化优点
1、与传统的物理封闭法相比,钝化处理后具有绝对不增加工件厚度和改变颜色的特点、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和附加值,使操作更方便;
2、由于钝化的过程属于无反应状态进行,钝化剂可反复添加使用,因此寿命更长、成本更经济。
3钝化促使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分子结构钝化膜、膜层致密、性能稳定,并且在空气中同时具有自行修复作用,因此与传统的涂防锈油的方法相比,钝化形成的钝化膜更稳定、更具耐蚀性。在氧化层中大部分的电荷效应是直接或间接地同热氧化的工艺过程有关的。在800—1250~C的温度范围内,用干氧、湿氧或水汽进行的热氧化过程有三个持续的阶段,首先是环境气氛中的氧进入到已生成的氧化层中,然后氧通过二氧化硅向内部扩散,当它到达Si02-Si界面时就同硅发生反应,形成新的二氧化硅。这样不断发生着氧的进入—扩散—反应过程,使靠近界面的硅不断转化为二氧化硅,氧化层就以一定的速率向硅片内部生长。
其钝化的机理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物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 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蚀的作用。
G. 钝化技术不锈钢钝化和不锈钢酸洗钝化有什么区别
不锈钢钝化和不锈钢酸洗钝化这两种工艺名称上面的含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回。
不锈钢钝化一般答来说包含:不锈钢本色钝化,不锈钢酸洗钝化;
相同点:两种钝化都有防锈抗腐蚀提高盐雾测试时间的作用。
不同点:
本色钝化的侧重点在于提高盐雾测试时间,提高防锈能力优于酸洗钝化,不会改变外观;
酸洗钝化的侧重点在于清除焊渣氧化皮和锈迹油污等, 处理以后产品表面是银白色,同时也提高一定的防锈耐腐蚀能力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明白了,不锈钢酸洗钝化是不锈钢钝化工艺的一种,但是不锈钢钝化却不仅仅只有不锈钢酸洗钝化这一种工艺。各位如果有需要对不锈钢产品进行钝化操作的,请根据自己对于产品外观,防锈能力,操作时间,等多重维度进行考虑和筛选。
H. 不锈钢钝化和镀硬铬有什么区别
1,不锈钢钝化液特点:
适用于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本色钝化,为提高抗腐蚀能力而开发。属于材料本色钝化的一种新型优质产品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不锈钢钝化,钝化处理的原理我们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发生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会生成一种非常薄的(约1nm),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防锈的目的。
不锈钢钝化液属于本色钝化,钝化后不改变工件表面的颜色和尺寸,没有油膜,处理前和处理后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改变,主要适用于不锈钢200、300系列材料的钝化,钝化后能提高产品本身防锈性能的3-20倍。
2,镀硬铬是一种传统的表面电镀技术,已经应用长达70多年。镀铬层硬度高、耐磨、耐蚀并能长期保持表面光亮且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较低。长期以来,铬镀层除了作为装饰涂层外,还广泛作为机械零部件的耐磨和耐蚀涂层。电镀硬铬镀层技术常常用来修复破损部件。
但电镀硬铬工艺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镀铬工艺使用的铬酸溶液,会产生含铬酸雾和废水,而且还有其它一些缺点,如:硬度一般为800~900HV,硬度比一些陶瓷和金属陶瓷材料低,且硬度还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镀铬层存在微裂纹,不可避免产生穿透性裂纹,导致腐蚀介质从表面渗透至界面而腐蚀基体,造成镀层表面出现锈斑甚至剥落;电镀工艺沉积速度慢,镀0.2~0.3mm厚的镀层往往需要2~3个班的时间,也不利于厚镀层的应用。
因此,研究领域一直努力寻找替代电镀硬铬的新工艺。已出现许多新工艺并得到应用和发展
I. 不锈钢钝化的原理是什么呢
不锈钢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回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答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止腐蚀的效果。
J. 不锈钢的钝化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不锈钢钝化是表面层由于某种原因溶解与水分子的吸附,在氧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氧化物版与氢氧化物权,并与组成不锈钢的cr、 Ni、Mo元素发生转换反应,最终形成稳定的成相膜,阻止了膜的破坏与腐蚀的发生。其反应历程为:
Fe·H20+O*≈[FeOH·O*]ad+H++e
[FeOH·O*]ad≈[FeO·O*]ad+H++e
[FeO·O*]ad+H2O≈FeOOH+O*十H++e
[FeO·O*]ad≈FeO+O*
FeOOH+Cr+H2O≈CrOOH+Fe·H20
2FeOOH≈Fe203+H20
2CrOOH≈Cr203+H20
MO+3FeO+3H2O≈MOO3+3Fe·H2O
Ni+FeO+2H20≈NiO+Fe·H20
(其中Os表示钝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且在钝化迪陧中浓度不变,ad表示吸附中间体。)[page]
可见,304钝化膜最表层存在Fe2O3、Fe(OH)3、或γ -FeOOH、Cr203、CrOOH或Cr(OH)3、MO以MOO形式存在,钝化膜主要成分为CrO3、FeO与N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