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結構支撐的設置
鋼結構支撐的設置應根據房屋高度、設防烈度、房屋重要性等因素綜合確定。以下是對鋼結構支撐設置的詳細分析:
中心支撐:
類型:中心支撐具有多種類型,包括交叉支撐、人字支撐、V形支撐等。
優點:抗側剛度大,加工安裝相對簡單。
缺點:變形能力相對較弱,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容易產生側向屈曲,導致受壓承載力急劇下降,並對結構產生沖擊性作用力。
適用情況:適用於多層框架結構及高度不很高的高層框架結構,特別是當房屋高度不是很高(如8度區不超過150m)且結構較為規則、沒有明顯薄弱層時。
偏心支撐:
類型:偏心支撐同樣具有多種類型,通過改變支撐斜桿與梁的先後屈服順序來耗能。
優點: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具有很好的變形能力,能夠保護支撐斜桿不屈曲或屈曲在後。
缺點:抗側剛度相對較小,加工安裝相對復雜。
適用情況:當房屋高度很高時,應採用偏心支撐結構。此外,對房屋高度超過50m的不規則結構及有明顯薄弱層的結構,也宜採用偏心支撐結構。
其他支撐形式:
帶豎縫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板:適用於房屋高度較高的鋼結構房屋,特別是當抗震設防烈度為8、9度時。這種牆板能夠承擔水平荷載產生的水平剪力,不承擔豎向荷載產生的壓力,在罕遇地震時能夠產生裂縫並起到抗震耗能作用。
內藏鋼板的混凝土剪力牆板:以鋼板支撐為基本支撐,外包鋼筋混凝土的預制板。這種牆板能夠提高結構的初始剛度,減小水平位移,並在罕遇地震時起到抗震耗能作用。
鋼板剪力牆牆板:採用厚鋼板,並在鋼板兩側焊接縱向及橫向加勁肋以增強穩定性和剛度。這種牆板能夠承擔沿框架梁、柱周邊的剪力,不承擔框架樑上的豎向荷載。
阻尼器及阻尼器支撐:通過在結構中設置阻尼器來耗散地震能量。阻尼器作為結構的分災子系統,能夠在大震時最大限度吸收地震能量,保護主體結構的安全。
總結:
鋼結構支撐的設置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選擇支撐形式時,應根據房屋高度、設防烈度、房屋重要性等工程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對於高度較高的鋼結構房屋,特別是當存在不規則結構或明顯薄弱層時,應優先考慮採用偏心支撐結構。同時,也可以考慮採用其他支撐形式如帶豎縫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板、內藏鋼板的混凝土剪力牆板、鋼板剪力牆牆板以及阻尼器及阻尼器支撐等來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
『貳』 鋼結構中水平支撐布置在樑上還是柱上
在鋼結構設計中,水平支撐的布置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到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水平支撐通常用於鋼屋架的上弦或鋼樑上,起到保持結構穩定的作用。具體來說,水平支撐應當固定在鋼屋架的上弦或鋼梁之上,而不是安裝在柱上。這是因為,如果將水平支撐布置在柱上,會導致支撐與結構之間的連接不夠直接,進而影響到整個結構的受力情況。
此外,將水平支撐布置在鋼屋架的上弦或鋼樑上,可以更好地傳遞荷載,減少柱子的受力,從而提高整體結構的承載能力。在實際應用中,水平支撐的位置和數量需要根據具體的建築設計和施工要求進行合理規劃。設計人員需結合現場條件,考慮風荷載、雪荷載等外部因素,確保水平支撐布置得當,以保障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水平支撐的布置還需遵循相關建築規范和標准,確保其設計和安裝符合要求。例如,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採用特定類型的水平支撐,比如交叉支撐或斜撐,以適應復雜的設計需求。設計人員應充分了解這些規范和標准,確保設計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總之,水平支撐的合理布置對於鋼結構工程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鋼屋架的上弦或鋼樑上布置水平支撐,能有效提高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確保水平支撐布置得當,從而保障整個鋼結構工程的質量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