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鐵的硬度好還是不銹鋼的硬度好
不銹鋼的硬度大過貼的硬度。
不銹鋼 硬度 相對比較高
馬氏體(martensite)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
馬氏體(M)是碳溶於α-Fe的過飽和的固溶體,是奧氏體通過無擴散型相變轉變成的亞穩定相。其比容大於奧氏體、珠光體等組織,這是產生淬火應力,導致變形開裂的主要原因。 馬氏體最初是在鋼(中、高碳鋼)中發現的: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形成奧氏體)後經迅速冷(淬火),得到的能使鋼變硬、增強的一種淬火組織。
鐵的硬度;HRC5--10度.
註解;
這個數質(是剛去用度測試機測得,料是10mm的鐵板.也銅樣測鋁塊了,它太軟了,測到得數質無法對照表換算.測量方法是用金鋼石測頭,15kg砝碼打.鐵板回彈到 65 Load15N.鋁塊回彈到 5 Load15N.)
65 Load15N對照表換算=HRC8
純鐵是含碳量小於0.2%的鐵合金,又稱熟鐵(含碳量在0.2-1.7%稱為鋼,含碳量在1.7-4.3%則稱生鐵).
Ⅱ 飯店用不銹鋼鍋好還是熟鐵好
不銹鋼鍋,是由於在這類鋼中含有一定量的鉻合金元素,能使鋼材表面形成一層不溶解於某些介質的堅固的氧化薄膜(鈍化膜),使金屬與外界介質隔離而不發生化學作用。
1.用中小火做菜:鍋具底部採用鋼鋁鋼三層復合底,吸熱快,傳熱均勻,一般烹飪時中火就完全可滿足能源需要,無需開大火,用中小火做菜的好處是節省能源,鍋具又不易發黃發黑。
2.一般小炒用冷鍋冷油,即冷鍋放入菜後倒入食用油,蓋上鍋蓋,再開中小火。待鍋蓋邊緣有水蒸汽冒出時,就可放入調料攪拌。這樣不會破壞食物中的維生素。
3.有需要蔥、姜或蒜爆香的炒菜,可採用熱油熱菜的方法,如果是豆類的需加點水,等冒出水蒸汽,開小火煮一小會即可。
4.煎炸食物時,要達到不沾鍋底的效果,即先將空鍋加熱至水彈入鍋中會有小水珠立在鍋中面是不會被鍋具所吸收,然後擦乾水漬加油就可達到不粘效果。或者把油倒入鍋中,開中水火,等2-3分鍾後出現塊狀油紋時,即表示油溫已達到所需溫度。這時放入待煎食物就能起到物理性不粘。需要翻面時,先試著用鍋鏟輕推食物,如果能推動了,就可以翻一面再煎,如果無法推動,則需要再煎一會再翻面,這樣會確保不粘底,並且能保持食物原來形狀。
5.不要在空鍋內放入食鹽加熱,也不要直接在冷水中放入食鹽,未能充分溶解的食鹽聚集在鍋底會導致鍋具腐蝕並產生白色斑點。正確的方法是在食物出鍋前均勻撒入食鹽,這樣除了無損鍋具個,更能夠保存食鹽中碘的成份。
Ⅲ 生鐵.熟鐵.鋼,誰最硬
熟鐵是純鐵,最軟,生鐵硬度高,但很脆。鋼則在兩者之間,有較好的硬度和韌性。
Ⅳ 炒菜的時候鐵鍋更好一些,鐵鍋和不銹鋼的鍋有什麼區別呢
不銹鋼鍋耐用結實,鍋底厚好清潔,但就是因為這種特點,它特別沉,如果有顛鍋習慣的話,長時間使用會損害手腕健康,而且特別費火,熱鍋需要很長的時間,做爆炒的菜需要等待很久不銹鋼鍋 相比鐵鍋,不銹鋼鍋的重量會輕盈一些,而且堅固,能達到熱量、重量與質量三者的平衡。不銹鋼鍋不宜生銹,而且不會藏污納垢,在清洗的時候能夠大大降低工作量
生鐵鍋和不銹鋼,我覺得生鐵鍋好。因為生鐵鍋耐用,炒菜香,有鍋氣。而不銹鋼的雖然輕便,但不耐用,而且炒菜不香,鍋氣少。生鐵鍋好,我這里有個開鍋小竅門分享下,首先鍋買回來大火把整個鍋都燒紅稍微冷卻,放入鹽進鍋中用鍋刷用力刷一分鍾(把各個地方都察到位)再放入適量的油進鍋中繼續察半分鍾,鐵鍋護理不當極易生銹,人體攝入過多銹跡即氧化鐵後,會對肝臟產生危害。因此,一旦出現銹跡要及時清除,每次使用鐵鍋烹調後,刷干凈並加熱鍋體,避免鐵鍋生銹。
Ⅳ 生鐵是大家口中的鑄鐵嗎,它和熟鐵、不銹鐵、不銹鋼對比誰重誰輕
不銹鐵與不銹鋼相比主要是在於是否含鎳!不銹鐵一般是指日本的SUS430,國內為1Cr17,主要化學成分為:C:<0.12,Si:<0.75,Mn<100,P:<0.035,S<0.030,Ni:<0.60,Cr:16.00-18.00為鐵素體不銹鋼。
不銹鐵是含鉻而不含鎳的,也成為Cr不銹鋼,就有一定的防腐蝕能力!不銹鐵不是俗語,通俗認為具有鐵磁性的不銹鋼,我認為主要指1Cr17(鐵素體)系列、1Cr13(馬氏體)系列,而Fe以奧氏體形式存在時不具鐵磁性。文中以Ni/Cr區分容易誤會,雖然它們導致了Fe的同素異構。但Fe、Ni為鐵磁,Cr為順磁性。高性能軟磁材料1J系列很多是Ni基。
而不銹鋼是既含鉻又含鎳的,由於鎳屬於較穩定元素,那麼它的抗腐蝕能力自然要比不銹鐵強很多!
由於鎳的價格較貴,所以從成本上不銹鋼要高於不銹鐵,再加上抗腐蝕能力的差異,不銹鋼價格比不銹鐵高出1/4~1/3 (僅供參考)
辨別: 由於鎳是抗磁性元素,一般比較簡單的分辨方法是看是否具有較強的磁性,即用磁鐵來吸引!
生鐵與熟鐵的區別
生鐵一般指含碳量在2~4.3%的鐵的合金。又稱鑄鐵。生鐵里除含碳外,還含有硅、錳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鑄不可鍛。根據生鐵里碳存在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煉鋼生鐵、鑄造生鐵和球墨鑄鐵等幾種。煉鋼生鐵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鐵的形態存在,其斷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鐵。這種生鐵性能堅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煉鋼的原料。鑄造生鐵中的碳以片狀的石墨形態存在,它的斷口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鐵。由於石墨質軟,具有潤滑作用,因而鑄造生鐵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鑄造性能。但它的抗位強度不夠,故不能鍛軋,只能用於製造各種鑄件,如鑄造各種機床床座、鐵管等。球墨鑄鐵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態存在,其機械性能遠勝於灰口鐵而接近於鋼,它具有優良的鑄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定的彈性,廣泛用於製造麯軸、齒輪、活塞等高級鑄件以及多種機械零件。此外還有含硅、錳、鎳或其它元素量特別高的生鐵,叫合金生鐵,如硅鐵、錳鐵等,常用做煉鋼的原料。在煉鋼時加入某些合金生鐵,可以改善鋼的性能。
一般含碳量小於0.2%的叫熟鐵或純鐵,含量在0.2-1.7%的叫鋼,含量在2%以上的叫生鐵。熟鐵軟,塑性好,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用途不廣;生鐵含碳很多,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
用生鐵精煉而成的比較純的鐵.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鍛鐵.熟鐵很軟,延展性好,可以拉成絲,容易鍛造和焊接.常用來製造鉚釘、鏈條、鐮刀等。
Ⅵ 想買個炒鍋,不銹鋼好還是鐵鍋好
各個方面來講,鐵質的炒鍋都要優於不銹鋼炒鍋的。
鐵鍋的材質也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鑄鐵(生鐵)材質,一種是熟鐵材質,而熟鐵材質是要優於鑄鐵材質的。
鐵鍋是我們國家傳統的鍋具,有一段時間流行度曾經下降,但是近年來隨著健康理念的改變,以及舌尖節目中出現過鐵鍋,價格大漲。
鐵鍋的優點:鍋體薄,導熱快,沒有塗層,所以不用擔心塗層脫落。
鐵鍋保養的關鍵:鐵鍋就是需要用油養,時間長了,鍋的表面會形成一層「油膜」,鍋就越用越好越不粘。我家就有一個鐵鍋,結婚時買的,一直用到現在,烏黑發亮,比剛買來時還要好得多。
選購炒鍋的竅門:
1、「看」,看鍋面是否光滑,但不能要求光滑如鏡,由於鑄造工藝所致,炒鍋都有不規則的淺紋。一般情況下,炒鍋都有些粗糙,這是不可避免的,用久了就會變得光滑。有疵點、小凸起部分的一般是鐵,對鍋的質量影響不大,但小凹坑對鍋的質量危害較大,購買時需注意察看。
2、「聽」,厚薄不均的鍋不好,購買時可將鍋底朝天,用手指頂住鍋凹面,用硬物敲擊。鍋聲越響,手感振動越大者越好。另外,鍋上有銹斑的不一定就是質量不好,有銹斑的鍋說明存放時間長,而鍋的存放時間越長越好,這樣鍋內部組織能更趨於穩定,初用時不易裂。
值得提醒的是,鐵鍋的鍋耳好是用木頭或其他隔熱材料包裹的,如果是鐵鍋耳容易燙手。
Ⅶ 高中化學:生鐵,鋼鐵,不銹鋼的大概有什麼區別每個東西的特點是什麼
我想說的的,你選取的這個推薦答案,簡直是狗屁不如,完全就是為了來混分數的回,作答案的人估答計不是業內人士。生鐵、不銹鋼這些是鋼鐵入門的基本知識。
生鐵:是含碳量2.11%-6.67%並含有非鐵雜質較多的鐵碳合金。可以通過降低碳含量來煉成鋼。是煉鋼的初級原料。
不銹鋼:不銹鋼是生鐵進過再提煉,並加入其他的入Cr等金屬的合金鋼。大多數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有些鋼的Wc(含碳量)甚至低於0.03%(如00Cr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才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不銹鋼常按組織狀態分為:馬氏體鋼、鐵素體鋼、奧氏體鋼、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及沉澱硬化不銹鋼等。另外,可按成分分為: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和鉻錳氮不銹鋼等。
鋼鐵:這是一個統稱。
從元素上來看:生鐵含碳量較高,不銹鋼則是含鉻較高。
從性能上來講:不銹鋼具有抗腐蝕性 、拋光性、焊接性等優秀特點。而生鐵較為初級,根本不具備這些特點,一般來說生鐵堅硬、耐磨、鑄造性好,但生鐵脆,不能鍛壓。
Ⅷ 鋼和鐵等哪個硬度大啊
不銹鋼,鋼,生鐵,熟鐵..石墨當潤滑油是因為能耐高溫和高壓吧,所以和硬度有關系...因為他的硬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