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廠工人工作中意外身亡怎麼賠
法律分析:工廠工人工作中意外身亡,賠償標准如下: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鏈舉)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棚族碧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穗咐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⑵ 工人在廠里死亡應該賠多少
一、工人在廠里死亡應該賠多少
1、工人在廠里死亡的賠償如下: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滑簡例》 第四十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四十一條滾洞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信備褲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二、工傷的認定程序是什麼
工傷的認定程序如下:
1、申請。單位應當在一個月內提出申請認定,單位不提申請的,勞動者在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工傷認定申請要准備相應的材料;
2、調查。接受申請後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
3、認定。一般於60日內作出認定。
⑶ 在工廠里上班期間生病死亡 工廠應該賠償多少
如果是上班期間生病,在48小內搶救無效死亡的,可以認定工傷並享受工作待遇。
工亡賠償包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如果是60歲以下的勞動者,僅前兩項(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可以達到70萬元左右。
工亡待遇的支付渠道:一般為工傷保險基金。如果單位沒有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則由單位承擔。
工亡,「因工死亡」之簡稱,也包括因職業病死亡,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事故致死和疾病致死。工亡屬於工傷范疇。
工亡的法律意義:職工因工死亡後,其直系親屬依法享受工亡待遇。
工亡的認定:工亡由勞動部門依法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非法用工單位 傷亡人員 一次性賠償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單位必須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
第六條 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並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喪葬補助等其他賠償金。
(3)鋼鐵廠事故人亡賠多少擴展閱讀: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余咐氏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註:2016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616元)。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簡高的,其近親屬豎散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喪葬補助金:當地社平工資×6;
比如,深圳目前社平工資為6054元,則喪葬補助金為6054元×6=36324元。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資×40%(按月支付);
其它親屬:死者本人工資×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兒: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核定時上述撫恤金之和應≤職工月工資(按月計算)。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全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上年實際增長6.5%。
故2018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36396元×20=727920元
⑷ 工地上面發生了事故,導致,人死亡的情況下包工頭需要賠償多少錢的啊
1、工地工亡屬於工傷,工地給上了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沒有給上的,由用工方支付。
2、賠償包括: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
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
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4)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2009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
3、當然,還要包括住院期間的治療費、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
⑸ 一般廠里死人賠多少
如果按照一般情況進行計算,在工地上死亡大概要賠償60萬左右,不過具體的情況還要具體的進行分析:
1、工地致人死亡應該應當賠償對方銀襲滲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死亡賠償金。喪葬費數額為六個月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被扶養人生活費為一定期限的當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消費;
3、死亡賠償金數額為二十年的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工傷鑒定程序為:
1、工傷職工或者其用人單位應當及時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2、工傷職工傷情相關科別的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鑒定;
3、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鋒脊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
4、作出鑒定結論之日起20日內將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及時送達工傷職工及其用人單位,並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二、工傷鑒定申請材料如下:
1、勞動、聘用合同文本復印件或事實勞動關系證明材料;
2、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書或鑒定書;
3、《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和復印件;
4、員工或用人單位傷事故情況材料;
5、員工的居民身份證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6、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材料。
總而言之,若是在工作中導致死亡的屬於工傷,工傷可享受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賠償款,不同工傷的賠償款不同,也需要到相關部門做鑒定後做依據。禪緩一般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⑹ 法律規定工廠事故致人死亡賠償金是多少
一、供養親屬撫恤金標准為:配偶,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40%;其他親屬,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三、喪葬費標准為6個月的單位所在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四、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規定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
(一)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三)工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四)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
(五)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 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六)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
(七)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6)鋼鐵廠事故人亡賠多少擴展閱讀
一、死亡賠償金的分配
死亡賠償金因司法解釋採取繼承喪失說,應當按照《繼承法》第10條規定的法定繼承順序,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
同一繼承順序中,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按照繼承人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決定分割的份額,而不適用《繼承法》第13條規定的同一順序一般應當均等的原則。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
二、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
1、分配主體為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由於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的賠償。
因此,賠償權利人首先是指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范圍內的近親屬即第一順序繼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不存在時,才開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於遺產分配。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
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並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餘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而非等額分配。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⑺ 工廠死一個人賠償多少錢
賠償50-90萬左右。 因工死亡待遇包括:(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咐褲寬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 喪葬補助金 :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供養親屬撫恤純汪金:按照死亡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衡亮孤寡老人或者孤兒增加10%(4)交通費等。 協商不成,可在事故發生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訴訟。
⑻ 工地事故死亡賠償標准最高是多少
法律分析:工地死亡事故賠償標准為:1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2、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等;3、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4、喪葬費。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工地意外死亡賠償標准不是法定的,賠償標准根據以下依據計算: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它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爛液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但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差前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根據當地的地方法規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飢慶物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⑼ 工地事故意外死亡,賠償多少
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返亮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不少人認為,只要是在工地上幹活的時候發生意外情況導致死亡的,那麼就一定屬於工傷死亡。但其實,這樣說也太絕對了一些。因為是否屬於工傷死亡,還需要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認定,才能做出結論,不能輕易的認為只要發租信生在工地上,就一定屬於工亡或者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漏型寬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⑽ 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需要賠償多少錢
賠償項目及計算辦法如下:(1)、喪葬補償:事發地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按六個月計算。(2)、死亡補償:和死者的戶籍性質有關:事發地或受訴法院所在地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按20年計算。若死者年齡超過60周歲的,每超過1歲,減少一年。死者年齡超過75周歲的,按5年計算。(3)、撫(贍)養費補償:事發地或受訴法院所在地好遲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被贍養人無勞閉襪御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人,按20年計算。但被贍養人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一年。被贍養人超過75周歲的,按5年計算。說明:被扶(贍)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贍)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贍)養人還有其他扶(贍)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贍)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4)、精神撫轎岩慰金:這個沒有文件規定。由當事雙方協商或法院裁決。(5)、搶救治療費用:按實際發生額計算,以醫療機構的收費單據為准。(6)、財產損失:以事故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為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八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