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大型鋼鐵物流基地職工應該有多少人
大型鋼鐵物流基地職工(含協力員工)一般在200人~500人,主要包括流機司機,起重工,理貨員,司磅員,開票,結算,客戶接待,設施維修人員,業務開發,安全員,保衛人員等。
Ⅱ 防城港企沙工業園的園區概況
一、生態環境
防城港市域面積6181平方公里,人口80萬人,第二產業發展水平較低,環境容量大,現狀污染小。根據《防城港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分區》和《廣西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企沙工業區劃為三類環境功能區,適於安排冶金、化工、機械等工業企業。
二、地理位置
企沙工業區位於北部灣經濟區極具活力的海濱城市--防城港市。防城港市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南端,位於廣西南部,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南瀕北部灣,西南與越南山水相連,處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和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我國唯一一個與東盟陸海相通的城市。全市面積6181平方公里,總人口86萬,大陸海岸線584公里,陸地邊境線230多公里。
三、港口依託
企沙工業區緊鄰防城港,防城港是我國西部最大的港口和全國沿海24個主要港口之一。設計吞吐能力超過10億噸/年。現有生產性泊位40多個,其中萬噸至20萬噸級深水泊位26個,現港口綜合通過能力超過7000萬噸,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多個港口通商通航,集裝箱通過能力100萬標箱。高速公路和鐵路直達港口和工業區,實現集裝箱海鐵聯運。企沙工業區三面臨海,可建港口碼頭海岸線100多公里,三面均可建10-20萬噸的碼頭,目前工業區三面港區正在加緊建設,部份可在2013年投產。工業區距防城港碼頭30公里以內。所以,企沙工業區的港口支撐能力較強,可為工業區的企業提供服務便捷、成本低廉的物流運輸。邊檢、海事、海關、檢驗檢疫等口岸服務齊全完善,可為園區企業提供「門到門」服務。 防城港地理坐標位置為 10820,E,2137,N,位於廣西南部北部灣北岸,地理位置和地緣條件得天獨厚。防城港北鄰黔、渝、川,西靠雲南,東臨粵、瓊、港、澳,南瀕北部灣,是中國大陸聯接資源豐富的大西南和經濟活躍的東南亞地區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便利,是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的出口,南防高速公路直達港口;鐵路經南防線、黎欽線與全國鐵路相聯。海運已開辟有聯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等經濟圈的國內航線,並已和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個港口通航。
企沙工業區位於企沙組團中部,西跨東灣與漁萬組團相接,距離沙潭江核心區12公里,利用城市作為服務支撐和依託,可加快該區域的開發建設 企沙工業區 啟動以來,園區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累計園區基礎設施總投資已超過120億元。工業區內路網總里程已達130多公里,南防鐵路及沙企支線貫通工業區各產業園,工業區內已建設了6個110kv以上變電站,正在建設若干個輸送電網路接入南方電網;供水能力可達工業用水60萬噸、生活用水5萬噸。路網、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已達到接納大型臨港企業入園的條件。
公路:工業區城市道路劃分為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三個等級。主幹路:現狀企沙大道紅線寬度80米,按雙向六車道設計,其餘新規劃主幹路一般為1000-1500米間距布置,紅線寬度40-60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次幹路:一般為500米左右間距布置,紅線寬度24-40米,按4-6車道設計,設計時速40公里/小時;支路:一般為200-300米間距布置,紅線寬度15-24米,按2-4車道設計。
鐵路:企沙支線自接軌站防城北站至企沙站,全長28.8公里,設皇城坳、雲約、企沙三站。技術標准:工業企業Ⅰ級,設計年輸送能力2850萬噸,項目總投資4.95億元。目前,企沙支線已修至雲約江貨運站處。
港口:工業區港口規劃主要分為三個港區:西港區、南港區和東港區,總規劃岸線長度為64667米。
(1)西港區規劃岸線為23.9千米,其中雲約江北部1萬~3萬噸級泊位2864米,5萬噸級泊位2825米,修造船岸線5411米;雲約江南部10萬噸級泊位970米,1萬~5萬噸級泊位2466米,支持系統岸線1417米;鋼鐵基地西部1~4萬噸級泊位4300米,5萬噸級泊位1380米,10~20萬噸級泊位2244米。
(2)南港區規劃岸線為19.89千米,其中1萬~5萬噸級泊位10920米,5萬~10萬噸級泊位7220米,10萬~15萬噸級泊位1750米。
(3)東港區規劃岸線為20.9千米,其中2萬~5萬噸級泊位11600米,5萬~10萬噸級泊位5000米,10萬噸以上級泊位4300米。
電力:目前企沙工業區已經建成火力發電廠一座,建設規模為2x600MW,於2008年1月20日投產發電,採用500kV電壓等級接入廣西南方電網。防城港電廠二期在現有廠址及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擴建2x660MW 的超臨界燃煤機組,計劃2台機組分別於2011年建成投產。
為滿足供電要求,企沙工業區啟動區從火電廠引4條220KV專線為該片區供電。 一、政策機遇優勢
廣西 發展的綱領文件——《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2號)已於2009年12月出台。
文件指出,廣西發展的主要戰略任務是培育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即依託沿海港口,進一步加強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設,構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通道。充分利用沿海港口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大企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鋼鐵、林漿紙、修造船、糧油加工、新能源等產業,培育壯大臨港產業集群,加快形成臨海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物流基地,並適時建設防城港鋼鐵精品基地等重大項目。
企沙工業區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綜合資源優勢,目前正處在一個較好的發展時期,隨著國家對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企沙工業區享受沿海地區開放政策、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邊境地區優惠政策。
二、區位交通優勢
企沙工業區區位優勢明顯,公路距南寧市143公里,距中越邊境的國家一類口岸東興口岸50公里左右,鐵路可經南防鐵路接入全國鐵路網,至南寧173公里。水路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距海口218海里,距香港476海里,距東盟諸國1300~1800海里。並擁有防城、東興、企沙、江山四個國家一類口岸。並在自治區的部署下加快建設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一小時城市圈,加強與周邊地區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基礎設施的對接和共建,不斷增強城市群要素集聚作用,形成連接多區域的重要交通樞紐。
三、支柱產業優勢
防城港市已經全面推進工業化進程,以現有的鋼鐵、有色金屬冶煉、能源、糧油加工等支柱產業為依託,努力打造一條可支撐防城港市經濟發展的產業鏈條。第二產業已經逐步成為城市產業的主力軍,主要支柱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四、服務環境優勢
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並實行積極的鼓勵外來投資政策。目前各級政府部門觀念轉變較快,各部門、各單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風,服務水平都有很大改善,辦事效率不斷提高,重信用,講承諾。當前,圍繞進一步推進環境優化工作,防城港市的投資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現正積極構築發展新平台。
為了更好地為廣大外來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高效、規范服務,專門成立了「企沙工業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工業區招商引資的組織協調和服務咨詢工作,提供政府各項「陽光」審批服務,接受外來投資者的投訴受理工作,依法維護外商的各項合法權益,為外來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防城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和對外籍輪開放口岸,已具備海關、檢驗檢疫、港監、船代、理貨等配套齊全的口岸服務體系;防城港作為外開放城市之一,享有國家和自治區一系列優惠政策。而防城港市政府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工作,相繼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外來投資政策規定。在防城港投資不僅可以落實國家、自治區制訂的各項鼓勵政策,還可享受到我市自有的更加優惠待遇。對在我市的重大投資項目,特別是工業項目,我們將採取更加靈活的、更加優惠的政策支持,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切實幫助外來投資者解決實際問題,並提供優質服務! 企沙工業區規劃位於企沙半島西側,東面以工業大道為界,西至東海灣,北起洲尾半島,南至北部灣。工業區的建設條件得天獨厚,集沿海、沿江、沿邊優勢於一體,工業用地廣闊,是廣西大型臨海臨港工業區。
企沙工業區堅持以鋼鐵、核電、鎳銅三大項目為引領,重點發展千億元鋼鐵和有色金屬,五百億元糧油食品,百億元能源、裝備製造、化工等支柱產業,並以這些主要產業為依託,銜接相關產業,形成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同時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使工業區向節能、低碳、循環經濟型的千億元國際臨港工業區發展,樹立沿海新一極的產業支柱 。
Ⅲ 柳鋼職工培訓中心有多大
柳鋼職工培訓中心地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雀兒山路二區4號門面市39中對面正西方向142米,佔地面積大概是10000平方米。
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柳鋼集團」,位處我國泛珠三角、大西南與東盟經濟圈黃金區位,是我國華南、西南地區乃至泛北部灣經濟圈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擁有柳州本部、防城港鋼鐵基地和玉林中金不銹鋼基地三大生產區域。是全球鋼企50強、中國企業500強的柳鋼集團員工30000人,資產總額、年營業收入均超1200億元。
Ⅳ 防城港鋼鐵的簡介
預計投資600多億元,規模達千萬噸的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日前全面開工。距離防城港幾百公里的廣東湛江,已獲批的湛江鋼鐵基地項目也將於近期開工。兩大千萬噸鋼鐵項目的陸續獲批開工,標志著中國鋼鐵產業在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上邁出重要一步。
項目所需使用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平整,各式施工設備正在忙碌,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根據批復要求,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鐵850萬噸、鋼920萬噸、鋼材860萬噸,總投資為639.9億元。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總投資為696.8億元。
鋼鐵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同時也是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中國鋼鐵產量從上世紀末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但鋼鐵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物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防城港項目產品主要是熱軋薄板、熱軋寬厚板、冷軋薄板、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等國內大量需求的優質鋼材,以及國內尚不能生產或尚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所需而依靠進口的高端鋼材。
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的業主是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其中武鋼以現金出資,佔80%股比,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以持有的柳鋼集團經評估審計後的全部凈資產出資,佔20%股比。
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基礎上,實現鋼鐵產業的結構優化升級,這回應了市場對鋼鐵產能過剩的擔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表示,近期核準的廣東湛江、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均以壓縮鋼鐵產能為前提: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
為實現產能的優化升級,這兩個項目都在設計中選用了高效節能的工藝設備,力圖實現資源的最大循環利用。按照批復要求,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將提高自動控制水平,降低能源消耗。項目將建成「技術一流、產品一流、環保一流、管理一流」的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飈在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開工儀式上說,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是國家鋼鐵產業布局調整轉型升級的示範項目,是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大工程,同時也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全面開發開放的標志性工程。
Ⅳ 防城港有幾個鋼廠共有多
防城港有比較大的鋼鐵廠就是柳鋼了,其他的都是給它做產品的小企業,現在已經投產了。
Ⅵ 武鋼被曝裁員萬人 一些員工將提前退休居家休息
武鋼被曝裁員萬人 一些員工將提前退休居家休息
鋼鐵業前所未有的低迷之際,處於鋼鐵業第一方陣的武鋼啟動了大規模「減員」。昨日有報道稱,武鋼集團可能將裁員1.1萬人,武鋼股份計劃裁員6196人。新京報記者昨日自三個獨立消息源處證實了這一消息。
昨日晚間,武鋼集團聲明稱,目前並沒有「裁員」,「內退」、「臨時歇工」等措施並沒有改變職工的勞動關系和薪資關系。
裁員進行時,有的已簽了「離職」合同
一位鋼鐵業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媒體報道的裁員數字准確無誤。他發來一份裁員清單,清單顯示武鋼股份將裁員6196人,清單於12月8日印發、署名為武鋼股份總經理辦公室。
新京報記者自武漢當地消息人士處了解到,目前武鋼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工作推進有序,有員工已經接受了公司方面給出的離職條件。
一位武鋼股份員工在接通新京報記者電話後但很快掛掉,只表示,「已經和廠里簽訂了合同,不便接受采訪」。
新京報記者以員工身份致電武鋼股份煉鋼總廠一位負責人,當被問及大規模裁員計劃時,對方表示,現在公司方面確實有裁員計劃,但網路傳言不可全信。「提質增效、降低人力成本,這是大勢所趨。當然,對於年輕員工也會區別對待。」該負責人說。
有些員工將提前退休、居家休息
一份裁員方案顯示,裁員對象主要是崗位工作量不飽滿、不勝任崗位工作、沒有競爭上崗等職工,他們將通過提前退休、居家休息等渠道退出崗位。
官方的網站信息顯示,武鋼集團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已連續六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但行業低迷令武鋼股份業績承壓。
今年三季報顯示,前9個月武鋼股份大幅轉虧,虧損10.01億元,凈利潤驟減200%,而在今年上半年,武鋼股份尚盈利超過5億元。
上述裁員清單顯示出此次裁員與業績變化的聯系。武鋼股份旗下的能源動力總廠、冷軋總廠等工廠裁員最多,都達到了600-700人。公司上半年冷軋產品營收約138.6億元,比上年同期大幅降低了22.44%。
上鋼網高級分析師張磊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雖然裁員有助於減輕企業負擔,但僅靠裁員,企業依然無法擺脫目前困境。
新聞延伸
風暴中的武鋼「雪上加霜」
在中央巡視和行業寒冬加劇的雙重壓力之下, 成立近60年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下稱「武鋼」)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將自己的沉痾頑疾曝露出來。
原董事長鄧崎琳落馬,外派職工做警察,與柳鋼10年「貌合神離」的重組正式結束,長達1.8萬字的巡視整改通報自爆家醜……自8月29日鄧崎琳被宣布落馬後,短短幾周之內,老央企武鋼新聞不斷,處在輿論風暴中。
許多人將之視為武鋼一個時代的結束,更多的人則希望武鋼能迎來一個新時代,因為它是中國鋼企的縮影。
武鋼的「老毛病」:大而不強,有領導以「鋼」謀私
鄧崎琳的落馬,讓公眾對這位執掌武鋼達10年之久的董事長和武鋼的「鄧崎琳時代」開始審視。
首先被質疑的是鄧崎琳主導下武鋼以規模為上的快速擴張。
2011年鄧崎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自豪地說,「我們在5年裡面,再造了一個武鋼」。據其介紹,自己剛接手武鋼時,公司的產能為900萬噸左右,不僅被老對手寶鋼(當時產能為3000多萬噸)、鞍鋼(當時產能為1500多萬噸)甩出一大截兒,就連曾經的「小兄弟」萊鋼、濟鋼產能也有1000萬噸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感到確實很迷茫。我們企業怎麼辦?」鄧崎琳說,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武鋼內部和國資委官員提出的「被寶鋼兼並重組」的建議。
於是,武鋼掀起了一輪快速兼並重組的行動。2005年上半年,重組鄂鋼,下半年重組柳鋼(601003.SH),2007年後重組昆鋼,產能也隨之快速擴張。「它們進來後,我們就有3600萬、4000萬的產能了。寶鋼怎麼兼並我,它已經咬不動我了。」鄧崎琳曾表示,「十二五」期間武鋼的產能規模要達到6000萬噸。
有人稱,「鄧崎琳時代」的快速擴張只達到了避免「被兼並」的目的,並未扭轉「被超越」的目標。
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有8家鋼企榜上有名,武鋼排名最後,寶鋼排名最前。2014年,寶鋼的營業收入為483.2億美元,武鋼為237.2億美元。
此外,鄧崎琳掌舵期間,武鋼集團核心子公司武鋼股份(600005.SH)的盈利情況整體下滑。2012年其凈利潤跌至2.1億元的低谷,2014年有所回升(12.57億元),但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22億元,同比下滑9.81%。
除了公司發展上的痼疾外,今年2月開始的中央巡視以及此後的武鋼巡視整改通報,則將武鋼在內部管理上的問題一一揭露。
比如,選人用人不講規矩。個別領導幹部搞團團伙伙,部分幹部「帶病提拔」,影響惡劣。如武鋼股份原副總經理孫文東2009年被審計發現嚴重問題後,仍被調到鄂鋼公司擔任總經理,並推薦為湖北省人大代表。
比如,以「鋼」謀私,大肆斂財。巡視、整改期間,武鋼有42名領導報告有親屬圍繞武鋼做業務;清查項目2911個,發現問題項目836個,涉嫌暗箱操作、利益輸送、領導人員插手工程項目271個。
比如,違規決策,管理混亂,造成國有資產巨額損失。2010-2014年,公司68個重大項目中有41個沒有經過集體決策,比例高達60%。武鋼巴西MMX項目決策過程中,存在先拍板後論證、後續風險沒有控制、境外投資管理制度缺乏等問題。
今年6月,中央巡視組向武鋼集團反饋專項巡視情況時,提出了四點意見建議,其中提到「特別要管好『一把手"。這個表述曾引發公眾無限的想像。鄧崎琳落馬後,在媒體的報道中,這些想像開始被一一「對號入座」。
武鋼的「鄧崎琳時代」已經終結,但其間遺留下來的問題,對繼任者和武鋼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正式職工轉崗當警察,武鋼為啥出此招?
9月8日發生在武鋼集團子公司武鋼重工集團的一件事,或許可以被寫進武鋼的歷史。
當天上午,45名武鋼重工職工從廠區集中出發,到武漢化工區當警察。這是武鋼歷史上第一次派遣職工「走出去」為社會服務。到現場為他們送行的,是武鋼歷史上第一個「外來」一把手、出身於寶鋼的馬國強。
在武鋼,這45名職工的准確稱呼應是:富餘職工。
據媒體報道,他們大多是生產一線的機床工、造型工、焊工等,年齡最小的32歲、最大的52歲。因為鋼鐵及配套行業過冬,武鋼重工關停並轉持續虧損、扭虧無望的單元和產線,大幅度精簡職工隊伍,產生了不少富餘職工;部分產線也因為合同不飽滿,職工收入得不到保障。
據了解,下一步武漢化工區還將陸續提供警察、保安和物業等300餘崗位吸納武鋼重工的職工。武鋼重工也將開拓其它社會渠道,將陸續派遣職工服務外部市場。
盡管從國企產業工人變為社會服務人員,但他們 「武鋼正式職工」的身份關系不變,薪資關系不變,組織關系不變。
武鋼集團董事長馬國強在現場為職工鼓勁加油。他說,人力資源優化是國有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把人力資源盤活、用好,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既有利於個人發展,也有利於武鋼未來競爭,對社會也是重要貢獻。
武鋼的這次用工改革,與日益嚴峻的行業形勢和上半年的經營業績有關。據媒體報道,今年1—6月份,武鋼沒有完成年初預算目標和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經營業績考核目標,6月首次出現虧損,7月連續虧損,且虧損加劇。危機面前,壓縮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成為武鋼的重要選擇。
武鋼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稱,目前,武鋼勞動生產率僅為世界先進鋼鐵企業的1/3,與國內先進鋼鐵企業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同時,武鋼噸鋼人工成本是國內先進民營鋼鐵企業的3倍左右。
8月5日,武鋼印發《關於應對危機保生存、全面壓降成本費用的通知》;8月14日,武鋼人力資源部下發了《關於開展業務回歸工作的通知》。關於下一步勞動用工改革方向,武鋼人力資源開發的指導思想是加大業務回歸力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人員交流輸送,融入地方經濟建設。
當然,對於武鋼來說,人力資源優化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的任務。
鄧崎琳2011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的一段話,或許能為武鋼的人力成本負擔做個註解:武鋼是個5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老企業,有10多萬職工。7.3萬在崗職工,兩萬內退,不到兩年就將退休回家的,6萬離退休職工。還有3萬多大集體職工,就是沒考上大學的武鋼子弟,自己搞的企業,靠武鋼生存,搞些活路的,3萬多人。「一共十幾萬人,都要吃武鋼的飯,還不能直接推向社會。」
與柳鋼分手,「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或受影響
9月8日的外派職工,被許多人看作是武鋼在應對危機上向前走了一步。但次日柳鋼股份(601003.SH)的一則公告,則讓許多人對武鋼平添擔憂。
9月9日,柳鋼股份發布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的通知,廣西國資委與武鋼集團聯合設立的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召開了股東大會,同意廣西國資委從廣西鋼鐵集團撤資,柳鋼集團退出廣西鋼鐵集團,廣西鋼鐵集團成為武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其注冊資本也由468.37億元調減為80億元。
這標志著柳鋼與武鋼長達10年的跨地區重組正式成為歷史。
據媒體報道,2005年12月,廣西國資委與武鋼集團簽署了《武鋼與柳鋼聯合重組協議書》,為推進防城港鋼鐵項目,雙方約定聯合成立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後更名為「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武鋼集團以現金出資佔80%股權,廣西國資委以柳鋼集團全部凈資產出資佔20%股權,初始注冊資本為440億元。防城港項目預計總投資為2000多億元。
今年3月,鄧崎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一項目對武鋼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武鋼地處中部地區長江中游,過去是黃金水道、九省通衢,到現在我們的進口礦石達到幾千萬噸,都要從海邊運過來,運費每噸高出100多塊錢,一年進口一千萬噸就是10幾個億,兩千萬噸就是20、30個億。在鋼鐵寒冬的時候,這是很不劃算的。」
今年6月,馬國強出任武鋼董事長。6月15日,馬國強任董事長10多天後,就前往南寧拜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馬國強表示,防城港對於武鋼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武鋼把防城港鋼鐵項目建成1000萬噸規模的決心不會變。他希望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如期實現冷軋產線順利投產,早出效益。次日,馬國強到防城港鋼鐵基地調研並強調,作為武鋼的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防城港鋼鐵項目是武鋼發展的未來和機遇,把握好這一難得的機遇,將「建成世界一流鋼鐵企業」從口號變成現實。
關於「分手」的原因,雙方並沒有公開。據媒體報道,武鋼內部人士表示,柳鋼撤資是商業合作的正常現象,雙方都有合作與不合作的自由,「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但是我們建設防城港項目的信心和決心是不會變的。」
有業內人士甚至稱:「武鋼和柳鋼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合並過,連戀人都算不上,說離婚都過了,現在不過是回歸現實而已。」
柳鋼、武鋼「分手」後,鋼鐵行業的合並重組問題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反思。有人表示,如今看來,依靠行政手段來強推兼並重組,違背了市場規律,雖然形式上重組合並完成了,但往往後期會遇到合而不並、貌合神離的結果,最終無法實現壓縮過剩產能、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目的。但亦有人表示,中國鋼鐵業重組盡管有困難,但依舊是大勢所趨。
關於防城港項目,有人擔心柳鋼撤出後,獨立運營該項目的武鋼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拖累,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資金,「另外,武鋼畢竟不是當地企業,各個方面可能不會像之前那麼順暢」。也有專家認為,「分手」事件並不會對武鋼造成太大拖累,因為防城港項目一直就是武鋼在建設,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僅是提供相關支持,畢竟地方政府會從中直接受益。
;Ⅶ 湛江鋼鐵的規模
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總投資為696.8億元,並將在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的基礎上實施。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鐵850萬噸、鋼920萬噸、鋼材860萬噸,總投資為639.9億元,將在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的基礎上實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銀監會,各省份及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鋼鐵協會、咨詢機構和部分鋼鐵企業的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表示,要加強對重點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引導和支持,落實好規劃中的鋼鐵項目,有序推進重點城市鋼廠搬遷,加快對現有產能存量調整步伐。對現有城市鋼廠分類處理,區別對待。與城市發展關聯度高的企業,要通過改造升級工藝裝備水平,發展企業與社會的循環經濟,實現與所在城市的和諧共存;與所在城市發展定位沖突明顯、企業實施搬遷後能大幅提高競爭力、企業具備經濟技術實力、能妥善安置富餘人員的,要有序推進搬遷,且不能以搬遷名義擴大鋼鐵產能。
如今的湛江東海島,超過12平方公里的大型現代化鋼鐵廠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建設。到2015年,寶鋼在這里將擁有1000萬噸高端精品鋼材的年產量。
但湛江項目建成後,廣東省鋼鐵產量實際不增反減。廣東省發改委介紹,廣東已對全省鋼鐵行業全面調整和重組:湛江項目獲批之前,廣東已淘汰1164萬噸省內落後鋼鐵產能;湛江項目開工後,還將繼續推進廣鋼環保搬遷,按計劃有步驟地關停廣鋼白鶴洞和珠江鋼廠等,將很快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1600多萬噸落後產能的減法,1000萬噸產業升級的加法,合在一起,是寶鋼與當地攜手共贏的一次「騰籠換鳥」。
鋼鐵業內人士分析,從生產布局看,中國鋼鐵業布局整體「北重南輕」,廣東是鋼鐵消費大省,但一直是鋼鐵生產小省,其中板材自給率為33%,大部分鋼材需從省外調入或者進口。寶鋼湛江項目的主要產品就是高端精品板材。此次湛江項目投建,使鋼鐵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競爭力更強。
湛江鋼鐵於2012年5月31日在湛江市東海島正式開工。預計3~4年後建成投產。
Ⅷ 廣西防城港萬鑫鋼鐵有限公司的規模有多大啊
廣西萬鑫鋼鐵有限公司系由福建省民營企業家自籌資金在防城港市投資創辦的股份制民營鋼鐵企業,公司注冊資金為人民幣壹億元,主導產品以普通碳素鋼、不銹鋼、合金鋼為主。工廠總佔地面積為3100畝,項目由中鋼集團工程設計研究院總體設計,設計規模為年產鋼鐵300萬噸,其中一期工程為100萬噸/年,二期工程為200萬噸/年,總規劃投資為50億元人民幣,計劃一期工程投資為15億元,二期工程為35億元。工程於2003年6月開工,建設工期為五年,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10億多元人民幣投資和總體框架設施前期項目基本建設。
項目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環保設施也達到國家環保標准。一期工程主要裝備為450m3高爐和45t的轉爐,現已建成投產10萬平方米機械化綜合原料場,主裝備2×69 m2燒結車間, 450 m3高爐煉鐵車間, 45t噸轉爐和40AOD精煉爐煉鋼車間,6000和10000 m3/h制氧系統車間,全連軋棒材生產線及工程總體規劃的前期配套設施。第一座高爐2005年8月竣工投產,配套形成年產50萬噸的產能並正常經營發揮效益,第二座高爐正在建設,預計今年年底竣工建成年產100萬噸的一期工程生產能力。主要產品包括公稱直徑為12~25mm的熱軋帶肋鋼筋,150(120)×150(120)mm連鑄鋼坯、線材和不銹鋼板帶等。
公司項目自去年投產以來,生產正常,產品暢銷,質量穩定。產品投放市場深受客戶歡迎。公司2006年7月取得了國家質監總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和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現有員工1500多人,其中高、中、初級工程技術人員150人。預計到2008年項目工程全部竣工達產後年產值可達100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安排從業人員1萬多人,並可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
公司廠址在海運、鐵路、高速公路十分便利的廣西防城港市,擁有良好投資環境和鋼鐵產業所具備的區域優勢,企業享受多種政策優惠,市場前景廣闊,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Ⅸ 防城港鋼鐵基地的介紹
項目投資600多億元,建設工期三至四年。按1000萬噸鋼規模規劃,其中年產鐵850萬噸、鋼(坯)920萬噸、材860萬噸,並預留進一步發展的條件。
Ⅹ 據說柳鋼要遷廠到防城港感覺柳鋼在柳州成本越來越大了!
是的。2017年11月30日晚,柳鋼股份(601003)發布公告稱:柳鋼向沿海臨港地區實施減量搬遷打造廣西沿海鋼鐵精品基地。12月18日,柳鋼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正式開工,這意味著柳鋼防城港基地建設正式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