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信部強力要求壓縮粗鋼產量,這有什麼深意
當前,在全球經濟復甦和我國經濟好轉的共振下,我國粗鋼產量再創新高,需求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引發業界對新一輪鋼鐵產能過剩的擔憂。圍繞碳高峰和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堅決減少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逐年下降。在31個製造業類別中,鋼鐵業的碳排放量最大。在2030年碳高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約束下,鋼鐵工業將面臨不可避免的挑戰,必須從現在開始付諸行動。
去年,中國鋼鐵產量的高增長完全是由需求推動的。目前,鋼鐵產需相匹配,鋼鐵工業對國民經濟復甦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同時,去年鋼鐵消費的增長超出了大家的預期,消費強度出現了異常,這主要是國家為應對經濟下行而採取的刺激政策所致。因此,要保持理性,不要對不正常的生產和消費過於樂觀,按需組織生產。在中國鋼材消費量近20年來首次下降,鋼材價格跌至近20年來最低水平後,防止鋼鐵產能過剩的壓力在中國由來已久。目前,隨著國民經濟鋼材需求強度的持續下降,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產能過剩。何文波指出,雖然我國鋼材需求旺盛,但供給強於需求、生產強於消費的局面仍然普遍存在。要堅決防範產能過剩風險,嚴格控制鋼鐵產能增長。目前,我國鋼鐵產能與增長需求基本匹配,但產能過剩風險正在積聚,需要高度重視和嚴格控制。
Ⅱ 什麼是鋼鐵產能
通常來講,產能即生產能力的簡稱,即某個行業在一定時期內(本研究以一年為單位)現有技術條件下,綜合考慮產品組合、勞動力、廠房、設備、原料等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大的生產量。最大產出量是由生產該產品的各生產環節的最薄弱的一環來決定。這就好像是我們熟悉的「水桶理論」,水桶內水的容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以鋼鐵行業來說,其生產由爐料、燒結、煉鐵、煉鋼、軋材等多個生產工藝環節組成,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必須銜接配套才能實現整個鋼鐵生產能力的最大化,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成為限制產能充分釋放的瓶頸。
准確理解產能,需要正確區分以下幾點:第一,區分設計產能和有效產能。設計生產能力是指可實現的最大產出,或稱為理想情況下的最大可能產出;有效生產能力,指在考慮了產品組合、排程的困難、機器維修以及質量因素等情況下的最大可能產出。評判產能利用情況所考慮的產能應該是有效產能而不是設計產能。第二,區分工序產能和全部產能。例如,鋼鐵生產由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多個生產工藝環節,在鋼鐵生產的諸多環節中最大的產量取決於能力最少的那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瓶頸,就會限制全部產能的發揮。第三,區分在建產能、擬建產能和實際產能。將在建產能和擬建產能作為總產能的一部分衡量我國產能利用率是不準確的。因為許多擬建項目可能未必付諸實施,在建項目也可能停建,落後產能也要淘汰一部分。
理解了產能,那麼產能過剩是什麼?顧名思義,產能過剩就是生產能力過剩,指某一行業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的技術條件下生產能力存量的過剩,實際上也就是能夠實現的生產能力超出市場需求能力的富餘產能部分過大,超出了維持市場良性競爭所必要的限度。產能過剩通常會導致產品積壓、競爭加劇、價格下跌、利潤下滑等現象。
產能過剩不同於生產過剩。按照馬克思主義治經濟學的解釋,在商品經濟中(這里的商品經濟是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謂「生產過剩」,是指生產出的商品超過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絕對的過剩,並不是說生產門路無可開辟,因而生產資料已絕對過剩;也不是因為人們的各種生活需要都已滿足,因而消費資料已絕對過剩。在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到這種表面上似乎極端矛盾的現象:一方面,資本家喊叫生產過剩,把牛奶倒入大海,雞蛋拿去喂豬;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業工人家庭正在為得不到必需的食物營養而犯愁。所以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相對於會購買力來說,商品是生產的太多了,是一種相對過剩。如果撇開會制度的差異不談,馬克思對於「過剩」含義的解釋,同樣也適應於我國現階段出現的情況。因為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而不是資本主義制度所特有的,只要我國實行市場經濟制度,就有可能出現生產過剩。
產能過剩與生產過剩二者之間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本質的區別。
二者的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1)二者均可能導致行業效益下降、利潤下滑、庫存增大等危害;2)二者均是相對於需求而言的。3)二者可能存在相同的誘因。
二者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1)二者考察對象不同。生產過剩考察的是生產出來的產品產量相對於消費能力的市場飽和度;而產能過剩考察的是生產能力。2)產生的直接原因不同。生產過剩的原因可能是投資規模過大,或是供求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的直接原因是投資規模過大或產業結構不合理,未來可能形成的潛在生產規模和結構超過了符合市場有效需求的供給規模和結構。3)二者形成的危害不同。生產過剩對經濟造成的危害是一種己經轉化為現實的危害;而產能過剩的危害不僅具有現實性、更具有潛在性,這種潛在性所造成的最終後果可能更嚴重。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是一種相對性過剩,是一種結構性過剩,也是一種階段性過剩。
所謂相對性,是相對需求而言的。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居收入和消費的整體水平依然很低。2008年我國粗鋼50091.5萬噸,人均消費377.2公斤,而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消費粗鋼在600-900公斤左右。
所謂結構性,主要表現為目前一些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的生產能力過剩,而另一些高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業的生產能力卻嚴重不足。
所謂階段性,就是說某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解決了,新的過剩行業又會出現,這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比如1996年,我國就鋼鐵行業曾經出現產能過剩,2005年我國也出現產能過剩。產能過剩的這一特徵表明,產能過剩是在消費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產生的。
從我國鋼鐵行業來看,我國現階段鋼材需求量還沒有達到峰值。據有關專家預測,我國鋼材消費量大致在2031-2043年達到峰值,消費量峰值在8.5-10億噸。如果照此分析的話,那麼目前我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就只是暫時性的相對產能過剩,而非絕對性產能過剩。由於鋼鐵行業具有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因此我國鋼鐵行業富餘部分產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行業供求不可能完全達到平衡。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適度的產能過剩有利於行業發展。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新的競爭者進入該行業,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行業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有利於落後產能的淘汰,優化產業結構。但是,如果這部分富餘產能超過了一定的限度,生產設備大量閑置,就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資金佔有率增大、庫存增大、產品價格下滑以及行業效益變差等等
Ⅲ 壓縮鋼鐵是什麼用途
鋼鐵材料試驗中,測定某種鋼鐵材料的「承壓能力」會「壓縮鋼鐵試樣」。廢品回收中會「壓縮廢舊鋼鐵」以縮小體積,方便「打包回收」。或者生產規劃中會出現「壓縮鋼鐵產能」,以防止產品過剩。
通常鋼鐵屬於「固態物質」,即使熔化為液態,都是屬於「不可以壓縮」減小體積的物態。或者如鋼鐵彈簧之類,壓縮以產生「預應力」?
Ⅳ 產能是什麼意思
產能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版產品數量,或者權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生產能力是反映企業所擁有的加工能力的一個技術參數,它也可以反映企業的生產規模。
每位企業主管之所以十分關心生產能力,是因為他隨時需要知道企業的生產能力能否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當需求旺盛時,他需要考慮如何增加生產能力,以滿足需求的增長;當需求不足時,他需要考慮如何縮小規模,避免能力過剩,盡可能減少損失。
(4)減壓鋼鐵產能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實際運用中的生產能力有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包括:製程設計產能、有效產能和利用的產能等。製程設計產能是企業建廠時在基建任務書和技術文件中所規定的生產能力,它是按照工廠設計文件規定的產品方案、技術工藝和設備,通過計算得到的最大年產量。
企業投產後往往要經過一段熟悉和掌握生產技術的過程,甚至改進某些設計不合理的地方,才能達到製程設計產能。製程設計產能也不是不可突破的,當操作人員熟悉了生產工藝,掌握了內在規律以後,通過適當的改造是可以使實際生產能力大大超過製程設計產能的。
Ⅳ 鋼鐵企業如何去產能 去產能是什麼意思
去產能就是把現在已經建成投產的鋼鐵生產能力拆除一部分,降低生產能力,使內鋼鐵供應容量減下來,是市場恢復原來的面貌,保證行業的健康經營。去產能的指標分解到各個地區,由政府主導完成。基本上第一步是拆除原來已經停產的設備和企業,也就是僵屍產能。第二部是國有企業帶頭削減,把原來已經改造的很先進的產能拆除了一部分。第三部就是通過環境保護指標,節能指標,銀行抽貸關閉一批鋼鐵廠。
Ⅵ 什麼是鋼鐵產能
鋼鐵產能指鋼鐵企業在生產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鋼鐵冶煉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鋼鐵成品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鐵礦石的數量。
Ⅶ 山東政府大幅度壓減濟南鋼鐵產能的原因
山東政府大幅度壓價濟南鋼鐵產能的原因。是因為現在。全國的鋼鐵產能都是過剩的。現在全國都在限制鋼鐵產能不止是減壓濟南鋼鐵。
Ⅷ 鋼鐵產能是指鐵的產量還是鋼的產量是生鐵、粗鋼還是鋼材
產能是指的是一段時間內能產出多少鋼材的能力,鋼鐵是個廣義次包括生鐵
Ⅸ 當下的去產能化是什麼意思
在鋼鐵等傳統製造業產業的去產能過程中,應綜合利用各種手段,關注經濟發展和人員安置等全部問題,為產業後續堅實發展鋪路奠基。應落實差別化的信貸政策,政府聯合金融行業,確保去產能過程中經濟平穩發展。企業明確去產能以實現產業升級的目標,斷臂求生,響應行政指令。同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齊心協力,對相關企業進行獎補,妥善處理人員安置等相關問題;引導鼓勵企業尋求轉型升級,以綜合性的手段,達到去產能的現實目標,完成結構性調整,保證未來產業升級的可行性。
製造業是產能過剩的集中區域,傳統製造業屬於資源密集型行業,依靠資源的稀缺性取得行業相對優勢。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替代性產品出現並以其更低廉的價格和可獲得性搶占傳統製造業的市場,使製造業相對競爭優勢衰減,行業利潤率下降。
在傳統製造業中,鋼鐵行業是產能過剩的代表。經歷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下的產能大規模擴張階段之後,需求不振的現狀給了鋼鐵行業沉重一擊,供需矛盾尖銳,行業盈利水平持續下降,產能過剩問題暴露。
2011年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外需求疲軟,我國鋼材價格指數持續走低。2015年,我國粗鋼實際產能約12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70%。2015年鋼鐵行業由盈轉虧,全行業虧損,累計銷售利潤率-2。23%,同比下降2。86個百分點。2015年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年報及業績預告顯示,在已公告業績的鋼鐵企業中4家虧損額在40億元以上。
春節後,受宏觀經濟企穩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回暖的刺激,鋼鐵價格持續上揚。相比2015年低點,鋼鐵價格已經反彈近一倍。北京地區螺紋鋼價格上漲至近3000元/噸,比去年最低的1560元/噸上漲近一倍。武鋼等大型鋼鐵企業紛紛復產鎖定上半年訂單,沙鋼作為建築鋼龍頭頻頻提價,4月下旬單旬漲幅超過500元/噸。
在經濟下行趨勢下,穩增長是首要目標,需求下降導致傳統製造業陷入產能過剩危機,短期供求改善導致價格的恢復性上漲不可持續。在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相繼出台的大勢下,淘汰落後產能才是恢復企業盈利水平的正確出路。
Ⅹ 為什麼要壓減鋼鐵產能
過剩的鋼鐵產能是造成價格低廉質量低下環境污染嚴重的罪魁禍首,是鋼鐵企業彼此惡性循環競爭的推力,必須從供給側改革這種局面,削減產能是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