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鋼鐵產量什麼時候佔全球一半的

鋼鐵產量什麼時候佔全球一半的

發布時間:2022-12-09 09:08:16

⑴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

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鋼為綱」的發展指導方針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鋼鐵工業部門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於對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大,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過分的投入會制約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利稅貢獻,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而言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所以較高比例的投入就會影響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積累。由於鋼鐵工業是一個資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業,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佔用了大量的能源。

據統計,1978年,鋼鐵工業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36%,能源消耗占整個國民經濟消耗能源總量的12.97%。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也是當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在1970~1975年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3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並不能夠得到充分實現。1974~1976年,曾經連續三年計劃生產2600萬噸鋼的目標都沒有實現,人們稱之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鋼鐵工業

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遇到了兩次重要機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鋼鐵工業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快了鋼鐵工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這一階段,除了建設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外,又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例如鞍鋼、武鋼、首鋼、包鋼等企業。1981年,我國與澳大利亞科伯斯公司通過簽訂補償貿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方資金和技術對鞍鋼焦化總廠瀝青焦車間進行改造。

1987年,國家計委批准了鞍鋼、武鋼、梅山(1998年後被並入寶鋼集團)、本鋼、萊鋼5個企業利用外資的項目建議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中國鋼鐵企業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另外,一些非國有企業也進入到鋼鐵行業,例如,沙鋼、海鑫等,並且發展迅速。同時,199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希望通過企業改革釋放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實現了鋼產量5000萬噸和億噸兩次突破。198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超過了5000萬噸,達到5221萬噸。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為鋼鐵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在動力。1994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舞鋼、本鋼、太鋼、重鋼、天津鋼管廠、「大冶」、「八一」等12家企業,列入國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邯鋼、撫順鋼鐵公司、天津鋼鐵、酒泉鋼鐵等57家企業,列入地方改革試點。

到1998年,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試點鋼鐵企業均按照《公司法》實施了改組,初步明確了國家資產投資主體,理順了出資關系,建立了企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199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124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0年,中國鋼產量為12850萬噸。

3、加速發展時期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1)鋼鐵產量什麼時候佔全球一半的擴展閱讀:

「十二五」鋼鐵工業主要成就:

1、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鋼鐵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0%;資產總計6.2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0.4%,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種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材品種齊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

關鍵鋼材品種開發取得長足進步,高強建築用鋼板、抗震建築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大型水電站用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速鐵路用鋼軌等高性能鋼鐵材料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場館、 上海世博會場館、 災後重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3、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時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

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長期短缺的熱連軋、冷連軋寬頻鋼軋機分別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寶鋼、鞍鋼、武鋼、首鋼京唐、馬鋼、太鋼、沙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大型鋼鐵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煤氣回收利用及蓄熱式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大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進了鋼鐵工業節能減排。

201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全面改善,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⑵ 二戰時美國鋼鐵產量佔世界百分之多少

二戰結束時抄候有8000萬噸,佔世界比例的5.7%

僅1943年;三是從所謂的「中立國」購買二戰中德國的鐵礦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但由於德國自身鐵礦的礦藏儲備極為有限,另一個是法國:一是自產(開采德國自己的鐵礦)。至於掠奪的主要對象,瑞典當時跟德國的關系已經開始降溫,但依然向德國出口鐵礦石達750萬噸之多,一個是南斯拉夫;二是掠奪(被佔領國的鐵礦資源),所以實際上二戰中德國主要的鐵礦來源還是後兩者。對外采購的主要對象(所謂的「中立國」)一個是西班牙。據資料記載,一個是瑞典

⑶ 中國何時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

2002年。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的商報論壇上,德國經濟聯合會鋼鐵分會主席阿梅令說,2002年世界鋼鐵產量突破了九億零二百萬噸,比去年增長了6%,創造了新的記錄。中國的鋼產量已超過歐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家。

⑷ 1978年,我國鋼鐵總產量只有3178萬噸,占當年世界鋼鐵總產量的4.42%.這里把______看作單位「1」,這個百

1978年,我國鋼鐵抄總產量只有3178萬噸襲,占當年世界鋼鐵總產量的4.42%,這里把1978年世界鋼鐵總產量看作單位「1」,這個百分數4.42%是1978年我國鋼鐵總產量和1978年世界鋼鐵總產量相比得到的;
2007年,中國鋼鐵總產量達到4.89億噸,占當年世界鋼鐵總產量的37%,這里是把2007年世界鋼鐵總產量看作了單位「1」,這個百分率37%是2007年我國鋼鐵總產量和2007年世界鋼鐵總產量相比得到的;
故選:C、B、C;D、A、D.

⑸ 中國鋼鐵產量是多少呢

中國鋼鐵產量是10.65億噸。中國鋼鐵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1.52%,佔比達到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鋼鐵行業積極應對國內外需求形勢變化,努力克服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的影響。

消化環保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行業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符合政策導向和市場預期,為滿足下遊行業用鋼需求和保障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的鋼鐵

中國是當今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2021年中國主動戰略性壓縮粗鋼產能,但中國的粗鋼產量依然達到10.328億噸,約佔全球粗鋼產量的54%,依然占據全球粗鋼產量的半壁江山,在全球鋼鐵業的排名中遙遙領先,占據絕對的霸主地位。

在世界鋼鐵發展歷史上,除中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年鋼鐵產能量超過2億噸。而當前中國一年的鋼鐵產量則達到10億噸以上,這是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國的鋼鐵產能具有強大的市場基礎。

⑹ 1870年-1913年,英國、美國、德國的鋼鐵產量分別是怎樣的

1870年的時候,英國的工業產量還佔了世界總產量的1/3,工業產品出口量佔2/5;到回80年代的時候,美國答的鋼鐵產量就超過了英國,不久美國在生鐵製造等行業也超過了英國;10年後,德國的鋼鐵產量超過了英國,位居世界第三;到1913年的時候,英國煤炭產量佔世界比例從1900年的29.7%下降到了21.8%。因此,英國在19世紀末的時候,已經結束了其獨霸世界的時代;相反,美國經濟則迅速趕超,到1913年,美國鋼鐵產量超過了英國和德國的總和。

⑺ 中國何時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

中國鋼總產量 在1996年超1億噸,成為世界第一鋼鐵生產國

2006年超過4億噸,佔到全球產量1/3。2016年鋼產量80837萬噸。


⑻ 鋼鐵工業的產量

煉鐵和煉鋼的大工業生產分別於17世紀20年代和19世紀70年代最先在英國發展起來,以後在聯邦德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國陸續得到發展。1875年全世界生鐵產量為1400萬噸,鋼產量190萬噸。1875~1913年,西歐各國和美國等的工業化需要大量的鋼鐵,又相繼大力發展了轉爐和平爐,因此,生鐵產量和鋼產量都迅速增長,1913年分別達8000萬噸和7650萬噸。1914~1950年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和多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鋼鐵生產發展緩慢。1950年生鐵產量和鋼產量分別只增長到1.30億噸和1.89億噸。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和連續鑄鋼技術的發展,帶鋼熱連軋機和冷連軋機的發展,使鋼鐵生產能力大為提高,各國恢復和發展經濟又需要大量的鋼鐵,於是鋼鐵生產又以較快的速度發展。1974年生鐵產量增至5.05億噸,而鋼產量更高達7.10億噸。隨後因1973年開始的石油調價和世界性的經濟蕭條,鋼鐵生產發展轉慢,甚至有些年份反而下降了。到1979年世界生鐵和鋼的產量才創造了新的紀錄,分別達5.29億噸和7.47億噸。但是,以後幾年又下降了。總的來看,鋼鐵工業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1919年美國鋼產量佔世界鋼總產量的比重高達59.2%。從50年代中期起,日本、蘇聯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鋼鐵工業發展較快,在世界范圍內鋼鐵生產集中在某一國家的程度大為削弱了。20世紀70年代後幾年,最大產鋼國蘇聯鋼產量佔世界鋼總產量的比重為20%左右。發展中國家鋼總產量增長比發達國家快,因此,雖然佔世界鋼總產量的比重還很小,但所佔比重不斷增大1982年全世界產鐵的國家和地區已增至50個左右,產鋼的國家和地區增至100個左右。年產鋼量曾達到500萬噸以上的共有24個。其中年產鋼曾達 1億噸以上的有蘇聯、美國和日本;2000~6000萬噸的有中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英國和法國;1000~2000萬噸的有波蘭、加拿大、巴西、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西班牙、比利時、印度和南朝鮮。
英國的鋼產量在1885年以前、生鐵產量在1889年以前的長時期內,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的鋼產量和生鐵產量分別於1886和1890年躍居世界第一位,並保持了八十多年之久。蘇聯生鐵產量從1970年起居世界首位,鋼產量1971年首次超過美國,1974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一。1980年日本鋼產量占第二位,以下依次為美國、聯邦德國、中國、義大利、法國、英國。在主要產鋼國中,日本鋼產量增長速度最快。日本年產鋼量從2000萬噸增加到1億噸只用了13年,蘇聯花了18年,而美國經歷了48年。在相應期間內,鋼產量年平均增長率,日本高達13.8%,蘇聯為8.6%,而美國僅為3.4%。近十幾年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鋼鐵工業發展最快的是南朝鮮,其鋼產量1970年僅為48萬噸,1980年即達860萬噸,十年間平均每年遞增33.4%其次是巴西,1980年鋼產量達1534萬噸,1971~1980年期間年平均增長率為11%。

⑼ 我所知道的中鋼發展史作文

鋼鐵推動著人類文明進步之輪。時至今日,鋼鐵材料已無處不在。未來,鋼鐵仍將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材料之一,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國的鋼鐵技術從無到有,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上溯到夏商時代至今的上千年裡,中國鋼鐵技術在淬煉中不斷創新,現在就請跟著我一起來了解鋼鐵的歷史吧。

一、中國鋼鐵發展歷程

夏商

夏商時代是我國已知用鐵的最早時間。不過那時候的鐵並不是人工製成,而是來自天空落下的隕星,被稱為隕鐵。

春秋

春秋初期我國已經掌握了人工冶鐵技術,出土於甘肅靈台的秦國銅柄鐵劍是最好的證明,它也是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製品。

鐵冶煉技術在春秋晚期問世,這次技術上的飛躍,領先歐洲國家一千九百多年。

戰國

中國在春秋戰國之交時,正式進入鐵器時代,標志著新一代社會生產力的形成。此時鐵器逐漸取代銅器成為主要生產工具,華夏諸國的生產力也隨之大大提高。

戰國早期就已出現白口鐵柔化術,而歐洲的鑄鐵柔化術是在十七世紀下期才出現,可見當時中國冶鐵技術已經領先全球。

秦朝

冶鐵技術在秦朝進一步發展,其中高爐煉鐵已成為一種經濟而有效的煉鐵方法。

高爐煉鐵,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冶鐵方法,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長期流傳。

漢朝

西漢早期興起了「百煉鋼」技術和鑄鐵脫碳鋼。到了中期又相繼出現了炒鋼技術,這是繼生鐵治鑄之後,中國古代鋼鐵技術史上又一重大事件。此外,球磨鑄鐵也在漢代被發明。

百煉鋼:它的特點是增加了反復加熱鍛打的次數,大大提高了鋼的質量。西晉劉琨寫下「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後,百煉成鋼、千錘百煉成語由此而來。

西漢中後期,高水平的冶鐵技術帶動軍事裝備質量的大幅提高,漢將陳湯有雲「夫胡兵五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朴鈍」。譯為一個裝備精良的漢兵可以戰勝五個胡兵。

公元三十一年,東漢後期南陽太守杜詩創造了「水排」。利用「水排」鼓風生產鋼鐵,比人力,畜力鼓風「用力少,見工多」。

三國

三國時期的百煉鋼技術得到進一步。曹操令工匠為他專鑄五把百煉寶刀,經三年完成,自留兩把,其它傳給三子;劉備讓名匠浦元造五千把寶刀,上刻「七十二煉」。

在三國,上好的鎧甲都用「百煉鋼法」鍛造。據說諸葛亮還監造過一種名叫「筒袖鎧」的鐵甲,選料精良,製作考究。

南北朝

進入南北朝,我國出現了新的煉鋼技術「灌鋼」。北齊信州刺史綦毋懷文依此法煉造的宿鐵刀,一下可砍斷三十餘塊疊在一起的甲胄鐵片!在近代煉鋼法發明前,「灌鋼法」應算是古代最先進的技術。

唐宋

在唐宋時期,我國實現了「鑄制改鍛制」的歷史性轉變。官營和民營冶金業均在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旺。長江、珠江流域或閩、浙等地冶鐵業的迅速成長,使全國冶鐵生產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北宋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用煤冶鐵的國家。在北宋時期,煤已經作為燃料被普遍使用。相比於木炭,煤可以克服木炭溫度不能升得太高的缺點,並且用煤作燃料可大大提高鐵產量。

北宋時期還發明了可移動的煉爐——行爐。鐵爐和風箱都放置在一個架子上,可抬著行走。風箱上有一木扇,木扇有拉桿是通過推拉木扇給熔鐵爐鼓風以熔鐵汁。

明代

明代初期對已有的「灌鋼法」進一步優化,出現了「生鐵淋口法」,爾後再有蘇州冶鐵工匠提升為「蘇鋼法」。

明代中期的人們不僅懂得了煉焦,還用焦炭進行了冶煉。用焦炭代替煤作燃料,就可以避免煤的缺點,我國使用焦炭煉鐵,至少起於明代。

近代

近代,我國傳統鋼鐵技術發展開始緩慢,而此時的西方發生了劃時代的巨變,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其工業、科技、軍事突飛猛進。

洋務派發起的「借法自強」洋務運動使我國近代新法冶金事業逐步發展起來。

1885年興辦貴州青溪鐵廠是我國早期鋼鐵工業建設的一次嘗試。

1890年張之洞在武昌設立鐵政局,成立漢冶萍煤鐵公司,創辦近代中國第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漢陽鋼鐵廠」。4年後漢陽鋼廠1號高爐投產,日產鐵100噸,標志著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全面起步。

現代

現代的中國鋼鐵,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建國後新型工廠的成立,為祖國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鋼鐵產量已佔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鋼鐵人正在把中國帶入鋼鐵強國時代!

二、鋼鐵企業未來發展趨勢

1、規模更大、排放更低、聯系更緊密

2019年9月,中國寶武與馬鋼重組簽約,讓中國寶武距離產能一億噸的目標更近一步。3年前,中國寶武由原寶鋼武鋼實施聯合重組成立。2019年11月11日,河北敬業集團與英國鋼鐵公司達成一項收購協議,原則上同意以7000萬英鎊收購英國鋼鐵公司。

由此可預見未來幾年,鋼鐵行業將可能出現大搬遷、大重組、大調整、大提升的「四大趨勢」,即:跨省市縣產能轉移和退城搬遷;鋼企兼並重組范圍會更大,可能形成若干個生產規模更大的鋼鐵集團,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企業發展方向和產能、產品結構和品種將出現大變化;大高爐、大轉爐等大型化生產設備升級將陸續開始。

生態環境部、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有序推進其他地區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

「萬物互聯」的未來,要凈化鋼鐵發展環境,積極推進理念升級,服務升級,管理升級,硬體升級,在產業鏈、供應鏈的建設與發展方面,與上下游企業形成優勢互補的新型合作關系,依靠行業標准化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的動力與活力,鼓勵、支持和規范行業發展,建立一個科學、健康、綠色的發展環境和產業鏈鏈條,建立良好的鋼鐵生態圈。

⑽ 美國的工業在二戰時期處於半停產狀態,為何它那時候還是世界第一

在世界大戰的時候說很多的國家都進行了戰爭,但是美國沒有進行戰爭,所以雖然在工業半停產,狀態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雖然美國的工業半停產狀態,但是美國靠著出售自己的軍事武器發展戰斗,才所以在國家上是非常富有的。

美國還靠著出售軍事武器,賺取了非常多的財富,所以在戰爭結束的時候,美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的國家,隨後幾年的發展,美國依靠記者的財富發展很快的科學技術。所以美國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不卷進世界大戰,但是經過戰爭的心理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閱讀全文

與鋼鐵產量什麼時候佔全球一半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管滿堂腳手架多少一立 瀏覽:29
兩層小樓要租多少鋼管 瀏覽:460
鋼材返利返差是什麼意思 瀏覽:712
32鋼管壁厚是多少 瀏覽:147
鋼筋偏位如何處理主體 瀏覽:867
建房120平方米一層鋼筋要多少噸 瀏覽:451
直徑500鋼管多少錢1米 瀏覽:56
為什麼有的鋼材是紅色的 瀏覽:447
彎頭偏心底座支撐怎麼放樣 瀏覽:892
不銹鋼牌子上的漆字如何去掉 瀏覽:391
裝調料的容器不銹鋼怎麼打開 瀏覽:732
鑽頭的鋼材硬度是多少 瀏覽:962
杭州灣鋼材市場在哪裡 瀏覽:192
100100的方管多少錢 瀏覽:446
鋼管159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116
永鑫不銹鋼材批發大全怎麼樣 瀏覽:162
鋼鐵通怎麼下載地址 瀏覽:525
鋁合金的衣櫃門怎麼開 瀏覽:547
鋼筋水泥凝固後什麼時間淋水好 瀏覽:475
導熱銅管焊接用什麼材料好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