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筏板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
筏板基礎的鋼筋通常為雙層雙向鋼筋,對於上皮鋼筋,一般長向鋼筋為底筋,短向鋼筋為麵筋;下皮鋼筋則是相反,長向鋼筋在上,短向鋼筋在下。雙層雙向鋼筋交叉垂直擺放底筋和麵筋。
(1)獨立基礎加筏板鋼筋具體怎麼做擴展閱讀:
盡量使建築物重心與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筏基邊緣宜外挑,挑出寬度應由地基條件、建築物場地條件、柱距及柱荷載大小、使地基反力與建築物重心重合或盡量減少偏心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情況下,挑出寬度為邊跨柱距的1/4~1/3。
筏板基礎的厚度由抗沖切和抗剪強度確定,同時要滿足抗滲要求,局部柱距及柱荷載較大時,可在柱下板底加墩或設置暗梁且配置抗沖切箍筋,來增加板的局部抗剪切能力,避免因少數柱而將整個筏板加厚。除強度驗算控制外,還要求筏板基礎有較強的整體剛度。
一般經驗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樓層數估算,每層約需板厚50mm~80mm。本工程塔樓地上21層,筏板厚度為1100mm;部分軸力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為1600mm。
B. 基礎布置圖筏板鋼筋
該圖紙包含信息如下:
1、筏板自編號為筏板1,板厚450;
2、筏板鋼筋為版雙層雙向配筋權,上層X方向受力配筋為φ18,間距200,分布筋配筋為φ18,間距200;下層Y方向配筋為φ20,間距200,分布筋配筋為φ18,間距200。
3、實際施工時還有馬鐙筋,用於隔開上下層鋼筋,防止量層鋼筋疊壓在一起,根據你圖示的馬鐙筋植筋可為φ16,一般呈梅花形布置。
4、馬鐙筋在圖紙上不會標注出來,屬於施工措施配筋,因在施工時會發生,在預算時應予計算。
C. 筏板基礎鋼筋布置
筏板鋼筋布置,對下層鋼筋,若是雙向板,一般哪根鋼筋在下,哪根在下,不特別受限制。對於單向板,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對於上層鋼筋,跟下層相反。需要注意的是,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搭接及端部鋼筋的錨固。
筏板基礎的鋼筋通常為雙層雙向鋼筋,對於上皮鋼筋,一般長向鋼筋為底筋,短向鋼筋為麵筋;下皮鋼筋則是相反,長向鋼筋在上,短向鋼筋在下。雙層雙向鋼筋交叉垂直擺放底筋和麵筋。
注意事項:
1、注意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所以筏板基礎上很多上部結構要以預埋鋼筋的形式來施工。
2、獨立柱、基礎剪力牆、樓梯結構等鋼筋都要在筏板上錨固生根,需要充分理解圖紙,把鋼筋准確錨入筏板。
3、還有一點特別注意,如果是剪力牆結構或框架結構,在水平施工縫上要留止水鋼板,止水鋼板也是鋼筋安裝的一部分,這也是重要環節,一定注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筏板
D. 筏板基礎鋼筋布置怎麼
要完全弄明白筏板基礎鋼筋的布置,最好是熟悉一下國標圖集《04g101-3。09g901-3》。裡面有較詳細的圖示說明及要求。
E. 筏板基礎施工流程
筏板基礎施工流程
地坑開挖,如有地下水,應採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50㎝以下局虛核部位,保持在無水的情況下進行土方開挖和基礎結構施工。
基坑土方開挖注意保持基坑底上的原狀結構,如採用機械開挖時,基坑底面以上20~40㎝厚的土層,應採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或破壞基土。如局部有軟弱土層或超挖,應進行換填,並夯實。基坑開挖應連譽宴續進行,如基坑挖好後不能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應在基底以上留置150~200㎜一層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時再挖至設計基坑底標高,以免基土被擾動。
當筏板基礎長度很長(40m以上)時,應考慮在中部適當部位留設貫通後澆縫帶,以避免出現溫度收縮裂縫和便於進行施工分段流水作業;對超厚的筏形基礎,應考慮採取降低水泥水化熱和澆築入模溫度的措施,以避免出現過大溫度收縮應力,導致基礎底板裂縫。
混凝土澆築,應先清除地基或墊層上淤泥和垃圾,基坑內不得存有積水;木模應澆水濕潤,板縫和孔洞應予堵嚴。
澆築高度超過2m時,應使用串筒、溜槽(管),以防離析,混凝土應分層連續進行,每層厚度為250~300㎜。
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注意觀察模板、鋼筋、預埋鐵件、預留孔洞和管道有無走動情況,發現變形或位移時,應停止澆築,在混凝土初凝前處理完後,再繼續澆築。
混凝土澆築振搗密實後,應用木抹子搓平或用鐵抹子壓光。
基礎澆築完畢,表面應覆蓋和灑水養護,時間不少於7d,必要時應采桐掘取保溫養護措施,並防止浸泡地基。
在基礎底板上埋設好沉降觀測點,定期進行觀測、分析,作好記錄。
F. 獨立基礎伸出筏板部分怎麼施工
1.
施工方案的確定 獨立基礎鋼筋全部安裝完畢後,統一澆築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必須將所有和基礎相連構件(如牆柱、樓梯手頃等)的鋼筋。獨立基礎採用木模板支設。施滲擾工期間所有材料採用吊車運輸。
2.
基礎施工工藝流程 土方開挖→清底→勘察、設計、監理等部門驗槽→基礎及地梁墊層→基礎地梁鋼筋→綁扎→柱插筋→澆基礎混凝土→柱及地基梁鋼筋綁扎→柱及地基梁混凝土 基礎墊層施工 墊層採用商品混凝土畢喊陸,灌車運輸,汽車泵澆築。
G. 人防抗水板在獨立基礎位置鋼筋如何布置
一、可在構件查詢里看其錨固計算式。
二、設計採用的是筏板封邊構造,使抗水板鋼筋沿斜面布置。
三、施工方法 (應按設計圖要求施工)
1. 該工程中筏板鋼筋接頭形式:所有鋼筋均採用機械連接形式。
2. 筏板厚度:主筏板有1.8m與1.2m,配筋為上下雙層雙向直徑25mm的鋼筋,鋼筋工程施工時,考慮到鋼筋的自重及施工荷載的作用,擬採用附加鋼筋支架做支撐,支架凈高以筏板厚-上層鋼筋厚度-板面保護層厚度。抗水板厚度為450mm,鋼筋為雙層雙向直徑14mm的三級鋼,擬採用附加鋼筋馬凳做支撐支架,馬凳凈高為抗水板厚-上層鋼筋厚度-板面保護層厚度。
3. 鋼筋支架:主筏板上層鋼筋支撐支架可採用直徑25鋼筋焊接而成,製作見附圖(圖中單位為mm,H為支架高度),間距1.5m設置一個,成梅花形布置。抗水板馬凳可採用直徑25鋼筋彎曲而成,製作見附圖(圖中單位為mm,H為支架高度),間距1.5m設置一個,成梅花形布置。
4. 保護層:底部鋼筋墊塊建議採用花崗岩石塊,厚度40mm,間距600mm 成梅花形布置。
5. 機械連接位置應正確,柱下板帶與跨中板帶的底部貫通縱筋,可在跨中1/3凈跨長度范圍內採用機械連接;柱下板帶及跨中板帶的頂部貫通縱筋,可在柱網軸線附近1/4凈跨長度范圍內採用機械連接。 6. 筏板底部與頂部縱筋彎鉤交錯150mm。
H. 獨立基礎鋼筋與筏板基礎鋼筋的布置!
又是獨立基礎,又是筏板基礎,這個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估計是獨立基礎加抗水板吧。
這樣的基礎按獨立基礎的布置,板的話按短邊與長邊相互垂直進行布置。與獨立基礎的夾角多少沒有關系。
如實在搞不清楚,而存在爭議的話, 則請設計明確。(設計書面明確的內容,就是規定。)
補充了問題使我的回答相當的尷尬。如您實在想搞清楚的話,請打電話
180 7280 3639相信您現在就在網上,不久我就可以接到您的電話了。
I. 筏板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筏板基礎的鋼筋間距不應小於150mm,宜為200~300mm,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採用雙向鋼筋網片配置在板的頂面和底面。
當筏板的厚度大於2m時,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
對梁板式筏基,牆柱的縱向鋼筋要貫通基礎梁而插入筏板中,並且應從樑上皮起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J. 獨立基礎底平筏板底鋼筋怎樣做
你可以參鍵禪考《06G101-6》則伏(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孫亮攜基礎)
和《04G101-3》2006.05版(筏形基礎),這兩個圖集在網路文庫里均可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