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灌注樁受力鋼筋間距怎麼算
灌注樁受力鋼筋間距
有護壁的灌注樁:﹙1200-2×50﹚×3.1416÷圖紙要求根數。
沒護壁的灌注樁:﹙1200-2×100﹚×3.1416÷圖紙要求根數。
② 樁的鋼筋量怎麼算
樁的鋼筋量演算法:
在圓形截面的構件中,螺旋箍筋沿圓表面纏繞,其中螺距內為p和直徑為D,則每米鋼筋骨架容長的螺旋箍筋長度計算公式: L=2000*(Pai)*ap (1- e4 - 364 e2)
式中L為每米鋼筋骨架長的螺旋箍筋長度;(Pai)為圓周率,取為3.1416;p為螺距;a(單位為mm)= p2+4D24 ;e=4a2-D24a2 。
在計算螺旋箍筋下料長度時,D可採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離加上箍筋直徑。
③ 樁基鋼筋籠吊筋怎麼計算
樁基一般都每孔做個標高點,吊筋要焊接在上錨筋上:標高點標高-樁頂專標高-上錨筋長屬度
吊筋焊接在加強圈上:標高點標高-樁頂標高
一般掛吊筋的鋼管和標高點都有高差,注意調整;吊筋別忘了留焊接長度;吊筋要比較粗的,鋼筋直徑也可以計算在內;要地面松軟,吊筋可以適當短一些。
(3)護坡樁的鋼筋怎麼算擴展閱讀:
吊筋的計算規則有三:
1. 上平直段的長度為該吊筋直徑的20倍。
2. 當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45度;梁高>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60度;
斜邊垂直投影高度=主梁梁高-2倍保護層厚度。
3. 下平直段的長度等於次梁寬度每側加上50毫米。
計算公式:吊筋長度=(次梁寬度+2x50)+2×斜段長度+20d×2 【ps:d:吊筋直徑】
並且所有抗震等級,從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以及非抗震等級的構造是一樣的。
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產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主梁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
④ 這個樁基礎的鋼筋怎麼計算
樁的鋼筋量來演算法:在圓形截面源的構件中,螺旋箍筋沿圓表面纏繞,其中螺距為p和直徑為D,則每米鋼筋骨架長的螺旋箍筋長度計算公式: L=2000*(Pai)*ap (1- e4 - 364 e2) 式中L為每米鋼筋骨架長的螺旋箍筋長度;(Pai)為圓周率,取為3.1416;p為螺距;a(單位為mm)= p2+4D24 ;e=4a2-D24a2 。 在計算螺旋箍筋下料長度時,D可採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離加上箍筋直徑。
⑤ 問下樁護壁鋼筋的計算式是什麼直筋和箍筋的都要,謝謝~
樁身直徑+護壁厚(抄一般是150)襲+2×40就是箍筋的直徑。箍筋的直徑×3.14再加250搭接長就是護壁箍筋下料長。直筋長就是每接長(一般900)+下插長100。可以不要180°彎鉤。綁扎時箍在外直筋在內。
⑥ 樁的護壁鋼筋怎麼算
1.人工挖孔樁護壁水平筋長度怎麼計算
是按樁中心點到護壁的外邊減鋼筋的保護層為半徑計算出專周長後,加屬上搭接的長度,一般的取值按12d計算,
也有圖紙給出了,12d是水平段的長度.
護壁中心周長最長的地方和最短的地方平均值,加上鋼筋搭接,即為每條
鋼筋長度。縱筋看圖紙設計的搭接部位長度加上護壁高度。
2.
護壁縱筋呢?
護壁縱筋是按每節的高度+與下節的搭接長度,圖紙有規定
人工挖孔樁的鍋底體積計算公式
人工挖孔樁鍋底計算公式
已知鍋底長軸a,短軸b,鍋底高h,求橢球缺體積v,本公式為微積分導出公式:v=π*b²/a²(ah²-h³/3)
人工挖孔樁樁底處做了擴大頭,則樁的工程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樁底面積+樁頂面積+根號下樁底面積*樁頂面積)/3*高度=樁工程量,這是個萬能公式,計算台體
⑦ 樁基礎鋼筋怎麼計算
按螺旋筋間距先劃分段,計算出等間距段落內的螺旋筋斜直徑D,計算斜周長L,用周長乘以該段螺旋筋圈數n,再加該段螺旋筋平周長即為該段螺旋筋長度。例如:螺旋筋間距為20cm,n=40,螺旋筋直徑為1.46m, 計算如下:
斜直徑D=(1.46*1.46+0.2*0.2)1/2=1.474m
該段螺旋筋長度:L=3.14*1.46+1.474*3.14*40=189.8m
螺旋筋會計算了,其他的應該沒問題了。
⑧ 樁基鋼筋籠的計算公式
樁基鋼筋籠螺旋筋長度計算:樁身直徑減去保護層乘上3.14就是一個圓箍周長,把周長作為直角三角形的底邊,箍筋間距長作為高邊,用勾股弦定理求出斜邊長就是一個間距的鋼筋長。數數一共幾個間距加1,相乘就得到總長。
先確定鋼筋籠直徑,孔徑減去2倍保護層厚度=筋籠直徑
簡單算:
單圈長度(每圈周長加10CM)×圈數。
總圈數=(總鋼筋籠長度-加密區)/間距+(加密區)/間距
精細算:
間距跟周長形成的鋪面的斜長; 間距平方+長度平方,然後開根號
總圈數=(總鋼筋籠長度-加密區)/間距+(加密區)/間距
注意事項
1.減少沉渣厚度:沉渣過厚尤其塊狀粘土,在和混凝土一起上升的過程中,非常容易使鋼筋籠上浮。當鑽進到設計孔深時,應沖孔1小時左右,並把鑽頭上攜帶的粘土塊、孔底殘留的粘土塊攪碎,清干凈。
2.混凝土一定要攪拌好:當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或和易性差時鋼筋籠易上浮,應嚴格控制混凝土配製、坍落度,堅決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
3.導管埋深的影響:混凝土灌注快到鋼筋籠底部時,盡量減小埋深,減小對鋼筋籠的沖力(有人認為導管埋深離導管越遠對鋼筋籠的沖力越小,但在實踐施工中發現埋深越小籠子越不容易上浮)。
4.盡可能減少澆注時間:減少灌注時間,掙取在最短的時間灌注完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表面形成硬殼帶動鋼筋籠上浮。
5.當灌注到鋼筋籠底部時,應緩慢放料:緩慢放料減少對鋼筋籠的沖力,直到埋住鋼筋籠並且導管口也在鋼筋籠內時才可加大放料速度。
6.應考慮運輸距離、氣溫影響:在夏季或運輸過程中時間較長時,應加混凝土緩凝劑,氣溫高、運距遠,混凝土容易初凝,以至於在灌注時出現混凝土極易抱裹導管,提導管時帶動籠子上浮,遇這種情況應經常活動導管,加快灌注。
⑨ 鑽孔灌注樁如何計算鋼筋量
Φ6=0.222Kg
Φ8=0.395Kg
Φ專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以上是一米鋼筋對屬應的重量表。把一根灌注樁的鋼筋長度算出來。乘以上面的重量就是鋼筋的重量了
⑩ 混凝土灌注樁鋼筋工程量如何計算要公式
一、平整場地: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
S———平整場地工程量;
A———建築物長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
B———建築物寬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S底———建築物底層建築面積;
L外———建築物外牆外邊線周長。
該公式適用於任何由矩形組成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場地平整工程量計算。
二、基礎土方開挖計算
1、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基礎底寬外加工作面,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公式:
(1)、清單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基槽開挖:
V=(A+2C+K×H)H×L。式中:
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寬度;
C———工作面寬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長度。.
其中外牆基槽長度以外牆中心線計算,內牆基槽長度以內牆凈長計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開挖:V=1/6H[A×B+a×b+(A+a)×(B+b)+a×b]。式中:
V———基坑體積;
A—基坑上口長度;
B———基坑上口寬度;
a———基坑底面長度;
b———基坑底面寬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一般包括墊層、牆基礎、柱基礎、以及地下建築物、構築物等所佔體積
2、室內回填土體積=主牆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各種溝道所佔體積 主牆間凈面積=S底-(L中×牆厚+L內×牆厚)式中:
底———底層建築面積;L中———外牆中心線長度;L內———內牆凈長線長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內外高差減去地面墊層、找平層、面層的總厚度。
四、運土方計算規則及公式:
運土是指把開挖後的多餘土運至指定地點,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時從指定地點取土回填。土方運輸應按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距分別以立方米計算。 運土工程量=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表示余土外運,為負值時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壓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
1、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2、送鋼筋混凝土方樁(送樁):當設計要求把鋼筋砼樁頂打入地面以下時,打樁機必須藉助工具樁才能完成,這個藉助工具樁(一般2~3m長,由硬木或金屬製成)完成打樁的過程叫「送樁」。
計算方法按定額規定以送樁長度即樁頂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橫截面積以立方米計算,計量單位:m3,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送樁長度+0.5m)
送樁長度——設計樁頂標高至自然地坪。
3、接樁:接樁是指按設計要求按樁的總廠分節預制運至現場先將第一根樁打入將第二根樁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樁相連後再繼續打樁
硫磺膠泥按樁——計量單位:
m2;按樁截面積
電焊接樁——計量單位:
t ;按包角鋼或包鋼板的重量。
六、打、壓預應力鋼筋砼管樁
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管樁的空心體積應扣除,管樁的空心部分設計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時,應另行計算。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樁內灌芯工程量計算,計量單位:
m3 V=管樁樁孔內徑截面積×設計灌芯深度
七、灌注樁
(1)打孔沉管灌注樁單打、復打:計量單位:
m3 V=管外徑截面積×(設計樁長+加灌長度)
設計樁長——根據設計圖紙長度如使用活瓣樁尖包括預制樁尖,使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尖則不包括
加灌長度——用來滿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設計規定;無規定時,按0.25m計取。
(2)、夯擴樁:計量單位:
m3 V1(一、二次夯擴)=標准管內徑截面積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不包括預制樁尖) V2(最後管內灌注砼)=標准管外徑截面積 ×(設計樁長+0.25)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
(3)鑽孔混凝土灌注樁 成孔工程量,計量單位:
m3
鑽土孔V=樁徑截面積×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 鑽岩孔V=樁徑截面積×入岩深度度
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計量單位:
m3 V=樁徑截面積×有效樁長,有效樁長設計有規定按規定,無規定按下列公式:
有效樁長=設計樁長(含樁尖長)+樁直徑 設計樁長——樁頂標高至樁底標高
基礎超灌長度——按設計要求另行計算。
泥漿運輸工程量:計量單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計取。
八、人工挖孔樁
(1)、人工挖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人工挖土)=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V(淤泥、流砂、岩石)=實際開挖(鑿)量
(2)磚、混凝土護壁及灌注樁芯混凝土工程量:計量單位:
m3 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的實體積
九、水泥攪拌樁、粉噴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雙軸的工程量不得重復計算,群樁間的搭接不扣除。
十、長螺旋或旋挖法鑽孔灌注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或螺旋外徑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