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預應力張拉錨固按錨固原理分類有哪幾種
預弊鉛中應力張拉錨固體系,按錨激芹固原理分,有支承錨固、楔緊錨固、握裹租山錨固和組合錨固等體系。
按預應力品種分,有鋼絲束鐓頭錨固體系、鋼絞線夾片錨固體系和精軋螺紋鋼筋錨固體系;
『貳』 後想法中單跟粗鋼筋預應力筋的錨具在固定端採用什麼錨具
後張法預應力螺紋鋼筋固定端一般應採用螺母錨具、宜可選用鐓頭錨具。
一、《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 14370-2007
3.1.1 錨具雹橡
在後張法結構或構件中,用於保持預應力筋的拉力並將其傳遞到混凝土(或鋼結構)上所用的永久性錨固裝置。錨具可分為兩類:
a)張拉端錨具 安裝則肆脊在預應力筋端部且可用以張拉的錨具;
b)固定端錨具 安裝在預應力筋固定端端部,通常不可用以張拉的錨具;
二、《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10
2.1.1 錨具
在後張法結構構件中,用於保持預應力筋的拉力並將其傳遞到結構上所用的永久性錨固裝置。孫滲
2.1.4 預應力筋
在預應力工程中用於建立預加應力的單根或成束的鋼絲、鋼絞線或預應力螺紋鋼筋(指精軋螺紋鋼筋)等的統稱。
4.0.1預應力結構構件的設計,應根據工程環境、結構特點、預應力筋品種和張拉施工方法,合理選擇適用的錨具和連接器,常用預應力筋的錨具和連接器可按表4.0.1選用。
『叄』 後張法常用的錨具有哪些對錨具有何要求
WQXWZY1 1 分鍾前
2020年一級建造師市政實務教材P53: 二、錨具、夾具和連接器 (一)基本要求
(1)後張預應力錨具和連接器按照錨固方式不同,可分為夾片式(單孔和多孔夾片
錨具)、搜返支承式(轍頭錨具、!踉母錨具)、握裹式(擠壓錨具、壓花錨具)和組合式(熱
鑄錨具、冷鑄錨具)。
( 2 )預應力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具有可靠的錨固性能、足夠的承載能力和良好的
適用性,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 GB/T 14370--2015
和《預鍵謹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 JGJ 85--2010 的規定。
( 3 )適用於高強度預應力筋的錨具(或連接器) ,也可以用於較低強度的預應力
筋;僅能適用於低強度預應力筋的錨具(或連接器) ,不得用於高強度預應力筋。
(4 )錨具應滿足分級張拉、補張拉和放鬆預應力的要求。錨固多根預應力筋的錨
具,除應有整束張拉的性能外,尚宜具有單根張拉的可能性。
( 5 )用於後張法的連接器,必須符合錨具的性能要求。
( 6 )當錨具下的錨墊板要求採用喇叭管時,喇叭管宜選用鋼制或鑄鐵產品。錨墊板
應設置足夠的螺旋鋼筋或網世亮飢狀分布鋼筋。
(7 )錨墊
『肆』 鋼筋的錨固有幾種形式
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然後參照鋼筋種類決定。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非框架梁包括:簡支梁;連系梁;樓梯梁;過梁;雨蓬陽台梁;但不包括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
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
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8.3.1條的規定: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普通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示計算:
Lab=α×(fy/ft)×d。
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
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
α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
(4)後張法鋼筋錨固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影響粘結錨固的因素:
① 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混凝土強度越高,咬合齒越強,握裹層混凝土的劈裂就越不容易發生,故粘結錨固作用越強。
② 保護層厚度——混凝土保護層越厚,對錨固鋼筋的約束越大;咬合力對握裹層混凝土的劈裂越難發生,粘結錨固作用越強。當保護層厚度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不會發生劈裂破壞,而會發生咬合齒擠壓破碎引起的刮犁拔出破壞。
③ 鋼筋的外形——鋼筋的外形決定了混凝土咬合齒的形狀,因而對錨固強度影響很大。
④ 錨固區域的配箍——錨固區箍筋可加大混凝土的約束。
『伍』 鋼筋混凝土結構錨固狀態有哪幾種
1、受拉鋼筋的錨固狀態,採用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la有最低限制≥250mm的限制。
2、受拉鋼筋抗震錨固狀態,採用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laE 也有最低限制≥250mm的限制。
3、鋼筋混凝土簡支梁和連續梁的簡支端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錨固長度las在受拉鋼筋的錨固狀態,根據支座設計剪力的不同分別採用5d(設計剪力較小),12d(設計剪力較大,帶肋鋼筋)和15d(設計剪力較大,光面鋼筋)。
4、受拉鋼筋的人防工程錨固狀態,採用受拉鋼筋的人防錨固長度laF,laF有最低限制≥250mm的限制。
來源於問問我平台
『陸』 請問建築工程鋼筋的錨固形式有哪幾種類型
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施工的成功與否。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應根據鋼筋的受力情況、保護層厚度、鋼筋形式等具體錨固條件對粘結強度的影響,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8.3.1條確定鋼筋的錨固長度,且不應小於200mm。
鋼筋錨固長度(anchorage length of steel bar)受力鋼筋通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將所受的力傳遞給混凝土所需的長度,用來承載上部所受的荷載。混凝土結構設計使用一個計算公式來計算錨固長度,這個公式內含有一項「鋼筋外形系數」,對光面鋼筋、帶肋鋼筋、刻痕鋼絲、螺旋肋鋼絲、鋼絞絲等不同類型的鋼筋規定了不同的系數。再以鋼筋的錨固形式、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等等因素,對計算的錨固長度進行修正,可以得到鋼筋錨固長度。這樣計算的結果雖然比較精確,但卻因得出的數據太多,一般不採用。
『柒』 鋼筋有哪幾種錨固形式,錨固長度是多少
鋼筋錨固分為直錨和彎錨。
能直錨時可採用直錨方式,錨固長度lae,當直錨長度不足時,可採用彎錨方式,錨固長度0.4lae+15d,其中,0.4lae是平直段,15d是彎折後的錨固段。
『捌』 鋼筋的錨固形式有哪幾種
按照鋼筋使用位置的不同錨固形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錨固要求:
1、梁受拉鋼筋在端專支座的彎錨屬,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玖』 後張法預應力鋼筋(鐓頭錨)什麼意思
後張法預應力構件內預留有孔道,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後,穿入預應力鋼筋,對此鋼專筋施加張拉力使獲得屬預加拉應力。到孔道內灌漿硬化後,要放開張拉力設備。為了鋼筋已獲得的預應力不致發生超過容許的損失,此鋼筋端部必須錨固。『鐓頭錨』就是一種錨固方式。是基於鐓粗鋼筋頭來達到,而不用別類錨具的錨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