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框架結構柱子節點域箍筋超限怎麼調整
框架結構柱子節點域箍筋超限調整方法;
1、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
2、加大截面積。
pkpm里節點域的混凝土等級隨柱,而我曾經跟一個施工單位了解過,真正施工的時候,樑柱節點處的混凝土等級多半隨梁板:'(,樓主也可以咨詢下施工單位。
節點域超限,要麼加大截面要麼,我猜想,超限的柱子應該是沿著柱子一個主軸方向上,一側有牆,另一側無牆,如果是這樣,嘗試調整牆的布置,「把這一主軸上的剛度調走一些。
(1)梁受拉鋼筋超限如何調整擴展閱讀:
SATWE算出的節點剪力可能偏大,用CRSC算下看看。
節點區箍筋 就是柱與梁相交處的高度。當設計中明確說明中節點區的箍筋與柱的箍筋直徑不一致時才有。如果不一樣就在 截圖 的紅框中輸入箍筋信息。
在梁高范圍內的柱子上配8@100(4) 柱節點域抗剪箍筋面積是柱子在樑柱節點范圍內的箍筋面積,是實現「強節點弱構件」的一種方式。11版規范實施以來,對節點區大為增強,所以很多三級框架也會出現節點域抗剪箍筋面積不為構造的情況,此時在梁高范圍內的柱子中給配夠就可以了。
具體表示方法可以在柱表中新加一項來表示,柱子箍筋加密區按結構配筋,在梁高范圍內按柱節點域抗剪箍筋面積配就可以了。
B. PKPM框架柱配筋率超筋怎麼調
PKPM框架柱配筋率超筋要看是縱筋配筋率超還是配箍率超,縱筋超是什麼工況引起的抗彎超;配箍超看是抗剪不足還是因為形成短柱了。找到原因帶能根據原因調整。
在受壓構件計算中,如果按軸心受壓構件的普通箍筋柱計算時縱向鋼筋數量超筋,這時可以增大截面尺寸,也可以試著按螺旋箍筋柱進行計算。柱超筋的原因是偏心距大。而偏心距=彎矩/軸力。所以很顯然,柱子受到的軸力越小,偏心距越大。
如果頂層的主梁跨度很大,而剛度又比較小,那麼頂層柱頂會受到很大的彎矩。彎矩很大,又沒什麼軸力來壓住,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頂層的柱子容易超筋了。
可以試著加大與柱子連接的主梁的截面高度,尤其是超筋的方向主梁,增大了梁的剛度,梁的變形小,柱子受到的彎矩也就小了。還可以減小梁端彎矩調幅系數。也可以通過設置次梁的方法,例如增加與主梁平行的次梁,從而減小相關主梁的受荷面積,也能有效減小彎矩。
主梁是承重且傳遞荷載,主梁以柱子為支座。在框架梁結構里,主梁是擱置在框架柱子上,凡是與同框架柱相連,並作為其它梁的支點的梁為主梁;傳力路徑總是次梁傳至主梁。主梁需考慮抗震。
主梁相交處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有附加筋的是主梁。主梁承擔次梁,一般情況下主梁支於柱或牆上。
(2)梁受拉鋼筋超限如何調整擴展閱讀:
主梁計算要點和構造特點:
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為簡化計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
2、與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計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
3、主梁支座處,次梁與主梁支座負鋼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負筋位置下移,計算主梁負筋時,單排筋h0=h-(50~60)mm,雙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構件,通常按彈性理論計算,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鋼筋的彎起和切斷原則上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
6、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發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為防止這種破壞。
在主梁兩側設置附加橫向鋼筋,位於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吊筋、箍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應布置在長度為S=2h1+3b的范圍內。
C. pkpm梁箍筋超限如何調整
首先要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箍筋超限,有幾種可能性:
1、距離支座很短的地方擱置了一根次梁,這會導致巨大的剪力。
2、梁兩側分別擱置了兩根次梁,並且間距很小,這會導致巨大的扭矩。
3、梁與剛度巨大的柱或者剪力牆相連,結構在側向力作用下此梁可能形成很大的剪力和彎矩。
4、樑上有很大的集中力作用,因此全梁都受到很大的剪力。
……
所以,最根本的方法是調整不合理的結構布置,使得受力合理化,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如果實在不讓調整,那麼對於情況2、3,有兩個方法處理:
A、最省事的方法,加大梁寬,這個方法可以在較少增加梁剛度的情況下有效降低配箍率。
B、在情況2的次梁擱置點,以及情況3中梁支座的位置設置鉸接,問題立刻解決。但是這會影響結構整體剛度,而且計算模型和實際情況有些不符,慎用。
情況4的場合,那就只能加大梁截面了,因為這種情況通常不但箍筋,主筋也夠嗆。
情況1么,我覺得只能調整結構布置,實在不行可以考慮在次梁擱置點加腋或者加牛腿。至於PKPM模型,你可以移動一下節點位置,直接擱置到支座上好了。
D. 梁中拉筋如何設置
一、設置:
1、拉筋間距是箍筋非加密區間距的兩倍,假設箍筋加密區間距是100,非加密區間距是200,那麼拉筋間距是400,在加密區范圍內也是400。
2、若有4個構造筋,那麼在同一個垂直面上需要設置兩個拉筋,就是同一個垂直面上每個腰筋都要拉。
二、作用:
1、保持梁骨架的剛度
腰筋和拉筋的直徑和間距要考慮到施工中的荷載作用。當混凝土梁很高時,高大的鋼筋骨架要承受鋼筋自重,特別是施工中的施工機具、施工人員和施工材料的荷載,就可能使鋼筋骨架發生位移和變形,導致鋼筋尺寸跑位,這樣便會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保護層厚度,從而影響梁的耐久性。設置適量的腰筋和拉筋,與鋼筋骨架中的箍筋綁扎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有效地約束鋼筋骨架的變形,增大了鋼筋骨架的剛度和穩定性。
2、限制混凝土的收縮裂縫
混凝土澆築後必須保持足夠的濕度和溫度,才能保證水泥的不斷水化,以使混凝土的強度不斷發展,如果過早失水,會造成強度的下降,而且形成的結構疏鬆,產生大量的干縮裂縫。由於在混凝土梁的上下部都配置了鋼筋,可以約束混凝土的收縮和阻止裂縫的產生。當梁高超過700mm,裂縫就會出現在梁的中部,進而向四周延伸,影響梁的外部觀感、完整性和耐久性。在梁的中部設置腰筋,便可以控制這些裂縫的出現和產生。
3、減少受拉區裂縫的伸展
當梁承受的荷載較大時,梁的受拉區混凝土會開裂,隨著荷載的增加,這些裂縫會匯集成寬度較大的根狀裂縫向梁的上部延伸,從而影響梁的受力性能。設置腰筋便可以約束這些根狀裂縫的伸展,提高梁的承載力。
E. 結構的框架梁超筋了怎麼辦
改變梁截面、提高砼標號;
加大截面,增大截面的剛度;一般在建築要求嚴格處,如過廊等,加大梁寬;建築要求不嚴格處,如衛生間等加大梁高;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
放點鉸,以梁端開裂為代價,不宜多用;點鉸對輸入的彎矩進行調幅到跨中,並釋放扭矩。強行點鉸不符合實際情況,不安全。
或者改變截面大小,讓節點有接近鉸的趨勢;並且相鄰周邊的豎向構件加強配筋。
(5)梁受拉鋼筋超限如何調整擴展閱讀:
通過調整構件剛度來改變輸入力流的方向,使力流避開超筋處的構件,加大部分力流引到其他構件,但在高烈度區,會導致其它地方的梁超筋。
對超筋梁,可以查看計算結果,看是因什麼原因超限。
一般可以採用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加大截面尺寸(多是加寬)來解決,或者使用上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梁端水平或豎向加腋,以解決抗剪截面不足(剪壓比超限)或截面有效高度偏小(x/h0,偏小太多可沒轍)的問題。
如果梁的下鐵有潛力可挖,亦可考慮將與筒相連的梁端設置為鉸接計算,配筋設計時,按實際配筋面積反算端部彎矩,再調整下鐵及遠端支座上鐵配筋,這往往可以解決在筒壁上樑縱筋錨固長度的不足。
如果梁的下鐵有潛力可挖,亦可考慮將與筒相連的梁端設置為鉸接計算,配筋設計時,按實際配筋面積反算端部彎矩,再調整下鐵及遠端支座上鐵配筋,這往往可以解決在筒壁上樑縱筋錨固長度的不足。
F. pkpm當梁的跨中裂縫不滿足,且超過要求很多時,怎麼調整
計算參數裡面有一個按照裂縫配筋,先選這個,如果裂縫還超限的話,看看超過多少,因為pkpm的裂縫計算不太准確,是從柱中算的,實際應該從柱邊,所以我一般是看裂縫超多少,如果在10%以內就不管了,例如限值0.3mm,實際0.33mm是可以的,當然還要看實際情況。如果還超限的話那就減小鋼筋直徑,增加鋼筋根數,關於這些你可以參考混凝土規范第8.1節
G. 鋼筋位移超規范的處理方式
如果鋼筋位移在范圍內,可剔鑿鋼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約6~8厘米,然後用扳手將鋼筋調整到位,寬:高≥1:6,保證模板支設即可。禁止採用熱處理的方式,將鋼筋煨彎。
如果鋼筋位移在20mm到40mm之間,同樣將鋼筋根部的混凝土剔鑿約8厘米深度,然後用扳手將鋼筋調整到位,保證模板支設,同時採取鋼筋根部綁扎鋼筋的方法進行加固,加筋的直徑同原結構鋼筋,加筋需要與打彎的鋼筋綁扎搭接在一起。
如果鋼筋位移大於40mm以上,同樣將鋼筋根部的混凝土剔鑿,深度約8厘米,然後用扳手將鋼筋調整到位,同時採取根部結構植筋的方法加固,規定植筋深度h≥15d,規格同原鋼筋。所植鋼筋需要與打彎的鋼筋綁扎搭接在一起。
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7)梁受拉鋼筋超限如何調整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鋼筋通常按定尺長度交貨,具體交貨長度應在合同中註明;鋼筋以盤卷交貨時,每盤應是一條鋼筋,允許每批有5%的盤數(不足兩盤時可有兩盤)由兩條鋼筋組成。其盤重及盤徑由供需雙方協商規定。
鋼筋按定尺交貨時的長度允許偏差不得大於+50mm。直條鋼筋的彎曲變應不影響正常使用,總彎曲度不大於鋼筋總長度的0.4%;鋼筋端部應剪切正直,局部變形應不影響使用。
H. 連梁超筋怎麼辦
連梁超筋解決措施:
1、減小連梁截面高度或採取其他減小連梁剛度的措施。
2、抗震設計剪力牆連梁的彎矩可塑性調幅;內力計算時已經按本規程第5.2.1條的規定降低了剛度的連梁,其彎矩值不宜再調幅,或限制再調幅范圍。此時,應取彎矩調幅後相應的剪力設計值校核其是否滿足本規程第7.2.22條的規定;剪力牆中其他連梁和牆肢的彎矩設計值宜視調幅連梁數量的多少而相應適當增大。
3、當連梁破壞對承受豎向荷載無明顯影響時,可按獨立牆肢的計算簡圖進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分析,牆肢截面應按兩次計算的較大值計算配筋。
連梁是指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 ,連接牆肢與牆肢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在平面內相連的梁。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 ,與連梁相連的牆體剛度又很大等特點。一般在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作用下 ,連梁的內力往往很大。在內力計算中一般對連梁進行剛度折減,但是進行位移計算時一般不做折減。
超筋破壞:當構件受拉區配筋量很高時,則破壞時受拉鋼筋不會屈服,破壞是因混凝土受壓邊緣達到極限壓應變、混凝土被壓碎而引起的。發生這種破壞時,受拉區混凝土裂縫不明顯,破壞前無明顯預兆,是一種脆性破壞。由於超筋梁的破壞屬於脆性破壞,破壞前無警告,並且受拉鋼筋的強度未被充分利用而不經濟,故不應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