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一級抗震三級抗震怎麼分別
鋼筋沒有一級抗震三級抗震之分。一級抗震、三級抗震等級是由設計根據當地設防烈度決定的。
帶E鋼筋,適用於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例如HRB400E、HRBF400E)。
普通鋼筋只有牌號之分:
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HRB335、RRB400、HPB300鋼筋;
梁、柱和斜撐構件的縱向受力普通鋼筋宜採用HRB400、HRB500、RBF400、HRBF500鋼筋。
箍筋宜採用HRB400、HRBF400、HRB335、HPB300、HRB500、HRBF500鋼筋。
Ⅱ 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構件的抗震等級如何確定
1
對框架-剪力牆結構,在規定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底部所承擔的傾覆力矩大於結構底部總傾覆力矩的50%時,其框架的抗震等級應按框架結構確定。
2
與主樓相連的裙房,除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外,相關范圍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板對應的相鄰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裙房與主樓分離時,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
3
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與上部結構相同,地下一層以下確定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逐層降低一級,但不應低於四級。地下室中無上部結構的部分,其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四級。
4
甲、乙類建築按規定提高一度確定其抗震等級時,如其高度超過對應的房屋最大適用高度,則應採取比相應抗震等級更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
Ⅲ 圖紙里怎麼看抗震等級
圖紙的說明裡有地震等級說明,或者地質資料表裡會有這些信息。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
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抗震等級的劃分標准:
1、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等,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
2、地震烈度:是國家主管部門根據地理、地質和歷史資料,經科學勘查和驗證,對我國主要城市和地區進行的抗震設防與地震分組的經驗數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設防類別分為甲、乙、丁類建築,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屋抗震設防烈度一般為8度。
3、震級是表示地震強度所劃分的等級,中國把地震劃分為六級:小地震3級,有感地震3-4.5級,中強地震4.5-6級,強烈地震6-7級,大地震7-8級,大於8級的為巨大地震。
Ⅳ 抗震等級怎麼確定的
法律分析: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結構的抗震等級是混凝土結構設計的重要指標,依據結構類型、結構的重要性程度、抗震設防要求和場地條件見不同的建築物劃分為四個抗震等級。對框剪結構,在基本振型下若框架部分承擔的地震傾覆力矩大於結構總傾覆力矩的50%時,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級按框架確定,最大適用高度可比框架-剪力牆結構適當降低。
法律依據:
《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第十九條 自然災害危險消除後,受災地區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研究制訂居民住房恢復重建規劃和優惠政策,組織重建或者修繕因災損毀的居民住房,對恢復重建確有困難的家庭予以重點幫扶。居民住房恢復重建應當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確保房屋建設質量符合防災減災要求。
受災地區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門應當向經審核確認的居民住房恢復重建補助對象發放補助資金和物資,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為受災人員重建或者修繕因災損毀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衍生問題:
地震損失的房子怎麼辦
地震屬於不可抗力,因此,受損房屋難以得到政府補償。但當地政府有責任組織重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採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Ⅳ 怎麼算抗震等級
不是計算的,是按抗震設防標准進行確定的。以下參考一下;1 抗震等級建築物的抗震設防類別有關,建築抗震設防類別的劃分,應符合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的規定。
2 抗震等級建築物的場地類別有關,按建築抗震設防類別及場地類別確定用於確定抗震等級的烈度.
3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
6.1.2 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築的抗震等級應按表6.1.2確定。
註:1建築場地為Ⅰ類時,除6度外可按表內降低一度所對應的抗震等級採取抗震構造措施,但相應的計算要求不應降低;
2 接近或等於高度分界時,應允許結合房屋不規則程度及場地、地基條件確定抗震等級;
3 部分框支抗震牆結構中,抗震牆加強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應允許按抗震牆結構確定其抗震等級。
6.1.3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級的確定,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抗震牆結構,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級應按框架結構確定,最大適用高度可比框架結構適當增加。
2 裙房與主樓相連,除應按裙房本身確定外,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層及相鄰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裙房與主樓分離時,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
3 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與上部結構相同地下一層以下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更低等級。地下室中無上部結構的部分,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更低等級。
4 抗震設防類別為甲、乙、丁類的建築,應按本規范第3.1.3條規定和表6.1.2確定抗震等級;其中8度乙類建築高度超過表6.1.2規定的范圍時,應經專門研究採取比一級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4 砌體結構、排架無抗震等級;
5 應注意規范中對抗震等級的調整(特別是高規
Ⅵ 抗震設防烈度怎麼劃分
法律分析:抗震設防烈度是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批准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目前抗震規范中一共考慮了6、7、8、9度抗震設防和不設防。
法律依據: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級的確定,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設置少量抗震牆的框架結構,在規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層框架部分所承擔的地震傾覆力矩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時,其框架的抗震等級應按框架結構確定,抗震牆的抗震等級可與其框架的抗震等級相同。註:底層指計算嵌固端所在的層。2、裙房與主樓相連,除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外,相關范圍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板對應的相鄰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首改造措施。裙房與主樓分離時,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3、嘩含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與上部結構相同,地下一層以下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逐層降低一級,但不應低於四級。地下室中無上部結構的部分,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四級。4、當甲乙類建築按規定提高一度確定其抗震等級而房屋的高度超過本規范表6.1.2相應規定的上界時,應採取比一級更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註:本章「一、二、三、四級」即「抗震等者蘆判級為一、二、三、四級」的簡稱。
Ⅶ 抗震等級是怎麼確定的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
等級確定
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2確定。
3)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 15G和O.30G的地區,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築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4)抗震設計時、與主樓連為整體的裙樓的抗震等級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部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
5)房屋高度大、柱距較大而柱中軸力較大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或採用高強度混凝土柱。
6)高層建築結構中,抗震等級為特一級的鋼筋混凝土構件,除應符合一級抗震等級的基本要求外,尚應符台下列規定: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③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_V`,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O.02採用;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中、邊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⑶框支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士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底層柱下端及與轉換層相連的柱上端的彎矩增大系數取L.8,其餘層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R`應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R`應增大2U%;地震作用產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數取1.8,但計算柱軸壓比時可不計該項增大;
③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_R`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0.03採用,且箍筋體積配箍率不應小於1.6%;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取1.6%。
⑷筒體、剪力牆應符合下列要求: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最小配筋率應取為0.35%,底部加強部位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應取為0.4%;
③約束邊緣構件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率應取為1.4%.配箍特徵值宜增大20%;構造邊緣構件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於1.2%;框支剪力牆結構的落地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邊緣構件宜配置型鋼,型鋼宜向上、下 各延伸一層。
⑸剪力牆和簡體的連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當跨高比不大於2時,應配置交叉暗撐;
②當跨高比不大於1時,宜配置交叉暗撐;
③交叉暗撐的計算和構造宜符合本書第10章10.7條的規定。
(7)怎麼知道地下室鋼筋抗震等級擴展閱讀
地震震級 M ,用地震面波質點運動最大值 (A/T)max 測定,(度)。
計算公式為:
M=lg(A/T)max+ σ ( Δ )
式中: A ---- 地震面波最大地動位移,取兩水平分向地動位移的矢量和,μ m ;
T ----相應周期, S ;
Δ----震中距, ( 度 ) 。
測量最大地動位移的兩水平分量時,要取同一時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內的震動。若兩分量周期不一致時,則取加權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 A N ------ 南北分量地動位移,μ m;
A E ------ 東西分量地動位移,μ m;
T N ------ A N 的相應周期, S ;
T E ------ A E 的相應周期, S ;
量規函數σ ( Δ ) 為:
σ ( Δ )=1.66lg Δ +3.5
不能使用與表一中給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來測定地震震級 M 。
地震震級 M 應根據多台的平均值確定。
中國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在實際測量中,由於其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沒有直接的聯系,因此多用矩震級來表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震震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震等級
Ⅷ 抗震等級在哪裡看
問題一:如何看抗震等級? 圖紙上說是四級就是四級。該工程屬於四級,那一二三級的情況就不用考慮了
問題二:圖紙里怎麼看抗震等級? 1、圖紙的說明裡有地震等級說明;2、或者地質資料表裡可能會有這些信息。
問題三:建築抗震等級怎麼確定 建築抗震等級的說法是不夠正確的,應該是結構抗震等級。
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按照結構型式、房屋高度、設防烈度來劃分。樓主提供條件不足,無法劃分。鋼筋錨固與搭接不能確定抗震修正系數!
問題四:圖紙裡面沒寫抗震等級,要在哪裡找 抗震等級在結構設計說明中有表達。
問題五:看圖紙,確定抗震等級 說明中已經定了,剪力牆二級,框架也是二級。
圖紙中提供三級的一些內容,可能是摘錄了帶有三級內容的圖表,而忘記刪除了。問一下設計單位吧。為什麼,只有他們能解釋得清楚,並按他們解釋的進行施工,必要的話,可以請他們出書面的解釋。
問題六:圖紙上只給出了抗震設防烈度和抗震設防分類,怎麼找到抗震等級?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第49頁,一查就知道抗震等級了。謝謝。
問題七:抗震等級如何區分 查閱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把混凝土結構抗震分為一、二、三、四共4個不同的等級。6、7、8、9等是設防烈度,一、二、三、四級是抗震等級,可以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來確定抗震等級!
某建築的抗震等級由結構形式、高度、重要等級、設防烈度等確定的抗震等級是施工的依據,有設計明確。
設防烈度和抗震等級是兩個概念,圖紙總說明上應該註明抗震等級的。一二級錨固長度比三四級多,與烈度遞增等級是相反的.
圖集上說的抗震等級是指建築物所在區域,結構形式,荷載大小,等一系列因素而確定的。
抗震烈度指的是按國家規定的許可權批准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一般情況下,取50年內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等,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我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問題八:建築圖紙抗震等級哪裡有說明 結構施工圖紙會說明的!或者你查 建築抗震規范附錄A有全國各地抗震設防烈度和抗震分組。
問題九:抗震等級是幾級? 國家對房屋建築抗震等級分為一、二、三、四級!根據國家規定,磚混個結構一般不應大於6層,你說的是7層,從安全等級上會下降抗震等級,結合抗震等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你說的這種結構房屋應屬於乙類建築,但從超高來看,應劃分為丙類,故綜合判定為抗震等級為三級!供參考。。。
問題十:鋼筋的等級就是其抗震等級??? 鋼筋的等級分類是根據強度,即屈服強度,如HRB335被成為335兆帕級、HRB400被稱為400兆帕級、HRB500被500兆帕級。鋼筋的抗震性能為另一質量要求,在牌號後面加E,如HRB400E等。抗震鋼筋主要是增加了強屈比等三個質量指標檢測要求,以保證鋼筋即使產生了塑性變形,但仍能延緩裂斷,從而增加受災人員逃生的機會。鋼筋的種類很多,除了普通熱軋鋼筋,你提到的抗震鋼筋,還有細晶鋼筋、耐腐蝕鋼筋、預應力鋼筋、錨桿鋼筋等等,都是根據不同用途開發的。
呵呵,我是鋼筋方面的專家,有問題HI我,可以私信聯系。
Ⅸ 地下室抗震鋼筋怎麼送檢啊 不曉得要送什麼規格型號的,地下室剪力牆的抗震等級三級
你應該把GB50204-2002(2011版)5.2.2條仔細讀,並邀請監理一起學!剪力牆的鋼筋內並不要求帶E字的鋼筋,其進場容的復驗按常規進行。我說的意思僅指鋼筋的材質,其它的一切抗震構造措施一點不能少!
Ⅹ 怎麼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級房子抗震等級怎麼看
買房子的之後為了安全,一定要問一下抗震等級,畢竟抗震等級越高,安全性就會越強,但是很多人在購買房子之後忘記問,不知道自己住進房子之後,怎麼才能知道房子的抗震等級,畢竟當地震來臨的時候,怎麼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級?房子抗震等級怎麼看?
買房 子的之後為了安全,一定要問一下抗震等級,畢竟抗震等級越高,安全性就會越強,但是很多人在購買房子之後忘記問,不知道自己住進房子之後,怎麼才能知道房子的抗震等級,畢竟當 地震 來臨的時候,如果房子的質量不好,就會造成生命的危險。那麼我就來告訴你怎麼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級?房子抗震等級怎麼看?
怎麼知道自己房子抗震多少級
想要知道房子抗震等級可以咨詢 房產 開發商 ,也可以通過房子施工建設圖紙來查看。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 房屋 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以鋼筋混凝土 框架 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房子抗震等級怎麼看
1、看房子新舊程度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人因為經濟等因素,所以在置業時選擇了 購買二手房 。其實,選購二手房從日常居住角度來講,是沒有問題的,但要從抗震角度來看, 新房 是遠遠要勝於舊房子的。因為在通常情況下,房屋的質量在10年左右就會有一個標準的提升。因此,若要購買二手房,購置五年內的次新房,這樣的建築抗震質量會更好。
2、設計簡單、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強
一般來說,越是亮豎設計簡單、越是方正的房子,它的抗震能力就會越強。 躍層 、 復式 和 錯層 戶型 的房子雖然在居住的舒適和美觀度上更好,但是從抗震的能力上來講,還是 平層 房子的抗震性。另外,那些看上去顯得頭重腳輕的建築(比如底層架空為較小的柱)往往抗震效果較差。
3、看樓層和樓間距
在建築標准相同的情況下, 低層建築 在地震來臨時,晃動倒塌的可能性則會更小,且更易逃生。因為越是 高層建築 ,就越容易會出現震盪倒塌的情況,因此一旦出事就會很難逃生。而樓間距越大,遭遇地震時逃生的有效空間也就會越大。
4、看主體建築結構材料
一般來說,以鋼結構為主體的建築抗震性能是的,而鋼筋 水泥 混凝土則次之,最差的就是磚結構。因此在 購房 之前,可以找開發商索要查看《 住宅質量保證書 》和《 住宅使用說明書 》,或者想辦法查詢建築施工單位的相關建築驗收手續。千萬別小看這些資料,因為你是可從這些資料中,看出建築的主體敬空建築材料是什麼。
5、看建築材料
在通常情況下,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是取決於建材質量的好壞。而鋼材的 抗拉強度 、 構造柱 、芯柱、 圈樑 等各類構件的不同,也是都會影響房屋抗震性的。
以上是我介紹的怎麼知道自己房子敬稿大抗震多少級?房子抗震等級怎麼看?如果我們不了解房子的抗震等級是幾級,大家可以問一下銷售人員或者是開發商,但是我們也會發現銷售員根本也不懂這些問題,如果自己看的話,可以根據建築材料,主體,間距等等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