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4�20,7�25 3/4什麼意思
你所表示的基本上是梁的配筋,其中4�20代表梁截面上端配4根直徑為20mm的三級鋼筋;7�25 3/4代表梁截面下端配7根直徑為25mm的三級鋼筋,並且分兩排布置,下排4根,上排3根。如果都放一排的話,是放不下的。
『貳』 鋼筋柱子是500x500的有4根20的通長筋有四跨3跨9米和1跨8米85公分請問怎麼下料和搭接C30三級抗震
參考依據: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受拉鋼筋配筋率、受壓鋼筋配筋率分別計算。
計算公式:ρ=A(s)/bh(0)。 此處括弧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b為矩形截面的寬度;h(0)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數量的一個參數。
最小配筋率是指,當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區開裂後,鋼筋應力趨近於屈服強度,這時的配筋率稱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據構件截面的極限抗彎承載力M(u)與使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正好開裂的彎矩M(cr)相等的原則確定。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滿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當構件配筋超過最大配筋率時塑性變小,不利於抗震。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參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
追問:
鋼筋面積怎麼算
回答:
貌似追問問題跨越了提問初衷,建議另行提問,暫對該問題持保留態度!
追問:
這貌似包括在內的好不、
回答:
貌似這追問問題蠻暈,鋼筋面積按照圓(截面)或圓柱體計算為基礎!
『叄』 250寬樑上部鋼筋可以放9根20鋼筋么,4/5這樣放超筋么
按GB50010-2010第9.2.1.3款的規定,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於250mm寬梁如按所述配筋,則上部第一排配4根20的鋼筋時凈距為(250-2×25-4×20)/3=40mm>30mm,可以滿足規范要求;而第二排要配5根20的鋼筋時凈距為(250-2×25-5×20)/4=25mm<30mm,就不能滿足規范的要求了。因此應調整梁截面尺寸或配筋。
註:兩計算式中
2×25為梁兩側的保護層厚度;
4×20、5×20分別為第一、二排鋼筋所佔梁寬;
3、4分別為第一、二排鋼筋的間隔數;
『肆』 鋼筋知識,鋼筋配筋放置的位置,幫忙解釋一下
DL2(17) 300×600——2#地梁,共17跨,截面300寬、600mm高 ;
Φ10@100/200(4)——箍筋直徑10mm;間距100mm/非加密區200mm;四肢箍;
6Φ20 4/2;6Φ20 2/4——上部6根直徑20mm的,分兩排,頂排4第二排2根;下部6根直徑20mm的,分兩排,上排2,底排4根;
G 4Φ12——構造腰筋每側2,共4根直徑12mm.沿梁腹板高均勻布置;
以上鋼筋等級均為HRB400級。
想提醒的是這個集中標注不符合平法規則,況且有原則錯誤。非題所問,不必詳說!
『伍』 梁配筋平面圖中柱邊標注的4根20的鋼筋或5根22的鋼筋是什麼意思
你好,那是梁的原位標注,表示在此處樑上部有4Φ20或5Φ22,包括了上部通長筋和支座負筋,即扣除上部通長筋根數,剩餘的就是支座負筋。
支座負筋在柱子左右配筋相同的話,一般只標注在柱的一側,另一側同,支座負筋長度是出支座1/3梁凈跨。
『陸』 土木工程土建配筋鋼筋問題。一般土建圖紙裡面標的鋼筋的配置,比如縱筋和箍筋4Φ20這3個部分分別表達什...
4Φ20:這個表示分成3部分後就是 4 、 Φ 、 20 ,其分別表示如下
第一部分:用數字,表示鋼筋的根數,4就是表示4根鋼筋;
第二部分:用符號,表示鋼筋的級別(一級、二級或三級),Φ就是表示一級鋼;
第三部分:用數字,表示鋼筋的直徑,20就是表示直徑規格為20的鋼筋。
注意:由於表示二級鋼和三級鋼的符號在CAD中不容易標畫,所以許多時候,圖紙上對二級鋼和三級鋼也採用Φ來表示,所以對鋼筋的級別要以說明為准;我估計你這里所說4Φ20中的Φ也是這種情況,請注意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