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伸長率的計算公式
伸長率按下式進行計算:
(1)抗震鋼筋最大伸長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所謂張拉伸長率不得大於±6%
即:公式:{[100%-10%+(10%-20%)相鄰值-回油值]-[理論伸長值]}/理論伸長值≤±6%
註:100%為 總張拉伸長值,10%為(0-10%)初應力伸長值,在給力(10%-20%)之間有個伸長的差值 即為相鄰值,回油值 即 去掉千斤頂之後鋼絞線有一定的回縮之長度。簡單點說就是:張拉伸長率=(實測總伸長-理論伸長量)/理論總伸長。
試驗方法
1、拉力試驗機的示值誤差應不大於±1%。
2、將試件垂直夾持在試驗機的鉗口中。標距線應露出鉗口。且試件的軸線應與鉗口的中心重合。
3、拉伸速度:軟態試件不大於300mm/min;硬態試件不大於100mm/min。
4、載入速度必須均勻平穩無沖擊。
5、試件托斷後,記錄最大負倚,取三位有效數。
6、將試件的斷口對齊擠緊,測量並記錄拉伸後的標距長度。若斷口離標志線小於20mm,或發生在標距長度似外且仲長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易取試件重新試驗。
㈡ 鋼筋最大力總伸長率
鋼筋最大力總伸長率是指鋼筋冷拉極限點即折斷時的總伸長度與原長度之比。普通伸長率是指鋼筋冷拔按額定屈服力所伸長的比例。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規范中「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鋼筋產品標准>中的「Agt不小於7。 5%」。I級鋼筋的額定屈服點為235MPa此時的伸長率為1。1%。SDJ207-82)規定,I級鋼筋的調直最大冷拉率不宜大於2%。
HBB335、HRB400、HRB500牌號鋼筋調直冷拉率不宜大於1%。###區別明顯是有的,在設計要求的情況下,我們對最大力總伸長率進行了測試。
㈢ 鋼筋的伸長率怎麼計算的
(延伸後尺寸-延伸前尺寸)/延伸前尺寸×100%=延伸率
㈣ 抗震鋼筋最大力總伸長率怎麼算
這是專門職業,網上沒法回答,請看GB1499.2-2007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標准。
㈤ 鋼筋伸長率怎麼計算
標准只是通用的規來定,圖紙上,自設計總說明中要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且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不應小於0.9%
.」——說明有抗震要求,gb1499.2-2007的新標准中有抗震要求的應使用牌號hrb335e
、hrb400e、hrb500e
,你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標准。應使用的鋼筋牌號是否正確。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7.3.2
滿足表6與以下a)、b)規定的鋼筋在牌號後加e。
a)
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強度之比不小於1.25。
b)
鋼筋實測屈服強度與表6規定的屈服強度特性值之比不大於1.30」
總之是理解錯誤,標准只是通用的規定,圖紙才是施工的實際要求,應該以圖紙為主。圖紙有問題應問設計院相關人員給予解決。標准和圖紙上的敘述本身沒有問題。
㈥ 鋼筋的伸長率怎麼計算
延伸率 計算公式:(96-80)/80=20%;
屈服強度 :回72.5*1000N/(16²π/4mm²)=360.77 MPa;
抗拉 :108*1000N/(16²π/4mm²)=537.4MPa。答
㈦ 抗震鋼筋最大拉力下總伸長率怎麼試驗試驗方法不要復制的答案~
總伸長率的話是計算出來的不是試驗出來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原長L橫截面積A,在軸向拉力N作用下,變形後的斷裂長度為L,於是斷裂伸長△L=L-L。
應變為ε=△L/L 橫截面上的正應力δ=P/A 將(1)、(2)帶入虎克定律得:P/A=E*△L/L 。
得:△L=PL/EA 式中:E是材料的彈性模量,斷裂伸長率=△L/L*100% 。
㈧ 鋼筋最大力下總伸長率怎麼算
總伸長率=伸長量/原長=(L2-L1)/L1,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不小於10.0% 。
橫肋側面回與鋼筋表面的答夾角α不得小於45度;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8)抗震鋼筋最大伸長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兼作伸長率試驗的試件,心在試件中央標出標距長度(如200mm)。標距線應細而清晰。標距長度的誤差:硬線為±0.20mm;軟線為±0.50mm。
將試件的斷口對齊擠緊,測量並記錄拉伸後的標距長度。若斷口離標志線小於20mm,或發生在標距長度似外且仲長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易取試件重新試驗。
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㈨ 鋼筋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怎麼算帶公式。
屈服強度:72.5*1000N/(16²π/4mm²)=360.77 MPa
抗拉強度:108*1000N/(16²π/4mm²)=537.4MPa
延伸率:(96-80)/80=20%
屈服強度:
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租物零件永久失好型灶效,無法恢復。
抗拉強度:
是金屬由均勻塑性變形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
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
伸長率:
是指在拉力作用下,密封材料硬化體的伸長量占原來長度的百分率(單位:%)。
(9)抗震鋼筋最大伸長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屈服點
低屈服點鋼作為消能抗震設計中主要部件的製作材料,其研製、發展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受到廣泛關注,並在鋼種的研製和工程應用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低屈服點鋼採用接近工業純鐵的成分設計,通過晶粒粗化及添加少量Ti、Nb 固定C、N 原子以降低其對位錯運動的阻礙作用。Ti 在鋼中可依次形成TiN→Ti4C2S2→TiS 和TiC,所有多餘的Ti(Ti-3.42N-1.5S)最後可以形成TiC。
台灣中鋼的研究表明,鋼中多餘的Ti 量達到0.03%或者與3.99C 比值為2 時,鐵素體晶粒尺寸顯著增加,認為較多的Ti 使得TiN、TiS 和TiC 等顆粒粗化從而失去晶界釘扎作用。
低屈服點鋼按其屈服強度基本可以劃分為100MPa、160MPa 和225MPa。
抗拉強度的實際意義:
2、對脆性友扮金屬材料而言,一旦拉伸力達到最大值,材料便迅速斷裂了,所以σb就是脆性材料的斷裂強度,用於產品設計,其許用應力便以σb為判據。
3、σ的高低取決於屈服強度和應變硬化指數。在屈服強度一定時,應變硬化指數越大,σb也越高。
4、抗拉強度σb與布氏硬度HBW、疲勞極限
㈩ 請問,鋼筋最大力下總伸長率怎麼算在線等,急急急!!!
總伸長率=伸長量/原長=(L2-L1)/L1,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不小於10.0% 。
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版α不得小於45度;鋼筋相權對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10)抗震鋼筋最大伸長率怎麼算擴展閱讀:
兼作伸長率試驗的試件,心在試件中央標出標距長度(如200mm)。標距線應細而清晰。標距長度的誤差:硬線為±0.20mm;軟線為±0.50mm。
將試件的斷口對齊擠緊,測量並記錄拉伸後的標距長度。若斷口離標志線小於20mm,或發生在標距長度似外且仲長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易取試件重新試驗。
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