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45號鋼淬火後4小時內回火
45鋼淬火後得到馬氏體組織,馬氏體是碳的過飽合固溶體,是非平衡狀態下的組回織,是不穩定的。如長答時間不回火,馬氏體組織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發生變化,這個過程可以叫做「自然時效」,從而導致力學性能的變化。所以淬火後的組織要即時回火才能得到接近平衡態的穩定組織。不僅是45鋼,幾乎任何鋼淬火後都不能直接使用,都要經過回火,且淬火和回火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宜太長。
2. 怎樣防止45號鋼鋼板熱處理淬火變形
不要著急淬來火,因為,鋼自加工出來之後,都會有內應力,所以很容易變形的。你先試試去應力退火。將鋼件加熱到稍高於Ac1的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隨爐冷卻到550~600℃出爐空冷。然後再淬火,或者根據需要不同,滲碳處理或者調質處理。對於45號鋼,比如說,齒輪和軸,通常都是調質處理,去應力退火或正火(細粒組織,平衡)——粗加工——淬火——精加工——回火(高中低溫)。
箱式爐:830到850度,保溫50分鍾,淬火方式:5%到10%的鹽水;淬火硬度:大於HRC52;回火溫度400度回火,硬度在HRC38到HRC42之間。
3. 45號鋼淬火的具體步驟是什麼,要硬度高,抗彎力強,鏜床刀桿用的
推薦熱處理溫度:正火850℃,淬火840℃,高溫回火 600℃,低溫回火200℃。
45號鋼為 優質碳素結構用鋼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來做45號鋼管模板,梢子,導柱等,但須熱處理 。
1. 45號鋼淬火後沒有回火之前,硬度大於HRC55(最高可達HRC62)為合格。
實際應用的最高硬度為HRC55(高頻淬火HRC58)。
2. 45號鋼不要採用滲碳淬火的熱處理工藝。
調質處理後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廣泛應用於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等。但表面硬度較低,不耐磨。可用調質+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滲碳處理
一般用於表面耐磨、芯部耐沖擊的重載零件,其耐磨性比調質+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 0.1--0.25%(特殊情況下採用0.35%)。經熱處理後,表面可以獲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沖擊。
如果用45號鋼滲碳,淬火後芯部會出現硬脆的馬氏體,失去滲碳處理的優點。現在採用滲碳工藝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強度已經可以達到很高,應用上不多見。0.35%從來沒見過實例,只在教科書里有介紹。可以採用調質+高頻表面淬火的工藝,耐磨性較滲碳略差。
GB/T699-1999標准規定的45鋼推薦熱處理制度為850℃正火、840℃淬火、 600℃回火,達到的性能為屈服強度≥355MPa
GB/T699-1999標准規定45鋼抗拉強度為600MPa,屈服強度為355MPa,伸長率為16%,斷面收縮率為40%,沖擊功為39J。
4. 45號無縫鋼管淬火後內外徑有變化么
只定會有變化,熱脹冷縮就會造成變形
5. 45號鋼管如何局部淬火
首先要有設備,高頻設備
6. 45號鋼熱處理的具體過程
推薦熱處理溫度:正火℃,淬火840℃,高溫回火 600℃,低溫回火200℃。
45號鋼為 優質碳素結構用鋼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來做45號鋼管模板,梢子,導柱等,但須熱處理 。
1. 45號鋼淬火後沒有回火之前,硬度大於HRC55(最高可達HRC62)為合格。
實際應用的最高硬度為HRC55(高頻淬火HRC58)。
2. 45號鋼不要採用滲碳淬火的熱處理工藝。
調質處理後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廣泛應用於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等。但表面硬度較低,不耐磨。可用調質+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滲碳處理
一般用於表面耐磨、芯部耐沖擊的重載零件,其耐磨性比調質+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 0.1--0.25%(特殊情況下採用0.35%)。經熱處理後,表面可以獲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沖擊。
如果用45號鋼滲碳,淬火後芯部會出現硬脆的馬氏體,失去滲碳處理的優點。現在採用滲碳工藝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強度已經可以達到很高,應用上不多見。0.35%從來沒見過實例,只在教科書里有介紹。可以採用調質+高頻表面淬火的工藝,耐磨性較滲碳略差。
GB/T699-1999標准規定的45鋼推薦熱處理制度為850℃正火、840℃淬火、 600℃回火,達到的性能為屈服強度≥355MPa
GB/T699-1999標准規定45鋼抗拉強度為600MPa,屈服強度為355MPa,伸長率為16%,斷面收縮率為40%,沖擊功為39J。
希望對你有幫助!
7. 45號鋼淬火後的硬度一般為多大
45號鋼淬火後沒有回火之前,硬度大於HRC55(最高可達HRC62)為合格,實際應用的最高硬度為HRC55(高頻淬火HRC58)。
正火可改善硬度小於160HBS毛坯的切削性能。該鋼經調質處理後,其綜合力學性能要優化於其他中碳結構鋼,但該鋼淬透性較低,水中臨界淬透直徑為12~17mm,水淬時有開裂傾向。當直徑大於80mm時,經調質或正火後,其力學性能相近,對中、小型模具零件進行調質處理後可獲得較高的強度和韌性,而大型零件,則以正火處理為宜,所以,此鋼通常在調質或正火狀態下使用。
(7)45號鋼管淬火變長是怎麼事擴展閱讀:
40Cr工件調質的淬回火,各種參數工藝卡片都有規定,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體會是:
(一)40Cr工件淬火後應採用油冷,40Cr鋼的淬透性較好,在油中冷卻能淬硬,而且工件的變形、開裂傾向小。但是小型企業在供油緊張的情況下,對形狀不復雜的工件,可以在水中淬火,並未發現開裂,只是操作者要憑經驗嚴格掌握入水、出水的溫度。
(二)40Cr工件調質後硬度仍然偏高,第二次回火溫度就要增加20~50℃,不然,硬度降低困難。
(三)40Cr工件高溫回火後,形狀復雜的在油中冷卻,簡單的在水中冷卻,目的是避免第二類回火脆性的影響。回火快冷後的工件,必要時再施以消除應力處理。
影響調質工件的質量,操作工的水平是個重要因素,同時,還有設備、材料和調質前加工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認為:
(一)工件從加熱爐轉移到冷卻槽速度緩慢,工件入水的溫度已降到低於Ar3臨界點,產生部分分解,工件得到不完全淬火組織,達不到硬度要求。所以小零件冷卻液要講究速度,大工件予冷要掌握時間。
(二)工件裝爐量要合理,以1~2層為宜,工件相互重疊造成加熱不均勻,導致硬度不勻。
(三)工件入水排列應保持一定距離,過密使工件近處蒸氣膜破裂受阻,造成工件接近面硬度偏低。
(四)開爐淬火,不能一口氣淬完,應視爐溫下降程度,中途閉爐重新升溫,以便前後工件淬後硬度一致。
(五)要注意冷卻液的溫度,10%鹽水的溫度如高於60℃,不能使用。冷卻液不能有油污、泥漿等雜質,不然,會出現硬度不足或不均勻現象。
(六)未經加工毛坯調質,硬度不會均勻,如要得到好的調質質量,毛坯應粗車,棒料要鍛打。
(七)嚴把質量關,淬火後硬度偏低1~3個單位,可以調整回火溫度來達到硬度要求。但淬火後工件硬度過低,有的甚至只有HRC25~35,必須重新淬火,絕不能只施以中溫或低溫回火以達到圖紙要求完事,不然,失去了調質的意義,並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
8. 45號鋼調質會發生什麼變化,淬火又如何,硬度能最高能達到多少(HRC)要求表面硬度和韌性,變形量有多大
45號鋼調質內部應力小,加工,熱處理後變形小,外表高頻淬火內芯有低硬度可以先做出來.
淬火版硬度提權高,耐磨好,韌性下降,
硬度能最高能達到多少50-55,一般45度左右.太高了容易裂,變形大.
要求表面硬度和韌性,變形量有多大?說不好和熱處理廠的工藝有關系,我看見過120(47度)的長度,中間彎2毫米.
9. 45號鋼如何淬火
整體調質:850保溫3小時,水冷。560火,保溫4小時,水冷。
淬火保溫時間由設備加熱方回式、零件尺寸、鋼答的成分、裝爐量和設備功率等多種因素確定。對整體淬火而言,保溫的目的是使工件內部溫度均勻趨於一致。
對各類淬火,其保溫時間最終取決於在要求淬火的區域獲得良好的淬火加熱組織。加熱與保溫是影響淬火質量的重要環節,奧氏體化獲得的組織狀態直接影響淬火後的性能。一般鋼件奧氏體晶粒控制在5~8級。
(9)45號鋼管淬火變長是怎麼事擴展閱讀:
45#鋼是於中碳鋼,淬火硬度達不到55~62HRC,作為軸類的零件,一般的工藝只是調質,即使表面屬需要硬度,也不需要整個要那麼高的硬度,只需要給表面淬硬就可以。所以需要給表面進行滲碳淬火,才能夠達到所需的硬度。而且即使滲碳,滲碳層也滲不了那麼深,最多也就是一點幾毫米。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響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採用洛氏硬度計測定其HRC值。淬火的薄硬鋼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測定HRA值,而厚度小於0.8mm的淬火鋼板、淺層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徑小於5mm的淬火鋼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定其HRC值。
10. 45號鋼淬火變形
45#鋼與合金鋼相比,變形量是比較大的。合金鋼里由於添加了合金元素,使得淬火時的變形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