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管道變形校正的方法有哪些種類分別適用於哪些方面
1)冷態抄校正法:包含人工校正和機襲械校直法。人工校正法是用一錘頂在管子彎里起彎點、
作交點,另一錘敲打凸面處,直到校直為准。注意兩錘不能對著敲打,錘擊處宜墊硬木板,
防止把管子打扁。對螺紋連接管的結點處彎曲校直,採用此法校直時,不能敲打管件,只能
敲打管件兩端的管子。此法應用在DN50以下,彎曲變形不大的管子。機械校直法是藉助
於機械壓力將管子校直。此法應用於大於DN50,彎曲變形不大的管子。
(2)熱態校直法:此法適用於管徑大、彎曲變形大的管子校直。
(3)殘缺割除法:對於因碰撞等原因造成的局部凹坑之類的變形殘缺,無法採用上述方法校
直時,或由於採用更為復雜的修復方法經濟上不合算的,一般採用將殘缺部分割除掉,將完好
部分連接起來應用。
Ⅱ 鋼結構件變形進行矯正的要領是什麼
1:分析構抄件變形的原因,弄清變形是受外力引起的變形,還是由內應力引起的變形,2:分析構件的內在聯系,搞清各個零部件相互間的制約關系,3:選擇正確 的矯正部位,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4:要了解和掌握構件所用鋼材的性質,以便防矯正時造成工件折斷,產生裂紋或回彈等。5:按照實際情況來確 定矯正的方法,及多種方法並用時的先後順序。
Ⅲ 鋼管焊接變形後怎麼校直
無非兩種,熱校正和冷校正。
熱校正,就是用火焰直接加熱內彎面,緩冷,施以適當外力,進行校正;加熱的方法還有熱電阻絲加熱校正;
冷校正,就是直接施加外力,一般用千斤頂來進行。
Ⅳ 鋼材變形的矯正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鋼材變形的矯正的基本方法有兩種:按被矯軋件的溫度分為熱矯直和冷矯直。
熱矯直一般在650~1000℃進行,只用於中厚板。矯直溫度過高,軋件在隨後的冷卻中還可能因冷卻不均產生瓢曲;矯直溫度過低會使矯直抗力增大,矯直困難。冷矯直廣泛用於矯直各類型鋼和鋼管,也用於中厚板的補充矯直。
熱軋型材的冷矯直都在軋材冷卻後進行。為保證矯直質量和改善勞動條件,合理的冷矯直溫度應低於200℃。當矯直機布置在軋製作業線上時,常因鋼材冷卻時間不夠,矯直溫度過高(一般在200~250℃以上)而達不到預期效果,影響矯直質量。
(4)鋼管變形怎麼矯正的擴展閱讀
熱矯直工藝制度:
1、矯直溫度。
一般情況下鋼板的矯直溫度在600—750℃之間,矯直溫度過高,鋼板會在輥道和冷床停留時產生波浪或瓢曲;矯直溫度過低,鋼板的塑性大大降低,矯直力顯著上升,矯直效果不好。
2、矯直道次
矯直道次取決於鋼板每一道次的矯直效果,它與鋼板的矯直溫度密切相關。矯直時,可根據鋼板的矯直效果、軋制周期進行矯直道次的控制,一般採取一道次或三道次矯直。
3、矯直壓下量。
矯直壓下量亦即過矯量,它的大小直接影響鋼板的矯直彎曲變形的曲率值。矯直量過小,曲率值滿足不了變形的要求,即使增加矯直道次,也不能矯直鋼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矯直
Ⅳ 800mm的鋼管有點扁,用什麼方法把它整圓
800mm的鋼管有點扁,
可以採用敲打冷作的方法把它整圓,
也可以試試乙炔氣加溫熱變形的方法進行熱變形矯正。
Ⅵ 鋼管如何校直
鋼管校直最好要有專用校床,支兩點壓中點,分N點,從旋轉的最高點下壓,注意管的壓點最版好權形成面,不然管壁易變形成廢品。
如果沒有專用校床,可以在管內灌滿沙子,兩端塞死,兩端擔平,弧向上,取線一根,兩頭扣小重物,掛於管旁做參照物,將管中央掛適當重物,調整物重使管微向下彎,過一小時即可。
還有較大直徑管子的矯正,管壁薄,管壁不留痕跡,要防裂,防癟,直線度在0.5以下,採用加熱彎曲部位,用火焰加熱後急冷的校直辦法。就是把曲度最高點周邊區域用火焰(例如用氣割槍)烤熱、烤紅,之後用冷水澆,使其冷卻,在冷卻收縮應力作用下,加熱冷卻區域的鋼材長度會比原長度短一點。注意控制好加熱區域以及冷卻速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校正值。加熱區域越大,冷卻越快,校正變形量越大,反之越小。
Ⅶ 鐵板變形怎麼調直
鋼管在直線或者管徑方向存在變形的,大多數採用矯直機進行矯正。如果沒有矯直機的話,需要對鋼管變形部位進行加熱,人工矯正,這樣調直的鋼管精度會比較差、效率低。
Ⅷ 無縫鋼管變形如何校正
鋼管調直與檢查方法有哪些?
鋼管安裝後使用中被撞彎、版壓扁;在運輸、裝卸、堆權放過程中產生彎曲,特別是規格較小的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更容易產生彎曲。為了保證鋼管正常使用,應對鋼管進行調直。彎曲度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見下表。
Ⅸ 已安裝的鋼架發生扭曲變形時怎麼辦
已安裝的鋼架發生扭曲變形時採取氧乙炔火焰加熱矯正。
1、構件在運輸時發生變形,出現死彎或緩彎,造成構件無法進行安裝。
原因分析:構件製作時因焊接產生的變形,一般呈現緩彎。構件待運時,支墊點不合理,如上下墊木不垂直等或堆放場地發生沉陷,使構件產生死彎或緩變形。構件運輸中因碰撞而產生變形,一般呈現死彎。
預防措施:構件製作時,採用減小焊接變形的措施。組裝焊接中,採用反方向變形等措施,組裝順序應服從焊接順序,使用組裝胎具,設置足夠多的支架,防止變形。待運及運輸中,注意墊點的合理配置。
解決方法:構件死彎變形,一般採用機械矯正法治理。即用千斤頂或其他工具矯正或輔以氧乙炔火焰烤後矯正。結構發生緩彎變形時,採取氧乙炔火焰加熱矯正。
2、鋼梁構件拼裝後全長扭曲超過允許值,造成鋼梁的安裝質量不良。
原因分析:拼接工藝不合理。拼裝節點尺寸不符合設計要求。
解決方法:拼裝構件要設拼裝工作台,定為焊時要將構件底面找平,防止翹曲。拼裝工作台應各支點水平,組焊中要防止出現焊接變形。尤其是梁段或梯道的最後組裝,要在定位焊後調整變形,注意節點尺寸要符合設計,否則易造成構件扭曲。
自身剛性較差的構件,翻身施焊前要進行加固,構件翻身後也應進行找平,否則構件焊後無法矯正。構件起拱,數值大幹或小於設計數值。
3、構件起拱數值小時,安裝後梁下撓;起拱數值大時,易產生擠面標高超標。
原因分析:構件尺寸不符合設計要求。架設過程中,未根據實測值與計算值的出入進行修正。跨徑小的橋梁,起拱度較小,拼裝時忽視。
解決方法:嚴格按鋼結構構件製作允許偏差進行各步檢驗。在架設過程中,桿件且裝完畢,以及工地接頭施工結束後,都進行上拱度測量,並在施工中對其他進行調整。在小拼裝過程,應嚴格控制累計偏差,注意採取措施,消除焊接收縮量的影響。
鋼架工程的優缺點
1、材料強度高,自身重量輕
鋼材強度較高,彈性模量也高。與混凝土和木材相比,其密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相對較低,因而在同樣受力條件下鋼結構的構件截面小,自重輕,便於運輸和安裝,適於跨度大,高度高,承載重的結構。
2、鋼材韌性,塑性好,材質均勻,結構可靠性高
適於承受沖擊和動力荷載,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鋼材內部組織結構均勻,近於各向同性勻質體。鋼結構的實際工作性能比較符合計算理論。所以鋼結構可靠性高。
3、鋼結構製造安裝機械化程度高
鋼結構構件便於在工廠製造、工地拼裝。工廠機械化製造鋼結構構件成品精度高、生產效率高、工地拼裝速度快、工期短。鋼結構是工業化程度高的一種結構。
4、鋼結構密封性能好
由於焊接結構可以做到密封,可以作成氣密性,水密性均很好的高壓容器,大型油池,壓力管道等。
5、鋼結構耐熱不耐火
當溫度在150℃以下時,鋼材性質變化很小。因而鋼結構適用於熱車間,但結構表面受150℃左右的熱輻射時,要採用隔熱板加以保護。
溫度在300℃-400℃時,鋼材強度和彈性模量均顯著下降,溫度在600℃左右時,鋼材的強度趨於零。在有特殊放火需求的建築中,鋼結構採用耐火材料加以保護以提高耐火等級。
6、鋼結構耐腐蝕性差
特別是在潮涅和腐蝕性介質的環境中,容易銹蝕。一般鋼結構要除銹、被鋅或塗料,且要定期維護。對處於海水中的海洋平台結構,多採用「鋅塊陽極保護」等特殊措施予以防腐蝕。
Ⅹ 常見的矯正鋼構件的方法有哪些
矯正方法
(1)手工矯正。手工矯正是一種常用的鋼材矯正方法。型鋼多採用人力大錘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