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搭設腳手架時如何計算鋼管和扣件的數量
在裝修當中的鋼管和扣件的用量需要提前知道的。以Φ48鋼管為例計算,內長桿平均長度容取5米。包括瀝乾和縱向水平桿還有剪刀撐,小橫桿平均長度取立桿橫距+0.5m,所以鋼管用量和使用按照非常嚴格的計算方法計算的,還有扣件的用量也是要仔細的去計算的。
⑵ 什麼是截面抵抗矩,怎麼算
截面抵抗矩:一種是塑性截面抵抗矩(塑性設計時採用),一種是彈性截面抵抗矩(彈性設計時采內用),可找本《材料力容學》看看!
截面抵抗矩是截面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與外力無關,所以要用W=2Ix/h計算,當然這個公式也只是適用於對稱截面,對於非對稱截面,應以除以h/2,而是除以中和軸到外邊緣的距離。
至於W=M/(r*f)這個公式,是在知道外力的情況下預估和選擇截面時使用的,而不是計算截面抵抗矩的計算公式,兩者計算結果相差較大的原因是截面邊緣纖維的應力還沒有達到f值。
⑶ 請問48x3.5鋼管截面抵抗矩,慣性矩咋算
內徑44.5?不對吧,內徑應該是外徑減掉兩個壁厚才對啊。I=3.14x(484-414)/64,不是除以32.
⑷ 鋼管的抗彎強度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R=(3F*L)/(2b*h*h)
F—破壞載荷
L—跨距
b—寬度
h—厚度
螺旋鋼管的規格要求內應在進出口貿易合同中列明容。一般應包括標準的牌號(種類代號 )、鋼筋的公稱直徑、公稱重量(質量)、規定長度及上述指標的允差值等各項。我國標准推薦公稱直徑為8、10、12、16、20、40mm的螺旋鋼管系列。
供貨長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種。我國出口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6~12m,日本產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3.5~10m。
(4)腳手架鋼管抵抗矩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鋼管長度
A、通常長度(又稱非定尺長度):凡長度在標准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均稱為通常長度。例如結構管標准規定:熱軋(擠壓、擴)鋼管3000mm~12000mm;冷拔(軋)鋼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長度: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標准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
以結構管標准為:
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
⑸ 建築鋼管一端固定,一段懸空的抗彎力如何計算
建築腳手架鋼復管的規格有48×制2.0~48×3.6多種壁厚,它的截面模量各不相同,設為Wx ,材料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², 最不利截面的抵抗彎矩{M}=Wx•f .
當凈挑長度一定、荷載確定後,建模就可計算出最不利截面的彎矩效應Mmax.
Mmax.≤Wx•f /γo時,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符合規范要求。 γo——結構重要性系數。
⑹ 腳手架計算方法
腳手架砌牆分外架子、里架子
抹灰用灰架子、滿架子
砼用搗架子。
3.6M以上套外架子,計算方法為外牆邊線長度乘以外牆高度以平方米計算。外牆高度指室外設計地坪到檐口高度。3.6M以下套里架子,計算方法是內牆凈長乘以內牆凈高以平方米計算。
外架子包括一面抹灰腳手架在內,另一面牆可計算抹灰腳手架。
室內抹灰高度在3.6M以下的套用灰架子,抹牆:計算方法是牆凈長乘以地坪至板底高度以平方米計算;抹單梁:計算方法是梁凈長乘以地坪至梁頂面高度以平方米計算;抹柱:計算方法是以柱結構外圍周長加3.6M乘以柱高計算。
室內抹灰高度在3.6M以上套用滿架子,也就是滿堂腳手架,不用再計算灰架子,它的計算方法是按室內凈面積計算,不扣除柱、垛、附牆煙囪所佔面積。
砼腳手架計算方法是按滿堂腳手架相應定額乘以0.3系數計算。
謝謝,僅供參考!!
⑺ 截面抵抗矩的不同公式
截面抵抗矩(W)就是截面對其形心軸慣性矩與截面上最遠點至形心軸距離的比值。
工程實際中最常見的彎曲問題是橫力彎曲,橫截面上不僅有正應力,而且還有切應力。由於切應力的作用,橫截面發生翹曲,平面假設不再成立。但進一步的理論分析證明,對於跨長與截面高度比 l/h>5 的長梁利用公式δ=My/I 來計算其橫力彎曲的正應力,所得結果誤差甚微,足夠滿足工程實際需要。其中W=I/y,W稱為抗彎截面系數。
由於橫力彎曲時,梁的彎矩隨截面位置變化,Mmax所在截面稱為危險截面,最大彎曲正應力發生在彎矩最大的截面上,且離中心軸最遠處,該處為危險點。
慣性矩除以截面高度的一半就是截面抵抗矩。 換算公式:W=I/(h/2) 拓展: 1.抵抗矩簡介: 截面抵抗矩(W)就是截面對其形心軸慣性矩與截面上最遠點至形心軸距離的比值。 2.慣性矩簡介: 慣性矩是一個幾何量,通常被用作描述截面抵抗彎曲的性質。慣性矩的國際單位為m4。即面積二次矩,也稱面積慣性矩,而這個概念與質量慣性矩是不同概念。
I 稱為截面對主軸(形心軸)的截面慣性矩 (mm4)。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W 稱為截面抵抗矩 (mm³),它表示截面抵抗彎曲變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i 稱截面回轉半徑 (mm),其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上列各式中,A 為截面面積 (mm²),y 為截面邊緣到主軸(形心軸)的距離 (mm),I 為對主軸(形心軸)的慣性矩。
上列各項幾何及力學特徵,主要用於驗算構件截面的承載力和剛度。
⑻ 腳手架立桿受力怎樣計算
腳手架立桿受力計算:
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N,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1、 不組合風荷載時
N=1.2(NG1k+NG2k)+1.4ΣNQK
2、組合風荷載時
N=1.2(NG1k+NG2k)+0.85×1.4ΣNQk
式中:
NG1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構配件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
ΣNQk——施工荷載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可按一縱距(跨)內離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8)腳手架鋼管抵抗矩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扣件式腳手架的優缺點
1、優點
1)承載力較大。當腳手架的幾何尺寸及構造符合規范的有關要求時,一般情況下,腳手架的單管立柱的承載力可達15kN~35kN(1.5tf~3.5tf,設計值)。
2)裝拆方便,搭設靈活。由於鋼管長度易於調整,扣件連接簡便,因而可適應各種平面、立面的建築物與構築物用腳手架。
3)比較經濟,加工簡單,一次投資費用較低;如果精心設計腳手架幾何尺寸,注意提高鋼管周轉使用率,則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扣件鋼管架摺合每平方米建築用鋼量約15公斤。
2、缺點
1)扣件(特別是它的螺桿)容易丟失;
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於40N·m,且不應大於65N·m;
2)節點處的桿件為偏心連接,靠抗滑力傳遞荷載和內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載能力;
3)扣件節點的連接質量受扣件本身質量和工人操作的影響顯著。
⑼ 完整腳手架計算方法
完整腳手架的計算方法:
雙排腳手架採用密目網全封閉,搭設高度m H 20=,立桿橫距b (架寬)m 05.1=,大橫桿步距m h 5.1,鋪竹腳手板4層,同時施工2層,施工荷載2/3m KN Q K =(砌築架),連牆桿布置為兩步三跨(t h 32),計算腳手架整體穩定。
立桿長度為腳手架的步距h ,因腳手架為雙排,所以還要乘以2,再乘以每米長鋼管重量就等於一步一縱距的立桿自重。
大橫桿長度為腳手架立桿縱距t ,因腳手架里、外排各有一根大橫桿,所以乘以2,再乘以每米的鋼管質量。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90年代以來,國內一些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開發了多種新型腳手架,如插銷式腳手架,CRAB模塊腳手架、圓盤式腳手架、方塔式腳手架,以及各種類型的爬架。至2013年,國內專業腳手架生產企業百餘家,主要在無錫、廣州、青島等地。從技術上來講,我國腳手架企業已具備加工生產各種新型腳手架的能力。但是國內市場還沒有形成,施工企業對新型腳手架的認識還不足。
隨著我國大量現代化大型建築體系的出現,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已不能適應建築施工發展的需要,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新型腳手架是當務之急。實踐證明,採用新型腳手架不僅施工安全可靠,裝拆速度快,而且腳手架用鋼量可減少33%,裝拆工效提高兩倍以上,施工成本可明顯下降,施工現場文明、整潔。
⑽ 直徑48mm,壁厚3.5mm鋼管的截面抵抗距W、慣性矩I、半截面面積距的計算方法
截面抵抗距
W:
W=π(D^4-d^4)/(32D)=3.14*(48^4-(48-3.5*2)^4)/(32*48)=5075.22mm3
慣性矩
I:
I=W*D/2=5075.22*48/2=121805.26mm4
半截面面積距:
面積矩=截面面積X截面形心至軸線的距離
=[π(D^2-d^2)/4]*(D/2)=(3.14*(48^2-(48-3.5*2)^2)/4)*(48/2)=11737.32m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