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鉅鋼管進場監理需要檢查什麼資料
應檢查鋼管是否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並應有相應的產品質量證明文件。
2. 腳手架鋼管進場,要給監理報哪些資料
不需要正式報驗。但鋼管應有出廠合格證。
3. 無縫鋼管材料進場應檢查哪些內容
鋼管頂頭材料可採用高溫合金。高溫合金:在
600~1200℃高溫下能承受一定應力並具有抗內氧化或抗腐蝕能力的容合金。按基體元素主要可分為鐵基高溫合金、鎳基高溫合金和鈷基高溫合金。按制備工藝可分為變形高溫合金、鑄造高溫合金和粉末冶金高溫合金。按強化方式有固溶強化型、沉澱強化型、氧化物彌散強化型和纖維強化型等(見金屬的強化)。高溫合金主要用於製造航空、艦艇和工業用燃氣輪機的渦輪葉片、導向葉片、渦輪盤、高壓壓氣機盤和燃燒室等高溫部件(圖1);還用於製造航天飛行器、火箭發動機、核反應堆、石油化工設備以及煤的轉化等能源轉換裝置。
4. 鍍鋅鋼管進場需要做復檢嗎 如果不需要 鍍鋅鋼管需要什麼資料
一般不需要,只要出具出廠證明,產品合格證和含量分析報告就行了。
但一般有些要求比較嚴格的單位也有要求作復檢的
5. 材料進場都需要做哪些資料
1、進場材料的清單(註明用於何處)。
2、材料的質保證明文件(如:合格證、質量證明書),這個一般都要有材料供應商提供。
3、必檢材料,在使用前上報材料檢測報告,這個就是說要對進場的材料,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取樣試驗或者稱為復試,甚至需要進行見證取樣。
4、最後附上加上材料進場使用申報表,向建設單位或者監理單位報驗。
(5)鋼管進場需要什麼資料擴展閱讀:
建築材料質量檢測的程序與方法
1、確定檢測試驗項目
施工現場所用的建築材料品種繁多,進場需檢測,試驗的材料檢驗項目要服從國家、行業及當地建設主管部門(或所屬有關部門)的規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檢驗其安定性.強度,凝結時間和細度。
2、取樣試樣
取樣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數量不同)不同部位隨機抽取規定數量的樣品(鋼材是從規定部位截取),即不僅取樣數量要正確。
取樣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規定進行。試樣的數量關繫到試驗結果的准確性,數量過少,取樣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會使試驗誤差增大,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果;但是,在實際檢測中常常出現取樣不具有代表性、取樣數量不夠,取樣方法不正確等。
3、環境溫度與濕度
溫度和濕度對一些建築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故在標准中對材料養護,測試時環境條件有明確規定,只有嚴格遵守這些規定,試驗結果才具有可比性;如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對環境溫度較為敏感,要求拉伸試驗時室溫須控制在23℃±2℃。
如果用取自同一母體的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AS)樣品製作成9組試件用作抗拉力(縱向)試驗,可先將9組試件平均分作3個大組,之後再按50℃為一個溫差等級分別作拉力試驗。
其中1個大組試件在標准要求的23℃環境下試驗,另2個大組試件分別在28℃和18℃的環境下作拉力試驗,試驗過後分別計算出每一大組中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結果發現在28℃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比23℃標准溫度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低2.8%。
而在l8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則比23℃標准溫度環境下試驗的3組試件抗拉強度平均值高出3.5%。該試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環境溫度濕度對材料試驗的影響,因而要求試驗時必須將溫、濕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4、試驗誤差
試驗方法須嚴格按標准規定進行。可是有個別試驗人員在作鋼筋拉伸試驗時只試驗到試件出現頸縮而不將其拉至斷裂,這是不正確的,這樣勢必造成試驗結果的誤差,但這不屬於試驗誤差,而是人為造成的誤差。
鋼筋不拉斷,其測得的伸長率較規定的試件斷後伸長率要低,與標准規定相違背,這是不允許的(鋼筋焊接件由於不需要測定伸長率,可在試件出現頸縮現象後停機)。試驗要求必須准確,以減少誤差。
5、數據處理
由於各種原因,同一組試件中有時試驗數據結果離散性較大。為使試驗結果准確,標准規定對一些材料的試驗結果數據有取捨的要求。如水泥膠砂強度抗折試驗,當三個強度值中有一個超出平均值土106的需剔除該數值,以其餘兩個強度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
若其中有兩個測定值超過平均值的±106時,則以剩下的一個測定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若3個測定值全部超過平均值的±106時,則須重新檢驗。
混凝土和砂漿的抗壓試件強度平均值的計算等都有各自的取捨方法。應予注意,切不可簡單地把數據相加計算了事。計算後的數據修約的方法按GB/T8170進行,其尾數要按四捨五入單雙法進位,並按標准規定保留數據的位數。
試驗結果數據有時會出現比預期的過高或過低,同一組試件中數據相差懸殊,或同一試件各項性能指標相互矛盾等異常現象,這需要認真對待,查明原因,並及時復試和復驗。
6. 材料進場都需要做哪些資料
1、進場材料的清單(註明用於何處)。
2、材料的質保證明文件(如:合格證、質量證明書),這個一般都要有材料供應商提供。
3、必檢材料,在使用前上報材料檢測報告,這個就是說要對進場的材料,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取樣試驗或者稱為復試,甚至需要進行見證取樣。
4、最後附上加上材料進場使用申報表,向建設單位或者監理單位報驗。
(6)鋼管進場需要什麼資料擴展閱讀
建築材料的質量控制措施
1、材料進場前的質量控制
仔細閱讀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圖、施工合同、施工組織設計等與工程材料有關的文件,熟悉文件對材料品種、規格、型號、強度等級、生產廠家與商標的規定和要求。
認真查閱所用材料的質量標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質,應用特性與適用范圍,必要時對主要材料、設備、構配件的選擇向業主提供合理建議。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
掌握材料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的信息,選擇可靠的供貨廠家可獲得質量好、價格低的材料資源,而且有助於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對業主供應的材料,應及時提供信息;對承包商供應的材料,要及時對訂貨申報進行審檢、論證,報業主同意後方可訂貨。
2、材料進場的質量控制
物單必須相符。材料進場時,應檢查到場材料的實際情況與所要求的材料在品種、規格、型號、強度等級、生產廠家與商標等方面是否相符,檢查產品的生產編號或批號、型號、規格、生產日期與產品質量證明書是否相符,如有任何一項不符,應要求退貨或要求供應商提供材料的資料。標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貨(也可進行抽檢)。
進入施工現場的各種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都必須有相應的質量保證資料。包括:生產許可證或使用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或質量試驗報告單。合格證等必須蓋有生產單位或供貨單位的紅章並表明出廠日期、生產批號和出廠合格證。
3、材料進場後的質量控制
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及設備,都必須事先審批後方可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現場不能存放與本工程無關或不合格的材料;所有進入現場的原材料與提交的資料在規格、型號、品種、編號上必須一致。
不同種類、不同廠家、不同品種、不同型號、不同批號的材料必須分別堆放,界限清晰,並有專人管理。避免使用時造成混亂,便於追蹤工程質量,對分析質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幫助;應用新材料前必須通過試驗和鑒定,代用材料必須通過計算和充分論證,並要符合結構構造要求。
7. 我是某工程項目的資料員,之前公司沒有類似的資料,現在鋼管材料進場,監理方要我們提供材料報驗表
你先去問監理有沒有特殊要求,回來後從資料軟體裡面找報審表後附原材專料進廠(構配件屬)驗收記錄 依據原材廠家給你提供的出場合格證和型式檢驗報告 填寫原材料進廠(構配件)驗收記錄里的內容 ,這屬於物資進場的資料,1、報審表2、原材料進廠(構配件)驗收記錄 後附鋼材 2、合格證和型式檢驗報告 還有就是每批進場的小鐵牌也叫盧牌和進場後鋼材你們做的復試報告 這就是一整套物資進場資料 加油
8. 鋼管進場需要向監理部門報哪些資料
材料檢驗合格證 檢驗批次相關實驗檢測資料
9. 螺旋焊接鋼管進場需要那些質量證明文件
a) 制管廠名稱。
b) 購方名稱 。
c) 合同號。
d) 本標准號 。
e) 產品名稱及尺寸 。
f) 鋼管根數和質量內 。
g) 鋼帶(或鋼板)熔煉爐號容及牌號 。
h) 標准規定或合同補充的各種試驗結果 。
i) 發運編號。
j) 發貨記錄。
k) 質量檢驗部門印記 。
J) 制管廠認為有必要標明的其他內容 。
10. 鍍鋅鋼管進場驗收需注意哪些
鍍鋅鋼管進場驗收需注意:
1、驗收材料產品合格證、材質單等書面文件;
2、外觀檢查沒有明顯缺陷,鍍鋅管色澤正常,鍍層均勻;
3、檢查長度尺寸合格,管徑及壁厚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