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鋼淬火
淬火是將鋼件加熱到奧氏體化後以適當方式冷卻,獲得馬氏體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專工藝。淬火需與適屬當的回火工藝相配合,才能使鋼具有不同的力學性能,以滿足各類零件或工模具的使用要求。淬火與回火常作為零件的最終熱處理。
1、淬火+低溫回火(<250度)
可以減小淬火應力和脆性,保持淬火後的高硬度和耐磨性。主要用於處理刃具、量具、模具、滾動軸承以及滲碳、表面淬火的零件。
2、淬火+中溫回火(250~500度)
可以獲得高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較好的韌性。主要用於處理各種彈簧、鍛模等。
3、淬火+高溫回火(>500度)
也稱為調質,可以獲得強度、硬度、塑性、韌性都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廣泛用於各種重要結構件,也也可作為某些精密零件的預預先熱處理。
㈡ 淬火鋼有哪三大特點,分別有什麼意義
淬火鋼的三大特徵是:鋼的淬硬性、淬透性及回火穩定性。
一、鋼的淬硬性
鋼淬火時的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值,表明鋼的翠英能力,稱為鋼的淬硬性。鋼的淬硬性主要取決於鋼的含碳量,合金元素僅使其略有提高。
二、鋼的淬透性
鋼的淬透性是指剛在淬火時獲得淬硬層深度的能力。淬火時,零件表面冷卻較快而內部冷卻較慢。當表面和內部的冷卻速度都大於臨界冷卻速度時,整個工件截面上都能得到馬氏體;當內部冷卻速度小於零界冷卻速度時,內部將得到托氏體或索氏體。對碳鋼而言,亞共析鋼隨碳含量增加,淬透性增加,過共析鋼因滲碳體在淬火溫度下一般不能全溶入奧氏體,故隨含碳量增加,淬透性下降。
三、鋼的回火穩定性
鋼在高頻淬火後回火過程中抵抗強度、硬度下降的能力成為回火穩定性。鋼的回火穩定性高,表明在相同溫度下回火的強度、硬度高。反之,為獲得相同的強度、硬度,可採用較高的回火溫度,從而使其韌性提高。以上三特性屬鋼的本性,與其他外界條件,如鋼件尺寸、冷卻速度等無關。這也是設計時選擇鋼材的重要資料。
㈢ 淬火方法有哪些
1、單介質(水、油、空氣)淬火
單介質(水、油、空氣)淬火:把已加熱到淬火溫度的工件淬入一種淬火介質,使其完全冷卻。這種是最簡單的淬火方法,常用於形狀簡單的碳鋼和合金鋼工件。淬火介質根據零件傳熱系數大小、淬透性、尺寸、形狀等進行選擇。
2、雙介質淬火
雙介質淬火:把加熱到淬火溫度的工件,先在冷卻能力強的淬火介質中冷卻至接近Ms點,然後轉入慢冷的淬火介質中冷卻至室溫,以達到不同淬火冷卻溫度區間,並有比較理想的淬火冷卻速度。用於形狀復雜件或高碳鋼、合金鋼製作的大型工件,碳素工具鋼也多採用此法。常用冷卻介質有水-油、水-硝鹽、水-空氣、油-空氣,一般用水作快冷淬火介質,用油或空氣作慢冷淬火介質,較少採用空氣。
3、馬氏體分級淬火
馬氏體分級淬火:鋼材奧氏體化,隨之浸入溫度稍高或稍低於鋼的上馬氏點的液態介質(鹽浴或鹼浴)中,保持適當時間,待鋼件的內、外層都達到介質溫度後取出空冷,過冷奧氏體緩慢轉變成馬氏體的淬火工藝。一般用於形狀復雜和變形要求嚴的小型工件,高速鋼和高合金鋼工模具也常用此法淬火。
4、低於Ms點的馬氏體分級淬火法
低於Ms點的馬氏體分級淬火法:浴槽溫度低於工件用鋼的Ms而高於Mf時,工件在該浴槽中冷卻較快,尺寸較大時仍可獲得和分級淬火相同的結果。常用於尺寸較大的低淬透性鋼工件。
5、貝氏體等溫淬火法
貝氏體等溫淬火法:將工件淬入該鋼下貝氏體溫度的浴槽中等溫,使其發生下貝氏體轉變,一般在浴槽中保溫30~60min。貝氏體等溫淬火工藝主要三個步驟:①奧氏體化處理;②奧氏體化後冷卻處理;③貝氏體等溫處理;常用於合金鋼、高碳鋼小尺寸零件及球墨鑄鐵件。
6、復合淬火法
復合淬火法:先將工件急冷至Ms以下得體積分數為10%~30%的馬氏體,然後在下貝氏體區等溫,使較大截面工件得到馬氏體和貝氏體組織,常用於合金工具鋼工件。
7、預冷等溫淬火法
預冷等溫淬火法:又稱升溫等溫淬火,零件先在溫度較低(大於Ms)浴槽中冷卻,然後轉入溫度較高的浴槽中,使奧氏體進行等溫轉變。適用於淬透性較差的鋼件或尺寸較大又必須進行等溫淬火的工件。
8、延遲冷卻淬火法
延遲冷卻淬火法:零件先在空氣、熱水、鹽浴中預冷到稍高於Ar3或Ar1溫度,然後進行單介質淬火。常用於形狀復雜各部位厚薄懸殊及要求變形小的零件。
9、淬火自回火法
淬火自回火法:將被處理工件全部加熱,但在淬火時僅將需要淬硬的部分(常為工作部位)浸入淬火液冷卻,待到未浸入部分火色消失的瞬間,立即取出在空氣中冷卻的淬火工藝。淬火自回火法利用心部未全部冷透的熱量傳到表面,使表面回火。常用於承受沖擊的工具如鏨子、沖子、錘子等。
10、噴射淬火法
噴射淬火法:向工件噴射水流的淬火方法,水流可大可小,根據所要求的淬火深度而定。噴射淬火法不會在工件表面形成蒸汽膜,這樣就能夠保證得到比昔通水中淬火更深的淬硬層。主要用於局部表面淬火。
㈣ 什麼叫鋼材的淬火與回火呢
淬火: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很快放入淬火劑中,使其溫度驟然降低,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卻,而獲得以馬氏體為主的不平衡組織的熱處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但要減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劑有:水、油、鹼水和鹽類溶液等。而高速鋼的淬火劑可以是「風」,所以高速鋼又被稱為「風鋼」。
回火:將已經淬火的鋼重新加熱到一定溫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卻稱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產生的內應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預期的力學性能。回火分高溫回火、中溫回火和低溫回火三類。回火多與淬火、正火配合使用。
㈤ 關於鋼材淬火
一般碳素鋼的抄材料,在淬火時,是使用水來做冷卻劑的;而合金鋼材料在淬火時,是使用冷卻油來做冷卻劑的。但是,不管是碳素鋼材料,還是合金鋼材料,在淬火後都應該進行回火,以消除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消除淬火造成的脆性,增加韌性和強度。所以,你在把淬火後的鋼材應再放在爐子里稍加一下熱,不要讓鋼材燒紅了,拿出來自然冷卻,就可以防止鋼材的斷裂。或者,你在淬火時,不要把整個鋼料全部放入水裡,只把鏨子的頭部放進水裡進行冷卻,等到頭部顏色變黑了,再把鏨子提起,讓鏨子後面的熱量傳到鏨子的頭部,降低鏨子頭部的脆性,然後再把鏨子全部放人水裡,整個冷卻就可以了。我說的這個過程時間很短,時間短了,鏨子的脆性下不來,時間長了,鏨子的硬度就低了、這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操作。或者自己多試幾次,掌握最佳時機。
㈥ 鋼在淬火時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幾種各有何優點
淬火方法 冷卻方式 特點和應用
單液淬火法
將A化後的工件放入一種淬火冷卻專介質中一直屬冷卻到室溫。
操作簡單,已實現機械化與自動化,適用於形狀簡單的工件
雙液淬火法
將A化後的工件在水中冷卻到接近Ms點時,立即取出放入油中冷卻
防止低溫M轉變時工件發生裂紋,常用於形狀復雜的合金鋼
分級淬火法
將A化後的工件放入溫度稍高於Ms點的鹽浴中,使工件各部分與鹽浴的溫度一致後,取出空冷完成M轉變
大大減小熱應力、變形和開裂,但鹽浴的冷卻能力較小,故只適用於截面尺寸小於10mm的工件。如刀具、量具等
等溫淬火法
將A化的工件放入溫度稍高於Ms點的鹽浴中等溫保溫,使過冷A轉變為B下組織後,取出空冷
它常用來處理形狀復雜、尺寸要求精確、強韌性高的工具、模具和彈簧等
局部淬火法
對工件局部要求硬化的部位進行加熱淬火
㈦ 鋼的淬火是什麼意思
對鋼材進行加熱到一個很高的溫度,再急速冷卻,使鋼內部組織結構發生變化可以獲得很高的硬度
對鋼進行淬火,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提高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各種刃具,冷作模具,量具及表面要求耐磨的齒輪,軋輥,軋輥和滲碳件的硬度一般都要求達到HRC60左右。通過淬火可以達到要求的硬度和耐磨性。
2,賦予工件以需要的綜合機械性能,對於中碳鋼的各種工件,往往要求有較高的強度和較高的韌性相配合,通過淬火和高溫回火--調質,可以達到這種要求。
3,使工件獲得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通過淬火,可以使莫些鋼獲得特殊物理化學性能。如對用磁鋼進行淬火,可以增加其鐵磁性。(end)
㈧ 鋼材進行熱處理的時候 淬火都有哪些常用方法
淬火常用方法來:
1、單介質淬火法源(單液淬火法)
2、雙介質淬火法(雙液淬火法)
3、分級淬火法:
4、等溫淬火法
5、局部淬火法:
6、表面淬火法(包括中高頻感應加熱淬火法、火焰加熱淬火法、激光表面加熱淬火法、電解淬火法等等)